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MIBX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Tpnwwx[]:|
(一)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T;kh+i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加工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V:D?i#%,z
1.售价法 N^`S'FVA
2.实物数量法 yYJ +vs
(二)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qCk`398W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k'E
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先确定其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
Z1 &MuV
产品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xj,.;
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主要区别 (F R
实际成本计算制度 S2I{?y&K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实际成本计算制度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mUC7Kpi
在实际成本计算制度中,产品的实际成本成为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计价依据,并成为利润表“已销产品成本”的计量依据。 V,7Xeh(+5L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并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 ywjD.od"v
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s?sr0HZ
完全成本计算制度 !9zs>T&9a\
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完全成本计算制度把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 3gCP?%R
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只将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
;cv\v(0
【提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 !M6Km(>
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KRpu<5
i}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1)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成本集合通常缺乏“同质性”; PVq y\i
(2)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产品数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成本分配基础和间接成本集合之间缺乏因果关系;
Hg]iZ,8?
(3)主要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 noWwX
(1)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成本集合具有“同质性”; 0oyZlv*
(2)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成本动因; jA3Ir;a
(3)主要适用于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它们与间接成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新兴高科技企业。 a,t]> z95
【提示】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于间接费用的处理不同。前者以产量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后者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