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非常非常特别的抱歉没有及时更新帖子,项目上整天加班,好不容易有点空又去聚会约会了。我不止一次的想更新,特别是春节的时候,结果每天到处跑累得更加没时间写。。。Anyway,非常抱歉。我这周末争取更新两三篇经验分享帖,希望大家谅解。因为思考的时间不久,可能写的不完整,我会补充到后面,大家到时候点“只看该作者”就行了。非常非常抱歉。 hzPB~obC  
  =3v
1]7X  
我一旦有新的思考就会不断更新,大家可以时不时的刷新一下。 "MS`d+rf\  
  4\'81"ei  
我一直在想第一份经验分享应该写哪个科目好,后面想想,历来都是考会计的人最多,那我先更新会计好了。 U` nS` p  
  &CeF^  
说到会计,力劝大家千万不要死背死记。《会计》这书是粘贴准则原文的,自身不像教科书充满逻辑,但会计这门“学问”非常富有逻辑。想学好会计,个人认为,必学其中精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取其精华。 K9N0kBJ0<  
  %J	(
}D7-,  
Part I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X	 	@jYQ.  
  8.%a"sxr  
不要不耐烦哦,我这么紧张的时间下都要给大家讲解复式记账的起源,可见他多么重要。  -IsdU7}  
1494年卢卡·帕乔利这个伟大的数学家,发表了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书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复式记账法,被称为“不亚于牛顿和伽利略的发明”,更被马克思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起源。为什么复式记账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原因只有一条: ,Qi|g'a  
复式记账将资金/资产的来源和运用分成两半。也就是说,资产是运用,负债和权益是来源。 %K7EF_%  
结论是:当我们试图对一个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我们要考虑他的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  DdS3<3]A  
举个例子: O<d?'{  
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资产的运用,即资产间的增减而总体未变  其分录中只要出现了负债、权益或者利润表科目:绝对是错的 ZNC?Ntw   
企业购买原材料,两个月后付款——这可就是资产的“获得了”,因为在短期内资产增加却无相应的减少,这必然就有资金的“来源”,也就是应付款了(负债) s)DNLx
  
企业卖出原材料——这不仅是资产的运用,更会带来资产的增值或贬损,这个增值或贬损,当然就是“损益”,这就是“权益”增值的“来源” BM$tywC  
所以 无论在任何时候,遇到会计处理时一定要思考,它到底影响的是哪些方面 w4MMo  
正好大家做个小测:企业发行可转换贷款,贷款方和投资方影响的是哪几个方面? 0)Xue9AS  
  ?eVuz	x  
Part II 确认和终止确认 ,;e-37^0l  
  Ty4%du6?d  
我在刚看到这两个词的时候简直觉得就是有病。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什么确认不确认。但当我后来真正理解到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写准则的时候,才体会到这里面的深意。 1
>@|  
所谓确认,大白话就是:是不是你的。例如,我今天去超市拿了一堆卷纸。请问 1是不是我的 2确认成什么。第一个问题答案显然很简单,毕竟卷纸付钱之前不是我的,付了之后就是我的了,物权法上好像叫对世权?忘了名词儿了,大概就这意思。第二个问题可麻烦了,卷纸用处这么多,我是用来擦嘴呢还是用来当厕纸呢,或者奢侈的家里会不会拿来擦碗?显然,在使用之前,我们都无法准确确认它的属性。 k$x
'v#  
那企业就更加复杂了。企业买了一只股票,请问 1如何确认是不是它的 2确认成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第二章 金融资产中 我就不赘述了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 确认和终止确认为什么重要 dj&
m  
这决定了我们把一个东西当牛还是当成人一样,选择科目的问题 iN/!k.ybW}  
在我们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时候,牢记两件事: HYYx*CJ)  
1 确认的标准是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在一年中“交易”掉;预计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非货币资产交换的“非货币<25%” 	KRR^?	  
2 被确认的标的特征是什么:归属、占比等等 t5
v)6|  
当我们对这两件事特别是第一件事牢记于心的时候,已经对会计非常了解了。 
X-r,>o:  
  W;g+R-   
Part III 计量 (kNTXhAr4  
  ,,#rv-*  
我说这句话不是欠骂,不过计量绝对是会计中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简单在: lGHu@(n<  
我觉得会计只有三种计量方法 rxI&;F#  
以前我一直觉得学会计的时候有一层窗户纸,老是捅不破,在原地绕圈绕啊绕啊绕不出去,有一天我终于大彻大悟,这层窗户纸是什么: Fl3r!a!P,  
会计算“数”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思路: 3b[+m}UWQ  
我先看看有没有人人认可或者行业认可或者市场认可乃至于交易对方认可的“公允价值” <RVtLTd/  
实在不行我就用“初始成本” 
aKzD63  
特殊情况下,如果一次说明白更好,更利于别人看懂,我就用“净额结算”,或者倒挤一个“差额” _@;3$eB  
没了 ;Y&?ixx  
我现在随手翻翻会计书,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QN7+#K,  
投资性房地产第二节:初始计量:按成本进行;第三节:后续计量: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H^1	a3L]  
第九章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递减的销项税额)”——就是“公允价值”,税务局以后是实实在在会可以让我抵减掉的“被认可”的金额 2bxMIr  
第十一章 提供劳务收入 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 用“完工进度”法且成本可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当交易结果可以可靠计量并且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是意味着我完工多少发包人就“认可并应当支付”我多少 A;`U{7IST  
当你理解为何各种会计处理要用自身的“计量”方法时,你会感觉到会计真的一点也不难。 W
HLKf  
  x[~OVG0M*  
Part IV 结语 GfPz^F=ie.  
  
	(BQ3M-  
WHAT?这就结束了?! :.<TWBo V  
是的,至少我认为的会计就结束了。整本会计书,其实就是一个资产运用和资金来源、确认和终止确认、确认后如何计量的“表达课程”,其中的表达方法就是会计分录。 =&/a\
z!  
似乎我到目前为止没有分享过所谓的“学习经验”,其实我已经表现出来了: K2K6  
学习会计,靠的是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分录?1影响什么资产资金 2如何确认 3如何计量 GaqG8%.  
一般是这样,第一遍学习的时候,明白了企业是如何吃掉资产或者减肥的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感觉到确认的奥妙 第三遍的时候 算数也能算准了 $ 14DTjj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背”,真正的理解之后,你只需要背一个东西:科目名称。别的东西,迎刃而解。 >^GCSPe  
  s1$#G!'  
Appendix ugPI1'f  
特别提醒,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一定要一起学习。我就是一起把这三章一起看掉,多看多悟,才能学好。 {,2_K6#   
在学习这三张的时候,张老师的那章椭圆图一定要理解,很简单,但一定要理解,合并的时候为什么要那么做,那一张图足够了。 O36r
,/X  
其实就可以这么想,你买一个大塑料袋把那几家公司捆在里面,内部的交易你看不到,所以要抵掉。只有他们“穿透”塑料袋的东西,才是真正报表里“被认可”的。 d
q/?&X  
这里面有一个法宝,我想给大家分享,把这个东西读十遍背下来深刻领悟和体会,绝对不吃亏,这就是:  ftuQ"Ds  
控制权之后: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 RW^ v {'o  
真的,读十遍,背下来,深刻理解,你试一试 %FFm[[nxI  
其他的诸如同一控制下调资本公积,非同一控制下溢价这家是商誉损益这种很好领会的东西我就不给大家说了。。。 gH55caF<  
哦对了,只说了有控制权,当我们丧失控制权呢?记住,有控制权就是亲妈,丧失控制权,那就是后妈了。后妈怎么对儿女,企业就怎么对那些卖了又没彻底卖干净的子企业。 Tv)y
}  
  3Wxtxk._E  
谢谢大家,我争取这周末再更新其他的科目了。有问题我会集中在帖子下面解答,就不一一解答了,大家可以时不时的来查一下,非常抱歉。周末愉快! `e|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