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nq9)4o
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oj8_e xx
(1)内部牵制阶段 iva?3
.t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lzKJy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RZ}9`V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X5*V!u
(5)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Mp8FYP
jZ
2.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三项目标 FXAP]iqo
(1)取得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T:/68b*H\:
(2)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wR x5`
@
(3)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r`UBR+[
3.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五项要素 >N&C-6W
(1)控制环境 s+=JT+g
(2)风险评估 RR%[]M#_T
(3)控制活动 x[ sSM:
(4)信息与沟通 34@f(^d
+^
(5)监督 L>,j*a_[
4.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的三个维度 fnZa IV=H
(1)企业的目标 MzF9 &{N
(2)全面风险管理要素 FY^#%0~
(3)企业的各个层级 rvdhfM!-A
5.COSO:ERM企业的目标内容 RWN2P6
(1)战略目标 _n[4+S*v(
(2)经营目标 6{XdLI
(3)报告目标 w""5T|
(4)合规目标 R^fk
:3
6.COSO:ERM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内容 v(HCnC
(1)内部环境 2'R&K
(2)目标设定 :HJ@/s!J
(3)事项识别 ^G(/;c*=
(4)风险评估 Bn[5M[
(5)风险应对 v4:g*MD?~
(6)控制活动 Xv`c@n
)
(7)信息与沟通 Oy @vh>RY
(8)监督 mXX9Aa>
7.COSO:ERM企业各个层级内容 33R_JM{
(1)主体层次 D92#&,KD
(2)各分部 \F|L y >g
(3)各业务单元 LPg1 G+e
(4)下属各子公司 80/6-_g(
8.COSO:ERM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c{iF
(1)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 xJ;DkPh
(2)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 xai
A?
(3)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SqiLp!Y`
9.COSO Internal Control and ERM两份文件异同 t`"]"Re
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ERM整合框架具有下列特点: HuX{8nl a
(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Rwy<#9R[x
(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增加了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将财务报告扩展至所有报告编制、引入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概念)
rC(-dJkV
(3)引入风险组合观 ~MvLrg"i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并建议设置首席风险官 C ?^si
(5)扩展了控制环境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vFKt=o$ g
(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WsA(8Ck<
10.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8a\
Pjk
(1)观点1: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 G4jaHpPi
(2)观点2: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 UUxDW3K
(3)观点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差别的概念。 c'9-SY1'~
1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第3种观点) %H-(-v^T*
(1)两者均是合理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相同点) (z[|\6O
(2)风险管理更偏向这一过程的前端,更偏向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的分析、评估与应对(不同点) _;A?w8z
(3)相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一个更为独立的过程。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实施,嵌入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不同点) 2|f
N*Wm
12.一个规范,三个指引 ?0UzmJV?8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核心统领) Lv;R8^n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应用指引) q><E?
(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事后鉴定) '
xO^2m+N;
(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事后鉴定) n3-2;xuNKE
1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目标r +OUYQM mM
(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0A~zuK
(2)资产安全(中国特色新增目标) E57J).x-BP
(3)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N6GvzmG#g
(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L9I;]:KY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Ha~g8R&
1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要素 KcGM=z?:
(1)内部环境 6 u3$ .Q
(2)风险评估 NFc@Kz<H
(3)控制活动 eBD7 g-
(4)信息与沟通 [l+1zt0w0
(5)内部监督 erG;M! 9\
1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分类 htn "rY(
(1)内部环境类指引: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D4:c)}
(2)控制活动类指引: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 P'prp=JD
(3)控制手段类指引: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 SX$Nef9p
16.内部控制定义解读 J!Kk7!^|
(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VQ{.Ls2`Z
(2)内部控制受人的影响,涉及企业各层次的人员 49o5"M(
(3)内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o{EWNkmj
(4)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五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 p^G:h6|+|
17.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9FB5
(1)全面性原则 oGzZ.K3 A
(2)重要性原则 R<}Yf[TQ
(3)制衡性原则 k+^-;=u6<
(4)适应性原则 &
yKUf
(5)成本效益原则 oG! S(95
18.内部控制实施体系 E%CJM+r!
(1)以法制为推动 ,0^:q)_
(2)以企业实施为主体 {DPobyvwFk
(3)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 C<!%V
Hs
19.内部控制五要素之内部环境 l
vuoVINEp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f
IUz%
YFn
(1)公司治理结构 giy4<
(2)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 83*"58
(3)内部审计 PvzB, 2":
(4)人力资源政策 mVYLI!n}0#
(5)企业文化 qb+vptg@I
(6)法制环境 aqTMOWyeu
20.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风险评估 O87Ptr8
(1)确定风险承受度 -[kbHrl&
(2)识别风险(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 \@u,
[,
(3)风险分析 tHhA_
(4)风险应对(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 Y4PB&pZ$O2
21.内部控制五要素之控制活动 90%alG1>y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D0?l$]aE
(2)授权审批控制 ~!c~jcq]lZ
(3)会计系统控制 d%$'Y|
(4)财产保护控制 qMAH~P0u
(5)预算控制 sR`WV6!9
(6)运营分析控制 [XA
f=x
(7)绩效考评控制 e[t+pnRh
(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l\W[WQPh
22.“三重一大” *g$egipfF
(1)重大决策 hP4*S^l
(2)重大事项 ~=5 vc''
(3)重要人事任免 &e\A v.n@-
(4)大额资金支付 ;!(.hCHvr
2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点 9}`A_KzFx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 Ju$vuEO
(2)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为内部控制内容中的五个要素以及《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中的内容 y0Pr[XZ
(3)在确定具体内容后,企业应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 ;Ry
)^5Q
(4)同时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 Ly?yWS-x
(5)企业在评价工作中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准则 8=^o2&
(6)完成评价后,企业应当准备一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其年报中进行披露 $x&\9CRM
(7)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dU]>
24.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的原则 7Zl-|
(1)全面性原则 RVmD&
(2)重要性原则
@P:
(3)客观性原则 EM+_c)d}
2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g)+45w*+5
(1)制定评价控制方案 Aj06"ep
(2)组织评价工作组 *N"bn'>3
(3)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 >r7{e:~q
(4)认定控制缺陷 ZbJUOa?WF
(5)汇总评价结果 pPcn
F`A
(6)编报评价报告 RltG/ZI
26.实施评价工作与测试的内容要点 `;L0ax
(1)了解公司层面基本情况 U!sv6=(y@
(2)了解各业务层面的主要流程及风险(风险控制矩阵文档、流程图文档、审批权限表文档) 1MdVWFKXV
(3)确定检查评价范围和重点 B9;-Blh
(4)开展现场检查测试(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评价方法)
`F:PWG`
27.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本质分类 'vO+,-
(1)设计缺陷 L 6){wQ%c
(2)运行缺陷 X*Mw0;+T
28.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 Z7&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