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资金 6qs
T/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tId
2.现金短缺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溢余计入营业外收入;无法收回的银行存款计入营业外支出。 tx=~bm"*?
3. 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应当列入到非流动资产,而不能列入到货币资金。 Z4U8~i
二、应收票据 W~ 6ii\
1.“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bW@x
2.企业的应收票据可以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Z-(V fp4
借:资产减值损失 7r=BGoA2E
贷:坏账准备 Y{]RhRR
三、应收账款 V,=V
1.“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预收款项”项目内填列。 =Z
^=
2.企业通常应采用备抵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C&!Wj
[相关链接]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可以直接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vAW+ ,Rfj
3.应收账款出现贷方余额,应作为预收款项,进行重分类调整; k@qn'Zi
[解释] 重分类调整仅仅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调整,不涉及利润表项目之间调整。 Go>_4)jy
[相关链接]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应作为预付款项,进行重分类调整; (uBevU\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应当重分类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nK*$P +[R
4.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时,注意某笔应收账款收回部分款项,剩余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还是按照该项应收账款产生之日起计算账龄5.企业通过某项交易取得应收账款,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从发生之日起计算,而不从企业取得之日起计算。 v#EXlpS
5.如果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账款已逾期3年以上,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2005单选题) vO#4$,
6.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符合一定条件也计提坏账准备;(2005年单选题) ]V!q"|
7.计划重组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2005年单选题) gie}k)&M
8.企业坏账计提方法的变更,坏账计提比例的变更视为会计估计变更。 &PRu[!
四、预付款项 F?]nPb|
1.“预付款项”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项目应根据“预付款项”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预付款项”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S:qML]RO
2..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应当进行重分类 oi4tj.!J
借:预付款项 ;IX3w:Aw
贷:应付账款 AhOvI{
3.预付账款发生减值计提坏账准备 +(d\`{A
借:资产减值损失 Hd(|fc{2
贷:坏账准备 Fwn4c4-%
五、存货 8NLTq|sW
1.“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k8E'wN
2.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重点) 31b9pi}nf
3.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eup#.#J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W6
/I
如果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与该项销售合同直接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即,如果企业就其产成品或商品签订了销售合同,则该批产成品或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j'lfH6_')e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2oe;q2X[G
(3)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OyVdQ".
(4)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kJP
fL s
【解释1】值得说明的是,一般市场价的确定应以主要销售地的销售价格为准。 '\ec ,&4Z
【解释2】企业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确定,而不是根据成本与估计售价之间的差额确定。(关键点)(2003年单选) ?`?"j<4e
【解释3】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等于可变现净值。 ;5tSXgGw7
4.材料期末计量特殊考虑 /M>8ad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c!@g<<}[(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G{{f
5.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重点)(2006年综合题) "i$Avm
当有迹象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于期末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A[-\>J7y
【解释1】在资产负债表日只要该存货发生减值就要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而不管日后是否会发生价格会升。(关键点)(2003年单选) :5?
g<@
【案例】X公司根据企业会汁准则的规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2005年11月末,X公司持有的500公斤乙产品的账面成本总额为9 000 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 000 000元,由此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1 000 000元。2005年12月,乙产品的数量未发生增减变动,但X公司与乙公司于2005年12月5日签订了购销合同,约定于2006年1月以每公斤12 400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向Z公司销售乙产品400公斤。2005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价格上升,乙产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为每公斤18 500元。对此,X公司未做任何会计处理,仍保留1 000 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综合题) f`@$saFD
【答案】 A-:58Qau+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4 N_TWT&o4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24 cPe0o'`[
6.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和转回(2004年单选) [4,=%ez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7B
GMG|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DUsI}
7.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09y%FzV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F$Q(2:w
【相关连接】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是指售出的存货应当将其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转回是指的存货价值回升而将跌价准备转回。 3QSP](W-(
【案例】假定M公司2003年度仅生产销售乙、丙两种产品,年初、年末存货除产成品库存外,无其他存货,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M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年初、年末账户余额均为1300万元,2003年度未作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和转回。乙、丙两种产品的详细资料如下: |}paa
(1)乙产品年初库存10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本年生产乙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为1.8万元;本年销售1500件;乙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1.7万元。 b;#Z/phix
(2)丙产品年初库存800件,单位成本为5万元,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为4万元;本年生产丙产品2000件,单位成本为4.5万元;本年销售300件;丙产品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为5.5万元。 \`?l6'!
在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测试后,A注册会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 )。 E.kGBA;a?
A.存货跌价准备转销800万元,转回500万元 X-Y:)UT
B.存货跌价准备转销500万元,转回800万元 {f]K3V
C.存货跌价准备转销800万元,转回500万元,提取150万元 H3T4v1o6
D.存货跌价准备转销500万元,转回800万元,提取150万元 !%n3_tZC
【答案】C 9J%
~?k
【解析】乙、丙两种产品2002年末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000×(2-1.5)=500万元、800×(5-4)=800万元,即2003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均为1300万元。 WXP=U^5Si
乙产品:2003年销售1500件,按先进先出法原则,年初1000件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应转销;年末单位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1500×(1.8-1.7)=150万元。 GD?4/HkF
丙产品:2003年销售300件,按先进先出法原则,年初300件已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应转销;年末因价值回升应转回年初500件已提取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CSx V^
7.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重点掌握各种计价方法的计算)(2004年单选) XiE
8.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b已过期不可退货的存货;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2003年单选) - 7)%J+5
【解释1】存货账面余额转入当期损益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0?525^
六、长期股权投资 }
y@pAeS,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本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nff&~lwhZ
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下列情况下,企业应运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L 1=HD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vbU| a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l@vau pg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xwG=&+66
4.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ur^)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