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试题及分析 6%
V:Z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vD}gGBe
1.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属于( )行政行为。 c#x~
x
A.依职权的 B.非要式 C.外部 D.抽象 b_sasZo
标准答案:C h;q&B9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页。 {XU!p: x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行为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 QPm[4Fd{G
2.在行政诉讼中,( )。 I'xc$f_+
A.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Rxdj}xy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T6bc^nOW
C.一审程序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律开庭审理,不得书面审理。 H!Gw
@u]E
D.原告撤回起诉应当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 qt9jZtx
标准答案:D < }K9 50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q:kGJxfaW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诉讼中主体及审理程序中有关规定。诉讼中原告可以撤回起诉,但必须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逾期撤诉不予准允。 k2Cq9kQ q
3.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具有( )特征。 XW aa`q
A.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B.可诉性 C.对象的普遍性 D.效力的后及性 T"99m^y
标准答案:B '=nmdqP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见教材第33、96页。 NK|U:p2H
考核目的:明确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才具有可诉性。 |6^a[x3/U
4.税务机关作出( )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纳税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dF `7]
A.没收违法所得 B.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YnnK]N;\x
C.责令停产停业 D.对公民纳税人罚款10000元 L{~ ]lUo
标准答案:D rOOo42YW`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6页。 d"5_x]Z;
考核目的:掌握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案件的适用范围和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权利。 8^EWD3N`
5.根据《行政处罚法》,( )不得设定税务行政罚款处罚。 y9mV6.r
A.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B.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规章 Kz
b-a$
C.财政部税收规章 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Pfs_tu
标准答案:A 2XL^A[?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58页。 e!0xh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设建权限。规范性文件不能够设定行政处罚。 $cn8]*Z=
6.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hqeknTGsIn
A.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原告撒诉,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x
.@O]}UH
B.行政诉讼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p p0356
C.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屑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m
;p@#n
D.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n',7=~
标准答案;A gGE{r}$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 AA#
G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诉讼中撤诉和缺席判决的适用情况。 g@x7
2$j
7.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 )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y~*B%KnEQy
A.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8mJ<b>VA
B.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停止执行的 KT<i%)t2
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ax5n}
D.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i|<wnJu
标准答案:C o~Hq&C"^}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93页。 o_\vudXK
考核目的:明确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法律规定的有些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ThP~k9-
8.根据现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 )。 +Y*4/w[
A.纳税人对税务所等法定授权派出机构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税务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税务所等机构为被告 4 dHGU^#WZ
B.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议的,必须先缴清税款和滞纳金才能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wx-&(f
C.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后又依法撤回申请,并在法定期间内对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el<Gd.p.d
D.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已经申请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GR(m+%Vw!
标准答案:A 5Bq;Vb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第70、75页;第三章第四节第121页。 E9k%:&]vd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掌握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Cd#<Te3
9.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应当( )提出管辖权异议。 "1""1";
A.在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5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8aQTm-{m
B.在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 Nq9pory^
C.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1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xk4HF
D.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 JoB-&r}\V*
标准答案:D ^{J^o
Z'%~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见教材第115页。 i:N-Q)<Q*)
考核目的:移送管辖。 ?!F<x
i:
10.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 )。 CBdr1
A.在起诉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Y#): 1C1
B.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5Th\wTh04
C.原告应当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成立并合法有效 BGfwgI.m
D.原告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提供证据 LDw.2E
标准答案:B L4+R8ojG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见教材第141页。 I|bX;l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诉讼中被告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Ts, U T L
11.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民事主体应当( )。 QHXpX9
A.遵循国家的公序良俗 B.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 [$$R>ELYQ
C.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D.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 b+RU <qR
标准答案:B i< imE#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69页。 L#D)[
v"
考核目的:明确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含义。 |]:6IuslJ
12.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这里的“二年”在民法理论上属于( )。 i+Ne.h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诉时效 D.除斥期间 <Qbqxw
标准答案:D #mM9^LJ
依据:教材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第201页,第二节第213页。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3页第十二条规定。 "a _S7K
考核目的:明确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掌握担保法有关司法解释。 yq2AZ@}"
13.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 )。 U/HF6=Wot
A.设立分支机构 B.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V LeYO5'L
C.以企业的全部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D.接纳其他投资者人股 a~VW
?wq
标准答案:A b*Hk}
!qH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4—175页。 va(6?"9
考核目的:明确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和应当具备的条件等。 \(?d2$0m
14.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应当是( )的事实。 :hB6-CZkqN
A.已经发生 B.确定 C.法定 D.约定 1)xj 'n
标准答案:D ;$*tn"- ?~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90页。 9$(N q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 DDT]A<WUV
15.甲不慎掉入闹市街口的一个正在施工的井里受伤。一年零五个月后到法院起诉,要求施工者赔偿其损失。对此案,( )。 SoCN.J30
A.法院不应受理,因为已过了诉讼时效 : @gW3'
B.法院在甲补充了有关时效中止或中断的证据后才可以受理 INCanE`+
C.法院应当受理 8;UkZN"hy5
D.法院不应当受理,因为本案过错难以分清 'L1yFv
标准答案:C PJKxh%J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节,见教材第201、202页。 Uu`}| &@i
考核目的:掌握民法通则中诉讼时效的规定。 uW(
Ngcpr
16.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 )责任。 'w;J)_Yc2
A.违约 B.缔约过失 C.侵权 D.无过错
kmJ<AnK
标准答案:A ldKLTO*&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34页。 za.^vwkBk2
考核目的:明确合同中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 &`"uKO]
17.根据合同法理论,( )属于双务、实践性合同。 zyK1
1
A.仓储合同 B.保管合同 C.租赁合同 D.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527u d^:
标准答案:B MqWM!v-M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37页。 -S@ ys
考核目的:明确不同种合同的法律特征。 d)%l-jj9,
18.债权人转让债权应当( )。 I=E\=UTG,5
A.通知债务人 B.得到债务人同意 0KZsWlD:L
C.由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共同签订合同 e7Sg-NWV
D.由第三人与债务人签订转让合同 ~a>3,v-
标准答案:A dKPx3Y'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24页。 3\B~`=*q/
考核目的:明确债权让与的有效条件。 `1
Tg8
19.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的是( )。 >LU !Z
A.委托合同 B.收养合同 C.居间合同 D.行纪合同 rG B*a8
标准答案:B 4
$)}d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26~227页和第228页。 T< <N U"n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合同的含义和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婚姻、收养及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9n=!S'Md
20.甲、乙两公司协商成立一销售有限公司(丙),为此签协议约定,注册资本60万元,甲出资40万元,乙出资20万元。协议签订完毕后,双方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同时着手采购丙公司将来经营的外销物品。由于提交的资料不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设立申请退回,要求其补充。此时,购买的外销物品已经部分到货,仓库不够存放,于是他们以丙公司的名义用优惠价对外销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举报后调查,发现甲和乙在实施该行为时没有任何获利。如下哪个选择是正确的?( ) H[/^&1P
A.甲和乙申请公司设立登记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有关注册资本的数额要求 M%eTNsbNm
B.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权利能力自提交公司设立申请之日起开始 gi/W3q3c6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以无照经营为由对丙实施处罚 0NSCeq%;6q
D.甲和乙虽然没有实际赢利,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要对其实施处罚 ~VF?T~Kr_
标准答案:D
rqM_#[Y?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见教材第279页。 *ul-D42!U
考核目的: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日期为公司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
%8"
Aq
21.破产具有的特征是:( )。 [!#;QQ&M
A.破产是一种约定的偿债手段 B.破产是一种管辖程序
;4vx+> -
C.破产以公平清偿债权为宗旨 D.破产程序属于行政诉讼 _ =(v? 2:?
标准答案:C cl'qw##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89页。 "L)?dlb6T
考核目的:明确破产的概念,掌握破产的特征。 %G] W Oq=q
22.对破产企业享有债权的债权人( )。 rIj B{X{Z
A.在收到债权申报受理通知后1个月内向破产企业申报债权 Js,.$t
B.未收到债权申报受理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申报债权 ][T>052v
C.在申报债权时应当提供该债权数额的相关证明材料 ; JHf0
D.若其债权有担保,在申报债权的规定期内未申报债权的,视为无担保的债权 CakB`q(8
标准答案:C 0^MRPE|f5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96、308、309页。 8rjiW#
考核目的:掌握债权申报的期限规定、申报程序等。明确破产债权是无财产担保的债权。 qEPC]es|T
23.在票据法理论上,可以将票据当事人分为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 )属于基本当事人。 `9VRT`e
A.背书人 B.被背书人 C.承兑人 D.汇票的出票人 k'd=|U;(FV
标准答案:D 4Cf.%f9@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见教材第319?320页。 {,o 0N\(
考核目的:明确票据当事人的范围、分类。 A@ G%*\UZ
24.票据法理论上票据瑕疵的含义仅指( )。 qP[jtRIN
A.票据因存在某种异常的特别情况,从而导致票据权利义务发生一定变动的特殊状态 UZW
)%
B.票据上债务人以合法理由对票据债权人的权利主张予以拒绝的行为 9C1\?)"D^e
C.基于票据本身存在的事由而发生的拒绝行为 s !HOrhV
D.票据在物质形态上发生变化,脱离了原持票人的占有 @(e/Y/
标准答案:A KQrG|<J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见教材第328页。 #Bas+8
@,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票据瑕疵的含义,将其区别于票据抗辩等。 ^{+_PWn
25.张某是某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参与了董事会对公司账目及相关上市资料公布前的审核工作。李某是张某的朋友,张某得知李某正在做股票,遂将公司尚未公布的年度盈利高于市场期望水平的消息告诉了李某。于是,李某立即买进张某所在公司股票3万股,获利50万元。这种行为属于( )。 2o`L^^
A.操纵市场行为 B.欺诈客户的行为 C.欺诈公司的行为 D.内幕交易行为 AhSN'gWpbF
标准答案:D nA#dXckoc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351页。 .u9,w
考核目的:掌握证券交易的有关规定,明确证券交易的禁止行为及含义。 SfwNNX%
26.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 )。 RMxFo\TK;
A.可以逾期提交,人民法院应当组织质证 $)
M5@KT
B.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之日起5日内提交,但该证据须公证 e:WKb9nT
C.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p!~V@l
D.如果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E$E#c8I:
标准答案:C Sa$-Yf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4页。 n ]P,5
考核目的:明确在民事诉讼中对举证时限的法律规定及逾期不举证的法律后果。 ;[[oZ
27.民事诉讼中,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 )。 A>J,Bi
A.7日 B.15日 C.30日 D.60 日 Z[zRZ2'i5
标准答案:C |Skhx9};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4页。 sb*)K,U
考核目的:掌握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期限规定。 Gmh6|Dsg
28.民事诉讼中,( )。 &BJ"T
A.原件无须质证
m3 W
B.质证是指法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作出判断和决定 HO9w"){d$
C.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 XlU`jv+
D.涉及国家机密的证据材料不得在法庭上质证 &X
OFc.u
标准答案:C 96S#Q*6+R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5-426页。 GC^>oF
考核目的:掌握民事诉讼中对证据的出示、质证和认证。 [I5}q&
29.民事诉讼中,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 )。 8~8VoU&
A.等同于其他证人证言 B.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M
'H{
C.不予认可 D.大于其他证人证言 W(,3j{d2i
标准答案:B J`d;I#R%c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1页。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见第534-535页第77条第五项规定。 v_e3ZA:%
考核目的:掌握人民法院对证据进行审核和认定的规则。 OS$^>1f"
30.当事人双方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 )。 |#`qP^E
A.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B.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FWDAG$K@0
C.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同作出裁定 D.双方当事人重新协议 9._owKj
标准答案:B 0}I aWd^4
依据: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72-473页。 4b:q84
考核目的:掌握有权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作出判定的机构。 58o'Q
31.甲、乙两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在地。乙见打不过甲,从地上爬起来,夺路而逃,甲紧追不舍。乙在无路可逃时,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砸在甲的小腿上,造成其骨折。某乙的行为属于( )。
MON]rj7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紧急避险 0hM!#BU5K
标准答案:A XMw*4j2E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12~519页。 K+@R [
考核目的:掌握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明确其与防卫过当、紧急避险的区别。 w>h\643
3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的追诉期限从( )起计算。 vKmV<*K
A.犯罪之日 B.犯罪被发现时 d\v1R-V
C.犯罪结果发生时 D.犯罪目的达到时 #8qhl
标准答案:A zM2_z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42页。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见第567页。 /K\]z
Pq
考核目的:明确追诉时效概念及规定。掌握追诉期限起算时间应为犯罪之日。 k?;B1D8-n
33.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8zzY;3^h;
A.处3年以上至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 Y2Y)| <FH
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 ;30SnR/
C.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 'nSo0cyQ
D.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 5v,_ Hgh
标准答案:C <3C/t|s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553页。 =WM^i86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关于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罚处罚档次的规定。 &Na,D7A:3I
34.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bsD'Io
A.抢夺 B.绑架 C.敲诈勒索 D.侮辱 1paLxR5
标准答案:B kBg8:bo~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15?516页。 XsbYWJdds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必要限度,但是,对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实行无限防卫的规定。 0<#>LWaM_
35.下列刑罚方法中,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是( )。 = 4 wf
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Tqj:C8K{
标准答案:B xY>@GSO1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1-532页。 X_aC$_b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不同刑罚的执行机关。 uJ
T^=Y
36.某检察机关在查处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时,找证人甲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甲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甲遂交代了自己受贿6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乙受贿的重大线索。据此,公安机关侦破了乙受贿8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甲以受贿罪量刑时( )。 X)b@ia'"Wp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z1S
p'h$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x
?24oO
标准答案:C m6M
ko2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7-538页。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见563页。 !!?TkVyEyM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规定。 jIi:tO9G^,
37.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B"?ivxM:U
A.可以 B.不能 C.视情况 D.应当 \45F;f_r6
标准答案:B TQ5*z,CkS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见教材第577页。 w;;9YFBdM
考核目的:掌握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运用证据原则。 u N8RG_Mb
38.某驻华外交官,因盗窃行为触犯我国刑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应( )。 H5>?{(m
A.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B.由该国驻华使馆同我国司法机关协商解决 RG_.0'5=hc
C.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由公安机关直接将其驱逐出境 qV79bK
标准答案:C Fj4>)!^kM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63页。 ohna1a^
考核目的:掌握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司法主权原则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vLM*
'
39.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指( )。 gE: ?C2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5XoM)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不满14周岁 2"6bz
^>}
标准答案:B `br$kB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09页。 HT
."J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我国刑法中关于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L@s_)?x0
40.甲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曾经实施抢劫的犯罪行为。甲的供述行为( )。 S`8Iu[Ma
A.属于一般立功 B.属于一般自首 C.属于特别自首 D.不能视为自首 "fu:hHq
标准答案:C i936+[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6页。 [h63* &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未掌握的本人曾经实施犯罪行为的,属特别自首。 S#:l17e3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zKO5,qw
4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 ;2 P
A.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B.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CorV!H4
C.客体只能是行政行为 D.当事人之间一律不能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 DS=$*
Trk
E.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7@
\:l~
{
标准答案:A、E )$ M2+_c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2页。 o$Ju\(Y$<+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法律关系含义及几个特征。 P
dtL
Cgd
42.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检查的行为属于( )。 VwOcWKD
A.行政确认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 C.行政强制执行行为 h:RP/0E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E.具体行政行为 rCUGaf~
标准答案:B、D、E Wh)!Ha}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36页。 3$ wK*xK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行为的分类。一种行政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种类特征。
RdBIbm
43.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 )之一般特征。 |j~l%d*<w
A.合法性 B.强制性 C.单方意志性 D.要式性 E.诺成性 T@A Qe[U'v
标准答案:B、C X,{ 3_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8—30页。 V503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y_ ]w6|n
44.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确认行为属于( )行政行为。 Zm0' p!
A.自由裁量 B.外部 C.依职权的 D.具体 E.双方 #a9O3C/MP
标准答案:B、D Al=ByX @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44、49页内容。 $,P:B%]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内部、外部行政行为分类,具体行政行为种类,行政确认行为的特征。 !2h ZtX
45.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许可行为属于( )行政行为。 YjH~8= =
A.依职权的 B.外部 C.双方 D.具体 E.要式 m*jTv
n
标准答案:B、D、E IC?(F]$%>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7页。 Q(36RX%@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许可的概念及特征。 Wy%FF\D.Y
46.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 Z&O6<=bg!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构 Lw2VdFi>E&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st
UUez>
E.省辖市人民政府 Ss%1{s~ok
标准答案:B、C |Ve,Y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3页。 zy5F
O<->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的主体范围。 axpZ`BUc
4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 oC-v>&bW
A.当事人不承担举行听证的费用 K`2(Q
B.当事人要求听证时,组织听证是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法定程序义务 [dAQrou6P
C.当事人要求听证应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后3 H内提出 sQe
GT)/|
D.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
\ 'Va(}v
E.听证一律公开进行 *MB>,HU
标准答案:A、B kg
8Dn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6-67页。 Q;J(
5;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处罚法中听证程序的有关规定。 fjOq@thD
48.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up"T I
A.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G:p85k`
B.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j}DI"|h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R3;%eyu
D.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H`{
A/r
E.已满十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IzJq:G.
标准答案:A、C、D I}m20|vv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1页。 P:t .Nr"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处罚适用方式中从轻或者减轻情况的规定。 r*]pL<
49.根据行政诉讼证据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 >=|p30\b
A.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应当在开庭审理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x-e6[_F
B.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nC
q8~#
C.人民法院在调取证据时,不得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N@L{9ak1
D.人民法院依职权保全证据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到场
r5Tdp)S
E.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证据的,被告可以自行决定补充相关证据 ykx^RmD`~
标准答案:B、D oFf9KHorW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见教材(法规部分)第71-78页有关条文规定。 r34MDUZdI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诉讼中法院调取证据保全证据,以及证据对质辨认和核实的有关规定。 h='F,r5
#2
50.根据行政诉讼证据司法解释规定,在行政诉讼中,( )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v%24bv
A.当事人因正当理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3TH?7wi
B.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r`.N?
C.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TJ,:c]4{!
D.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fj))Hnt(|
E.不能正确表述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J"tM
.
标准答案:C、E mr^3Y8$s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四十三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见教材(法规部分)第66—84页。 94?WL
考核目的:掌握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范围。 p*&0d@'r
51.根据民法权利能力理论,( )。 o]Rlivahm
A.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平等的 4uo`XJuQ
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以自己的行为取得的 u}gavG l
C.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UJ\[/
D.由于胎儿是活体,所以胎儿也有权利能力 8v4 o+wP
E.自然人的被宣告死亡与自然人的自然死亡有相同的效力 y
B2h/~+
标准答案:A、C、E
D**GC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2页。 o[T+/Ej&
考核目的:明确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规定。 8.#{J&h
52.在民法理论上,非法人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 52dD(
A.个人合伙 B.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C.企业的车间、班组 <ZF|2
D.筹建中的法人 E.高等院校 #uw&u6*\q
标准答案:A、B、D :t{~Mi=T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9页。 [YfoQ1
考核目的:明确非法人组织的概念,掌握非法人组织的要件和形成。 8~]D!c8; a
53.民事权利( )。
/}(d'@8p
A.对于法人而言,都是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 =d<RgwscJ
B.都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直接规定的 6JDHwV
C.都是特定人对特定人的权利 uv27Vos
D.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协商决定 AO$AT_s
E.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eZLEdTScM
标准答案:D、E NEIkG>\7q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84页。 &(rWl`eTY`
考核目的:明确民事权利的含义。 )ODF6Ag
54.甲(17岁)在乙的个人独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一天,乙的儿子丙(11岁)托甲购买彩票,中四等奖。中奖后,甲称丙未成年,奖金应当归甲。乙知道后,不同意,引发纠纷。( )的判断是正确的。 Aw |;C
A.甲未满18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B.丙已满10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V@G#U[D
C.甲的行为属于指定代理 D.彩票奖金应当归甲 :x)H
!z
P
E.彩票奖金应当归丙 LdV&G/G-#D
标准答案:B、E Xq*^6*E-}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3页。 `za,sRFR
考核目的:掌握民法上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明确不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行为后果。 CwA_jOp
55.属于短期诉讼时效的有,( )。 2gPqB*H
A.侵犯人格权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P5h|* ?=
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工程质量验收后引起纠纷的 :oP LluW*
E.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Nr4:Gih
标准答案:B、C、E U]iI8c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202页。 bf"'xn9
考核目的:明确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种类规定,掌握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范围。 )U?_&LY)[M
56.民法理论认为,物权( )。 <U@N^#
A.具有排他性和支配性 B.应当是法定的 ?pTX4a&>
C.变动应当遵守等价有偿原则 D.变动应当遵守公信原则 ;Y$>WKsV
E.变动应当遵守公示原则 -3EQRqVg
标准答案:A、B、D、E V&M*,#(?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203-204页。 Ae+)RBpc
考核目的:掌握物权的概念及特征,物权变动应遵循原则。它与债权不同。 ~&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