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8O
一、属性抽样 hu]l{TXi
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变量抽样方法。 *{t]fds
抽样流程: ~o_zV'^f@o
(一)设计样本阶段 X]Aobtz
1、确定测试目标和审计程序 =bx;TV
注册会计师审计最终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审计抽样只不过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所有应当根据审计目标而确定审计抽样的测试目标。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m| /
?((s
测试目标确定了以后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测试目标确定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iI!MF1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f: j9z
e
注册会计师根据测试目标定义总体,根据审计程序所实施的对象确定抽样单元。 Qj1qx;S
在定义总体的过程中要注意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比如注册会计师要确定被审计单位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就不能将应付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因为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定应该入账的应付账款是否入账,但应付账款明细账记录的都是已入账的。而将验收单作为总体则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是否低估了应付账款(验收单是要经过连续编号的,应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同时在控制测试中还应注意总体的同质性(也就是稳定性),如果总体中所含项目差别太大,应分别作为独立总体处理。 :7WeR0*%
3、定义误差 nY>UYSv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 _~l*p"PL<
4、定义测试期间
}T)0:DF1,
注册会计师通常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由于期中测试获取的证据只与控制截止期中测试时点的运行有关,所以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如何获取关于剩余期间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与控制在剩余期间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有关的证据。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应修正其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并考虑对变化后的控制进行测试。 pR3@loFQ`o
mMNT.a
(二)选取样本阶段 0eGz|J*7
1、确定样本规模(即抽多少) AHo4%
5
(1)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9JDdOjqo
①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ii3{HJ*C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会影响审计的效果。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变动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可接受就表示不得超过某个值,可接受的越小就意味着要越谨慎,那就必须扩大样本规模才能使风险降低) qZV.~F+
②可容忍偏差率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