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6132
- 学分
- 16242
- 经验
- 2562
- 精华
- 49
- 金币
- 0
|
一共包括两部分内容,下面公布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完整内容下载: 审计背诵1.doc (116 K) 下载次数:89 审计背诵2.doc (628 K) 下载次数:81 XAwo~E 连带责任的认定(第五条){背诵} f]`#BE)V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m,gQV~4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lT#&\JQ
(2)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严重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作不实报告; px %xoY (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重大误解,而不予以指明; WSi`)@.XO (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的重大事项有不实内容,而不予以指明; SNV~;@(h (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以指明; fuSfBtLPR# (6)被审计单位要求其出具不实报告,而不予以拒绝。 ^u&
oS1U 举证免除民事责任(第七条) _8P"/(
`Rw 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M.$Li#So, (1)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E0L7?l (2)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R*a5bKr (3)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I-;CoAg (4)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审验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0<_|K>5dS| (5)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to,DN2rN |z\5Ik!fF] 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审计证据收集程序有哪些? 'kb5pl~U 【答案】 Ko_Sx. (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内部控制; x=T`i-M (2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4)0 %^\p (3 )根据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根据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程序; 'N^\9X0 (4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Ob (5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K]ob>wPf 注册会计师不能对鉴证业务提供绝对保证 yI/2 e [ 对鉴证业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的原因是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体来说,是由于: Ls{z5*<FM (1 )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1+6:K._C(m (2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f%FM&b (3 )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kP~'C'5Ys (4 )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 LOQoi8j (5 )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uMVM- (g% 质量控制制度的两个目的{背} x2x)y08 (1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Ri4t/H (2 )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T\}1f7d 接受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总体要求(多选) 6hDK;J J& 1. 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BC*vG=a 2. 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Atl`J.;G 3. 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h07Z.q ; 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新业务前应当考虑的事项(多选) ALvj)I`Al 1.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 ,K9\;{C 2.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A|Xv'Q 3.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 !<r+h,C 4. 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 f?8cO#GU 5. 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具备(或者能够聘请到)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b ~DtaGh 6.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在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业务。 RrrW0<Ed 业务执行的四个环节(多选) n,sf$9" (1 )对业务执行情况的指导、监督与复核; h 'VN& T, (2 )业务执行中的咨询; }
8ZCWmd (3 )意见分歧的处理与解决; =B4,H=7Spf (4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aEUC 不属于网络事务所的情形 s2f95<B 1共担的成本不重要; OS8 ^mC 2.共担的成本仅限于与制定审计方法、审计手册或培训课程有关的成本; X-1<YG 3.与某一不相关联的实体以联合方式提供服务或研发产品。 MuNM)pyxp 对原来向被审计单位提供非鉴证业务的防范措施(多选) ]=\Mf< (1 )审计项目组成员中不包括提供非鉴证服务的人员; L%](C (2 )如有必要,由项目组之外其他的注册会计师和专业人员复核审计和非鉴证工作; @3`:aWda (3 )由另一会计师事务所评价非鉴证服务的结果,或由另一会计师事务所重新执行非鉴证服务,重新执行的程度应使其能够对这些服务承担责任。 Z$qFjWp 业务层面的维护独立性措施: 3TUW+#[Gu 1. 由未涉及非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复核已执行的非鉴证工作,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Q2;bmIc 2. 由鉴证业务项目组之外的注册会计师复核已执行的鉴证工作,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k.bzh. 3. 向客户的独立董事、行业监管机构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等独立的第三方咨询; w-2&6o<n- 4. 和客户的治理层讨论职业道德问题; pR_cI]{=SA 5. 向客户的治理层披露收费的性质和收费金额; )|;*[S4 6. 请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或者重新执行部分业务; \zj _6Os 7. 定期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高级员工。 5G .Fi21
b F) w.
q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DSn
H6O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N;,?k.vU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4X7y}F.J 审计业务约定书基本内容:(多选) R`=3lY;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说明由于一些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必要工作条件和协助、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的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文件记录和所需的其他信息、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CPA 的保密责任、审计收费、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K%LDOVE8e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原因: xw
: v|( 1. 对重要性水平的修改;
'$Jt}O 2. 对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修改; `NA[zH,w3 3. 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修改。 G%)?jg@EA 衡量重要性时应考虑的因素:(多选) \V@SCA' (1 )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 rUfW0 (2 )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共同信息需求的角度; A2' (3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C.%S +
u (4 )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在审计的各个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已掌握的审计证据和具体情况判断和调整重要性; K#M
h (5 )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舞弊不管金额是否重大都是重要的。 /^96| 使用财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的目的:(多选) Cus=UzL 1. 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x"q+X 2.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zjgK78!< 3.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fcU&t 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因素(100%) ulFU(%& (1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eux_tyC (2 )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R#-mY
(3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hTI8hh (4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lEi,duS)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100%) d$ Mk (1 )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jMm-vox} (2 )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H%7V)" 确定相关性时应当考虑因素(多选) kF'^!Hp (1 )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7ka^y k@Q (2 )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o^~6RZ (3 )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4zghM< 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简答) i=_leC)rl (1 )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T(+F6d=1 (2 )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gssX9g37 (3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x6HebIR+ (4 )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yp
5*8g5 (5 )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rP ;~<IxEr 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100%)
V2es.I (1 )对文件记录真伪的考虑 8DTk<5mW~ 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的控制的有效性;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Af=%5% (2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考虑 fEs957$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wI>JOV7
(3 )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 ]2s_ 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GQqw(2Ub} (4 )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iif@5lw{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C
koPno
N(Y9FD;H ,<hXNN 4:r^6m%% 三种选取测试项目方法 37p0*%a":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选取测试项目,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b>cy&ut 选取测试项目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_if&a' (1 )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p8s2#+/ (2 )对审计效率的要求。 PkDL\Nqe 存在下列情况时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m;P,* 1.总体由少量且大额的项目组成; rShi"Yw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程序没有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md$[Bs9 3.当信息系统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时,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复核成本效益远处。 y
fTnj:Fz 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I.x0$ac7 (1 )样本不适合测试目标;(2 )未能恰当的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没有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者错报;(3 )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4 )未能恰当的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W<!q>8Xn? 减轻非抽样风险的方法: EoU}@MjM~ (1)加强质量控制;(2)对审计工作恰当的指导监督复核;(3)改进审计实务。 gY0*u+LF PPS抽样优点: h>mQ; L (1 )PPS 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2)PPS抽样可以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4)PPS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bCrpcH (5 )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PPS 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b@YSrjJ (6 )PPS 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uzp!Y&C PPS抽样缺点:(1)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2)在PPS抽样中,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7/Lbs (3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v@>hjie (4 )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 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 FHNKh (5 )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PPS 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MXP,R (6 )在PPS 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LIWoa[ F. 传统变量抽样的运用(统计抽样) YY7:WQS 1. 均值估计抽样:(未分层时不适用) Slv}6at5 (1 )确定平均审定金额= 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规模(2)确定总体估计审定额=平均审定金额*总规模 (3)总错报=总体估计审定金额—账面金额 一个公式: 总错报=(样本审定金额/ 样本规模)*总规模—账面金额 2.差额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 (1)确定样本中错保额;(审定金额-账面金额) (2)确定平均差异=样本错保额/样本规模 (3)总错报最佳估计数=平均差异*总体规模 一个公式: 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规模]*总体规模 3.比率估计法:(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时不适用) U^pe/11)H (1) 确定样本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率;
IR/0gP (2) 确定样本错报的金额; nWXI*%m5 (3) 总错报最佳估计数= 样本错报金额/ 比率 Gw+z8^|C&} 一个公式: &)s
A( 总错报=样本错报金额 /(样本金额/总账面金额) 三个方法中,样本规模确定公式: 样本规模=(预先估计标准差*总置信系数*总体规模) / (总体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 =Rb, `% =[SD*(Z1+Z2)*N] / (TM—E)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样本规模的确定: (1)公式法: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价值*风险系数 / [可容忍错报—(预期错报*扩张系数)] = (2)查表法。(更准确) 5.单元错报比率 单元错报比率 t=单元错报 / 单元账面金额 按由大到小排列 6.总体错报金额 总体错报上限 UML=BV*(MF0 /n)*1 + BV*[(MF1 -MF0) /n]*t1+BV*[(MF2-MF1)/n]*t2+...... $6y1';A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多选)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和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基本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vO0ql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策略时,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下列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进行适当考虑:(多选) t4gD*j6J3 1.业务流程复杂度; m k -"
U7; 2.息系统复杂度; 55$by.rf? 3.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 }WCz*v1Wq 4.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 PI{sO | 5.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 信息系统的好处和缺点(P258多选) a[(n91J0 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背) sS-5W-&P{T 主要: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CA
lJ 2.作为审计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u8?ceM^r 次要: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HqF>=~ 2.有助于对项目组成员履行其指导、监督、复核责任的监督; 'kh%^_FH7 3.使项目组成员对其工作负责; qbP[ 9 4.为以后审计工作提供资料; HvTi^Fb\a 5.有助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pM#:OlqC 6.有助于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外部检查。 }*R"yp 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背) Hfc^<q4a. 使未曾接触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了解: {g @
*jo& 1.按照审计准则规定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j'B 2.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a#
raUF7e 3.对重大事项的结论。 aB'<#X$x 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的目的:(多选) we} sC, 1.清晰地显示生成、修改和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z4f5@ 2.在审计工作的任何阶段,尤其是共享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保护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
#c-"xY 3.防止未经授权修改工作底稿; D6ck1pxkx 4.允许项目组合其他经授权人员在适当履行职责的前提下接触审计工作底稿。 zM@iG]?kc 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虑的7因素:(几乎背) =} vG| 1.审计程序的性质; 4uu*&B 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rBny*! n 3.审计执行过程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判断的程度; ho(Y?'^t3 4.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mR0@R;,p 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N@A#e/8
6.记录结论基础的必要性; &[Sw:{&*jv 7.使用的审计工具和方法。 %
tJ?dlD' 审计程序中的重大事项:(背) vW4f 3(/ 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Wc]Fg9E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说明财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改以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cd%w9 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的情况; (=Pn
LP 4.导致出具非标准报告的事项。 8wy"m=>=b} 归档期间可以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变更的事务性工作:(背) d->b9 1.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工作底稿; KK] >0QAY 2.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 Mq7|37(N[ 3.对审计归档工作的核对表签字认可; 9Q.j
< 4.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审计项目组成员讨论并获得一致的审计证据。 z?gJHN< 归档后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背)
|QzPY8B9O 1.注册会计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合适的结论,但是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L9kSeBt 2.审计报告日后出现例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审计结论。 qb9%Y/xy 修改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要求:(背) 5S7Z]DXiT8 1.(人)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wu%t8O2 2.(为何)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原因; ~z'0~3 3.(影响)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的影响。 H~$|y9>qI 项目组内部复核要考虑(多选): :qT>m 1.审计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IcIMa 2.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 )8k6GO8| 3.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 4({=(O 4.是否需要修改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jST*(,b 5.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审计结论,并得到适当记录; N&GcWcq 6.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V2y[IeSQ 7.审计程序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DMf9wB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中项目负责人要执行措施:(多选) Bo0y"W[+ 1.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委派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jxoEOE
A 2.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讨论了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 A9R}74e4g 3.在项目质量复核完成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m0
#hG
x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要客观评价:(多选) x[?_F 1.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2.准备审计报告时得出的审计结论。 DBv5Og 识别特征举例:(多选) "*T)L<G 1.对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订购单的日期或者编号为识别特征; },"g* 2.对需要选取或者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以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作为识别特征。(如总账中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会计分录) `C()H@; 3.对于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样本来源、抽样起点及抽样间隔为识别特征; L{Th>]X 4.对于需要询问被审单位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询问的时间、人员姓名和职位为识别特征; y~d W=zO 5.对于观察程序,观察对象或观察过程、地点和时间为识别特征。 O:U@m@7 十三章 3gM{lS}h# 风险审计准则的特点:(多选) 3dM6zOK 1.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YW'Y=* 2.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6%'{Cq1DE 3.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实施的审计程序与识别和评估的风险相挂钩; LNg1q1P3 4.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h43k
5.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明确执业质量,职业责任。 'Oc8[8 审计风险准则的作用:(多选) K
l4", 1.降低审计失败发生的概率,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 MVj
@0W33m 2.严格审计程序;
?y
'.sQ 3.有利于明确审计责任,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cuVxcE55 4.有利于CPA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af_zZf!0 5.通过影响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影响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IM#+@vv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提供重要基础的审计环节:(背) -@73" w/ 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行而考虑是否需要修改; 2KG j !w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列报是否合适; ENmo^O#,u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 *[U:'o`67 4.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值; H{V-C_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m0edkt-x 6.评估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 CVUDN2 风险评估程序的内容 :(背) m=K XMX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h}oQr0"c 2.分析程序; f^]AyU;F: 3.观察和检查。 b'&pJ1]]} 项目组内部讨论的内容:(多选) g PfaiVY 1.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 <
d]|5 2.被审单位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r" D |1 3.特别考虑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lz*PNT{E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背) EW!$D 1.被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Y!`?q8z$G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Vy9n3W"FB1 3.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JC#@sJ4az)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 Cam}:'a/` 5.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 ;L[9[uQ[C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J!H5{7.efN 了解被审单位的行业环境的内容:(背) GBQb({
1.行业环境的供求和竞争; ^AM_A>HnG 2.行业生成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vBpg6
fX 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TM}F9!*je 4.能源供应和成本; ky#6M?
\ 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WNx^Rg"
>' 了解被审计单位法律及监管环境的内容:(多选) ^"Y'zIL 1.被审计单位所适用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行业惯例; <_>6a7ra 2.对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 z>{KeX: 3.对业务活动有东大影响的政府政策; 4Rm3'Ch 4.对行业以及业务活动相关的环保要求。 HB}gn2.1& CPA要了解的其他外部因素:(09多选) ]UI+6}r 1.宏观经济景气度; KCFwO' 2.利率及货币供求状况; o
,!"E^ 3.通货膨胀及币值变动; )L!R~F
C 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 g-^m\
>B 了解被审计单位性质的内容:(多选) 3oKGeB;Ja 1.所有权结构;2.治理结构;3.组织结构; =,
0a3D6b 4.经营活动;5.筹资活动;投资活动。 ;!}SgzSH} 了解被审单位财务业绩指标的衡量和评价的内容:(多选) h=tu+pn 1.关键业绩指标; ;?!rpj 2.业绩趋势; 85fDuJ9$Z" 3.预测、预算与差异分析; #R8l"]fxr? 4.管理层和员工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 Z)A+ wM 5.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 rrWk&;? 6.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7.外部机构的报告。 ##_Za6/n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背) ##@#:B 1.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0Qq rNs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1'Ym
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Zz-;jkX) 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多选) c #!6 1.控制环境; xdM#>z`; 2.风险评估过程; nnNg^<[k3 3.信息系统与沟通; w'0M>2 4.控制活动; I`TD*D 5.对控制的监督。 r8%,xA& 在运用执业判断考虑某项内部控制是否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是考虑因素:(多选) ,m?D\Pru 1.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LPn}QzH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QL2y,?Mz7 3.被审计单位的规模; `Cf
en8 4.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7mjyo% 5.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pCUOeQL(
6.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系统的性质和复杂性。 h /QP=Zd 了解内部控制的步骤:(100%) ;8T=uCi 1.识别需要降低的风险,从而预防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 I
6YT|R 2.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 D,j5k3< # 3.评价控制的执行; wKlCx 4.评价控制的设计。 yTt (fn:; 了解内部控制与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关系:(100%) grdyiBSV
n 1.如果存在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则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就能够替代对控制有效性的测试; b=UMoWS 2.如果自动化控制不是一贯运行的,则不可替代; <M?#3&5A 3.如果是人工控制,则也不可以替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测试。 P
i!r}m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背) xg^^ @o 1.决策时人为判断出现错误或者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无效;(重要) .b`P! 2.由于两个或更多人员串通或者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导致内控被规避;(重要) bDS1'Ce 3.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 =k=2~
j 4.成本效益原则影响内控。 /VO@>Hoh 了解控制环境的六方面(多选): /7@2Qc2 1.对诚信和道德观念的沟通和落实; V8$bPVps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 50aWFJYw 3.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Ju7C?)x 4.组织结构和职权、责任的分工; X&?lDL7? 5.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J<#`IaV 6.治理层的参与程度。 9*+0j2uhQ 控制活动的内容:(多选) fsc~$^.~\ 1.授权;2.业绩评价;3.信息处理; -xu.=n@, 4.实物控制;5.职责分离。 0,$-)SkT 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的步骤:(多选) bM0[V5:jB 1.确定重要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类别; So*Wk " 2.了解重要的交易流程,并记录了解的结果; 7 eQoc2X2 3.确定容易发生重大错报的环节; :@`(}5F4 4.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控制; >X,Ag 5.执行穿行测试; KbdfSF$ 6.初步评估结果和风险评估。 h_chZB' 为实现某项审计目标而设计问题的数量的影响因素:(多选) u?3NBc$~A 1.业务流程的复杂程度; T5jG IIa 2.业务流程中存在错报而未能被发现的概率; ]|t.wr3AU 3.是否存在一种具有实效的总体控制。 Y+u-J4bj 穿行测试可以获得的审计证据:(100%多选) lhA
s!\F 1.确认对业务流程的了解; $%%>n^?? 2.确认对重要交易的了解是完整的:(所有与报告相关的易发生错报环节都已识别) NZC='3Uz 3.确认了解的业务流程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是准确的; MupW=3.38 4.评估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EKd3$(^ 5.评估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a!y,!EB+Qu 6.确认之前所做的书面记录是否是准确的。 Ipz
1+
#s'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包括:(100%) \*%i#]wO@ 1.某项控制单独或者连同其他控制是有效的,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且得到有效执行 W+f&%En 2.控制设计本身是合理的,但是没有得到执行; Mev-M2A 3.控制本身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 7{^4 x#NO 财务报告流程包括(100%多选): dHq
)vs,L 1.将业务数据汇总入总账的程序; CxA\yG3L& 2.在总账中生成、记录和处理会计分录的程序; B.mbKntK)R 3.记录常规和非常规调整的程序; zRy5,,i5=[ 4.草拟财务报表和相关披露的程序。 RQpIBsj 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100%) 5\ w=(c9A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过程中评估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猎豹; HCx%_9xlm 2.将评估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相联系; ('**nP
3.考虑评估的风险是否重大; ;*-@OLT_K 4.考虑评估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_:gGD8 对被审计单位可审性产生疑问,出去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情形:(背) 'y6!%k* 1.被审单位记录的状况和可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LI~o~m1) 2.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 s"=F^# 必要时,解除业务约定 |J<pLz 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有关风险的抵消效果前,确定特别风险要考虑的因素:(多选) Oh/b?|imG 1.风险性质;2.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3.发生的可能性。 14rVb2^ 非常规交易的特征:(多选) fATA%eA8; 1.管理层更多的介入会计处理; :PD`PgQ 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涉及更多的人工判断; xQ#Akd= 3.复杂的计算或者会计处理; 2z.8rNwT 4.非常规交易的某些特征致使被审单位难以对由此产生的特别风险实施有效地控制。 uRm _ up&N CX DN"S,
xxoH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