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zhHI
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A
Nf!*<\E
(1)内部牵制阶段 .^`{1%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v!urE/gg%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yZY \MB/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e,.
(5)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B`)BZ,#p
2.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三项目标 (TtkFo'!U
(1)取得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l:~/<`o
(2)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fTKfa
(3)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tAd%#:K
3.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五项要素 LVM%"sd?
(1)控制环境 n`_{9R
(2)风险评估 5Pc;5
o0C
(3)控制活动 8Al{+gx@?
(4)信息与沟通 P;.W+WN
(5)监督 C
}j"Qi`
4.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的三个维度 ZDJ`qJ8V
(1)企业的目标 P= BZ+6DS
(2)全面风险管理要素 o'aEY<mZ7
(3)企业的各个层级 Y1\ }5k{>
5.COSO:ERM企业的目标内容 4\N;2N
(1)战略目标 bSlF=jT[S
(2)经营目标 x;.Jw6g
(3)报告目标 1t~G|zhX
(4)合规目标 nF]W,@u"h
6.COSO:ERM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内容 yWc$>ne[L
(1)内部环境 eb{nWP
(2)目标设定 J1U/.`Oy
(3)事项识别 p$c6<'UqH
(4)风险评估 Dj?> <@
(5)风险应对 }-{H Y
(6)控制活动 O/(`S<iip
(7)信息与沟通 }"H,h)T
(8)监督 qBQ?HLK-
7.COSO:ERM企业各个层级内容 3pROf#M
(1)主体层次 QVT5}OzMt
(2)各分部 a5^]20Fa
(3)各业务单元 jRlYU`?
(4)下属各子公司 Q$W
8.COSO:ERM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_.Nbt(mz
(1)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 ys^oG$lq
(2)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 Y] _ruDIW
(3)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EJ.SW5
9.COSO Internal Control and ERM两份文件异同 %wg-=;d4
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ERM整合框架具有下列特点: 7F7{)L
(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Zpfq63W
(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增加了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将财务报告扩展至所有报告编制、引入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概念) 4Z=_,#h4.
(3)引入风险组合观 {z5--TogJ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并建议设置首席风险官 U}[d_f
(5)扩展了控制环境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HRCT}
(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ZQsJL\x[UK
10.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W'{p
(1)观点1: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 ,-c6dS
(2)观点2: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 {4}yKjW%z
(3)观点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差别的概念。 `AtBtjs RV
1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第3种观点) [!uG1 GJ>
(1)两者均是合理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相同点) {6|G@""O
(2)风险管理更偏向这一过程的前端,更偏向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的分析、评估与应对(不同点) 4[r0G+
(3)相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一个更为独立的过程。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实施,嵌入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不同点) R?|.pq/Ln
12.一个规范,三个指引 (t
K||*u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核心统领) $9#H04.x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应用指引) {\"x3;3!6
(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事后鉴定) xh,qNnGGi
(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事后鉴定) [PM2\#K
1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目标r }OR@~V{Gj
(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G6P?2@
(2)资产安全(中国特色新增目标) ZY= {8T@
(3)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lKL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wk D^r(hiH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YUD`!C
1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要素 zkrM/ @p#
(1)内部环境 nwe*BVp
(2)风险评估 [T
d4K.c
(3)控制活动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