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50阅读
  • 1回复

[随便说说]解读中美会计的差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4-04-21
gZD,#D.hR  
1.存货 }dt7n65  
表1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Q=NGHB1/  
项目
>x$.mXX{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CEZ+\bA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v3vQfcxR  
存货成本确认方法
3LaqEj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 $stBB  
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iEJY[P1  
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JNYFu0  
存货跌价转回
aF~ 0\XC  
},G>+ s8h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nH] N  
`zJTVi4  
禁止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UmRI! WQl  
期末存货计量
X-&U-S;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lB0: 4cIj  
对于贵金属类存货,即使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存货成本,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存货的价值
-`o22G3w  
rz @;Zn  
4.2 长期股权投资 Jt3]'Nr04@  
m:1f7Z>  
表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8=%%C:  
项目
zu~E}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FBELqOW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c9 UJ=  
少数股东权益
>,Zf3M  
少数股东权益在股东权益/净资产中列示
^mu?V-4  
少数股东权益不在股东权益/净资产中列示,而是介于负债和股东权益/净资产之间
J,bE[52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z&6TdwhV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kDqS_4  
uD2v6x236  
!\0UEC  
不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zMUifMiAj  
合营方的合并财务报表
,KMt9 <  
投资企业对控制的子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 Q@in?};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联营或合营)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3\xvy{r  
通常使用权益法核算。但建筑、石油/天然气行业可除外。 A{ :PpYs  
不过,在购入和拥有投资是专门为了在近期卖出时,则应当按照成本法核算
BihXYux*  
j(`L)/|O  
4.3 固定资产 @} 61D  
MMpGI^x!-X  
表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yX:*TK4  
项目
Fnnk }I}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7>a-`"`O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8Y =O  
折旧方法改变
.7ZV: m  
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c-,uW11[  
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HKTXF{n  
折旧方法
(qDu|S3P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V'";u?h#S  
还允许加速折旧法
;BsPms@U  
即将处置的固定资产
c({V[eGY  
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相应折旧
Hq{i-z+  
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并以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减去相关处置成本)的低者来计量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
? (&)p~o  
利息费用资本化
o2FQ/EIE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借款费用应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为建造资产而借入的资金进行临时性投资而获得的投资收益应用于减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18M!8Xea  
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包括与项目相关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利息。为建造资产而借入的资金进行临时性投资而获得的投资收益不减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mm. b  
大修理支出
c&1:H1#  
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3J2j5N:g  
否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vJ] i <|b  
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在发生时计入待摊费用,在下一期大修理前递延、摊销完毕
/e^q>>z  
预计净残值
ltKUpRE\?  
预计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处置净售价。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每年年度终了,经复核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X  8V^  
未来处置时获得的处置收益的折现值。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只能往下调整,能向上调整
N {}XHA  
非同类固定资产的交换 `g2DN#q[0  
#PzRhanX  
   同时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差(公允价与换出资产账面价)确认为当期损益;否则,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计量,入当期损益
eB`7C"Z  
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
ohFUy}y  
?h;Zdv>`xz  
4.4 无形资产 ^6*2a(S&  
Vf67gux  
表4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fa7I6 i  
项目
*(%]|z}]m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YxEc(a"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c :S A#.  
研究和开发费用
'WEypz  
所有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p2jigP7a[  
开发阶段支出如果符合特定标准(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技术可行、市场存在、资源支持)则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K|:BS  
   通常所有研究和开发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除部分用于网站开发及内部使用的软件开发成本可以资本化)。 n M +(  
企业合并中的未完成的研发费通常记入合并当期损益,除非能确定该研发项目在未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时,可记入无形资产
S}q6CG7 u  
土地使用权
TG\3T%gH/s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均属于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U*wMYC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 Gp,d*M  
在土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r sf +dC  
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cxBu2( Y  
   作为经营租赁核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按长期预付租赁款处理;做为工项长期资产,并在合同规定使用期内进行摊销。 '!)|;qe  
Voi`OCut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RR u1/nam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_b+=q:$/  
   商誉不需进行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
gpBpG  
资产减值
T}ZUw;}BL  
通常不允许转回。 lg)jc3  
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使用成本模式,在其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
>4gGb)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计量为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确定减值。 TA=VfA B  
通常不允许转回
_5F8F4QY`  
商誉减值
K:!|xr(1d  
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再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1epj/bB&  
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xn49[T  
分两步: <r_L-  
   若包含商誉的同一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不需做减值; iw!kV  
反之,再比较商誉的内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二者差异计入当期减值损失
l$ABOtM@  
'lPt.*Y<u  
86c@Kk7z  
4.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qF;#nB-  
|p"P+"#  
表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xEt".K  
项目
#HjiE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VSed#FSn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q*,g  
交易区分
'.jr" 3u  
取消了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与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不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划分
FL}k0  
将非货币性交易区分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与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认为在商品或劳务用于交换具有类似性质和相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不符合商业交易实质,不应确认交易的利得或损失
Rf)lFi  
公允价值计量
h|^RM*x  
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otQulL)T/  
不满足条件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
qJ).;S{AAt  
所有的资产交换交易均应以公允价值计量(除非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此时以所放弃资产的账面金额作为收到资产的成本)。 cNi)[2o7  
如果主体能可靠决定收到资产或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按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收到资产的成本,除非取得资产的成本更加可靠
ZT>?[`Vgc  
确认损益 v7?sXW  
2!Ip!IQ:  
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时,发生的补价用以增减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收益或损失。 =Ri'Pr x&  
以公允价值计量时,确认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W3\P=  
>syQDB  
认为在商品或劳务用于交换具有类似性质和相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不符合商业交易实质,由于盈利过程没有完成,不应确认交易的利得或损失。 4l0ON>W(  
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用于交换不同的商品或劳务时,即非同类资产的交换,差额计入损益
8]!%mrS  
zJE$sB.f  
4.6 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ri A  
S+03aJNN#  
表6  企业会计准则第9/10/11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X37n)0q  
项目
8!a6)Zeux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y{tav=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da c?b (  
解除劳动关系
{ZiZ$itf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当确认给予职工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RrMC[2=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tJ 3G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a!Z.ZA  
分为三类: CAGaZ rx  
特定的一次性解雇福利,公司与员工沟通合同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 so~vnSQ!x  
契约性解雇福利,预计员工服务期内(employees will be entitled)并可合理估计时确认负债和损益 Gw3H1:yo  
员工自愿解雇福利,员工接受劳动关系终止时确认负债和损益
qd@x#"qT  
既定受益计划
:JBvCyj4PE  
未提及
(DzV3/+p^  
区分提存计划和既定受益计划,关于既定受益计划中对于过去的劳务成本,通常在剩余服务期内或预计年限内摊销
Ho3$T  
过去的劳务成本
b2x8t7%O  
未提及
"i+fO&LpZ  
未确认的精算损失或收益体现在其它综合所得中
gv7(-I  
cVrses^yE  
或有负债
@ lo6?9oNo  
因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补偿标准等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13号或有负债披露 +b<q4W  
xHs8']*\  
   满足一定条件的离职补偿福利作为应计债务,能合理估计金额的应计入损益,仅因不能合理估计金额的离职补偿福利应予以披露
^a=,,6T  
养老金资产的确认的限制
vA(V.s`  
养老金资产的确认不得超过尚未确认的过往的劳务成本和精算损失加返还的有效可用福利现值或福利计划的未来贡献的减少
&&Sl0(6x[T  
没限定可确认的金额
p&Usl.  
企业年金基金范围
4%h@K(iN  
无明确规定,但从准则涉及的范围来看应为设定提存计划,不包括设定受益计划 d,r%LjNI  
8mM^ wT  
分为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根据基金的提存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通常以雇员的收入和(或)供职年限为基础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
,j{$SuZ M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列报
!{@!:m3w  
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
^4Ta0kDn  
财务报表包括净资产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还可附有单独的精算师报告和性质上相当于管理层报告或董事报告的受托人报告和投资报告
zLQplw`#  
股份支付权益工具范围
IuJj ;L1  
企业自身权益工具
?n$;l-m[  
包括:主体自身权益工具、主体母公司的权益工具或者与主体在同一个集团的另一主体的权益工具
`(j}2X'[  
股份支付类型
L;a> J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KMsm2~P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具有现金选择权的股份支付
/UG H7srx  
股份支付安排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
6qs T/  
主要看所授出的权益工具是否可以现金结算。可现金结算的计入负债,以权益结算的计入所有者权益
a?]Ow J  
有更为详细的要求,会导致更多的股份支付被计入负债类 [C@0&[[  
wyqXD.o f  
因雇员业绩表现变化/条件达成而导致奖励更改(不可能变为可能)
<VB;J5Rv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N O|&nqq,>  
在业绩更改/条件达成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t/? x#X  
F\1{bN|3  
4.7 收入 a8K"Z-LlQ  
<^}{sdOyu  
表7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1-.UkdZ}  
项目
f_}FYeg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YN Lc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wIi_d6?  
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
-3 }  
基本原则和US GAAP一致,但很少详细指导和行业专门指导
chE~UQ  
更多专门指导, 尤其是关于专门问题和行业的特别应用(如软件业收入确认,应收账款不确定的收入确认,有退回权的收入确认,不动产问题,特许权销售等)。此外,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由SEC提供的更为详尽的规定的指南
Og8:  
现金折扣、 p#:.,;  
商业折扣、 n GE3O#fv  
销售折让
vO#4$ ,  
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5Qb%g )jZ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4zyy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H]a;<V9[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3qFK*9r  
财务报表列示:采用总收入到净收入法。(Gross to Net Method) wy3{>A Z(  
1n7tmRl  
现金折扣,销售退回,和商业折扣、销售折让均做为总收入的减项,在计算净收入时扣除。 Xrpzc~(  
销售退回采用资产负债表法
@}&o(q1M0  
y:Ycn+X.  
4.8 建造合同 KD]8n]c  
Yc+0OBH[  
表8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SOo/~ giz|  
项目
/`yb75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31b9pi}nf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n,eO6X 4  
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不能可靠估计时的合同收入确认
]kC/b^~+m  
分两种情况 't3/< h<  
(一)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IZ /Md@C  
(二)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N[-ks2 {@  
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
RH+3x7 l  
KL]@y!QU  
采用完全完工法
U[5  
确定合同完工进度的方法
WZ}c)r*R  
(一)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JgB  
(二)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Z <4  
(三)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
uZ mi  
1.期末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Cg NfqT0  
2.按完成合同进度预计所需成本法占合同总成本的比例 LO8V*H(  
3.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
oy90|.]G  
=8`,,=P^  
4.9 政府补助 =VkbymIZ4y  
 ol^J-  
表9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Oa} U3  
项目
HpI[Af}l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y~_wr}.CS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pQc5'*F Kd  
确认原则
xcO Si>  
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权责发生制
7VkT(xnm  
分为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权责发生制 F)4Y;;#  
pv%UsbY  
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b;#Z/phix  
   (一)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 +o)o4l%3  
   (二)财政贴息。有两种方式:(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l v]TE"  
   (三)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X-Y:)UT  
注: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不在此列 `mV&[`NZ  
R.Xh&@f`  
   (一)财政支付款项。如:公共财政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就业,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鼓励企业发展环保项目等 N( 0G!sTI  
   (二)税收优惠。含税收返还和税收减免,税收减免虽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金,但并未改变企业获得政府补偿的实质,因而也属于政府补偿
9J% ~?k  
计量
Q:$<`K4)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 1 元 hR" j[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b`N0lH.V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L2Ynv4llm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der'<Q.U:k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bbe@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 y@pAeS,  
(一)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n2\;`9zm  
(二)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L 1=HD  
分为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均应当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C*kGB(H7  
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时,允许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g+h)s!$sB  
1.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直接抵减所购置资产的成本。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通过减少折旧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x_lCagRGC4  
2.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每年摊入(其它收入)影响当期损益。 ,Z*Fo: q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企业应保持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Ht,_<zP;  
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同。损益计入(其它收入) mZ sftby}  
]MJyBz+k  
dD@k{5  
4.10 所得税 47s <xQy  
1ipfv-hb6  
表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差异比较
iK{ a9pt  
项目
a]^hcKo4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C=L_@{^Rg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p$^}g: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类
JFe %W?}.D  
总是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H3njv  
根据计算递延所得税的资产、负债的类别,或和资产、负债不相关的项目的预计转回情况。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D_=M tF<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G+?@4?` z  
只确认很有可能发生的部分 L<bZVocOb_  
7:x%^J+  
p.,o@GcL~  
先按全额确认,再按评估值减去不可能部分 |5 |^[v   
e<s56<3j  
企业合并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后续确认
%''z~LzJ8  
先减少商誉,至为零为止。还有超出部分的贷方余额记入当期净损益
4Eh 2sI  
先减少商誉,至为零为止;再减少其它非流动性无形资产,至为零为止。还有超出部分的贷方余额记入当期净损益
+#~=QT9  
实际和预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u`[I4z`  
所有企业适用:预计所得税费用由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计入当期会计利润。同时披露计算所用的适用税率
' O1X+  
只对上市公司要求。预计所得税费用由适用的联邦/州立法定所得税率计算计入当期会计利润。同时披露计算所用的适用税率。非上市企业须披露调节项目的自然属性但无需具体金额 Q*|O9vu'D  
~_v?M%5i  
有关股份支付的所得税优惠的计算 }Th":sin},  
Zp~2W JQ  
递延所得税计算基于股份支付在适用税法下的税收扣减。如内在价值) 9 ! [oJ3  
w5,p9f}.  
递延所得税计算基于公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费用确认和可实现的税收受益/赤字的真实升降
gIv :<EJ9  
关于关联方得益的临时性差异的影响
Gxk=]5<7  
递延所得税影响以买方所得税率计算确认
F4+mkB:w*7  
递延所得税影响以卖方所得税率计算确认。即使交易尚未发生
O 8#}2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x o#&&/6  
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_%#Q \ D  
(一)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V*P3C5 l  
(二)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 \q#s/&b   
可抵扣亏损)
:<Z*WoEmt  
在资产和负债的收回和偿付时,将在未来会产生导致可抵扣税收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明显地转回时,才可确认为递延所税资产和负债。  qGG  
某些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只在所得税余额表上有余额,不能为了财务报告目的确认一项特定的资产或负债(如:财务会计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纳税采用完成合同法的长期合同;在发生当期在财务报表中记入费用,而递延至以后年度纳税扣除的开办费)
@ @$=MSN  
最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发生变化时 g`~c|bx  
Qp8. D4^@3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应确认递延 yU"lW{H@  
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管原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恢复或税率、税法或其它评估特性发生变化,均保持与原来处理一致,计入资本公积
j3 d=O!  
禁止向后追溯,后续发生变化的计入损益而非所有者权益 M,1Yce%+}  
Pe@M_ r  
~@ =: I  
并购企业对并购前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5 OR L  
递延所得税负债少于一年的,通常调整购买价,大于一年的计入损益 |0:&d w?*!  
Pnq[r2#]:  
不管并购时间期限,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购买价 w$Lpuu n{  
@=ABO"CQ  
>xu}eWSz  
4.11 企业合并 .Lz\/ OS  
PZ2$ [s0W  
表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I[|4J 7  
项目
+k]9n*^uz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bv$g$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Hb5^+.xur  
合并种类
cQEK>aAd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nTwHe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在EITF中提到确定实质后采用权益结合法
rqk1 F~j|  
会计处理
w :2@@)pr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即按照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购买法进行处理,按公允价值计量
tK)E*!  
采用购买法,其应用步骤为:认定购买方、计量企业合并的成本、在购买日将合并成本分配到所购买的资产以及所承担的负债与或有负债上
 TA;  
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
=mV1jGqX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__\Vn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1c);![O  
企业合并中支付给为实现合并而聘请的会计师、法律顾问、评估师和其他咨询人员的业务费用直接归属于合并成本; ^44AE5TO  
而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包括购买部门的运营成本以及其他不能直接归属于所核算的特定合并的成本,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3DRbCKNL  
企业合并商誉
VyK]:n<5Q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且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在购买日确认为商誉。 J<dr x_gc  
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KB+,}7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K~**. NF-n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在购买日确认为商誉。 )f]E<*k'E  
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形成负商誉。应摊回减少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部分资产类型除外:金融资产、持有待售/处置资产、递延所得税、有关养老金或其它退休福利计划的预付资产及其它流动性资产)。调整后仍存有负商誉的确认为合并期损益
*IWO ,!  
购买方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大于对合并成本的差额
01Bs7@"+  
对取得的各项资产和合并成本进行复核后将差额进入当期损益
_ +Ww1 f  
按比例分摊以减少取得的特定非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仍然超出部分计入一项特别收益
9?B}CCE<LR  
少数股权计量
?_36uJo}  
对少数投权按百分比例的公允价值计量
'J~{8w,.  
如是在风险和回报模式下的企业合并,对少数投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否则按比例以历史成本计量
INrl^P*  
企业合并中购买的尚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 5|Yp kY  
Dg~r%F  
可确认为一项有限期寿命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如不能单独计量可做为商誉的一部分(无需摊销但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J$6tCFD  
确定进行中的研发项目的公允价值并当期费用化。除非该项目证明未来有明确的使用价值
*qKPZb~  
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
tcOgF:  
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vgRjd1k.\y  
通常在或有事项确定时才予确认
M B|+F  
j|3p.Cy  
4.12 金融工具 0eq="|n^|  
kzPHPERA]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23/24/37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s,>_kxuX  
项目
[*zB vj}G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wN/d J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hnha1 f  
指定任何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确认损益的选择权
>0kn&pe7#T  
如满足三个标准之一,选择权是被允许的 @!/w'k 8  
+e_NpC  
初始确认时允许选择权。三个标准不适用 TJ9JIxnS  
WP-?C<Iw  
未上市的权益工具的投资
tqyR~  
如能可靠测量以公允价值计量,否则以成本法计量
~i 'Ib_%h  
以成本法计量,少于临时减值
h-u63b1"?  
可售债务工具的外币折算差异
:'RmT3  
因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汇兑损益
<A?- *  
因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当金融工具被出售时再摊入当期损益 _jt>%v4}4  
SwHrHj  
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类别 s0,c4y  
!v(j#N< m  
债务工具不能被归入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 >Qg`Us#y  
0Q>f,}W%>  
不存在此类禁止性规定 M qq/k J  
`tKrTq>  
投资出售的影响归入持有至到期 RWM9cV5  
0OLE/T<Xv  
原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后,在本会计年度扩随后的两年禁止归入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KhK:%1po  
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3个月)该投资几乎收回 yT<6b)&*&  
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由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 guJS;VC6U  
O>UG[ZgW  
投资出售禁止归入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SEC明示该禁止通常为期两年 ?,8|K B  
\x D.rBbt  
减值损失后续转回确认损益
'J(rIH3U  
如满足一定标准,此要求对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和可出售债务工具
]hY'A>4Uq  
对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和可出售有价证券禁止转回确认损益。贷款再评估收益转回后可确认当期损益
4D(5WJ&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6)^+(zU  
Gs^hqT;h  
结合风险、报酬和控制权方式。可终止确认部分资产,但只有遵循特定标准才允许部分终止确认。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按相对公允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进行分摊时。 {&Kck>C'  
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A/eZnsk  
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让,并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权的,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除非法律不容许。不允许部分终止确认
J`/t;xk  
如果只符合套期条件界限时,假定完全符合套期的有效性 ! h7? Ap  
h!l&S2)D`  
不可以。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有效性并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1&%6sZN  
如果套期工具的临界条件或企业被套期资产和负债或套期预期能匹配符合达成一致,则允许认定为有效套期。如满足一定条件还允许对负债工具进行利率风险套期
akg$vHhK4  
债务和权益证券的减值 u0^Vy#@_  
nn'a` N  
集中于可否能提供导致“损失”存在,减值具有客观依据 NN(ZH 73  
n.+%eYM<  
1.p2{  
只有在公允价值比其它类临时性价值下降更多时才确认减值 ^2C)Wk$  
I =G3  
现金流量套期的基本调整的利用
#O3Y#2lI  
某项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导致金融资产和负债。同美国准则。 :iW+CD)j  
某项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导致非金融资产和负债。或同美国准则或基本调整
pW{Q%"W  
某项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导致一项资产和负债-原由套期工具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不允许基本调整
N.r8dC  
大量套期
J _PAWW  
   以公允价值套期会计进行处理,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允许利率风险组合套期
9 t)A_}O  
禁止以套期会计进行处理,仅管通过指定资产或负债做为被套期工具也可能达成类似结果
BPgY_f  
OCR`1  
hp ?4w),  
?\|QDJXY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4-21
tJn"$A ^N  
4.1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RLL%l  
e=s85!  
表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差异比较
diVg|Z3T  
项目
vF pKkS343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UUgqX#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HRjbGc|[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q`u }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6,M$TA  
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sKsMF:|OT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bq?w  
主体对准则或解释公告首次采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或者主体自愿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应追溯调整该变更。当追溯调整会计政策变更时,主体应调整最早列报前期的各个受影响的权益组成部分的期初余额,以及各个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金额,就如同新会计政策一直在采用那样。 2eeFaFif  
当在当期期初确定一项新会计政策的应用对所有前期的累积影响不切实可行的,主体应调整比较信息,从最早的可行日期开始对新会计政策采用未来适用法
7:Rt) EE2  
-*~ @?  
: i r3u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Ycq )$7p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tg==Qgz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均应以未来适用法在以下期间的损益中确认: &WL::gy_S  
(1)变更期间(如果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 sLJ]N0t  
(2)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如果变更对两者均有影响)。 afna7TlS  
如果一项会计估计变更导致资产和负债或有关权益项目发生变化,主体应在变更期间调整相关资产、负债或权益项目的账面金额,对其予以确认
k9<UDg_ Y  
前期差错更正处理方法
9wGsHf8]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J~om e7L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s :BW}PM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mvc ;. +  
主体应以追溯重述法更正前期差错,除非确定该差错的特定期间影响或累积影响是不切实可行的。 {^(uoB C/  
当在当期期初确定差错对所有前期的累积影响不切实可行的,主体应从最早可行的日期开始用未来适用法重述比较信息以更正差错 &7>]# *  
Yb_HvP  
折旧方法改变
,Wu$@jD/ ]  
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Xh>w(u  
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Z!^>!' Z  
-sZ'<(3  
4.14 财务报表列报 YcclO  
i=]R1yP  
表1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n}e%c B  
项目
#1\`!7TO3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djbo0,X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H-kR\ HF  
财务报表列报
z~tdLtcX  
本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 a#%*H  
资产负债表:分别列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VS ;y  
有明确单独列示项目: DR3om;Uk  
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1项 +r//8&  
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9项 cn/&QA"  
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4项 '[%Pdd]! E  
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项目共12项
~n) |  
只有某些准则要求在特定项目下单独列示。 2RF3pIFrm  
上市的公众公司则服从SEC的规章制度中要求列示的特定行项目
&a e!lB  
财务报表和上一年的比较
?wv3HN  
只要求提供一年的财务报表比较数据。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5 S !j$_(  
没有专门要求比较数据的列报。通常在财务报表列报中至少提供一年的比较数据信息。 OPE+:TvW^  
上市的公众公司则服从SEC的规章制度。通常要求财务报表列报中提供两年的财务比较数据,包括损益表、权益表及现金流量表
tjB)-=j[  
全面收入报告
S{8-XiL,  
无明确的相关规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报表或在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列示
&qSf ~7/  
同IFRS,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报表或在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列示。此外,还可以在损益表中列示。但较少见。
mwsBj)  
准则遵循的例外
u9~Ncz  
无相关规定
x|Pz24yP9  
遵循某项准则或解释公告的要求将导致误导从而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矛盾的情况,US GAAP未直接提及,但在通用审计准则(GAAS)第203条中推断:由遵循准则会导致财务报表混淆时,可允许越过准则
5lP8#O?=  
重新融资情况下的负债分类
}~PG]A  
当重新融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已完成,则列入非流动性负债
.|g@#XIwe#  
当重新融资在发布财务报表日前已完成,则列入非流动性负债
Qbjm,>H/^  
违反了长期负债(借款)协议的负债分类
Z :>3AJuS_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负债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E\n^D-RV  
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该项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v=/f_6  
其他长期负债存在类似情况的,比照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处理
mLkp*?sfC  
债权人在财务报表发布日之前同意提供一年 (或一个营业周期) 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时,该项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_Li.}g@Bd  
sb3z8:r  
4.15 中期财务报告 yHC[8 l8%  
\o2l;1~  
表15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I3r")}P  
项目
r#1W$~?>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3TioM[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66 R=  
中期财务报告内容
cC/32SmY4  
需提供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会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会计报表一致
,xrA2  
只要求企业提供有限的财务资料,中期会计报表项目可详可略,报表附注可以简化,认为资料的及时性可以弥补资料细节的不足。 B6TE9IoSb8  
鉴于详细披露信息需承担更多的成本,美国上市公司通常只提供最低限度的中期财务报告
.57F h)Y  
比较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
QJVB: >A  
在中报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会计报表: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i M MKA0JM  
   对提供比较中期会计报表的要求包括:本中期末和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本中期及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间的收益表,本中期及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间的现金流量表 @6+_0^  
如果管理当局认为提供上一会计年度可比期间末的资产负债表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季节性波动,则可以提供这样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可以提供离本中期末最近的几个月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wQyz  
关于对中期会计政策变更披露的要求
;Gn>W+Ae M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应说明理由 a'Odw2Q_  
Zos.WS#  
如果会计政策的变更发生在企业会计年度的第一个中期内,则该变更的累积影响应包括在第一个中报的净收益中; z)v o  
如果会计政策的变更发生在企业会计年度的第一个中期以外的期间,应将变更会计年度由变更之前的中报改用新的会计准则加以重报, lc~c=17  
当不能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能计算模拟金额时,可以忽略累积影响数和模拟金额,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采用新会计政策对各中期以及年初至今报表的每股净收益的影响数,并同时说明忽略累积影响数和模拟信息的理由
m;rr7{7X  
jVOq/o  
4.16 关联方披露 ,ZrR*W?iF  
Whp`\E< <  
表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差异比较 /=AFle2(  
oH v.EO  
WoB'B|%  
项目
6)Za K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xo`2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L aA<`  
关联方认定
._A4 :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LY)Wwl*wc  
仅与企业存在下列关系的各方,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o3I<ci6  
(1)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 g{sp<w0  
(2)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 2^Im~p~ByE  
(3)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
sUmpf4/  
直接或间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介控制或被控制或被一个企业共同控制的一方。构成关联企业。 0[<' ygu  
关联企业,对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的实体,员工利益的信托者,企业的主要所有者,管理层,企业的主要所有者和管理层的直接家庭成员,一方能够控制或显著影响另一方的管理和经营政策,以至于交易的一方无法完全追求其单独利益;反之的另一方。均成为关联方 \h s7>5O^K  
关联方的例子包括: ujBm"p_|  
(1)母公司和其子公司之间 a=y%+E'a '  
(2)同一个母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之间 NX(+%EBcA  
(3)企业和职工利益的信托基金之间 \nuz l   
(4)企业与其主要所有者、管理者或其直接家庭成员之间 G,P k3>I'  
(5)关联企业之间
xW9R -J \W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6(htpT%J  
R)$]r>YZF  
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6mw@gzr  
(1)购买或销售商品 m8F \ESL  
(2)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m1]/8{EC7  
(3)提供或接受劳务 XVfUr\=,T  
(4)担保 LX&O"YY  
(5)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 dxZn| Y  
(6)租赁 bf1$:09  
(7)代理 ` -SC,qHw  
(8)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W L'!M&h  
(9)许可协议 {&D$U'ye  
(10)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lB/ ^  
(11)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E^oNKa0  
通常类型有: HfP<hQmN'  
(1)销售、购货、产地产和私人财产的转移 Yc~lYz+b  
(2)接受或提供服务,如会计、管理、工程和法律服务 + `'wY?  
(3)通过租赁或其它方式使用财产和设备 | a i#rU  
(4)借款、贷款 }uaFmXy3  
(5)保证 3d1xL+  
(6)为另一方利益维持补偿性银行存款余额 Zm++5b`W/[  
(7)为分配共同成本而产生的公司间账单 %RF$Y=c'C  
(8)填报合并纳税申报表 ;QCGl$8A  
(9)其它免费接受或提供关联方的服务,尽管它们可能在会计上没有记录
47*2QL^zj  
关联方交易披露
B>d49(jy  
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但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 5S&Qj7kr  
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 Xm(#O1Vm(l  
(1)交易的金额 MZA%ET,l,<  
(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 I~p*~mLh'  
(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 2Q%M2Ua  
(4)定价政策 x N>\t& c  
}z\t}lven  
企业应当披露重大的关联方交易。但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 =c#mR" 1  
R\5fl[  
披露范围应当包括: <~v4BiQ3l^  
(1)所涉及关系的性质 u| "YS-dH  
(2)交易的描述以及理解其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 @raJB'  
(3)列示收益表的每一个期间内交易的金额,以及相对于以前期间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7o Uo[  
(4)列示资产负债表日的应收/应付关联方的金额。及清算的条款和方式 j1+I_   
(5)即便做出了关联方交易声明,也不能被认定为公平交易,除非该声明有事实可以支持  >}]bKq  
(6)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致使被控制方的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不能反映其自主经营的结果,即便这些企业没有发生交易,也应披露这种控制关系的性质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