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FMfpjuHk ]S|FK>U[ 第一节重要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ZykMri3bi (一)会计主体
>t D=t8 会计主体,是指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q}1ZuK`6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B@,9Cx564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y4V:)@P (二)持续经营
.8hI
ad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lWbu`y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wBPo{ (三)会计分期
5En6f`nR{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1v o)]ff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
财务报告。
5~Y`ikwxL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f0<zK! (四)
货币计量
oFY!NMq}: 是指会计主体在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tF2"IP.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Wqn7+: 第二节重要知识点:会计基础 98m|&7 会计基础
,Z.sGv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u8e_Lqx?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地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绝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
6CJMQi,kn 第三节重要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gU~0 一、可靠性
&)eg3P)7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Gxe%gu6
K 二、相关性
UZZJtQt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2Z_t$ 三、可理解性
"Fz.#U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gcLz}84 四、可比性
74s{b]jN'-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E?m~DYnU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P\Z<z7jy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ukw6
T 五、实质重于形式
voWH.[n^_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kg`TJf= 六、重要性
1MelHW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UHBXq;?&q 七、谨慎性
V\~.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I[Ra0Q>([k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9I/b$$?D 八、及时性
^l &lwSRVt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_03?XUKV 第四节重要知识点:会计要素 6iC>CY3CG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r}*=;Ea (一)资产的定义
DA=!AK>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KHm5*;nd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U^=`* 7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jU,Xlgz(A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f~IJ4T2#N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k.T=&0J_1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Q#I@SVp2$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7]{g^g.9-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XTol|a= 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
*4,Q9K_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jm0p%%z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vSzpx (一)负债的定义
z^Q'GBoBA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8tvmqe_G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Aq i:h]x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6?"<zdPU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gLiJ&H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P5S]h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K+g[E<x\=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Q?h"5i"(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y8pwWo-o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P8 X07IK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m/e|_4;y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uo F.f$%"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0.GFg${v`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Mk!Fy]3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HR>Y?B{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CK* *RZ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L3&Ys3-h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1#vy# '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y<8gpM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a[{$4JpK (一)收入的定义
=j7Du[?Vu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XqH@3Ehk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6F\ 6,E 2.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hPl 3.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
'UM@dd?!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UNH?2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z,3#gK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Q6\R}:vC (一)费用的定义
hCxg6e<[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yq65yZi5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x6ghO-s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NlnK6T/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wiL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V"Q\7,_k.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wO??"${OH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Z0gtliJ@ (一)利润的定义
U%3N=M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C~X_/sg (二)利润的来源构成
I{Du/"r#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F)3+IuY (三)利润的确认条件
/VR~E'Cy%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oEIpv;:_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Kda'N$|` 第五节重要知识点:财务报告 6<&~R3dQ 财务报告的概念: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合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合计信息的文件。
6?Ncgj
&@ 财务报告包括
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Vmf)= 财务报表的组成及相关概念: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其附注。小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f?I{ 一、资产负债表
Z|$# 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7f1U_e 二、利润表
yT^x0?U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t5)& 三、现金流量表
|Xt G9A>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ZL|aB886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K;b7@4y 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41
F;X{Br 本章练习:(答案回复可见) {C |R@S ^eW<-
n@^ 1、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基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vrrY A.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9a`LrB B.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6"sR I6u C.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是否收到款项都应作为当期收入
8/e-?2l D.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作为当期费用
4uF.kz-cg 2、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基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saP
:& A.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Oo B.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mK:gj&N7X| C.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是否收到款项都应作为当期收入
OGZD$j D.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作为当期费用
<Iw{fj| 3、单项选择题:售后回购业务销售时不确认会计收入的会计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m7V]h? R A.相关性
WJ{Iv] }9 B.重要性
OqtGKda C.实质重于形式
pcMzLMG< D.谨慎性
NcA
`E_3 4、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能够同时引起收入和负债变化的有( )。
2 6#p,P A.以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发出商品时
*)m:u : B.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分期收款时
;|Cdq C.顾客兑换奖励积分时
.n:Q~GEL D.或有事项满足条件时确认预计负债
N'{[BA(eE E.附有销售退回条件销售商品的月末暂估退回的会计处理
!73y(Y%TE 5、多选题:
tYA@J[" ^ 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构成有( )。
"vGh/sXW A.资产负债表
oR#W@OK@is B.利润表
j6%W+;{/pj C.现金流量表
TY8gB!^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_CD~5EA: E.报表附注
%
/:1eE`!S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OP/D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