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试题及分析 x/]G"?Uix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p!&&.%
1.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属于( )行政行为。 Q>X1 :Zn3
A.依职权的 B.非要式 C.外部 D.抽象 o4a@{nt^,
标准答案:C =v|$dDz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见教材第32页。 =saRh)EM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行为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 vfT
@;`
2.在行政诉讼中,( )。 :Id8N~g
A.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zGd[sjL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n1#8T&<*z
C.一审程序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律开庭审理,不得书面审理。 fi'zk
D.原告撤回起诉应当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 t#f-3zd9
标准答案:D 3^H-,b0^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Zl#';~9W
考核目的:掌握行政诉讼中主体及审理程序中有关规定。诉讼中原告可以撤回起诉,但必须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逾期撤诉不予准允。 (@BB@G
3.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具有( )特征。 2b\h@VJt
A.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B.可诉性 C.对象的普遍性 D.效力的后及性 G a$2o6
标准答案:B "kc%d'c(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见教材第33、96页。 m/g[9Y
考核目的:明确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才具有可诉性。 N6\m*j,`
4.税务机关作出( )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纳税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i!/)]*-
A.没收违法所得 B.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mwAbh)[7n
C.责令停产停业 D.对公民纳税人罚款10000元 u&`rK7J
标准答案:D +sZY0(|K8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66页。 BUI#y `J
考核目的:掌握对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案件的适用范围和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权利。 {P?p*2J'
5.根据《行政处罚法》,( )不得设定税务行政罚款处罚。 bjwl21;{
A.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B.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规章 F`gK6
;zp
C.财政部税收规章 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
'o2oZnG
标准答案:A 6~!7?F
K
依据: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见教材第58页。 [p0_I7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设建权限。规范性文件不能够设定行政处罚。 #8v l2qWbi
6.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r<dvo%I#|
A.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原告撒诉,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Lrt~Q:z2u
B.行政诉讼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4e[ 0.2?
C.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屑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ki`ur%h
D.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G!F_Q7|-
标准答案;A /sB,)>X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六节,见教材第150页。 @v6{U?
考核目的;掌握在行政诉讼中撤诉和缺席判决的适用情况。 }*P;kV
7.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 )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PEtr8J$uB
A.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_z&G)
B.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停止执行的 F CfU=4O
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qt}:^L*0g
D.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HZ{DlH;&
标准答案:C maQDD*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93页。 Rh@UxNy\,
考核目的:明确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法律规定的有些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KAT
^v bR
8.根据现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规定,( )。 IQ~EL';<w
A.纳税人对税务所等法定授权派出机构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税务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税务所等机构为被告 >I/~)B`jhE
B.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问题上发生争议的,必须先缴清税款和滞纳金才能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sU^K5oo
C.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后又依法撤回申请,并在法定期间内对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tc=sr
D.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已经申请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 z4
{B
标准答案:A <HW2W"Go\
依据: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第70、75页;第三章第四节第121页。 DQN"85AIZ
考核目的:明确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掌握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1$yS Ii
9.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应当( )提出管辖权异议。 gHvkr?Cg
A.在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5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pQD
B.在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 NQbgk+&wD
C.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1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riglEA[^
D.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 P=4o)e7E!
标准答案:D &xFs0Ri(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见教材第115页。 ~X) 1!Sr
考核目的:移送管辖。 2+\@0j[q
10.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 )。 \xk8+= /A
A.在起诉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j4D`Xq2X
B.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Xr|e%]!**
C.原告应当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成立并合法有效 >ufN[ab
D.原告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提供证据 d^aLue>g;+
标准答案:B `v Ebm Xb
依据: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见教材第141页。 hya
$Vp
考核目的:明确掌握行政诉讼中被告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qx qlEQT
11.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民事主体应当( )。
S)@) @3
A.遵循国家的公序良俗 B.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 d+7Dy3i|g=
C.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D.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 WWIQ6EJO
标准答案:B m&6
I@S2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69页。 u,S}4p&l
考核目的:明确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含义。 VSc)0eyn
12.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这里的“二年”在民法理论上属于( )。 Oufdi3h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诉时效 D.除斥期间 qzE
-y-9@
标准答案:D \v.YP19
依据:教材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第201页,第二节第213页。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3页第十二条规定。 4
g/Ly8
考核目的:明确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掌握担保法有关司法解释。 >56;M7b(K
13.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 )。 ;u?H#\J,
A.设立分支机构 B.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
eP-yi
C.以企业的全部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D.接纳其他投资者人股 z]Mu8
标准答案:A uI&<H T?
依据: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见教材第174—175页。 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