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机考的第3年,在过去的2年中,机考相对于之前的纸笔考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题型、题量以及题目难度上,都与之前大相径庭。实行机考后,题目考核中实务性越来越强,题目设计越发灵活,看上去是让注会的通过更加“雪上加霜”,但是由于题量的减少、计算量的降低、再加上机考的便捷,也同样让注会的道路更加的宽阔、平整。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最终梦想成真,就需要我们全面的分析一下注会会计考试的现状。 E.yc"|n7l2
一、教材基本结构框架 rNgAzH
《会计》教材共计26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 qLB(Th\&'
(一)会计基本理论(第1章) %
F<3_#Y
本部分涉及教材第1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eI">`!g
作为基础性知识,本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很小,但是对于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学习和理解后续各章内容的基石,后续各章内容是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运用和延伸。 Nt[&rO3s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第2~11章) RC!T1o~L
本部分涉及教材第2~11章的内容,主要讲解各具体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本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经常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相结合,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1+-F3ROP
本部分内容基础性比较强,除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外,其他内容学起来难度不大。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特别注意理解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v^ 1x}
(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第13~24章) jQ(%LYX$
本部分涉及教材第13~24章的内容,主要讲解或有事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股份支付、所得税、企业合并等特殊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 [U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