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85阅读
  • 7回复

[知识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总论复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6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5) —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 总 论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处于一般地位,分值在2分左右。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章重点是:(1)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c BqbbZyUk  
  一、财务报告目标 c/ImK`:)4a  
~ S<aIk0l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x\46]>_K  
:[+8(~| za  
  会计目标理论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理解会计的难点和重点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复习考试有影响。会计目标理论存在两个学派: &[{sA;  
$}vzBuWHwN  
  1.受托责任学派 QuEX|h,F  
OD7^* j(p`  
  (1)二十世纪20年代,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集中(如80%),大股东要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确定经营者。为反映经营业绩,就需要确定收益,从而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Y=|p}>.}  
vE,^K6q0`  
  (2)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表,如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大量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受托责任学派因注重收益,形成了收入费用观。 sN8pwRjb  
Mi#i 3y(  
  2.决策有用学派 r+m.! +  
3 1c*^ZE.  
  (1)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股权越来越分散(如第一大股东占13%),大部分股东不再关注于选择经营者,而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决定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即由用手投票变成用脚投票)。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 xTu J~$(  
eI"pRH*f  
  (2)证券市场分析师、财务分析师为了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非常关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通过资产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通过负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出。决策有用观因注重资产负债,形成资产负债观。 9[JUJ,#X'0  
m8PS84."]M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人们更重视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逐渐从“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成为制定准则的主要依据。我国新准则就是采用了“资产负债观”来制定的,由于采用了资产负债观,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应深刻认识资产负债观,才能对新准则有一个高层次的把握。 FRR05%K  
d+G%\qpzQ  
  (3)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现将两种收益的计算的比较如下: r'yNc&~  
qE2VUEv5Y  
  ①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收入—费用,应分别确认收入和费用。 ]e),#_M  
,9d]-CuP;  
  ②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假定没有所有者投入,也没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C_>XtcU  
tz2=l.1  
  两者对收益的计算思路不同,在资产负债观下,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观点,即收益中包含了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B;`Jf  
OU.}H $x"  
  (4)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负债观下,主要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我国在这次会计改革中,新准则的制定也采用了资产负债观,在许多具体准则中,可以看到“公允价值”的运用,并成为这次会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收到的存货等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等。 a9;KS>~bq  
 :QP1!  
  此外,资产负债观的典型运用有:存货发出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 i$%Bo/Y   
t O.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2-26
  二、会计基本假设 deaB_cjdI  
~IW{^u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只有确定了空间范围,才能提供恰当的信息。 O<Q8%Az  
b4dviYI  
  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如固定资产(建筑物)可以按照30年计提折旧。 >w<w*pC  
v=iiS}s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w>o=<?b  
1xEOYM)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报、季报、半年报。 UA*VqK)Y  
O=+$X Pa|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货币计量为假设,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交易、事项。 o/7u7BQl2  
kd!?N  
  但是,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例如,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2-26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X&8EW  
:!g|pd[{ag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个要求: g|]HS4y  
M\4` S&  
  1.可靠性:信息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rR(K"M  
[s[ZOi!;I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关。如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就比历史成本要高。 >-N(o2j3  
WqF,\y%W*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V($V8P/  
]87BP%G  
  4.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 3<W%z]k@M  
<9ucpV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应注意二点:(1)一般情况下,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只有在二者不一致时才采用“实质重于形式”。(2)实质重于形式的典型运用有:融资租赁、售后回购、关联方关系确定等。 <$e|'}>A  
HQ-+ +;Q  
  6.重要性:重要的应该单独反映;不重要的可以简化处理。 J?3/L&seA  
:K^J bQ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b v_ UroTr  
9r]|P}yuS  
  注意,谨慎性的应用并不是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不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根据调节利润的需要而故意多提或少提),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Ukwno?/  
-&Xv,:'?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0pMN@ Cz6  
Tp;W4]'a*:  
  提醒:八个质量要求的排列顺序不能变,越前面的越重要。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2-26
  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I5hV}ZT  
 '?9zL*  
  (一)资产 oVy{~D=  
`RnWh9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Iz]:@\cJ  
@M"gEeI9  
  资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二种观点:  bOj)Wu  
\_1a#|97e  
  ①未消逝成本观 X-HE9PT.  
W\kli';jyC  
  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1940年《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将企业资产概括为“未消逝的成本”。 {3 `385  
y+ze`pL?  
  ② 未来经济利益观 2; ^ME\  
Z#d#n!Lz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报表的要素》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是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者加上控制的”。 jCJcVO>OZ  
Zigv;}#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N;|^C{uz  
~'_cBJ 'XD  
  在制定新准则中,我国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因为未来经济利益观动态地研究资产的特性,从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去考察资产的实质,这种表述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了资产的实质——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tNT Sy =  
}'x;J   
  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Uw 0zC  
:ZrJL&  
  (二)负债 !e|\ 1v'0  
_f[Q\gK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2-26
 (三)所有者权益 }sXTZX  
0\%g@j-aD  
  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净资产)。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S!b18|o "  
n"EKVw7Y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q?(] Y*  
3gi)QCsk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应注意的是,新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 29p|X<  
>c,s}HJ  
  (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y+(\:;y$7  
3xChik{  
  (2)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列示在利润表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前者如出售固定资产,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后者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Uq  .6h  
]b4IO4T  
  (四)收入 LCHMh6  
o:@Q1+p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一定应与日常活动相联系,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 |H5.2P&9-5  
o <q*3L5  
  (五)费用 sAkr-x?+M  
5}#wp4U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n#-!i  
Y 2 @8B6  
  (六)利润 bU! v  
X$Vi=fvt  
  1.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I_J&>}V'  
11=$] K>  
  2.利润的来源构成 q\Y4vWg  
Cu[-<>my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r`O Yq  
l[}4 X/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c5YPV"X  
,>   zEG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2-26
  五、会计计量 7j]v_2S`  
JVE\{ e)  
  (一)会计计量基本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 ,EB}IG ]  
=kd$??F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NQ9v[gv  
Mbi]EZ  
  1.历史成本 ]b4WfIu  
"j^i6RS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的特点是从购置的角度、采用的是当时价格进行计量。 V0nQmsP1U  
Y2H-D{a27  
  【例1】2005年4月1日,甲公司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工程造价2000万元,则历史成本为2000万元。 f O*jCl  
ZitM<Qi&y  
  2.重置成本 `3+i.wR  
b^1QyX^?: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的特点是从购置的角度、采用现时价格进行计量。 (`tRJWbdz  
Ed9Uw 7  
  【例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工程造价2000万元,则历史成本为2000万元;如果2007年12月末重新建造该办公楼,需要投入2500万元,则该办公楼重置成本为2500万元。 6%v9o?:~l  
~66xO9s  
  3.可变现净值 ~^m Uu`@r  
l:85 _E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的特点是从销售的角度、采用现时价格进行计量,适用于存货。 CKsVs .:u  
J +6zV m  
  【例3】2007年3月8日,甲公司购入一批服装,总成本为100万元,则库存商品的历史成本为1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批服装预计售价为90万元,预计相关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5万元,则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2-26
 4.现值 {Cx5m   
tdy2ZPVtTV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现值的特点是从未来现金流量的角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主要适用于长期资产。 M+/xw8}a  
?e7]U*jEU  
  【例4】甲公司有辆货运汽车,2007年末账面价值为1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三年中,预计每年在使用中能带来现金流量5万元,3年后处置时能带来现金流量1万元。假设折现率为6%,则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1+6%)+5÷(1+6%)2+6÷(1+6%)3=4.72+4.45+5.04=14.21(万元),即该货运汽车的价值为其带来的现金流量现值14.21万元。 OmYVJt_  
 T{YZ`[  
  5.公允价值 0 'QWa{dS\  
n<I{x^!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简单地说,公允价值就是公平市价。 [M?2axOC  
j)A#}4jd  
  【例5】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购入股票100万元,年末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20万元,则该股票2007年末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lJ; |kx$  
}cKB)N BJb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m>>.N?  
Ha'[uEDb  
  会计计量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因为它最可靠;在可靠计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部分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资产等,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由于公允价值应用广泛了,会计应更多采用职业判断,更多采用估值技术。因而,会计人员有点像“资产评估师”了。 UX 1 )((  
#/)t]&n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X#B b?Pv  
\@LTXH .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Fw/Cu  
/ZLY@&M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2-26
 六、会计科目 c8RJOc4X  
y8Va>ul"U  
  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币信息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比如,在为了反映货币资金的构成,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就形成会计科目。 O] _4pP  
j0jl$^  
  应注意的是,教材中列示了财政部制定的156个全国通用的会计科目(为节省篇幅,本处略),在考试时应该采用这些会计科目答题。 ,$P,x  
sV^:u^  
  七、财务报告 !3ggQG!e  
nB[-KS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而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l'@-?p(Vuw  
NW3 c_]`=  
  财务报告:财务报表 其他资料  >@ t  
U)S=JT~h  
  财务报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Yo-}uTkw  
 U, 6iT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报表 , 现金流量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