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91阅读
  • 4回复

[经验分享]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租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3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4) —
租赁---重点掌握承租方,出租方只掌握第一笔分录。重点是售后回租、售后回购 _h6j, )  
租赁不难。只掌握承租方和出租方的第一笔分录就可以了,然后售后租回和售后回购一块学。而经营租赁很简单就不说了。关键还在理清思路。 V8w7U:K  
承租方: %wFz4 :  
一条线:           lpq) vKM}^  
                
支付租金                          返还 %>p[;>jW  
承租日———计提折旧-履约成本 —————优惠续租 ]!c59%f=  
初始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            优惠购买 h 8%(,$*  
                 或有租金 v 9 ,<2  
租赁难就难在账务处理太多,但通过上面这条线就能清楚的知道都有哪些账务处理,哪里是难点。这就是学租赁的妙法。 hQeGr 2gMq  
难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  重点:折旧的计提 ) ])nd "E  
一、承租日:确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h6CAd-\x\  
第一步:确定最低租赁付款额(先明确找出三个点) -gQtw% `x  
图像:找出租赁期、租金、承租人的担保余值 bUzo>fm_  
i8%,(注意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不要列示在此) @:dn\{Zsea  
                       FmtgH1u:=  
100     100     10030 8A jQPDn+  
第二步:1、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孰低)→确定(当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30%时) 3 as~yF 0  
关键:如何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oL7F^34;  
妙法: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每期租金÷(1+折现率)+每期租金÷(1+折现率)^2+担保余值(1+折现率)^2 ---以此类推 E5IS<.  
2、租低租赁付款额(当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30%时)---这时不会产生为确认融资费用 LMNmG]#!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cEIs9;  
未确认融资费用 k+zskfo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Ri>ZupQ6  
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实际利率法的快速计算)计算出的是全年的分摊额。  Cwl:  
妙法: B%WkM\\!^  
第一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摊率=A WIN3*z7oW  
第二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本期租金+A) ×分摊率=B NpxgF<G  
第三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本期租金+B) ×分摊率=C (W.G&VSn)  
三、重点折旧的计提 oS~;>]W  
1 折旧基数的确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担保余值(净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k#-%u,t  
2
折旧期间的确定:租赁期(所有权不能确定)——尚可使用年限(所有权可以确定) hlfdmh? /  
3 注意:折旧年限是容易忽视的,“当期增加当期不提折旧”。教材例题折旧期间是35个月,而不是36个月。 " H]R\x p  
应该知道的几点: lMgPwvs'  
1 有担保余值就不会优惠购买 (3Z;c_N  
2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如果是实际利率法,那么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一定是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F#~*j  
M}$Td_g  
出租方:只掌握第一笔分录 A@eR~Kp ^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Jh$b_  
未担保余值 7M~/[f7Z{  
贷:融资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V}ls|B$Y  
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倒挤(选择题求的是它) ~sdM~9@ '  
容易忽视的:应收融资租赁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_:%i6c*"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 aK8s0G!z?5  
}lP`3e  
众所周知,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该是投资中最难懂的了,但在经过前面的“ 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训练学习之后,再来学就容易多了。 !AG {`[b  
准备期:学习前,请首先测试一下你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掌握情况,先进行一下测试,如果不过关那么你是学不好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测试方法:(注意了) z 'V$)U$f  
1 首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成本法的两条线: dsg-;*%  
投资时—分红时(分红时注意分的是投资以前的还是投资以后的) {$V2L4  
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u_O!h  
■最难的一笔分录:(想一下在“会计解题妙法之投资篇(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我是怎么做的?) k~?5mUyK<  
借:应收股利--(一定在借方,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 5n[''#D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8$" 84&N.  
贷: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 7~SnY\B|  
(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 eCiI=HcW;  
2 然后再想一想权益法的两条线(这一步是关键,必须非常清晰,这关系到权益法到底能不能学好) (mioKO )?v  
3 想一想线上的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更关键,关系到最终能不能做对!) Hzz v 6k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mNsd&Rk'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实现净损益时 6`X}Z'4.Ox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 vnS8N  
经过上面的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不能,03年权益法的考题三遍! Z)f?X  
问题一:请做教材P8919中“2000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G_M8? G0  
问题二:找到两个投资点,并计算投资点日,投资单位投资时的两个会计分录(权益法) ZSr!L@S  
问题三:请计算出再次投资日投资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这里很关键) P26"z))~d  
    好了,经过准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妙法学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 ">5$;{;2r  
成本法转权益法中最难的就是编制追溯调整分录和再次投资前后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r[wjE`Z/T  
dK4w$~j{k  
1
、编制追溯调整分录最难的应该说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了,也就是分录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确定了。 p )]x,F  
妙法突破:①你必须清楚的知道“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应的根是“投资收益” Aa]3jev  
②第一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他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清楚,他是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之差。(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 在前面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妙法计算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的公式,而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很容易求,那么累计影响数不就很容易求了吗! shP}T[<  
③第二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公式:累积影响数=确认的投资收益-本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忘记减去成本法下投资方实现的投资收益) }B!io-}  
④第三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通过分录倒挤(在具体作追溯调整分录时我会具体说) #!%zf{(C+  
这三种方法可以互相验证! _OS,zZ0  
  2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其实很简单,原则:就是第一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再次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分别写出分录一汇总就可以了。这里面的关键是:正确计算两个投资时点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EJQT\c  
  3 应该注意的问题: ZU;j z[}  
必须明确指出两个投资点:第一次投资点——追加投资点 "WO0 rh`  
必须会求投资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这里很容易出错,很关键)。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知道在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r*  l c#  
  例题:A公司9941日对B公司投资,占B公司实际在外发行股数的20%981231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99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9952A公司收到B公司在98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求B公司在994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e T  
解答:所有者权益总额=981231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9913月份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98年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1000+200×3/1220÷20%=950  WK@<#  
(这道题就把求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应该注意的情况全包括了) >"|t*k S  
   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大家应该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了吧。是不是豁然开朗 ET 0(/Zz  
    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做成本法该权益法的题目时应该具体遵循什么思路或说应该有一个怎样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而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我将通过轻松过关一P41第三题的第四小题为例给大家讲解,这是一道非常典型非常好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题,大家可以先做一下! jA[")RV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3
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从头到尾的所有分录(按顺序)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e$|iY  
思路:首先大家把它分成两个时期:期间①第一次投资—追加投资;期间②追加投资后(划分后思路清晰) (/!@ -]1  
期间①第一笔分录:第一个投资点成本法下的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qDz[=6BF  
                                               贷:银行存款 5J1a8RBR  
第二笔分录:分红时(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 pjFj{  
①分派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借:应收账款 Ap;^ \5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 qDhZC*"9#D  
②分派投资后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结合妙法做)这一步大家请看妙法学成本法 <RY!Mc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笔分录了。妙法: %y*'bS  
第三笔分录: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时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倒挤) p>:.js5.a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第四步:投资时、分红时(投资前的利润分配额才会冲减投资成本) 注意: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可以先写出第一个投资日投资时的分录;然后写出分红时的分录。。 7!FiPH~kM  
                —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第三步:形成的-已摊销的 l @@pXg3  
                —X公司(损益调整) ---第二步:差额摊销和实现净利两步 F M YcZ+4  
                —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第四步:看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 pY&dw4V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再次投资日投资的账面价值。 G\,B*$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第五步:倒挤 NLYf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第四步:一般对应股权投资准备 b 9 li   
注意:①如果股权投资差额是贷方,那么也会影响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这里要注意,大家自己思考。②由于投资成本很容易出错,大家也可以先算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倒挤投资成本③做完后大家用三种方法验证一下。④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Kx eq Q@  
大家应该知道:1、实质上这是一个“一变四”的过程。成本法中的一个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变为权益法的四个科目“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H( 7Mt  
第四笔分录:将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投资成本(为什么? 原因:为了使追加投资后的“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余额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的投资成本明细账) 5J&Gc;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F\7*=xk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fQg^^ZXe"  
——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v)nv"o[  
注意: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 \u[5O@v#  
第五笔分录: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HU4h.Lm  
借:投资收益 fb^R3wd$ff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W[]|Uu/%  
期间②:第一笔分录:记录追加投资 ^^tTA^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K V?+9qa,  
贷:银行存款 ^T1caVb|>  
第二笔分录: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 $ vYy19z  
“借差”时: QQS "K g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Us pv^O9_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VtP7 Y  
“贷差”时: >TawJ"q-6R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o4U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In!^+j  
上面就是整个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步骤。大家一定要按照顺序来想,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qNrLM!Rj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售后回购和售后回租   wgvCgr<  
_ D8 zKp  
一、售后回购: [z= !OFdE  
一条线:实际成本—售价—回购价—期间 5INw#1~  
一条线:出售时—计提利息—重新回购   f4NN?"W)  
       待转库存商品(资产)差价=售价-实际成本 '.S02=/  
       财务费用=(回购价-售价)÷期间 Qm" ~XP  
   科目:待转库存商品差价或待转资产差价   `zl,|}u)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这道例题全面掌握“售后回购” p-rQ'e  
[例]本企业有座楼房,原值10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2002年1月1日出售价格为1100万元,已收存银行。按合同规定,出售两年后购回,回购价130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t U~q4$qqE  
这一售后回购行为的实质是:以楼房作抵押,取得借款1100万元;两年后连本带息归还1300万元,其中本金1100万元,利息200万元。 v@s"*E/PF7  
解题思路: lU&2K$`  
HJpx,NU'  
第一步: 1、 准确找第一条线的四个点:实际成本(900)—售价(1100)—回购价(1300)—期间(2年) 6U%d3"T  
2、 待转资产差价=售价-实际成本=1100-900=200 5xNOIOpDB  
   财务费用=(回购价-售价)÷期间=(1300-1100)÷2=100 YZnFU( j  
'}(Fj2P79  
第二步:想着业务处理一条线:出售时——计提利息时——重新回购时 ~ Hj c?*  
2002年1月1日出售时: AxTFV ot  
       借:累计折旧      100 e},:QL0X  
           固定资产清理  900 vMn$lT@  
           贷:固定资产    1000 <8Zs; >YuK  
       借:银行存款  1100-----------售价 '%*hs8s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0----成本 i??+5o@uTF  
               待转资产差价  200----倒挤 "@5{=  
2002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C$LRX7Z`o  
       借:财务费用  100 ((1300—1100)/2) IM2<:N%'  
           贷:待转资产差价  100 G'nSnw  
2003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uz=9L<$  
       借:财务费用  100 ((1300—1100)/2) B/hQvA;(  
              贷:待转资产差价  100 gssEdJ  
  2004年1月1日重新购回时: PtL8Kd0`C  
            借:固定资产  900----------倒挤 jC?l :m?  
                待转资产差价  400------结转 >:FmAey  
                贷:银行存款  1300-------回购价 G[OJ <px  
二、售后回租:(关键就是如何将“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递延分摊) Eb29tq  
   售后回租: 形成融资租赁——形成经营租赁 .O+,1&D5  
一条线:出售——收到价款——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回租形成:融资租赁(按程序做就行)、经营租赁(备查登记,不作处理) c5i7mx:.  
&rG]]IO  
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原则:形成融资租赁按照折旧率进行分摊——形成经营租赁按照租金支付比例进行分摊。 20J-VN:  
YuzVh9jTI  
出售时: />>KCmc  
借:固定资产清理 R7FI{ A  
累计折旧 ?\X9Ei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kKC] n   
贷:固定资产 FS('*w&bP  
;LKYA?=/V  
收到价款: TvRm 7  
借:银行存款 6D{70onY+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z{,Jx  
贷:固定资产清理 n1'i!NWt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2:yXeSeA  
aouYPxA`  
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关键是分摊率的确定)冲减或增加当期费用 !l6ht {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资产减值中涉及的所得税处理 ?D_}',Wx  
7c@5tCcC-  
解题思路: x{rjngp2  
计提减值——减值后的折旧——减值转回——恢复后折旧——永久减值——处置 qB`%+<)C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cTQ|q  
不考虑减值的折旧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600 {q ;_Dd  
考虑减值的折旧 200 200 200 170 170 170 180 180 -1470 nmuU*o L  
税法折旧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600 `P*wZKlW  
会计减值 210 —40(—120) 360 -530   Sj8fo^K50  
税法减值 0 0 0 0 0 0 0 0 'Ir   
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B  
可收回金额 1190 720(850) 0 jz\>VYi(7  
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 1400 680 360 E?Qg'|+_  
注意: 2Z`Jr/  
1、通过这个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中的例题时怎么做的。 =<ht@-1  
2、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原价—考虑减值的折旧—减值 l#p?lBm1  
3、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原价—不考虑减值的折旧 ZHj7^y@P  
4、表中括号中的数字是例10的数字。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3
计提减值:先折旧后减值 Gxt6]+r  
减值后的折旧: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 b,(<74!#8  
减值转回:(难点与重点) T @n};,SQ  
       原则:1、减值准备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即表中的40不应超过210 gN<J0c)  
             2、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超过不考虑减值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 @%^h|g8>Fu  
       账务处理的解题思路步骤:(这里是关键) R+Ug;r-[  
(1)计提折旧(先折旧后减值) Kzwe36O;?  
(2)恢复少提折旧。(这里是最难的地方,为什么要恢复?可以看作是把固定资产减值转到累计折旧中,或者说是备抵账户的串户) &u (pBr8B  
应恢复的少提折旧=不考虑减值的折旧总额—考虑减值的折旧 y+Bxe )6^V  
(3)转回减值准备。应转回的减值准备金额=min(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 gf/<sH2}  
(4)确定上述步骤中(1)和(3)涉及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EKmn@S-&P  
以教材中例10来说明减值转回如何做: #V Z js`d6  
例10 8N`Rf; BM  
第一步:计提折旧 F9q!Upr_+  
借:管理费用   170 1Z_ H% (  
贷:累计折旧 170 3i9~'j;F3  
第二步:恢复少提折旧 W4nhPH(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 ;9vY5CxzC  
贷:累计折旧         90 vOtILL6  
第三步:转回减值准备 5/HkhT yj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 81)i>]  
贷:营业外支出     120 CUaL  
(上面的第二、三步联立即为教材中的分录) JDO n`7!w  
第四步:计算应交的所得税 ?rdWhF]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会计折旧+会计减值-税法折旧-税法减值)×33% W/%9=g$m  
递延税款=(会计折旧-税法折旧+会计减值-税法减值)×33%(确定借贷方:会计大在借方,税法大在贷方) shVEAT'`  
(从上面两个等式约分可以看出: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33%) &NI\<C7_Gw  
所得税=倒挤 (:}}p}u  
教材中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170-200+(-120)-0=850 : TqeVf  
恢复后折旧: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 f{{J_""?&  
永久减值:账面价值全部计提减值,以后年度会计上不再计提折旧,但税法照提折旧。 `SS[[FT$>  
处置:(这里是难点,难在所得税那笔分录) !d95gq<=>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40 (530-90)总的减值转出了90   第二步少提的折旧 NpS =_QeNw  
   累计折旧         1560 (1470+90)总的折旧转入了90 第二步少提的折旧 J!@R0U.  
贷:固定资产      2000 Y&$puiH-j  
借:银行存款  5 /9?yw!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wbJ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cSmy M~[  
贷:银行存款    1 }8`>n4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VKZSo  
贷:营业外支出 4 p.x2R,CU  
下面这笔分录是最难的:(妙法) "@Qg]#]JH  
借:所得税  330  jQ-2SA O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8    [1000+(-1470)-(-1600)+(-530)-0]×33% Na+h+wD.D  
递延税款             132                   dl3}\o_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会计折旧+会计减值-税法折旧-税法减值)×33%= [1000+(-1470)-(-1600)+(-530)-0]×33%=198 #E_<}o  
递延税款=(会计折旧-税法折旧+会计减值-税法减值)×33% =[(-1470)-(-1600)+(-530)-0]×33%=132 bb-u'"5^]  
.(yJ+NU  
akWO E}5#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Y6(= cm  
p xW*kS  
(注一: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但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一点: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头脑中有条线。“线”是什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 wv Mp~  
(注二: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以后难点的基础。 &/g^J\0M)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影响关系) 3L{)Y`P  
★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学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学习→合并会计报表的学习         2_)gJ_kP  
           所得税会计(一只大老虎) EWOa2^%}Z\  
※教材中“会计政策变更”的例题就是从“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例题转化而来。 rshUF  
※“所得税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 WDt6{5T  
通过上面这条链条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会计“难”,“难”在哪里。 ej \S c7.  
■从上图可以看出,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使整个会计教材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 Fj"/jdM  
■必须明确的知道:如果我们一步做不好,那么就步步做不好) y!_8m#n S  
BteeQ&A |~  
下面我们步入正题,“妙法学权益法”。 =RQI5 nHdw  
大家记住两条线: D?4bp'0 3  
★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 ]3 QW\k~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p[B`Ft3F  
r4b-.>w  
☆☆☆这两条线就是权益法的*精髓灵魂*所在!!! b|\dHi2F T  
有这两条线延伸出权益法学习的两个角度:横向和纵向 f{P?|8u  
第一个角度—横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四个科目各涉及哪些业务,或说在遇到某个业务时会用到哪个科目。这是奠定纵向学习的基础。 Xx\,<8Xn  
1、投资成本:投资时、分红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或资本公积形成时 al7D3J  
①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JJV  
         贷:银行存款 "w__AYHV  
②分红时:(注意:1、分的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2、一定要注意“投资时点”,一定要注意这个“点”,千万不要搞错) {P )O#  
借:应收股利 xT!<x({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D Z9^>`*  
③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eL{$=Um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aD u[iaZ  
④形成资本公积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5 gb:,+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pX1Us+%  
2、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摊销时 #er% q:  
①形成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RC O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 u^W!$OfZpp  
②摊销时:借:投资收益 c6SXz%'k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jHg9M23[^  
3、损益调整:分红时、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被投资单位亏损时 '~1Zr uO  
①分红时:(注意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Q8$;##hzt  
借:应收股利 4 =T_h`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E5y,H<g  
②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39arq  
                         贷:投资收益 s^Xs*T@~h  
③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计至零为限”教材P81页。那么必须首先计算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然后与“净亏损”孰低,关键就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这里很容易出错,但是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 Z$zX%w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是最关键的,03年的考题如果这样做不容易出错,如果按照轻松过关上的答案很容易漏项!这里一定要仔细) h.NCG96S  
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tvot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U]g9t<jD  
4、股权投资准备: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是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如:接受捐赠,增资扩股,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专项拨款,关联交易差价。重点是接受捐赠的处理。 @#;*e] 1a  
借(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CNJlr@z  
贷(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 C#  
容易出错的地方: ,Z} ST|$u  
一、 分红时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r|i)  
二、 投资时注意:必须会求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时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 H/Zi BL@  
三、 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 JVr8O`>T  
四、 计算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一定要思路清晰。 h0I5zQZm  
第一个角度的学习是为第二个角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妙法学权益法中将会让我们更牢固的掌握权益法。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1-13
从纵向的角度学习权益法。 C%CgWO `Xj  
第二个角度—纵向:就是按业务发生顺序具体运用以上从横向所学习的四个科目。 kE| x'(x  
首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路,或说在头脑中必须有一条主线。只有思路清晰才不会思维混乱。 p1 ("  
   妙法:狠抓★一条线: _x^rHADp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I5`>XfO)  
★这条线就是权益法的关键所在,灵魂所在!!!!!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权益法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些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 bbDm6,  
▲ 这里提醒大家必须注意的是:在做投资题时一定要按照这五步一条线来做,无论业务有还是没有,都要从头到尾时刻想着这5步,没有就不写,但是想的过程必须要有的。 3i' 01z  
(大家记住这条线后,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看。) 'f.k'2T  
▲还有一个关键:在这条线上的每个点上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PsD)]V9%:  
  投资时:注意①投资点②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③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的形成。分两步。 w~Nat7nD  
  分红时: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5(E&jKn&  
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注意影响金额是多少 L 4Z+8*  
实现净利润时: 注意①投资点②一定记住确认的投资收益是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Rw FA  
发生亏损时: 注意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②关键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只有在前面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对,它是权益法中的一个难点。(这里的典型题是:轻松过关一P41三、3) bOp%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注意①一定不要忘记次年及以后年度的摊销②在亏损时如果投资的账面价值已经减计至零应停止摊销。 4=;j.=>0X  
下面我们以03年的考题计算题第一题来学习具体运用这个方法:(其实这道题并不典型,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在每一个点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但通过做这道题却可以训练我们学习这条线的具体运用,如何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投资”的权益法仍然不知所云的CPA考友。) fNfa.0 s  
1、 2000年度的账务处理 R0LWuE%eD  
(1) 2000年1月1日投资时:(注意: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8100万元) 6NHP/bj<1V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5200 aAG']y  
   贷:银行存款                    5200 E> $_ $'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Q]3]Z/i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664 }^j8<  
(2)分红时2003年3月20日宣告发放1999年度现金股利(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这里是投资前 e4tC[6;  
借:应收股利                           280 [IAk9B.\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280 V>GJO(9  
2000年实际发放: ?~E"!  
借:银行存款   280 %[M0TE=J  
贷:应收股利 280 qywl G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Q J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 Up(Vj@  
借:投资收益                              66.4 p . P#S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 #L_R  
(5)实现净利润时 \okv}x^L=Z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336 V{w &RJ  
  贷:投资收益                      336 c2fSpvz  
2、 2001年度的账务处理  7Z<GlNv  
(1)投资时 sUK|*y  
(2)分红时 o?j8"^!7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5&~gHc,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123.2 S Jc~E$5<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23.2 B3u/ y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PHY!yc-LjV  
借:投资收益                              66.4 @)vQ>R\k<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r>TOJVT&]  
(5)实现净利润时 `h'=F(v(}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504 ' i<4;=M&  
  贷:投资收益                      504 $xq04ejJ  
2002年度的账务处理 d_0(;'  
(1)投资时 S]~5iO_bst  
①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 3EY m@oZj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300-100)+220+240*17%=2040.8 );6f8H@G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2040.8 $!y^t$u$@  
贷:银行存款                      2040.8 R[S1<m;  
②看是形成股权投资差额还是形成资本公积。关键是确定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 159.2 `wU['{=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59.2 v+`'%E  
-!O8V  
(2)分红时 +zq"dj_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oi@A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3dLqlJ^7B  
(5)实现净利润时 -)3+/4Q(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320 ^FBu|e AkE  
  贷:投资收益                      320 b4bd^nrqV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 47 Bg[  
F4WX$;1  
在现有的资料里,我见过有一篇“所得税处理三步曲”写的不错,但我觉得还不够简练。在这里我总结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感觉很是受用,希望对各位CPA考友有帮助。 r jxkgd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NA'45}fQ  
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差异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 Dq$1 j%4Y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税款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 ?A_+G 5  
非常好的公式: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 %"fO^KA.h]  
问题在这里:递延税款期末余额和递延税款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_KxR~k^  
妙法求解:递延税款期末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本期会计时间性差异)*现行税率。(一定是现行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 )oz2V9X{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 3o/f, }_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VwZ~ntk  
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 6sQ;Z|!Pz  
借:所得税            GEh(pJ  
  递延税款           u a_w5o7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y Rl   
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lNyyL Lt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6 GM[1__  
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BG> %#  
项 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数 本年转回数  年末余额 X;GU#8W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20         0          60          60 2; s[m3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500        100         0          1600 JS%LJ _J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300         0          300 HiU)q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0           150         0          150 nXoDI1<[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V/NL#(R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cc_'Kv!  
要求: 2ww H3}  
(1) 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UnH6J.b  
(2) 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z0iWY2Xw  
(3) 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1E&S{.  
解答如下: C~@m6K  
(1)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Tq?Ai_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 REK):(i7P  
**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时间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这是常识。 y_Urzgm(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U4K ZPk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0zSz[;A  
递延税款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这也就是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KA?%1s(kJ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h4|}BGO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g0U?`;n$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Rk#'^ }  
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 B\ UZb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 k_wcol,W  
递延税款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P75f5p}<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42"nbJ  
  借:所得税           1358.4 R5^6Kwu  
    递延税款          453.3 Pvi2j&W84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811.7 .IdbaH _a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xRXvTNEg  
]j6pd*H  
iCg%$h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GP hhg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P\e  
准备好: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 37a1O>A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q mFbq<&  
M kJBKS  
(1)注意一个节点: =d^hiR!GN  
前    股权购买日(投资日) 后 iO?^y(phC  
冲减投资成本 计入投资收益 wLqj<ot  
f)z(9JJL  
(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Komdz/g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 tm=,x~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eUB!sR%  
   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Y!_c/!Tx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H $XO{w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 三步走 *#Ia8^z=p  
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 0LL0\ly]  
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面的两步走: : q%1Vi  
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 W7 Iy_>  
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为例说明) xp95KxHHo  
借:应收股利  4.5 .-tR <{ g  
贷:投资收益 4.5 a?r$E.W'&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l$9k:#\FD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 “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T:{r*zLSN  
借:应收股利  4.5 #.HnO_sK_  
贷:投资收益 4 &Y=~j?~Xm  
     长期股权投资 0.5 PN]hG,q*4O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hZ e{Ri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句话的说明。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1-13
下面我以几道例题来解释: Fd<Ouyxqe  
A公司99年1月1日对B进行投资,有B15%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取得投资后B公司99-02年各年实现的净利润和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资料如下:(每年的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zqNzWX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当年分配现金股利 X0P +[.i  
99   30                   10 c8uw_6#r(D  
00   40                   40 E#rQJ  
01   50                   30 p+]S)K GZw  
02   60                   20 N}B&(dJ  
[=jZP,b&),  
计算A公司各年冲减投资成本和应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 ky[Cx!81C  
解答: 9 CZ@IFS  
99年投资收益=0 aQx6;PC  
00年投资收益=30*15%-0=4.5 }>BNdm"Er  
01年投资收益=70*15%-4.5-0=6这里的70是根据应收净利累计数(30+40)和应收股利累计数(10+40+30)孰低得出的 0O`Rh"O  
02年投资收益=80*15%-6-4.5-0=1.5这里的80是根据应收净利累计数(30+40+50)与应收股利累计数(10+40+30+20)孰低得出的 T2w4D !  
注意: %+j/nA1%S  
1、只有投资后分配的现金股利才能确认投资收益 n8;L_43U  
2、我国的分红是压年的 MSM8wYcD  
3、教材中的那笔最难得分录里的投资收益是自投资以来总的投资收益,是一个总数,而在做某些选择题时要求的是求某一年的,必须在孰低求出总的,然后再求出已经确认的投资收益,两者相减才得出某一年的投资收益。 V9"R8*@-  
  一定要注意:孰低求出的是总数,是总的投资收益。这是关键! eUN aq&M  
例题: @~ke=w6&pe  
A公司于2000年对B公司投资,持股比例10%,用成本法核算,2003年B公司宣告2002年度现金股利前,A 公司累计已确认的应收股利为10万元,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为8万元,累积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为2万元,B公司200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50万元。若B公司于2003年5月2日宣告分派的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60万元,则A公司200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万元   Fik ;hB  
2003年应收净利累计数=8+50*10%=13 Ep./->fOA  
     应收股利累计数=10+60*10%=16 EEZ~Bs}d  
二者孰低,得 总的投资收益A=13 e7xv~C>g  
IWq\M,P  
2002年应收净利累计数=8 t.;._'  
     应收股利累计数=10 M]{~T7n-  
二者孰低,得 总的投资收益B=8 8ly)G  
1 PdG1'  
200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A-B=5 :~"m yn,  
_4Eq_w`  
QEt"T7a[/  
[【2003年9月15日】 q6-o!>dLQ  
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和应冲减或应恢复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计算? zx\-He  
处理原则: `H:`JBe=+[  
  将累计净利和累计应收股利进行比较, aIa<,  
  (1)如果累计净利大于累计应收股利,那么应该冲减的成本为0, 以前如有冲减的成本数,应该全额转回。 nD eVYK  
  (2)如果累计应收股利大于累计净利,那么其差额应该和已经冲减的成本进行比较,差额大于冲减成本的,将大于部分继续冲减成本,差额小于已经冲减的成本的,小于部分转回冲减的成本 EL3X8H  
  关于这个问题,在张老师的基础班讲座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教材中的公式不用记。] 8493Sw  
   y-.{){uaD  
特举例如下: (y!bvp[" m  
  M公司于1996年1月2日以银行存款160万元购入甲公司15%的权益性资本并准备长期持有。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95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50万元,甲公司于1996年5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0万元;1996年实现净利润80万元;1997年5月8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1997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1998年5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80万元。则M公司1998年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6万元 _w? !Mu  
  B.9万元 )HE{`yiLL  
  C.12万元 <CO_JWD  
  D.15万元 xP_%d,  
  【解答】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zC)JOykI%  
  1996.5.10 >&+V[srfD  
  借:应收股利          6 Qm3F=*)d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6 c8mh#T bl  
  1997.5.8 aeN #<M&$<  
  应得股利累计数=(40+60)×15%=15 gkxHfm  
  应得净利累计数=80×15%=12-----------孰低 P/ 6$TgQ  
  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6 MCibYv c[  
  因为应得净利累计数小于应得股利累积数(15-12=3),所以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为3,由于原来已经累计冲减了长期股权投资6,所以应恢复长期股权投资3: $<)]~* *K  
  借:应收股利          9 T$u'+* Xx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3 %b*N.v1+  
    贷:投资收益          12----------孰低 jcj8w  
  1998.5.10 .E^w, o  
  应得股利累计数=(40+60+80)×15%=27 T<Xw[PEnP  
  应得净利累计数=(80+100)×15%=27-------------孰低 %eofG]VM<  
  已经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3 %D#&RS  
  因为应得净利累计数等于应得股利累积数,所以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为0,所以应将已经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恢复: Ow>u!P!  
  借:应收股利          12 6:%lxG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3 8 f~x\.  
    贷:投资收益          15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