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CK+;b
中证网讯投中研究院统计,2013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IPO企业数量及规模持续下滑,仅有80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776.81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2012年IPO总量的35.6%、46.2%。基于对2013年IPO市场的监测,我们总结出这一年来较具看点的十大事件。 &e!7Z40w@&
一、IPO停摆逾一年明年1月或重启 8#g1P4
自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002703.SZ)上市以来,IPO停摆已逾一年,成为A股历史上8次IPO暂停中最长的一次。A股IPO闸门长时间关闭,倒逼VC/PE机构改变投资和退出策略。一方面,在当前IPO退出受阻的形势下,并购市场对于退出的意义愈发重要,并购退出渐成主流;另一方面,过去几年,VC/PE机构疯狂追逐上市前企业,部分机构甚至以能否上市作为筛选项目的唯一标准,利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短期套利。而受IPO长时间停摆、IPO退出受阻影响,Pre-IPO模式难以为继,VC/PE机构逐渐将投资阶段向早期转移,回归价值投资本质。 Bf8jPa/
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IPO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正式开始过渡。同时证监会表示,预计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IPO重启时间正式明确。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显示,目前IPO已过会企业共有83家,IPO重启后首批上市企业有望从中诞生。 D
bz3;t
二、史上最严财务核查284家企业上市梦灭 S@/IQR
2012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介机构在开展2012年年度财务资料补充和信息披露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现行各项执业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要求,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对首发公司报告期内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并要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应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送中国证监会;2013年1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相关问题的答复》,称如果确实出现在3月31日前无法提交自查报告的情况,根据证监会审核流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中止审查申请,待其提交自查报告并经审核后,证监会仍将对该部分企业按比例组织抽查。根据中国证监会12月5日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显示,本年度共有284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主板及中小板146家,创业板138家。 s']Bx=
三、港股IPO持续活跃城商行“弃A转H” ~
(jKz}'~U
2013年前11个月,共有67家企业登陆港交所,累计融资704.12亿元,占前11月中企IPO总规模的90.64%。受A股IPO持续冰封、企业融资需求迫切、PE机构退出压力空前等多重因素影响,转向香港资本市场上市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新选择。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降低了赴港上市的财务门槛、简化了申报、审核程序,也为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y%kp"
5月22日,银河证券(06881.HK)登陆港交所,融资83.1亿港元,成为继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之后第三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券商;5月23日,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登陆港交所,融资139.4亿港元,成为前11个月规模最大的IPO案例;9月27日,辉山乳业(06863.HK)登陆港交所,融资101.1亿港元。此外,在筹划A股上市多年未成行后,重庆银行转战H股上市,11月6日,重庆银行(01963.HK)登陆港交所,融资42.5亿港元,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11月12日,徽商银行(03698.HK)紧随其后,融资92.2亿港元。以上企业的成功上市,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7FyL
l$
四、互联网公司纷纷赴美上市中概股IPO迎来小高潮 _B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