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OW0:Q
王晓宇IPO重新开闸近在眼前,投行的运作理念、行为方式也随着市场化的发行改革悄然变迁。 alr'If@7
证监会日前(5日讯)宣布,停摆良久的IPO将于明年1月重启。新公布的新股发行办法更是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逻辑,监管的归监管,市场的归市场。记者采访多家券商发现,尽管投行翘首以盼,但当IPO真的来了,欣喜之余又感责任“压力山大”。 u7Z-kZ
投行这种既喜且忧的心态,在对待是否抢食IPO重启“头啖汤”的问题上一览无余。 &y\7pAT\
由于IPO重启已进入倒计时阶段,83家已过会企业被要求在本周内上报新股发行计划。对“上市头班车”,部分低调保守的投行持谨慎态度,积极备战的保荐机构则表示,希望能抢先登陆。 0\W6X;?
多家项目已过会的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已启动准备工作,当下工作重心落在发行计划的初步方案上。北京一家大型上市券商人士明确告诉记者,发行人希望越早发越好,暂定12月底前补充材料并上报。重要方案如谁来转让老股等已初步谈拢,剩下就看会计师是否“给力”。在他们看来,早发更优。“市场对首批挂牌企业关注度高,发行将更加顺畅、费效比更高。” BO5\rRa0
相比而言,部分投行的态度没有那么乐观,某大型上市券商董事副总经理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他认为IPO开闸已明确,就算赶在明年1月挂牌,收入也不会计入2013年的会计年度。第一批还是第二批,并没有本质不同。相反,如果缓一缓并留在第二批上市,可吸取1月挂牌企业的上市经验,时间安排也能更加合理、准备工作更加到位、信息披露更加充分。此外,监管部门也强调不准为赶时间牺牲信息准确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