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MEB it
oudxm[/U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bygx]RC[
M
4as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w@,zFV
ZP{*.]Qu
(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Gea\,{E9xA
5\z`-)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Omd
.9
,v"YqD+GC5
第二章 确认 a+n0|CvF
(o`{uj{!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g +z1
eM8}X[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Rl6g9}
!qG7V:6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Kr)a2rZ}SL
l\i)$=d&g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TYW&!
sm
p,#o<W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4EY)!?;
-B +4+&{T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ut&@]
%7|9sQ: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e%b6(%
4<BjC[@~Z{
第五条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SWlp2!M5
4r4
5i:
第六条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q<M2,YrbAI
wpN=,&!
第三章 初始计量 .[_L=_.
CB^U6ZS
第七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PUUwv_
7' Mm205\
第八条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DMO Mh#[
\.-bZ$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2WdyxjQ
'tH_p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qi^7
j:v@pzTD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6e|*E`I
J\b^)
第十条 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yK=cZw%D
c24dSNJg,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h!aRWR
x
<ZJb
第十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确定。 Tc? $>'
Vh4X%b$TV
第十三条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0!}7;j_c
lNYt`xp
第四章 后续计量 %#kg#@z_`e
p;>ec:z3M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MUpxOAsd
4\iOeZR
f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H*
PSR
%iQD /iT5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WjXg:R
?82xdpg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6tQLc
``hf=
`We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8<QdMkI
<eWf<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_
EZh
q
I=`U7
Bis"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
'NvG
3EPv"f^V
(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Lk)gO^C
a.k.n<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W*2BT
z
Po^?QVJ7
(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67Y-\}
cK( C&NK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7iJb<E
0x@6^%^\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UM"- nZ>[
R{SF(g3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p8Qk'F=h
*RJG!t*t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n{argI8wF
Q+{xZ'o"Z
第十九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s"r*YlSp"
c(xrP/yOwi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U+3w~
vApIHI?-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r@H /kD
Ga^"1TZ x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lL^?|M
P@V0Mi),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K0|FY=#2y
"*e$aTZB\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kTOzSiq
a%
JuC2
第五章 处置 (c=6yV@
{k
TEHe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ypL=~Rp
"o-z
y'I
(一)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av<E
B9jC?I |`
(二)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Pj%DX
t%/&c::(6
第二十二条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l<58A7
/~%&vpF-L
第二十三条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IL#"~D?
m$>H u@Va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P~ >OS5^
H)kwQRfu
第二十四条 企业根据本准则第六条的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BLQ 6A<
X9W@&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