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前完成了如下准备: o!]muO*Rm
1、教材: mH1T|UI
看了4遍(有粗看有细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真的很对) 6:fHPlqW
2、课程: Dq [f
1) 基础班:刘颖老师基础班听了1遍,其中有难度的章节听了多遍(比如增值税出口退税,这一部分也听了李文老师的强化班)PS:每个老师讲解同一内容的视角和方式不一样,建议有难度和不易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入的章节,可以将两位老师的课都听听,会有启发; ~XzT~WxW
2) 习题班:以做题方式完成,对于做错或是模棱两可的题目会听课; @q98ac*{
3) 串讲班和考前5天提示班:这两个班次我听得不太细,我主要是为了考前保持税法感觉听的。 B0h|Y.S8%1
3、做题: 9J3@8h p
1) 轻松过关一: I7@|{L1|FB
分章节部分完成计算题和综合题,没有做选择题; S!Alno
完成跨章节练习题; ^(j}'p,
完成后附模拟练习。 ;u+k!wn
2) 课程网站上每章后附习题:全部(弥补了没有做轻一的选择题) oZD+AF$R
3) 套题:轻松过关四最后6套题+轻松过关一后面2套模拟+网站3套模拟+2010、2011税法考试真题 KKBrw+)AJ
其中,所有错题都有标注并重做一次。 "QKCZ8_C
二、复习过程: CPW^pGT+i
因为要上班,大概每天有2-3小时学习时间,周末偶尔学习。10月1日——考前,休假备考。 i\zVP.c])*
5月开始看书,各章节非常非常粗略的翻一遍后开始听基础班,边听课也边再看书(看得比较细),因为我觉得自己看书特别费脑子,所以就偷懒让老师来讲,自己看书也容易懈怠,有老师讲,就感觉有个学习导师在陪伴。此为第一+二遍看书。 _>8rTk`/h
7月开始做章节后附习题。在做每章前,先看书,此为第三遍看书(很细),看完后就开始做题。这时做题错误率很高,因为在做题中,就会发现光是看教材,根本不能应对试题,似乎看教材很多都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会很蒙。做错的题目,想想为什么会错,再回到教材,就会理解考点,也对教材的知识有了更多理解。其实教材上很多东西,是必须通过做题才能感悟出来的。PS:做网站题目,一可以熟悉机考,二是做错的题目系统会自动记录,方便以后重做。 fH@P&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