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un0826】 3
W%Bsqn
1、前些天在项目现场,由于人手紧张,项目组成员多是新人,于是现场就必须逐一的培训和分配任务,明确重点,说的内容多,也及时在A4纸上写了下来,后来整理底稿的时候,新手认为那个是给他的,于是收了起来,我说,你还是装订在这个审计的底稿之中吧,他问,这能算底稿吗?我说,这当然是底稿了--一种管理类和风控类的底稿呀。事实上,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底稿必须是正式表格、正式文本、正式的复印件....,那些手写的东西都不能算底稿,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底稿属于证据,它帮助我们描绘轨迹的,那些来自于真实审核过程、审计过程中的底稿,不管它形式如何,都属于底稿呢。 Al0
i{.V
2、年报审计中复印的事情似乎很多,在很多人心目中,没有复印似乎就没有审计到位,心中就没有底子,以为只有复印件才是真正的审计证据。一个项目的审计现场,我安排几个孩子去档案室做凭证抽查,于是,作为新手的孩子就问了一句:那我们是否都要把凭证复印下来?我说,如果这样就算审计的话,那我们干脆就称为复印机得了,事实上,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核实和判断,一个任务是查明来龙去脉或事情的关联性、合规性,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去判断并取得佐证,你审计人员都在现场检查凭证了,都亲自看到了最原始的凭证了,你本身就是人证呀,你还复印那么多干什么?是想向别人证明什么--除了证明推卸责任的企图还能证明什么?另外,即使你复印了,你却总是没有注明你对这复印件是否与原件相符的记录,岂不也是把责任推卸出去吗? 323zR*\m
3、第一次要一个新手的助理去检查企业档案室里面的凭证,但没有及时告知具体要求,结果,新手倒是去了档案室,也翻了很多的凭证,用了半天的时间,回来后我问,检查表在哪,让我看看,孩子说,没有检查,也没有记录,哈,真的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回了。于是作了一个比方,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了银行的金库,只是看了一眼那里面的金砖、钞票、然后感慨了一番,哇,俺成了一次性的富豪了...。然后就没词了。我看你这可真的是得不偿失啦。 uaX#nn?ws
4、翻翻大家整理出来的一些审计底稿,老实说,如果我们不是对项目有所了解的话,那底稿是看不懂也很难看的,因为,整理出来的底稿中没有“风控类、管理类、实质性和永久类底稿分别的界限,也没有交叉索引,有的也没有索引号。还有的底稿是电子的没有打印出来,出具的报告也没有打印....。众多的细节只能让人一个很明显的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恰如读一本没有目录没有页码的书,云里雾里的。这类细节做起来很可能很花时间,在这大忙的季节中可能也确实有些困难,但我想,当前是否细致的做的非常完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换位思考--这些底稿给谁看的,如果自己看这些底稿一般会采用什么顺序和方式来看?比如,你至少对几个大类的底稿得有界限或文字说明注明一下吧,即使暂时还没有打印装订,但电子文档的内容也应该和纸质的底稿‘交叉的索引”说明一下吧,再退一步说,你写报告或出具报告时或整理底稿时发现还差的待补的底稿你至少得写个清单吧,不然你后面过了时间了,恐怕多数都很难再去补了....。 "IjCuR;#
5、审计软件与执业判断问题可能是众多同行遇到的一个难解的结。审计软件的确很讲求效率,好处当然是大大的,可是,由于有了软件,所以,打印机倒了霉了,电脑开机的时间长了,更为可怕的是人的判断懒了,思维定势形成了,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审计证据模糊了.....。恰如我们现在看到一篇幅中等的文章,看了一段觉得很好,于是,要不就是点击分享、要不就是复制粘贴,电脑鼠标一点,OK,然后,过了很长时间,可能我们对这篇文章也没有看,或根本看不完,这其实也就是缺少认真细究一个问题注脚了,长期以往,思维不呆滞才怪呢。底稿也是,做完了,放松了,导入一大堆数据,然后放在电脑里,认为这个项目我就做完了,就万事大吉了,等到事务所领导哪天一催,协会要来检查了,于是才头脑发炸、头皮发麻了。 ;aY.CgX
做底稿写报告,有时看上去也如炒菜呢,弄了一大通底稿,恰如买回一篮子的菜,怎么样才能炒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恐怕最基本的还是要摘菜、洗菜、配菜...,然后,运用判断来炒菜啦....。 )37 .H^7
【wanglun0826】 pKnM= N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