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307期封面 ;u
DH&3W
/Pi{Mv eZM
这个世界叫Morld bnUd !/;
?L{[84GSO
当代中国的金钱迷境 ~{U~9v^v(
C4Bh
#C
什么时候,人类选出了一个国王,中文名叫金钱,英文名叫Money? d;;]+%
oh#6>|
美貌是王后,权力是太子,名誉是公主,之后站着两排臣仆:一排是生命、健康、才华、作品、美德、青春、自由、爱情、幸福、快乐、家庭、友谊、奉献、信仰、事业、慈善、公平、法律、正义、情趣、爱好、安全、理想;一排是疾病、阴谋、罪恶、战争、暴力、毒品、偷窃、抢劫、挫折、伤害、欺骗、自私、痛苦、抑郁、孤独、愚蠢、无知、迷惘、麻木、冷漠、残忍、危险、肮脏。 `){*JPl
Os?~U/
今日世界,正上演一段金钱与人类的“双人舞”。 qrm~=yU%
"'II~/9
我们总想做自己的主人,却常常沦为金钱的奴隶。金钱是怎么搞定我们的?他总是肆无忌惮地驱使弄臣,羞辱良臣,漠视底线,践踏原则,撕毁契约,暗设交易,激发贪欲,收买人心。 kF6X?mqgD
Q@/wn
金钱正在把我们每个个体逼入绝境。只有一个拥有健全法律和商业运行机制的社会,才有能力帮助个人反抗国王;只有一个拥有信仰和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才有机会团结个人看轻金钱。 *Swb40L^
A*MlK"
被金钱颠倒的世界,从World变成了Morld,这个世界叫Morld。在这个名为Morld的世界,发生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战争,正愈演愈烈。 !*+~R2&b
eNN% %Q
rDUNA@r
从World到Morld M<g>z6
EV2whs2g
世界颠倒了个个儿——金钱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你却面临生活的沦丧、价值观的崩溃与理想的退守。这是一次集体经历的失败主义,一出西方金钱观与中国价值观冲突的戏剧,也是一个正义与利益换位的Money世界。 g3Kc? wTC
e)7[weGN
文/黄俊杰 7(Y!w8q&^
BE}lzn=sF
仅仅在30年前,你仍对这一切深信不疑:物价不会随便上升;塞车永不会在你的城市发生;单位可以终老;熟人存款绝对和你差不多;蜂皇浆足以补身;一辆自行车就够了;有工作就自然有老婆和房子;你热爱的作家绝不会写低俗作品;没上大学不代表没有竞争力;每月给父母钱是一种义务;让中国超过美国比个人幸福更重要……你的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贡献度上,你是时代建设的一颗钉子,你没有想过攀比。 }& `#
0(:"q!h
仅仅在30年后,世界就颠倒了个个儿:忽上忽下的猪肉价格代表了跌宕的CPI,17元一公斤;你因不敢相信国产奶粉而选择美国奶粉,要210元一罐;刚逃离堵车现场又要面对高速收费,需120元一程;修电器的人不再是邻居而是物管公司,交200元一月;你一边失眠一边办健身中心年卡,付3500元一年;你一边对同事态度冷漠一边参加搭讪培训班,给800元一课……你的幸福感建立在每月的收支账单上,你只为自己而活,你的人生发动机是你没完没了的欲望。 3
D;\V&([
Mq6.!j
无法否认,金钱已经开始主宰你的自由,变成了你生活的国王。 gWgYZX
BNuzlR
钱的中国拐点 $&k zix
3V LwMF?
早在1023年的中国成都,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就诞生了。从“净众寺”诞生的中国纸币,却多年未洗涤过众人的内心。《管子》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士为首,商居末。“权力”和“金钱”不同步。 YX!%R]c%
9(ANhG
随着中国的开放,西方的金钱逻辑亦来到中国。理想主义的偶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有闲阶级。今天,韩国《韩经商业周刊》这样描述“中国式金钱观”:喜欢钱、能赚钱、爱攒钱。德国《世界报》引用了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马库斯陶贝教授的话:“中国的实利主义气息异常浓厚,事业与成就首先是以金钱衡量。” $>8+t>|
\W}?4kz
赢者通吃的时代,钱成为了最近30年中国人思想与生活转变的一个拐点。整个社会对金钱的集体向往,催生了中国中产阶级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图谱——他们有学历、有房、有车、有家庭,手持多只具有成长性的股票,却没有私人生活的情趣。罗伯特·索洛在《资本主义的今天》里写过,人们抱怨工作的冷淡无趣和非人性化,成就感和满足感荡然无存。同理,中国的中产们一边分期付款支付所拥有的一切,一边抱怨缺乏幸福感、价值观崩溃。 D|`[ [
8Z F Ps/HP
姓钱的中国人总喜欢给孩子起个与钱抗衡的名字,诸如钱锺书、钱学森,避免钻到钱眼里的俗气。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关于钱的各种矛盾之中:爱钱,又怕有钱;不承认钱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的一切都不得不围绕着钱;不承认钱是人生的唯一价值,但回首往事,除却为钱奔波的奋斗经历,其他一切都乏善可陈——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是失去了多元的生活选择,才退一步去追求金钱;还是因为追求金钱,才导致了生活的沦丧。 4TC
!P}
i n
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