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RN%4G
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sF1j4 NC
原准则三十一条,修订后的准则五十四条,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合并程序都有较大变化。 VevDW }4q*
重新规定了母公司的合并范围,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Pi=B\=gs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L4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并对“控制”概念重新加以界定,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y-o54e$4Cq
增加了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对企业发生因追加投资等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臵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臵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等情况的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 94L>%{59
并规定首次采用本准则的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的规定对被投资方进行重新评估,确定其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首次采用本准则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比较期间已丧失控制权的原子公司,不再追溯调整。 o<7'(Pz
{\ J%i|u
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通知 e%KCcU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90!67Ap`x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质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我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同时废止。 UKf0cU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cB}6{c$_sW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SwhNn
财政部 Fd >epvR
2014年2月17日 ^qV6khg
附件: -qJO6OM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vSGvv43G
第一章 总 则 #8
0M+m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nrCr9#
第二条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lM[FT=M
母公司,是指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下同)的主体。 ;%PI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主体。 dU#}Tk
第三条 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u-HBmL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 P!%i9e_
(二)合并利润表; L+NrU+:=C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 =yLJGNK[
(四)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ac$S9@~
(五)附注。 YFs!
,fw'
企业集团中期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IeGVLC
第四条 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O
718s\#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按照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p$
l'y""i
第五条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l6< bV#_qe
第六条 关于在子公司权益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9v(k<('_
第二章 合并范围 GqD_6cdh
第七条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r 9w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g5~wdhp
b
本准则所称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臵、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oPR?Ar
第八条 投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投资方应 n^%",*8gD*
当进行重新评估。相关事实和情况主要包括: X&cm)o%5Fe
(一)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 l&uBEYx
(二)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以及如何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 ]BY<D`$$P
(三)投资方享有的权利是否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 D'oy%
1Q}
(四)投资方是否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 T7j,%ay9
(五)投资方是否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YY
8vhnw
(六)投资方与其他方的关系。 GaLQ/V2R
第九条 投资方享有现时权利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不论其是否实际行使该权利,视为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s(s^
第十条 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享有能够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相关活动的现时权利的,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vSi
第十一条 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当仅考虑与被投资方相关的实质性权利,包括自身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以及其他方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 ^_JByBD
实质性权利,是指持有人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时有实际能力行使的可执行权利。判断一项权利是否为实质性权利,应当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权利持有人行使该项权利是否存在财务、价格、条款、机制、信息、运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障碍;当权利由多方持有或者行权需要多方同意时,是否存在实际可行的机制使得这些权利持有人在其愿意的情况下能够一致行权;权利持有人能否从行权中获利等。 ++Fk8R/$U[
某些情况下,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有可能会阻止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控制。这种实质性权利既包括提出议案以供决策的主动性权利,也包括对已提出议案作出决策的被动性权利。 &``nYI g/
第十二条 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投资方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Q a3+ 9
保护性权利,是指仅为了保护权利持有人利益却没有赋予持有人对相关活动决策权的一项权利。保护性权利通常只能在被投资方发生根本性改变或某些例外情况发生时才能够行使,它既没有赋予其持有人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也不能阻止其他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o/mGd~
第十三条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能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下列情况,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yPVK>em5
(一)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 OQh4
MN#$
(二)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通过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 (sx,Ol
第十四条 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综合考虑下列事实和情况后,判断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足以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视为投资方对被投资 3nX={72<b
方拥有权力: 7aJ:kumDZ
(一)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相对于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份额的大小,以及其他投资方持有表决权的分散程度。 31~Rs?~f(
(二)投资方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被投资方的潜在表决权,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可执行认股权证等。 eTZ2f
(三)其他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 GbJVw\5Z*
(四)被投资方以往的表决权行使情况等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 )UAkg
第十五条 当表决权不能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时,如仅与被投资方的日常行政管理活动有关,并且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由合同安排所决定,投资方需要评估这些合同安排,以评价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R![4|FR
第十六条 某些情况下,投资方可能难以判断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以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应当考虑其具有实际能力以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证据,从而判断其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投资方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lW3wmSWn%
(一)投资方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 n_Bi HMIU'
(二)投资方能否出于其自身利益决定或否决被投资方的重大交易。 c^`(5}39v
(三)投资方能否掌控被投资方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成员的任命程序,或者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手中获得代理权。 )P
#MUC
(四)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或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中的多数成员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P2sM3C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的,在评价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应当适当考虑这种特殊关系的影响。特殊关系通常包括: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是投资方的现任或前任职工、被投资方的经营依赖于投资方、被投资方活动的重大部分有投资方参与其中或者是以投资方的名义进行、投资方自被投资方承担可变回报的风险或享有可变回报的收益远超过其持有的表决权或其他类似权利的比例等。 e~NF}9#A
第十七条 投资方自被投资方取得的回报可能会随着被投资方业绩而变动的,视为享有可变回报。投资方应当基于合同安排的实质而非回报的法律形式对回报的可变性进行评价。 4?.L+wL
第十八条 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应当确定其自身是以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的身份行使决策权,在其他方拥有决策权的情况下,还需要确定其他方是否以其代理人的身份代为行使决策权。 Q(h/C!rKe
代理人仅代表主要责任人行使决策权,不控制被投资方。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的,应当将该决策权视为自身直接持有。 {qL}:ha?
第十九条 在确定决策者是否为代理人时,应当综合考虑该决策者与被投资方以及其他投资方之间的关系。 do=s=&T
(一)存在单独一方拥有实质性权利可以无条件罢免决策者的,该决策者为代理人。 < <]uniZ\
(二)除(一)以外的情况下,应当综合考虑决策者对被投资方的决策权范围、其他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决策者的薪酬水平、决策者因持有被投资方中的其他权益所承担可变回报的风险等相关因素进行判断。 #wfb-`,5&9
第二十条 投资方通常应当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整体进行判断。但极个别情况下,有确凿证据表明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方应当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以下简称“该部分”)视为被投资方可分割的部分(单独主体),进而判断是否控制该部分(单独主体)。 @]X5g8h
(一)该部分的资产是偿付该部分负债或该部分其他权益的唯一来源,不能用于偿还该部分以外的被投资方的其他负债; y rmi:=N(
(二)除与该部分相关的各方外,其他方不享有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权利,也不享有与该部分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相关的权利。 n
?+dX^j
第二十一条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Wtqv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则母公司应当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如有)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他子公司不应当予以合并,母公司对其他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ZJ<N\\h-
第二十二条 当母公司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该母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 CC.ri3+.
(一)该公司是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处获取资金; c<]~q1
(二)该公司的唯一经营目的,是通过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有而让投资者获得回报; >PoVK{&y
(三)该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考量和评价。 IHvrx:7
第二十三条 母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的,通常情况下应当符合下列所有特征: w}r~Wk^dLI
(一)拥有一个以上投资; kyu
PN<?
(二)拥有一个以上投资者; Kzrt%DA
(三)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6tv-PgZ
(四)其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方式存在。 %
n~
'UA
第二十四条 投资性主体的母公司本身不是投资性主体,则应当将其控制的全部主体,包括那些通过投资性主体所间接控制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fD%*-
第二十五条 当母公司由非投资性主体转变为投资性主体时,除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外,企业自转变日起对其他子公司不再予以合并,并参照本准则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按照视同在转变日处臵子公司但保留剩余股权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gkL{]*9&%
当母公司由投资性主体转变为非投资性主体时,应将原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于转变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原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在转变日的公允价值视同为购买的交易对价。 d{
:0R9
第三章 合并程序 jxTYW)E
第二十六条 母公司应当以自身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Hi$squJ
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当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L2\NTNY
(一)合并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等项目。 xBg.QV
(二)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AQIBg9y7
(三)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的影响。内部交易表明相关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B:=VMX~GE
(四)站在企业集团角度对特殊交易事项予以调整。 J0,;F9<C#X
第二十七条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Tb<}G
cwJ
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ZOY zCc(d
第二十八条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d{
*e0
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Ym$=^f]-
第二十九条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除了应当向母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外,还应当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J3,m{%EtNM
(一)采用的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金额; y]b&3&
(二)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期间的说明; )l[bu6bM
(三)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内部交易的相关资料; 5Z
a%EaW%G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有关资料; mk]8}+^.
(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feG#*m2g
第一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 H/N4tWk"
第三十条 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wi@Qf6(mn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销,同时抵销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ZDs^7
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为企业集团的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OO*2>Qy~z
权益项目下以“减:库存股”项目列示。 EiCEB;*z|d
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比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的抵销方法,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
8m3L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应当相互抵销,同时抵销相应的减值准备。 -&JQdrs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Y[Eq;a132
对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计提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 5Sz}gP('
(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U,mzY(
(五)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所属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nD\H$5>5
第三十一条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sglH=0MP
第三十二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 _q=ua;I&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M}x]\#MMY
第三十三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臵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qUKS
o9
第二节 合并利润表 ,'&H`
h54
第三十四条 合并利润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I@q(P>]X9
(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应当抵销。 @23~)uiZa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的,应当将购买方的营业成本与销售方的营业收入相互抵销。 Lf+"Gp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 ,WtJ&S7?
资产等资产的,在抵销销售商品的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同时,应当将各项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Z,7VOf6g
(二)在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进行抵销的同时,也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或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进行抵销。 FP>.@ Y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及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 g[$4a4X
(四)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zLybf:#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MZ"|Jn
第三十五条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Js/QL=,
子公司当期综合收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列示。 66-G)+4
第三十六条 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r>cN,C
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