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73阅读
  • 2回复

[知识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四章复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5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审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4) —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本章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概述,几乎全部是按照新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重新编写 "=9L7.E)  
 主要内容:掌握第二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鉴证业务5要素;熟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七要素。 "+ &|$*  
N}VKH5U|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情况 D1 9uI&U4  
j3IxcG}f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 FB6`2E%o  
TS$ 2K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e][U ;  
6BLw 4m=h  
  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IkWS7 |  
5cgDHs  
  四、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趋同的成果 Bz9!a k~4  
9dJARSUuF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框架 ~naL1o_FZ  
?o),F^ir  
  1.准则框架的重构。P48 LJfd{R1y+  
>UZfi u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UM4~|:  
a0CmCv2#  
  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以下分别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在做审计业务时,首先要遵守鉴证业务准则,还要遵守审计准则) 5Ee%!P k  
e6 QUe.S  
  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MY4cMMjp~  
,~JxYh  
  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0Ra^i ?L  
.1[K\t)2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xQ^zX7  
j1Q G-Rs&  
  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他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E Rqr0>x  
sZFjkfak  
  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4nXS}bWf  
/F4rbL^:  
  2.改进执业准则名称。 |t!kD(~r  
op/HZa  
  3.创新执业准则编号。 *y='0)[BD  
>ys>Q)  
  千位数编号规则(见上图) # ~} 26  
506B =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 4=%Uv^M  
!\z :S?V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2-25
       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重点) 2%m H  
#5wOgOv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eB%KXPhMm  
r`qMif '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 wc* 5s7_  
rjo/-910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概念框架,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 @{iws@.  
:2pd2S  
  鉴证业务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XZEawJ0  
n#uH^@#0  
  例如:审计的定义可表述为:审计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被审计单位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任程度的业务 n (7m  
J;W(}"cFq  
  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0&mo1 k_U  
y>Zvose  
  例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 +dX1`%RR[  
ZR.1SA0x?O  
  (二)业务要素 +FfT)8@W  
)@09Y_9r  
  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H#/I8si  
/ *RDy!m  
  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P55 jV]'/X<  
zl F*F8>m  
  2.鉴证对象。鉴证对象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财务或非财务的业绩或状况、物理特征、系统与过程、行为等。不同的鉴证对象具有不同特征。P57 W$B&asO  
Q&] }`Rp=  
  3.标准。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P58 1L]7*NJe  
bW(+Aw=O  
  4.证据。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P60 es]\ xw  
veFl0ILd  
  5.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或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P64 rlT[tOVAY  
XKp.]c wP  
  串起来记忆:注册会计师对责任方的鉴证对象进行鉴证,依据什么标准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用以出具鉴证报告,使预期使用者相信.. \(Dq=UzQI  
=2] .G Gg  
  (三)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3x^ 4Y  
8 !Pk1P  
  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BF@(`D&>  
1mhX3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例如会计报表审计) '@>FtF[Gu  
e4p:Zb:  
  直接报告业务: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例如内部控制审核) 7F;"=DarOE  
,Dfq%~:grT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f1<-a"D|  
_QbLg"O  
  1.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不同。 D M(WYL{  
0,)B~|+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预期使用者鉴证对象信息直接获取;在直接报告业务中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7,|-s[R^  
b#bdz1@s  
  2.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 3v)v92;  
^"7tfo8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可能是责任方认定,也可能是鉴证对象。此类业务的逻辑顺序是:首先,责任方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形成责任方认定,注册会计师获取该认定;然后,注册会计师根据适当的标准对鉴证对象再次进行评价和计量,并将结果与责任方认定进行比较;最后,注册会计师针对责任方认定提出鉴证结沦,或直接针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换成审计理解) %VOn;_Q*B  
s `HSTq2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无论责任方认定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能否获取该认定,注册会计师在鉴证报告中都将直接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 F(>']D9$.  
T =35?   
  例如p65页鉴证报告 E{kh)-   
s fNXIEr^  
  3.责任方的责任不同。 ZHUA M59bx  
4r ;!b;3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同时可能对鉴证对象负责; ZZOBMF7  
vZj^&/F$=g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责任方仅对鉴证对象负责 b }S}OW2  
.yE!,^j.gB  
  4.鉴证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不同。 g <^Y^~+E  
 Q];gC{I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鉴证报告的引言段通常会提供责任方认定的相关信息,进而说明其所执行的鉴证程序并提出鉴证结论。 (mz5vzyw  
CnruaN@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说明鉴证对象、执行的鉴证程序并提出鉴证结论。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2-25
  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重点) e `zEsLs@  
TJ[C,ic=D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D.Rk{0se8  
.w/#S-at  
  (四)鉴证业务的目标(理解) hDJq:g wD  
0l3v>ty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合理保证的保证水平要高于有限保证的保证水平。 \s?OvqI:  
LO]D XW 9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合理保证不等于绝对保证)为什么只能是合理保证?配合P63页 ZOc1 vj  
`}.K@17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有限保证不等于不保证) 6eE%x?#  
r/1:!Vu(  
  例如:P65鉴证报告 NLFs)6 \  
35z]pn%L  
  积极方式:“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消极方式:“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ABC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j%SW <v|  
GHj1G,L@\  
  回头看P49页,各准则的定义审计业务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审阅业务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其他鉴证业务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相关业务,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