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试题及分析 ~hw4gdtS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s#Y7*?Sm
1.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属于( )行政行为。 ; 8x^9Q
A.依职权的 B.非要式 C.外部 D.抽象 Hx/Vm`pRyX
标准答案:C c+M@{EbuN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页。 7Qztc?XK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行为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 v__Go kj-
2.在行政诉讼中,( )。 &aht K}u
A.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Nn%*?f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aj-uk(r
C.一审程序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律开庭审理,不得书面审理。 J#;m)5[ a%
D.原告撤回起诉应当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 Rl!WH%;c[X
标准答案:D j%<@uiu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o7%"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诉讼中主体及审理程序中有关规定。诉讼中原告可以撤回起诉,但必须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逾期撤诉不予准允。 \z?;6A
3.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具有( )特征。 IIEU{},}z
A.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B.可诉性 C.对象的普遍性 D.效力的后及性 -Z&{$J
标准答案:B
EHM 7=|#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见教材第33、96页。 Xg#([}b
考核目的:明确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才具有可诉性。 uUB%I 8
4.税务机关作出( )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纳税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lMf5F8
A.没收违法所得 B.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ng6p#F,3
C.责令停产停业 D.对公民纳税人罚款10000元 n>+W]I&E
标准答案:D *iN]#)3>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6页。 ] ]-0RJ=S?
考核目的:掌握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案件的适用范围和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权利。 W n mRRq^
5.根据《行政处罚法》,( )不得设定税务行政罚款处罚。 oRF"[G8BV
A.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B.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规章
]b$,.t5
C.财政部税收规章 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
a&j4E
标准答案:A HpC4$JMm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58页。 *==nOO9G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设建权限。规范性文件不能够设定行政处罚。 8LKZ3Y|
6.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4f~ZY]|nM
A.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原告撒诉,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4T^WRS
B.行政诉讼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P@?'@.e
C.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屑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t$5]1dY$X
D.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ZDD|MH
标准答案;A 74OM tLL$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4hz,F/ I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诉讼中撤诉和缺席判决的适用情况。 s*WfRY*=V
7.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 )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aoLry&i=
A.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h--!pE+
B.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停止执行的 wd0ACF
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DQC)Pe+z
D.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L6^IH7
标准答案:C :!\./z8v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93页。 nuA!Jln_
考核目的:明确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法律规定的有些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73`UTXvWU
8.根据现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 )。 7FFYSv,[:
A.纳税人对税务所等法定授权派出机构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税务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税务所等机构为被告 {q4"x5|
B.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议的,必须先缴清税款和滞纳金才能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Wk<F3qN
C.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后又依法撤回申请,并在法定期间内对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h!m/f^x
D.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已经申请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Q;M\P/f
标准答案:A e.H"!X!0#H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第70、75页;第三章第四节第121页。 (#Aq*2Z.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掌握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b)@x@3"O
9.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应当( )提出管辖权异议。 /q]@|5I
A.在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5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Y{@[)M{<
B.在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 L
*@>/N
C.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1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jeV[N,0
D.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 )HE yTHLtJ
标准答案:D ?xs0J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见教材第115页。 t,6=EK*3T
考核目的:移送管辖。 S_6
;e|
10.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 )。 ugP R)tDfM
A.在起诉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wH<*
B.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jT0fF
C.原告应当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成立并合法有效 ;_t on?bF
D.原告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提供证据 eL!6}y}W
标准答案:B &YMj\KmlSg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见教材第141页。 ?H?r!MZ%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诉讼中被告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i[n1}E.@
11.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民事主体应当( )。 p,fin?nW c
A.遵循国家的公序良俗 B.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 t|lv6-Hy9
C.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D.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 ma~`&\xE
标准答案:B KS_d5NvYl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69页。 39CPFgi<l*
考核目的:明确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含义。 Nh%8;
12.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这里的“二年”在民法理论上属于( )。 7h~M&\M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诉时效 D.除斥期间 hSH-Ck@Qy
标准答案:D Lf9h;z>#
依据:教材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第201页,第二节第213页。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3页第十二条规定。 Sm5"Q
考核目的:明确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掌握担保法有关司法解释。 bcf OpA
13.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 )。 'l;|t"R12
A.设立分支机构 B.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bE"CSK#
C.以企业的全部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D.接纳其他投资者人股 ,\7okf7H,-
标准答案:A }S4Fy3)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4—175页。 |/$#G0X;H
考核目的:明确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和应当具备的条件等。 +L6$Xm5DAv
14.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应当是( )的事实。 2]wh1)
A.已经发生 B.确定 C.法定 D.约定 KhvCkQMI@
标准答案:D =
'[@UVH(Z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90页。 #oI`j
q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 3*
<W`yed
15.甲不慎掉入闹市街口的一个正在施工的井里受伤。一年零五个月后到法院起诉,要求施工者赔偿其损失。对此案,( )。 COafVlJ,l
A.法院不应受理,因为已过了诉讼时效 u9Ro=#xt
B.法院在甲补充了有关时效中止或中断的证据后才可以受理 iatQHn>(
C.法院应当受理
8:MYeE5
D.法院不应当受理,因为本案过错难以分清
"( xu
标准答案:C 3@PVUJ
0B|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节,见教材第201、202页。 {Bx\Z0+'&
考核目的:掌握民法通则中诉讼时效的规定。 4M}/PoJ
16.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 )责任。 4Ki'r&L\
A.违约 B.缔约过失 C.侵权 D.无过错 -}s?!Pg>
标准答案:A | Z;Av%%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34页。 YeVhWPn@
考核目的:明确合同中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 p[
Es4S}N
17.根据合同法理论,( )属于双务、实践性合同。 :gXj($
A.仓储合同 B.保管合同 C.租赁合同 D.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iiQ3
标准答案:B _4+1c5Q!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37页。 jBM>Pe^`3
考核目的:明确不同种合同的法律特征。 u CXd%
CzE
18.债权人转让债权应当( )。 `
XQ5> c
A.通知债务人 B.得到债务人同意 O?_
'6T
C.由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共同签订合同 cQjJ9o7
D.由第三人与债务人签订转让合同 `S|gfJ
标准答案:A u|E,Wy1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24页。 :L,]<n
考核目的:明确债权让与的有效条件。 &
CgLF]
19.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的是( )。 5"+* c@L
A.委托合同 B.收养合同 C.居间合同 D.行纪合同 6tM{cK%v1
标准答案:B YA jk'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26~227页和第228页。 8}&cE#@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合同的含义和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婚姻、收养及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h!.(7qdd
20.甲、乙两公司协商成立一销售有限公司(丙),为此签协议约定,注册资本60万元,甲出资40万元,乙出资20万元。协议签订完毕后,双方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同时着手采购丙公司将来经营的外销物品。由于提交的资料不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设立申请退回,要求其补充。此时,购买的外销物品已经部分到货,仓库不够存放,于是他们以丙公司的名义用优惠价对外销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举报后调查,发现甲和乙在实施该行为时没有任何获利。如下哪个选择是正确的?( ) ts
]
+W!:
A.甲和乙申请公司设立登记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有关注册资本的数额要求 =S,^"D\Z:
B.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权利能力自提交公司设立申请之日起开始 -Ac^#/[0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以无照经营为由对丙实施处罚 .|K5b]na
D.甲和乙虽然没有实际赢利,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要对其实施处罚 zI(Pti
标准答案:D 8cHZBM7'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见教材第279页。 Y:wds=lA
考核目的: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日期为公司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 D~<GVp5T
21.破产具有的特征是:( )。 h W-[omr0
A.破产是一种约定的偿债手段 B.破产是一种管辖程序 F#hM
S<
C.破产以公平清偿债权为宗旨 D.破产程序属于行政诉讼 ~vgW:]i
标准答案:C Tb[GZ,/%;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89页。 ${?Px
c{-
考核目的:明确破产的概念,掌握破产的特征。 S9.jc@#.`
22.对破产企业享有债权的债权人( )。 5HB4B <2
A.在收到债权申报受理通知后1个月内向破产企业申报债权 "H({kmR
B.未收到债权申报受理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申报债权 C9fJLCufC
C.在申报债权时应当提供该债权数额的相关证明材料 x?k6ek
D.若其债权有担保,在申报债权的规定期内未申报债权的,视为无担保的债权 C]k\GlhB
标准答案:C Y9Pb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96、308、309页。 *m;L.r`5[
考核目的:掌握债权申报的期限规定、申报程序等。明确破产债权是无财产担保的债权。 _T1e##Sq,
23.在票据法理论上,可以将票据当事人分为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 )属于基本当事人。 T@L^RaPX
A.背书人 B.被背书人 C.承兑人 D.汇票的出票人 ,PB?pp8C}
标准答案:D ;J4_8N-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见教材第319?320页。 ~=71){4A
考核目的:明确票据当事人的范围、分类。 @{bf]Oc
24.票据法理论上票据瑕疵的含义仅指( )。 Y=5hm
A.票据因存在某种异常的特别情况,从而导致票据权利义务发生一定变动的特殊状态 a P`;Nr=
B.票据上债务人以合法理由对票据债权人的权利主张予以拒绝的行为 54k
Dez
C.基于票据本身存在的事由而发生的拒绝行为 )_BteLo-
D.票据在物质形态上发生变化,脱离了原持票人的占有 N.fIg
标准答案:A 5\pizD/17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见教材第328页。 V; ChrmE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票据瑕疵的含义,将其区别于票据抗辩等。 vt1!|2{
h
25.张某是某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参与了董事会对公司账目及相关上市资料公布前的审核工作。李某是张某的朋友,张某得知李某正在做股票,遂将公司尚未公布的年度盈利高于市场期望水平的消息告诉了李某。于是,李某立即买进张某所在公司股票3万股,获利50万元。这种行为属于( )。 |i|O9^*%
A.操纵市场行为 B.欺诈客户的行为 C.欺诈公司的行为 D.内幕交易行为 _C##U; e!
标准答案:D ?HW*qD#k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351页。 -+z^{*\;N
考核目的:掌握证券交易的有关规定,明确证券交易的禁止行为及含义。 v>,XJ 7P
26.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 )。 y==x
A.可以逾期提交,人民法院应当组织质证 {BF$N#7
B.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之日起5日内提交,但该证据须公证 )t|M)z J
C.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Mqna0"IYx*
D.如果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RPe5 vB
标准答案:C ]`lTkh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4页。 f#!Ljjf$;
考核目的:明确在民事诉讼中对举证时限的法律规定及逾期不举证的法律后果。 Wg#>2)>
27.民事诉讼中,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 )。 H7uW
|'XWz
A.7日 B.15日 C.30日 D.60 日 J
~~WV<6
标准答案:C #jnb6v=5v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4页。 m49)c K?
考核目的:掌握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期限规定。 XX+4X*(o
28.民事诉讼中,( )。 ?O28Q DUI
A.原件无须质证 Baq&>]
B.质证是指法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作出判断和决定 (u~@@d"
C.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 (*#S%4(YX
D.涉及国家机密的证据材料不得在法庭上质证 qLcs)&}/A
标准答案:C Hi
)n]OE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5-426页。 WXJ%bH
考核目的:掌握民事诉讼中对证据的出示、质证和认证。 &L_(yJ~-
29.民事诉讼中,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 )。 1Ztoj}!I
A.等同于其他证人证言 B.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XXO
C.不予认可 D.大于其他证人证言 >2%!=q3)
标准答案:B f-
_~rQ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见教材第421页。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见第534-535页第77条第五项规定。 d}Q;CF3m:
考核目的:掌握人民法院对证据进行审核和认定的规则。 t1D6#JP(a
30.当事人双方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 )。 9Y0w
SOSW
A.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B.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qg|SBQ?6
C.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同作出裁定 D.双方当事人重新协议 "zv?qS
标准答案:B :X+7}!Wlo
依据: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72-473页。 _/hWzj=q
考核目的:掌握有权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作出判定的机构。 "I
u3&mc
31.甲、乙两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身强力壮,几次将乙打倒在地。乙见打不过甲,从地上爬起来,夺路而逃,甲紧追不舍。乙在无路可逃时,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砸在甲的小腿上,造成其骨折。某乙的行为属于( )。 [/'W#x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紧急避险 tX)^$3A
标准答案:A *!vwW
T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12~519页。 oPl^tzO
考核目的:掌握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明确其与防卫过当、紧急避险的区别。 BjSLbw-C
3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的追诉期限从( )起计算。 Uh{|@D
A.犯罪之日 B.犯罪被发现时 L_Z>*s&
C.犯罪结果发生时 D.犯罪目的达到时 yj-
BLR5
标准答案:A m#ID%[hg$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42页。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见第567页。 n%A)#AGGc
考核目的:明确追诉时效概念及规定。掌握追诉期限起算时间应为犯罪之日。 G{)2f&<
33.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VTS8IXz
A.处3年以上至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 N
_wB
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 FK<1SOE
C.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 /alJN`g
D.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罚金 &iez{[O
标准答案:C
~8Z)e7j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553页。 xzh`q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关于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罚处罚档次的规定。 8do-z"-
34.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ui]vS:>
A.抢夺 B.绑架 C.敲诈勒索 D.侮辱 `-IX"rf
标准答案:B it \3-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15?516页。 C`Zz\DNG@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必要限度,但是,对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实行无限防卫的规定。 (/JiOg^cw
35.下列刑罚方法中,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是( )。 )17CG*K1
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4;=+q
b
标准答案:B 4"7/+6Z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1-532页。 wX[g\,?}'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不同刑罚的执行机关。 ^O}` i
36.某检察机关在查处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时,找证人甲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甲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甲遂交代了自己受贿6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乙受贿的重大线索。据此,公安机关侦破了乙受贿8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甲以受贿罪量刑时( )。 Q3T@=z2j%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yJNQO'wcv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E0G"B'x
标准答案:C g\:(1oY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7-538页。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见563页。 $9bLD
>.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规定。 fgdqp8~
37.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GUSEbIz):
A.可以 B.不能 C.视情况 D.应当 j"1#n? 0
标准答案:B <*oTVl4fS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见教材第577页。 QY|Rz(;m
考核目的:掌握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运用证据原则。 5o2w)<d!
38.某驻华外交官,因盗窃行为触犯我国刑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应( )。 j`7q7}
A.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B.由该国驻华使馆同我国司法机关协商解决 @Jr:+|v3B
C.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由公安机关直接将其驱逐出境 hv
(>9N
标准答案:C
>cw%ckE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63页。 ebfT%_N
考核目的:掌握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司法主权原则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ZW7z[,tk<.
39.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指( )。 ~>SqJ&-moo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m) QV2n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不满14周岁 -?nr q <3
标准答案:B %W`
}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09页。 {9B"'65o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我国刑法中关于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PZ&'
N|P
40.甲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曾经实施抢劫的犯罪行为。甲的供述行为( )。 (X zy~l<
A.属于一般立功 B.属于一般自首 C.属于特别自首 D.不能视为自首 3127 4O
标准答案:C 7x#QkImQ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6页。 9lqH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供述了公安机关未掌握的本人曾经实施犯罪行为的,属特别自首。 ?sD4S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fN2!OT
4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 bY&!d.
A.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B.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QNWGUg4*&
C.客体只能是行政行为 D.当事人之间一律不能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 c]}F$[>oN'
E.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adwEYRrr
标准答案:A、E M47t(9krV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2页。 u'`eCrKT*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法律关系含义及几个特征。 YpJJ]Rszg
42.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检查的行为属于( )。 q<[m(]:
A.行政确认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 C.行政强制执行行为 vj%3v4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E.具体行政行为 #;D@`.#\
标准答案:B、D、E g|T
WoRx: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36页。 H
Q :Y: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行为的分类。一种行政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种类特征。 g
^I
?u$&E
43.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 )之一般特征。 r:3h2J[_
A.合法性 B.强制性 C.单方意志性 D.要式性 E.诺成性 uo9FLm
标准答案:B、C Z2a~1BL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8—30页。 /#}o19(-d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xB`j*
%
44.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确认行为属于( )行政行为。 }i._&x`):
A.自由裁量 B.外部 C.依职权的 D.具体 E.双方 g>E.Snj}
标准答案:B、D y=!7PB_\|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44、49页内容。 k:[T
#/;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内部、外部行政行为分类,具体行政行为种类,行政确认行为的特征。 B_mT[)ut
45.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许可行为属于( )行政行为。 OMf
w#
A.依职权的 B.外部 C.双方 D.具体 E.要式 swKqsN.
标准答案:B、D、E mRO@ZY;5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7页。 ?xwLe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许可的概念及特征。 w~4T.l#1
46.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 #(7^V y&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构 "O~7s}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MFeY}_d<
E.省辖市人民政府
SwE bVwB
标准答案:B、C Yz)+UF,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3页。 S ^]mF>xX8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的主体范围。 (&MtK1;;
4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 S-5O$EnD
A.当事人不承担举行听证的费用 IN_O!c0e
B.当事人要求听证时,组织听证是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法定程序义务 H
S)$|m_
C.当事人要求听证应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后3 H内提出 ]w0_!Z&
D.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
w?V;ItcL
E.听证一律公开进行 TXT!Ae
标准答案:A、B y!8m7a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6-67页。 /%1-tGh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处罚法中听证程序的有关规定。 `ztp u
~?
48.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T\:'CU
A.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_=h]|6t
B.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r2=#14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Qa
D.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
6\L^RP
E.已满十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6<fcG
标准答案:A、C、D :.=#U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1页。 ' ""s%C+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处罚适用方式中从轻或者减轻情况的规定。 J@A^k1
B
49.根据行政诉讼证据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 qnFg7X
>C,
A.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应当在开庭审理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CC)Mws+2
B.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v:"Y
C.人民法院在调取证据时,不得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i_~<6Wa7
D.人民法院依职权保全证据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到场 3"Zc|Ck <?
E.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证据的,被告可以自行决定补充相关证据 []do
Lt;J
标准答案:B、D D@ %!
|: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见教材(法规部分)第71-78页有关条文规定。 .oM;D~(=9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诉讼中法院调取证据保全证据,以及证据对质辨认和核实的有关规定。 e(I;[G +%,
50.根据行政诉讼证据司法解释规定,在行政诉讼中,( )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m/XGFc
A.当事人因正当理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JmC2buO
B.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ASB3|uy _
C.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97dF
D.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MU4BAN
E.不能正确表述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tn;Uaw
标准答案:C、E [0D.+("EW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四十三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见教材(法规部分)第66—84页。 N)/7j7c~;
考核目的:掌握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范围。 T|p%4hH
51.根据民法权利能力理论,( )。 ^HU>fkSk
A.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平等的 %%9T-+T
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以自己的行为取得的 9"?;H%.
C.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OaKr_m
D.由于胎儿是活体,所以胎儿也有权利能力 s<;{q+1#
E.自然人的被宣告死亡与自然人的自然死亡有相同的效力 @O/"s~d-
标准答案:A、C、E @"B{k%+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2页。 'U,\5jj'Y
考核目的:明确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规定。 kzVK%[/
52.在民法理论上,非法人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 j$<g8Bg=o
A.个人合伙 B.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C.企业的车间、班组 !D!"ftOm
D.筹建中的法人 E.高等院校 Y.q$"lm7k
标准答案:A、B、D >`^;h]Q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9页。 7pN&fAtj/
考核目的:明确非法人组织的概念,掌握非法人组织的要件和形成。
3L-$+j~u
53.民事权利( )。 XP[~ :+
A.对于法人而言,都是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 )Y`ybADd3
B.都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直接规定的 =3nA5'UZ
C.都是特定人对特定人的权利 Fr-Vq=j&
D.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协商决定 y7,t"XV
E.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w4FYd
标准答案:D、E J3XG?'
}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84页。 \O]kf>nC
考核目的:明确民事权利的含义。 (G~M E>
54.甲(17岁)在乙的个人独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一天,乙的儿子丙(11岁)托甲购买彩票,中四等奖。中奖后,甲称丙未成年,奖金应当归甲。乙知道后,不同意,引发纠纷。( )的判断是正确的。 TEla?N
A.甲未满18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B.丙已满10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dGUiMix{N
C.甲的行为属于指定代理 D.彩票奖金应当归甲 nchpD@'t
E.彩票奖金应当归丙 VR'zm\< D
标准答案:B、E i*8j|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3页。 xf?"Q#
考核目的:掌握民法上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明确不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行为后果。 _;R#B`9Iu
55.属于短期诉讼时效的有,( )。 o=-Af|#b
A.侵犯人格权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L
\TO,
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工程质量验收后引起纠纷的 mz<X$2]?
E.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Md0`/F:+2
标准答案:B、C、E
;I6C`N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202页。 <nK@+4EH"o
考核目的:明确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种类规定,掌握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范围。 zcu
z @
56.民法理论认为,物权( )。 N'PK4:
A.具有排他性和支配性 B.应当是法定的 7q:;3;"9
C.变动应当遵守等价有偿原则 D.变动应当遵守公信原则 aWNjl
E.变动应当遵守公示原则 F$'po#
标准答案:A、B、D、E !=HxL-`j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203-204页。 -c{ Y+M`
考核目的:掌握物权的概念及特征,物权变动应遵循原则。它与债权不同。 P
F);KQ
57.在留置权问题上,( )的判断是正确的。 $h}w:AV:
A.留置权是一种约定的担保物权 3EH@tlTl
B.商标权可以作为被留置的对象 ^Nt^.xi7
C.留置权是一种法定的用益物权 2Ima15^+F
D.留置权主要出现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中 E&Zt<pRf;2
E.留置权人负有保管留置物的义务 v?}rA %so
标准答案:D、E =>JA; ft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213—218页。 7#N
?{3i
考核目的:明确留置权的含义。它是一种担保物权,并只适用于法律明确规定的合同中。 +jS<n13T
58.甲公司经营钢材,乙公司某日向甲订购100吨钢材,甲拿出新印制的甲公司购销合同50份中的两份,填写有关内容后让乙方盖章,乙方仅对合同第三款作了部分修改。履行中,本合同发生纠纷,原因是第三款与第五款冲突,而且双方对合同第七款的理解不一致;甲方认为合同最后一款规定:“本合同的解释权归甲方”,故应当按照甲方的解释来理解合同。于是,形成诉讼。( )的提法是正确的。 %zR5q Lb
A.本合同不适用合同法格式条款的规定,因为本合同是第一次使用 WqS$C;]%
B.本合同纠纷适用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因为合同文本是为重复使用准备的 'Hgk
$Im+
C.“本合同的解释权归甲方”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EWq
<
B)
D.应当按照第五款的规定执行合同 ~fs}
J
E.对第三款的修改应当视为乙方对整个合同的修改 PP/#Z~.M
标准答案:B、C EztuVe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229页。 :;IZ|hU
考核目的:明确什么是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无效和免责无效情形的规定。掌握对格式合同发生争议应如何进行解释。 ]AZCf`7/?
59.在商法理论上,小商人一般包括( )。 wa!z:}]
A.从事小规模营业活动的完全商人 B.承担有限责任的商合伙 C.商自然人 $@w,9J\
D.小规模的有限责任公司 E.完全商人 f(\S+4
标准答案:C、D :fUN
c^\2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见教材第241页。 /7ShE-.5#
考核目的:明确商法理论上关于小商人和大商人的分类 %s ;5
60.破产和解制度的特点包括( )。 +Y2D @K?)
A.以债务人向法院提出和解申请为必要 roBbo
B.和解的成立必须经法院的裁定许可 vP_mS 4X
C.经债权人会议达成的和解协议,协议在各方签字后立即生效 ~mZ[@Z
D.和解有优先于破产程序的相对效力 IsVR4t]
E.破产程序终结的,原债务人仍然可以提出和解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销破产宣告 i[wnG )
标准答案:A、B、D 'j?H>'t{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01负。 f3s4aARP
考核目的:掌握破产和解制度的特点。 !Q,Dzv"7
61.仲裁实践中,仲裁协议的类型包括( )。 7mn&w$MS4:
A.仲裁条款 B.仲裁协议书 C.当事人其他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 fJ=(oF=
D.口头仲裁协议 E.仲裁过程中的调解协议 4F<was/
标准答案:A、B、C $7-S\sDr
依据: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见教材第466页。 |oQhtk8.
考核目的:掌握在仲裁实践中仲裁协议的类型。 E_P,>f
6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程序发生的必备条件是 ( )。 Z`Jt6QgW
A.向法院递交作为执行根据的和解书 hpq\
B.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a/rQ@ c>
C.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者拒绝履行义务 ?;Da%VS3
D.执行根据必须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 L-m'
#
E.执行根据是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 MlLM
$Y-@
标准答案:B、C Ef3="}AI;
依据: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见教材第444页。 P,7R/-u 5D
考核目的:明确民事执行程序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WpMm%G~'4t
63.我国刑法对不同的刑种,采取了不同的数量并罚原则,对判处( )的,采取吸收原则。 wzcv[C-x
A.死刑 B.拘役 C.有期徒刑 D.管制 E.无期徒刑 DYrci?8Ith
标准答案:A、E 7.+vp@+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8~539页。 yNG|YB;
考核目的:明确刑法中关于数罪并罚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并科原则等。 3ly]DTbz
64.根据《刑法》的规定,(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5a;_N[Ed
A.15周岁的甲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15周岁的乙抢劫他人财物2000元 AmUH]+5KT
C.15周岁的丙运输海洛因9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1suP7o A;
E.15周岁的戊偷开汽车撞伤行人 9lkl-b6xG
标准答案:A、B、D #%/Jr 52<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09页。 HIvSh6|0p
考核目的:掌握刑法中关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刑法规定的重大犯罪负刑事责任。 TxKNDu
6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 LaL{
^wP
A.监视居住 B.拘传与逮捕 C.拘役 D.拘留与羁押 E.取保候审 '#yIcV$
标准答案:A、B、E
CUft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73页。 ]<9o>#3
考核目的: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种类。 R <&U]%FD
66。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行为方式有( )。 DD6K[\
A.为他人虚开 B.为自己虚开 C.使用过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k%|sqDZj
D.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E.介绍他人虚开 q6o}2<T@
标准答案:A、B、D、E 76u\#{5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见教材第551~552页。 `'9t^6mk
考核目的:掌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客观表现。 Y~I0\8s
-
67.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应当根据( )。 +xU=7chA
A.犯罪的事实 B犯罪的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vnxp/v/<
E.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J]NWgXl@
标准答案:A、B、C、E )
/z+W[t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33?534页。 #8%~ u+"N
考核目的:掌握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量刑时,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判处刑罚。 -AQ
7Bd
68.以下关于犯罪预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R$">
A.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 6kONuG7Yv
B.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nQoz^_`P
C.犯罪预备阶段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0r['+>
D.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除了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减免刑罚之外,还应同时适用预备犯的减免规定 D}2$n?~+
E.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OxJ,v(
标准答案:C、D qy-Hv6oof
依据: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21页。 . "ER=c3 t
考核目的:掌握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与犯罪中止的关系。 l\u5RMS('
69.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bOr6"nn
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Hx9lQ8
C.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D.有重大现实危害性的 awLSY:JI
E.有逮捕必要的 vJQ_mz
标准答案:A、C、E }To-c'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见教材第575页。 mE9ytFH\k
考核目的:掌握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oP:OurX8V
70.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是,( )。 w3Dqpo8E
A.有被害人的控诉 B.有群众举报 C.经审查确认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O'L7I n&
D.经审查确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l5U ^
lc
E.经审查确认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D&6.> wt
.
标准答案:C、D 9 vNz
yh\
依据: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见教材第584页。 y)7;"3Q<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分子提起公诉必须具备条件。 ZCDXy
三、综合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vqsp0e"H
(一) {y<E_y
x1
王某,P省Q市R区人,经常居住该市S区。2002年1月,王某在L省M市N区窃得他人自行车一辆,价值240元,后被M市公安局查获。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位于M市K区)于2002年2月26日决定对王某劳动教养一年。王某对劳动教养决定不服,向M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M市人民政府对王某的复议申请在法定期间内未作复议决定,直至2002年6月王某仍未能得到任何答复。王某遂向P省Q市R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2年7月5日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收到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后,认为R区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但还是于7月24日向R区人民法院提交了答辩状、部分证据以及作出劳动教养决定的依据,即M市公安局法制办公室制作的关于盗窃、诈骗两类劳教案件标准的文件。R区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劳动教养决定。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不服,遂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终审判决。 y p pZ@
71.本案中王某对劳动教养决定不服依法( )人民法院起诉。 b^<7@tY
A.可以向R区 B.可以向N区 C.只能向K区 D.可以向S区 E.只能向Q市 //#]CsFiP
72.本案中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提起上诉的法院( )。 \'B%lXh
A.只能是Q市人民法院 B.只能是M市人民法院 kP&Ekjt@
C.只能是L省高级人民法院 D.只能是P省高级人民法院 3\|PwA9fN8
E.是Q市人民法院和M市人民法院 >6'brb
73.若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对王某作出劳动教养决定时,未告知王某诉权和起诉期限,则王某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起诉期限,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自知道劳动教养决定内容之日起不得超过( )。 u}jC$T>2%6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E.5年 p0pA|
74.若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未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则( )。 zH
*7!)8
A.依法视为劳动教养决定没有证据、依据 f%%'M.is
B.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C.应当依法中止诉讼 %,udZyO3uR
D.应当依法终结诉讼 E.应当依法延期审理 Oz=!EG|N
75.本案中,M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应当在( )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并提供当初作出劳动教养决定的证据、依据。 T6=~vOzTJ
A.7月10日 B.7月12日 C.7月15日 D.7月20日 E.9月3日 sb%l N
标准答案: g7K<"Z {M
71.A、D 72.A 73.D 74.B 75.C #aadnbf
依据:71题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见教材第113页。72题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54页。73题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42页。74题和75题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46页。 Gx(%AB~9$
考核目的:71题掌握行政诉讼中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的,可以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72题掌握行政诉讼中提起上诉的法院只能是一审法院加上一级法院。73题掌握在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时间条件,分为一般期限和特殊期限,起诉期限的起算时间计算方法。74题和75题掌握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提交答辩状及有关证据。依据的期限为10天,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KwxJ{$|xH
(二) jG,^~5x
王某在某机票代理处购买四天后起飞的打折机票一张。第二天,由于特殊原因,王某向该机票代理处提出退票申请。机票代理处虽同意退票,但告知王某打折机票的退票费需按机票原价的50%扣除,王某对此提出异议。日后,王某又与承运人某航空公司交涉。航空公司认为,本承运合同的当事人应是王某与机票代理处,自己不存在违约问题,尽管机票上印有退票条款,但退票费的收取应按航空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内部文件的规定执行。王某认为,航空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诚信原则,并且未尽告知义务,已构成违约。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航空公司及代理处返还扣除的退票费。 _9z+xl
相关背景资料: *C(q{|f
①机票上有关退票的规定:旅客在客票上列明的航班规定离站时间24小时以前要求退票的,退票手续费由承运人规定;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24小时以内至2小时以前要求退票的,收取客票价10%的退票费。 %z["TVH
②航空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打折机票收取50%的退票费的规定,未曾正式向外公告,只是在管理部门指定的航机读物,即行业报纸上以新闻形式出现。 :Lq=)'d;6
③机票上有关退票的规定是执行航空旅客货物运输规则中的相关规定。 /$UWTq/C7
④航空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打折机票退票费的文件实施时间,晚于航空旅客货物运输规则的实施时间。 sP%J`L@h
⑤对机票上“退票手续费由承运人规定”的条文,航空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原告已经知道。 ^C{?LH/2
76.根据法律规定,本案中,( )。 f
'u[G?C
A.原告是与代理处签订的合同,因此,原告只能以代理处为被告,其选择航空公司为被告是滥用诉权的行为 deutY.7g
B.原告应先向航空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不服投诉结果时才能向法院起诉 Kxsj_^&|i
C.原告不能提起民事诉讼,只能以航空行政管理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yr3C
D.由于票价定价是市场行为,所以,可以对航空行政管理部门提起民事诉讼 !6*4^$i#o
E.原告有权对航空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K!R4Y4t
77.本案中,( )。 )umW-A
A.代理处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存在缔约过失,该合同应被认定无效 P}D5 j
B.航空公司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p5bM/{DP;K
C.航空公司的行为构成违约,但应由航空行政管理部门对王某承担责任 D^w<V%].
D.航空公司的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责任 !jN$U%/,%.
E.航空公司和航空行政管理部门应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o q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