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先后参加了学院2013届申请硕士学位的四场论文答辩工作。按照惯例,在每场论文答辩结束后,作为答辩委员会的主席,需要综合答辩委员的评议意见,对学生论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进行简要讲评与个别交流。并从答辩委员会的角度,对每位同学学位论文如何进一步地完善提出些内容上与形式上的修改建议。在参加答辩的过程中,我一般习惯于边听学生陈述论文,边听答辩委员们的点评与提问,边做些必要的记录。 G/y;o3/[Z
利用昨天周末休息时间,对参加四场答辩过程所记录学生论文中存在的技术方面常见的主要问题(也许是同学们对规范要求理解不透过的原因所致,也许是同学们论文写作时粗心大意的原因所致)进行了简单梳理,采用罗列方式综合整理于后。部分问题,纯属个人看法,也许与学校现行论文规范的要求有悖,因此仅供参考。 "Kc1@EX=
我觉得,如果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与定稿阶段,能够对下列涉及的问题及其与此相关的问题一一关注并能够按照学校发布论文规范的要求逐一检查校订,相信不仅会提高自己学位论文的编排质量,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M-V
现将这一小结贴出,与路过朋友交流下,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
dDGFk
6!$2nK+
<&MY/vV
一、 标题设置的问题 k#DMd9
9D,/SZ-v
2 论文封面的中文标题 }
3JOC!;;
n 标题与内容相脱节,即标题的内容与论文的主要内容不能统一 E9~}%&
n 标题字数太多,超过了20个字的基本限定字数 zn2Qp
n 标题排版不美观,标题转行时的字意不好或者不当(如上排19个字,转行为一个字,一般应以下宽上窄为宜) Gz kvj:(V
n 主副标题的运用不贴切 (pT7m
n 标题核心用词的动宾搭配不贴切 =niT]xf
2 论文扉页的英文标题 @*^%^ P
n 翻译用词不准确 t*(buAx
n 翻译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 C|-QU
n 翻译词意不贴切(如“研究”是用“Syady on”还是“Research on”?) \SyG#.$
n 英文文法不当(标题是实词的首字母没有大写) Dt glPo_(
n 作者姓名前是否加“By 。。。。。”? [I2vg<my
2 。。。。。。 s]'EIw}mo
=l+~}/7'Z
j:P(,M[
二、 论文目录的问题 m
^'!
H*E4+3y
2 “目录”页的目录内容,与文中内容不符(可能为复制编辑错误,可能为正文修改后,目录没有同步修改的错误,若正文中不同层级标题采用“标题”编辑技术,此处为自动生成,则可自动避免此类错误) }2.0e5[
2 英文目录(Contents)的排列序号随意(特别是“导论(Introduction)”与“结论(Conclusion)”下的目顺序编排比较随意,有将“Introduction”下设“0.1 XXXXXX”。。。。。。。而在“Conclusion”下却按照顺序编排,如“4.1 XXXXXX”。。。。。。) *RJiHcII
2 目录页的排版标准混乱(后一层级文字在页面列示上明显前突到前一层级文字) ),5|Ves;t[
2 目录不是自动生成,有的导致目录页码与正文页码不符(若在论文中“大纲视图”下将不同层级标题设置成“标题1”、“标题2”等有标题级别的形式,即可) F/w*[Xi
Sh
.~7:o.BE`n
|DkK7gw
三、 篇章结构的问题 ~fY\;
0}qnq"
2 全文层次不统一 u}eLf'^ZCe
u 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结构应当是:章——“第X章”;节——“第X节”;目——“一、XXXXX”;条——“(一)XXXXXXX”;款——“1.XXXXXXX”、次——“(1)XXXXXXX”。。。。。;);“导论(绪论)”和“结论(结语)”不设节,直接到条;一般不要用“①。。。。。。”做层级标题 <Wa7$ h F
n 有的“导论(绪论)”和“结论(结语)”设节(论文规范要求不明确,似乎不应当设节) -W.bOr
n 正文中有章无节直接设条(即在章下没有设节) /y[zOT6
n 正文中有章有节下无条(节下的分叙是几一段话,没有按照规定提炼层级标题) >bbvQb+j
n 论文层级的设置具有随意性(有的在节内分叙时,直接用“(一)”、“1.”或者甚至于用“(1)”作为标题的题序) E@CK.-N|
n 论文层级序号运用随意(如条标题“(一)XXXXX”和款标题“1.XXXXXX”等有时作为标题序列号,有时又用作分叙段落序,即直接列于一段落前,并没有提炼出来小标题) ,lb
>
n 论文层级标题是否单列一行具有随意性(同为款标题“1.XXXXXX”,有时单列一行,有时又不单列行,而将其并于一段文字段落之中) Ps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