一、各题型命题特征 saR9_
ux
wK Je^7
(一)单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ivPX_#QI
}1Pv6L(o)
(1)题目的覆盖面宽,难度加大。 2yA+zJ
46B
d6~d)E
2007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20个,每个1分,共计20分,涉及15章的内容,章节的覆盖面较宽;在题目的设计上具有一定难度,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将一个完整计算链条集中于最后一环进行测试,提高了计算复杂性,比如测试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后续折旧计算,其间涉及到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新原价的计算、新折旧指标的推算及最终后续折旧额的计算。类似的还有权益法下投资产生的利润影响额的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某时点账面价值的计算等。 @<44wMp
8V+
(2)更为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P@Av/r
_sIr'sR~
2007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12个计算、8个理论判定,计算类占60%的份额,这说明此科目在计算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q)9K?
bdvVPjGc&
(二)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 @p
YG>6;g)Zm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 gBo~NLrf
^-7-jZ@jz
1. 更注重某个会计核算项目的界定 OZE.T-{
yeN(_t2.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此类指标界定方式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是: }~! D]/B
avxI%% |
下列……事项中,属于……的是( )。 ~}s0~j ~
vXibg
2007年此类题目有五个,约占此类题目的50%.主要测试内容如下:利得的辨析、关联方关系的辨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会计政策变更的界定及合并范围的确认。这种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基础知识点的测试倾向,着力于基础知识的辨析。 n2&M?MGX
5!7vD|6
2.理论或实务操作的正误判断
qim|=
o.>Yj)U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正误判定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有: Rlx
_)^`+{N<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符合(或有违)会计制度(或某特定准则)的是( )。 yb'v*B]
dx"9jFn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将书中所有的知识点或某特定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具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2007年此类题目设计了4个,占了此类题目的33%.即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断、针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中涉及“资本公积”的论断进行正误判定、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及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定。 =B
ts
K?,`gCN}v
3.某核算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 ?/24-n
l6HT}x7OiH
在多项选择题中,另一种常见模式是归集或辨认造成某关键核算指标变动的理论要素或具体业务。此类题目常见的模式有:权益法下投资账面价值波动的因素分析、投资收益的界定、影响资产成本的税金界定、营业外收支的界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分析及确定业务分部的因素分析、财务费用的归属认定、引起年初未分配利润变动的业务辨析和合并范围的确认等等。 ()yOK$"
anFl:=
(三)计算分析题的命题特点 r8[Ywn<u
wI2fCq(a0
1.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u|\K kk
i-Ri;E
(1)难度趋向加大,覆盖面宽。 ^%Fn|U\u
u&$1XZ!es
2007年设计了一个债务重组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综合性题目,其所涉知识点较多,跨章节特征明显。第二个是所得税题,测试的是税率发生变动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第三个是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相对而言要比前两个题目容易。这三个题目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题量上。 u9%AK g}~
^uIKwql
(2)所涉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 t}Kzh`
dhI+_z
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第一个出现了跨章情况,其余两个均可单独归属于所得税章节和合并报表章节,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两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8'Q1'yc
L'}^Av_+
2.计算分析题的设计模式 T
2i\S9X
{aWfD XB1
计算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 O]\
eMM&
Z n]e2
(1)应付债券专题,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主要选材方面。 a|@1RH>7H
0p!N'7N
(2)资产减值专题。以资产组的辨认、资产组的减值计提及总部资产减值的认定为主要测试内容。 a8r+G]Z
W^dRA xVX
(3)金融资产专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主要测试角度。 pt8#cU\
g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