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vZj`|
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MV
>$BW
(1)内部牵制阶段 Gi2$B76<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7q=G&e7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eS|j=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lB91An
(5)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790-)\:CY
2.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三项目标 M]]pTU((
(1)取得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WjSc/3Qy
(2)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S&=FlI
(3)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p[AO'
xx
3.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五项要素 0\9K3
(1)控制环境 eYX5(`c[
(2)风险评估
*f%>YxF
(3)控制活动 Hu3wdq
(4)信息与沟通 V5F%_,No
(5)监督 8;14Q7,S
4.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的三个维度 (~~w7L
s
(1)企业的目标 ^5GW$
(2)全面风险管理要素 +HT1 ct+dI
(3)企业的各个层级 j=?'4sF
5.COSO:ERM企业的目标内容 U?a6D:~G
(1)战略目标 `Z"Q^
(2)经营目标 ?p<.Fv8.
(3)报告目标 EZ;"'4;W
(4)合规目标 X1{[}!
6.COSO:ERM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内容 b89a)k>^g
(1)内部环境 5{e,L>H<
(2)目标设定 eB>s=}|
(3)事项识别 2dp>Z",
(4)风险评估 :r#)z4d5
(5)风险应对 7{@l%jx][
(6)控制活动 5irwz
4.4
(7)信息与沟通 g-c ;}qz
(8)监督 'y]\-T
7.COSO:ERM企业各个层级内容 bHLT}x/Gw
(1)主体层次 EtbnE
*S
(2)各分部 F!zP<A"
(3)各业务单元 (;Y8pKl1e
(4)下属各子公司 /S5|wNu
8.COSO:ERM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tZ`Ts}\e
(1)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
RlT3Iz;
(2)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 "tjLc6Xl^
(3)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cu#V
9.COSO Internal Control and ERM两份文件异同 g V5zSudW
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ERM整合框架具有下列特点: ;Gx)Noo/>
(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sM~Uq?
(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增加了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将财务报告扩展至所有报告编制、引入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概念) <f
CKUc
(3)引入风险组合观 tCxF~L@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并建议设置首席风险官 HK\~Qnq
(5)扩展了控制环境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G,Z^g|6
(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C4fG@n
10.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I>Q_LU
(1)观点1: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 dL7E<?l
(2)观点2: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 bVP"(H]
(3)观点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差别的概念。 ['8!qr
1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第3种观点) su*Pk|6%
(1)两者均是合理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相同点) WJ<^E"^
(2)风险管理更偏向这一过程的前端,更偏向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的分析、评估与应对(不同点) `.s({/|[
(3)相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一个更为独立的过程。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实施,嵌入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不同点) z[`@}}Q
12.一个规范,三个指引 lL1k.&|5m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核心统领) I>L-1o|^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应用指引) 8-<:i
(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事后鉴定) =X.LA%Sf=u
(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事后鉴定) uqz]J$
1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目标r R.=}@oPb
(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l
Va &"
(2)资产安全(中国特色新增目标) L
"sO+4w
(3)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qV_M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jw-0M1B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lHgs;>U$
1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要素 dy_:-
2S
(1)内部环境 ca+5=+X7
(2)风险评估 ;M"9$M'
(3)控制活动 y;/VB,4V
(4)信息与沟通 #o1=:PQaC
(5)内部监督 LL:_L<
1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分类 2UGsYQn
(1)内部环境类指引: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2eMTx
wt*S
(2)控制活动类指引: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 /Q,mJ.CnSR
(3)控制手段类指引: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 ]_N|L|]M
16.内部控制定义解读 p]3?gK-
(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oudxm[/U
(2)内部控制受人的影响,涉及企业各层次的人员 bygx]RC[
(3)内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M
4as
(4)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五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 N-lkYL-%\j
17.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ZP{*.]Qu
(1)全面性原则 sQkhwMg
(2)重要性原则 lg^Z*&(
(3)制衡性原则 !47n[Zs
(4)适应性原则 03C0L&
(5)成本效益原则 y5!KX AQ%
18.内部控制实施体系 iLSr*`
o
(1)以法制为推动 Gz.|]:1
(2)以企业实施为主体 UFMA:o,
(3)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 AK@9?_D
19.内部控制五要素之内部环境 oq}'}`lw"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X&kp;W
(1)公司治理结构 G^ :C+/)
(2)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HTG%t/S
(3)内部审计 FSND>\>
(4)人力资源政策 EFz&N\2
(5)企业文化 ]\|VpIg
(6)法制环境 'inFKy'H
20.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风险评估 V:y'Qf2M
(1)确定风险承受度 B
{>7-0
(2)识别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Xf}8^T<V
(3)风险分析 @;"|@!l|
(4)风险应对(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 } }59V&'t
21.内部控制五要素之控制活动 <7~'; K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z4N*b"QF
(2)授权审批控制 hIT+gnhh
(3)会计系统控制 v?geCe=ng
(4)财产保护控制 &v@a5 L
(5)预算控制 vam;4vyu
(6)运营分析控制 6Yln,rC
(7)绩效考评控制 |:gf lseE
(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9^sa-8
22.“三重一大” \.-bZ$
(1)重大决策 2WdyxjQ
(2)重大事项 'tH_p
(3)重要人事任免 qi^7
(4)大额资金支付 j:v@pzTD
2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点 +L;e^#>d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 {z{bY\
(2)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为内部控制内容中的五个要素以及《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中的内容 1eF3
`
(3)在确定具体内容后,企业应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 tS6qWtE
(4)同时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 $&n=$C&x
(5)企业在评价工作中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准则 iUN Ib
(6)完成评价后,企业应当准备一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其年报中进行披露 LcTP#
(7)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cz8T
24.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的原则 jW A(C;W
(1)全面性原则 .:F%_dS D
(2)重要性原则 8A})V8
(3)客观性原则 vQ
6^xvk]
2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nj@X6
(1)制定评价控制方案 "]}
bFO7C
(2)组织评价工作组 glDu2a,Q
(3)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 ,
K~}\CR
(4)认定控制缺陷 U2W|:~K
M
(5)汇总评价结果 JkbQyn
(6)编报评价报告 do>wwgr
26.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的内容要点 .[ICx
(1)了解公司层面基本情况 Q ~#Wf?
(2)了解各业务层面的主要流程及风险(风险控制矩阵文档、流程图文档、审批权限表文档) &OH={Au
(3)确定检查评价范围和重点 xqu
}cz
(4)开展现场检查测试(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评价方法) b0Ps5G\ u
27.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本质分类 ,?
^ p(w
(1)设计缺陷 uxr #QA
(2)运行缺陷 s;ls qQk
28.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