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30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审计抽样重点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07-23
+QOK]NJN  
  一、属性抽样 {$ pi};  
  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变量抽样方法。 =s*4y$%I  
  抽样流程: ooCfr?E  
  (一)设计样本阶段 ~$rSy|19  
  1、确定测试目标和审计程序 _;/+8=  
  注册会计师审计最终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审计抽样只不过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所有应当根据审计目标而确定审计抽样的测试目标。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c>! ^\  
  测试目标确定了以后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测试目标确定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lUaN0O: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r O!-  
  注册会计师根据测试目标定义总体,根据审计程序所实施的对象确定抽样单元。 biForT_no  
  在定义总体的过程中要注意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比如注册会计师要确定被审计单位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就不能将应付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因为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定应该入账的应付账款是否入账,但应付账款明细账记录的都是已入账的。而将验收单作为总体则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是否低估了应付账款(验收单是要经过连续编号的,应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同时在控制测试中还应注意总体的同质性(也就是稳定性),如果总体中所含项目差别太大,应分别作为独立总体处理。 knfmJUT  
  3、定义误差 C1qlB8(Wh>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 J l{My^I5  
  4、定义测试期间 T11>&K)  
  注册会计师通常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由于期中测试获取的证据只与控制截止期中测试时点的运行有关,所以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如何获取关于剩余期间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与控制在剩余期间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有关的证据。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应修正其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并考虑对变化后的控制进行测试。 $Y\7E/T  
^ 4p$@5zH  
  (二)选取样本阶段 !w0=&/Y{R  
  1、确定样本规模(即抽多少) cXr_, >k  
  (1)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9l|*E  
  ①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c 79&S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会影响审计的效果。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变动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可接受就表示不得超过某个值,可接受的越小就意味着要越谨慎,那就必须扩大样本规模才能使风险降低) )T&r770  
  ②可容忍偏差率 (/9erfuJ  
  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变动关系。与上述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理解上类似。 >z% WW&Z'  
  ③预计总体偏差率 0zsmZ]b5E  
  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呈同向变动关系。比如注册会计师连续审计同一家客户,该客户以前年度重大错报非常多,注册会计师预计本年的重大错报也会非常多,那就需要扩大样本规模,以减小风险,由此可以看出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的变动关系呈同向。 <xrya _R?  
  特殊说明的两点: gR_Exs'K  
  ①在控制测试中不存在总体的变异性。 B?e] Ht  
  ②总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本规模的变大而变大,但变动呈递减趋势,当样本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sXT8jLIf  
  (2)样本量的确定 *o!#5c  
  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可以采用查表法确定样本量。(教材第155页表8-4) 5zyd;y)|'  
  2、选取样本(即怎么抽) 'F:Tv[qx  
  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法货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或系统选样的方法。随机数表法在教材146页,系统选样在147页。 PCa0I^d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即对抽出来的样本怎么查) Po.by~|  
  这个步骤与审计抽样没有什么关系。根据确定的审计程序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ytV[x  
  对样本不能实施审计程序的几种情况: Z^%HDB9^  
  ①无效单据。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确信该单据的无效是正常的且不构成对设定控制的偏差,就要用另外的单据代替。 JW=q'ibR  
  ②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单据。与无效单据的处理类似。 <K>qK]|C  
  ③对总体的估计出现错误。 vIZFI  
  ④在结束之前停止测试。 `D$RL*C;M`  
  ⑤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 [A] +Azc  
^gY'^2bzxu  
  (三)评价样本结果(重点掌握) IJ:JH=8  
  首先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 ?iamo.0zN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 C~nL3w  
  然后用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比较结果: {d)L0KXK  
  1、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 \ NKw,`/  
  2、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从而说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则应增强控制的有效性,需要调高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扩大样本规模,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ER}5`*X{  
  3、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要谨慎做决定,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 1CJAFi>%D  
u?>8`]r  
  二、变量抽样 ?+%bEZ`  
  (一)设计样本阶段 9A|9:OdG1  
  1、确定测试目标和审计程序 )wdd"*hv  
  与属性抽样一样,测试目标也应服务于审计目标。在细节测试中的目的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获取与存在错报有关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高的某个项目的某个认定作为测试目标。 =rkW325O  
  测试目标确定了以后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测试目标确定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9F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WD*z..`  
  根据测试目标定义总体,根据审计程序实施的对象确定抽样单元。 Um* &S.y  
  3、定义误差 QBfo=9[=e  
  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指的是错报。 m& D#5C  
  (二)选取样本阶段 ~~m(CJ4S  
  1、确定样本规模(即抽多少) A^zd:h-  
  (1)样本规模的计算 '!`]Zc  
  样本规模n= &]A0=h2{P*  
  其中, 41Ab,  
  n——初始样本规模; i.KRw6  
  SD*——预先估计的总体标准差; "x0KiIoPk  
  N——总体规模; KYl!Iw67d  
  TM——总体可容忍错报(重要性); 5{vuN)K3  
  E*——预计总体错报; 5v=e(Ph +  
  ZA——可接受的误受风险的置信系数; `joyHKZI.  
  ZR——可接受的误拒风险的置信系数。 !HP=Rgh  
  (2)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 {K: ] dO  
  ①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e+<9Sh7&  
  与样本量呈反向变动(可以这样理解:可接受就表示不得超过某个值,可接受的越小就意味着要越谨慎,那就必须扩大样本规模才能使风险降低)。 I\Cg-&e  
  ②可容忍错报(类似于认定层的重要性) ]*Kv[%r07c  
  与样本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认定层的重要性越低,就要越谨慎,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多)。 PR,8c  
  ③预计总体错报 l?Ibq}[~  
  与样本量呈同向变动关系(与属性抽样中的预计总体偏差率同理) "3_GFq  
  ④总体的变异性 IABF_GwF  
  与样本量呈同向变动关系(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jw0wR\1  
  2、选取样本 PY&mLux%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bo`@ !-#  
  这个步骤与审计抽样没有什么关系。根据确定的审计程序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3A|Z=,5  
  (三)评价样本结果 \]dvwN3x  
  原则:首先计算出总体错报上限,并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不能接受;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不管低多少),则总体可以接受。 }'n]C|gZ  
  总体错报上限为根据样本错报推断总体错报的点估计和计算抽样风险的允许限度之和。 =j{Kxnv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传统变量抽样推断的总体错报的点估计。 ),^pi?  
  1、均值估计抽样(适合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  [ A 7{}  
  先计算样本的平均值,用样本的平均值作为推断的总体的平均值。 X!@ Y ,  
  样本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GLMpWD`Wo  
  推断的总体审定额=样本平均值×总体规模 LyL(~Jc|  
  推断的总体错报额=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审定额 (得出的结果为正数则是高估,负数则为低估;如果用推断的总体审定金额-总体账面金额得出的结果为正数为低估,负数为高估。) SDs#w  
  2、差额估计抽样(适合样本项目中存在错报的情况) rD9:4W`^  
  先计算样本的平均错报,用样本的平均错报作为推断的总体错报。 bU/YU0ZIT  
  样本平均错报=样本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的差额/样本规模 _N0N #L4M  
  推断的总体错报=样本平均错报×总体规模  (同样得出的结果是正数为高估,负数为低估。) VSh&Y_%  
  3、比率估计抽样(适合样本项目中存在错报的情况) e_cK#9+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d"Zyc(Jk  
  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P.mlk>r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得出的结果为正数则是高估,负数为低估) t >.=q: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推断的总体错报额是用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审定金额还是用推断的总体审定金额-总体的账面金额都可以,但不能算出结果之后就一了了之,一定要写明是高估还是低估! >gz 8,&  
k~fH:X~x  
bL+}n8B  
  三、PPS抽样 o%0To{MAF-  
  PPS抽样是利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属于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结合。 @Qp#Tg<'  
  使用PPS抽样必须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ViG>gMGv  
  1、总体的错报率很低(因为PPS抽样会高估错报额,如果错报率过高,高估的越多,可能会导致误差太大,使抽样失去意义)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这是PPS抽样使用的泊松分布的要求;  s=556  
  2、总体中任一项目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价值。 x@[6u  
JU)k+:\a  
  (一)设计样本阶段 $R:Q R?   
  1、确定测试目标和审计程序 U"~W3vwJ  
  测试目标应服务于审计目标。PPS抽样虽然是运用属性抽样原理,但目的却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获取与存在错报有关的证据。 )CgH|z:=b  
  测试目标确定了以后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测试目标确定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wxT( ktE  
  2、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 6& 6|R3  
  根据测试目标定义总体,但抽样单元在PPS抽样中不用自定义,因PPS抽样是以货币单元(也就是1元钱)作为抽样单元的。 eo.B0NZsF  
  3、定义误差 0s RcA-9  
  在PPS抽样中,误差与变量抽样一样为错报。 sa"}9IE*8  
62K#rR S  
  (二)选取样本阶段 rZE+B25T~  
  1、确定样本规模 w6pXF5ur>  
  (1)公式法(必须记住这个公式) r\)bN4-g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价值×风险系数/(可容忍错报-预计总体错报×扩张系数) ^`Hb7A(  
  (2)查表法 Aq\K N.  
  因为PPS抽样基于属性抽样原理而形成,所以可以利用属性抽样样本量确定方法,即查表法(教材155页表8-4) !0F+qzGG7  
  2、选取样本 3Vak C  
  可采取随机选样或系统选样方法。 F07X9s44E  
  (1)随机选样法 k|U2Mp  
  就用教材第174页的表8-16举个例子吧。假设有7376张1元钱纸币摆放在一张桌子上,把这7376张纸币分成12份,第1份为357张,账面金额为357元,第2份为1281张,账面金额为1281元,第三份为60张,账面金额为60元… …依次按照教材表8-16第二列的账面金额设置。那么第一份就是从第1元到第357元,第二份就是从第358元到第1638元,第三份就是从第1639元到第1698元… … 从计算机随机生成3个数字,比如524,1600和1625。那么就从上面的12份纸币中找到上述3个数字对应的纸币,将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一份纸币拿出来作为样本。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随机数所在的是属同一份纸币,不能将其视为同一样本,应作为两个样本处理。 &:1q3 gDm  
  (2)系统选样法 Kx?8 HA[5  
  系统选样首先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由同样的货币单元构成的组,并从每一组中选择一个逻辑单元。每组的货币单元数量就是选样间距。 > `0mn|+  
  在使用系统选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在1和选样间距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这个数字就是随机起点。然后注册会计师计算总体中逻辑单元的累计账面金额。选取的第一个逻辑单元就是包含与随机起点相对应的货币单元的项目。然后注册会计师每隔n个货币单元依次选取所需的抽样单元,并选择包含这些抽样单元的所有逻辑单元。 e^$JGh2  
T)', }=  
  (三)评价样本阶段 8DM! ]L  
  PPS抽样能够根据样本的错报额直接得到总体错报额的上限,并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不能接受;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不管低多少),则总体可以接受。 c]/S<w<  
  首先要计算各错报比例。 dcyHp>\)|  
  错报比例=t=错报金额/账面金额 Z[eWey_  
  然后对错报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排列,错报比例最大的作为t1 ,接下来是t2 ,依次类推。 \k^ojzJ  
  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注册会计师估计的总体错报上限是 g!9|1z  
  基本界限= L0 = u(\O@5a  
  (其中BV代表总体账面金额,MF为风险系数,考试时会给出;n为样本量,考试时可能需要利用公式计算) 8)ng> l  
  第一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 L1= *N"CV={No  
  第二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L2= 5G$ 5d:[(  
  依次类推。 <XN=v!2;  
  总体错报上限=基本界限+第一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第二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 … FYK`.>L28  
  算出总体错报上限后,将其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形成抽样结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