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法概论 <@y(i
kp>
一、税法的定义 klTRuU(
1.税收的实质: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uW}
XAi
2.税法余税收的关系: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6.a|w}C`
3.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掌握) vtc%MG1
二、税收法律关系 V}FH5z
|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lbh7`xCR
1.权利主体(双主体) F
z| r[
(1)征税主体:各级税务机关、海关、财政 MOm+t]vq1
(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它组织(确认原则:属地兼属人) a%QgL&_5
(3)税法的重要特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它们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 L^2wEF
2.权利客体:即征税对象。 ?/(*cA
3.内容:就是权利主体所享有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税法中最实质的东西、灵魂 ET%F+
纳税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有: di<g"8
权利:①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②延期纳税权;③依法申请减免权;④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等。 "
^!=e72
义务:①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②进行纳税申报;③接受税务检查;④约法缴纳税款等。 pi/&WMZ<
(二)产生、变更、和消灭 Un&rP7
0
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税法只是前提条件,它不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G\(*z4@Gz
三、主要构成要素 sXY{g0%
1.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是指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义务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例如,增值税的最终负税人为消费者。) Gq7\b({=
2.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f{|n/j;n=C
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都有自己特定的征税对象,比如,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税所得;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就是商品或劳务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额。 pezfB{x?
3.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t&IWKu#
4.税率: ~RV9'v4
①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 th5UzpB4
②定额税率: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RL6p-/'
③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注意区别:1600是免征额,不是起征点) q77Iq0VR
④超率累进税率(按相对数划分):土地增值税 zXxA"
5.纳税环节,例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 SjcX|=S
6.纳税期限:注意区分几个概念:计算期限、申报期限、缴款期限(=纳税期限)。 z$VVt?K
7.纳税地点: Zj0h0Vt
8.减免税 2/x~w~3U
四、税法的分类 ]jR-<l8I-
1.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 {@PZlQg
①税收基本法: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制定。 !lp7}[k<y
②税收普通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iL~(BnsF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Wf!8_
①实体法。确定税种的立法,主要是规定8大要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sx3@#
②程序法,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税收征管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 {&FOa'bP
3.按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MYVb !
①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mwC4
②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beoH'
③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房产税、印花税等 x@x5|8:ga
④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ler$HA%F]
4.按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权限不同: }T53y6J#
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Hdjp^O!
②地方税:城建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1g"jIw
③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po;[
Ia2
五、税法的作用 bKh}Y`
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aLwEz}-
2.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CYM>4C~>JW
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u5`b")a
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_&]Gw, ~/i
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N
_(-\\mq
六、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af/0e}-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依据《宪法》原则制定。 BM87f:d
公民依法纳税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56条的规定。 CU/Id`"tW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d
/]8uO
①民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平等、等价和有偿; "M,Hm!j
②税法的调整方法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本质区别) d^"|ESQEU
③联系:当税法某些规范和民法相同时,税法一般引用民法的条款。 f^Q)lIv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违反税法,并不一定就是犯罪。区别在于:情节是否严重 59V8cO+qH
七、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按层次由高到低排列) P|a|4Bb+fW
1.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关于涉外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暂行条例的决定》。 )H&ZHaO,_
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 qporH]J-E
授权国务院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暂行规定或条例。与税收行政法规不同(判断) G%CS1#
例如,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六个暂行条例。 %xC}#RDf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实施) m5
W':vM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仅海南省、各自治区有此权力) Q=epUHFs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颁发)、《税务代理试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颁发)。有权机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 lEw!H^O4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G"bD8+
前提:都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下进行;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C
*7x7|z
八、税法的实施 6?/f$,v
(一)执法: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正确运用法律、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raM{!T
:
(二)守法:征、纳双方都要严格守法 HYNp vK
(三)税法实施原则 oYWHO<b
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1=^
|
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e_FoNT
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5Yl, P
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不具追溯力) HrR
w
九、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成 0Q]{r )
1.税收实体法 (62Sc]
①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rpP
②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p`'3Il3
③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涉外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uzS;&-nA
④特定目的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 zGP@!R`_
⑤财产行为税类: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r[O_[g w
⑥关税:海关负责征收(不是代征!!) /K<>OyR?
除《涉外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法律形式外,其它都是以条例形式发布 R l)g[s
2.税收征收管理法:包括征管法、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 Q@Cy\l
十、税收管理体制 ];QX&";Z
1.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5 &]a8p{
2.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或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 NFf?~I&mfu
十一、税务机构的设置 9CZEP0i7
1.国家税务总局对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政府对省级地税系统双重领导。 !]&+g'aC3
2.省以下地税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 W QeQ`pM
十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1.国家税务系统: c >xHaA:V
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控股企业所得税,地方金融机构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开征之前为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与罚款 c3O&sa
V!
2.地方税务系统: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和罚款 =bQ\BY#
3.特殊管理: ayLINpL
(1)2001年12月31日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包括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及按现行规定征收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仍由原征管机关征收管理,不作变动。 C0&ZQvvy1:
(2)自200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但下列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Vc`AcWP
①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但合并各方原均为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 )%hW3w
②因分立而新设立的企业,但原企业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 L;
<Pod
③原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办理设立登记,但原事业单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 bFJ>+ {#
④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仍由原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RuOse9
(3)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新登记注册、领取许可证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医院、学校等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其他组织,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Q776cj^L
(4)2001年12月31日前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但未进行税务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2002年1月1日后进行税务登记的,其企业所得税按原规定的征管范围,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征收管理。 [`1@`5SL-
(5)2001年底前的债转股企业、中央企事业单位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仍由原征管机关征收管理,不再调整。 w1+
%+x
(6)不实行所得税分享的铁路运输(包括广铁集团)、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Na+3aM%%
(7)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外的个人所得税(包括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SYgkYR
4.海关系统: D#d/?\2
关税,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出口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
ksr%gR+
十三、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的划分 zSBR_N51
1.中央固定收入: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3.Jk-:u %m
2.地方固定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及其它地方附加。 S]gV! Q4%
3.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7<LCX{Uw
①国内增值税: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25% 2WB`+oWox
②营业税: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它归地方政府。 ,/dW*B
③企业所得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海洋石油企业集中交纳的归中央,其它的6:4 Ag;Ybk[
④个人所得税:(除存款利息所得)为中央60%地方40% zo1fUsK?
⑤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归中央政府、其它归地方 xqv&^,ic
⑥城建税: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归中央政府、其它归地方 W O'nW
⑦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94%归中央、6%归地方,其它印花税都归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