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学习有决窍吗?不少会计学员认为会计课程学习单调,整天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IYb@@Jzo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i-cR4=LL{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j?#S M!f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k<{j[<f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yD$rls:v<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Ay/ "2pDZ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eLM_?9AZ!R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P*Uu)mG)G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VWaI!bK
记账规则之歌 !Tr +: SM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P%(pbG-X.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OANn!nZ.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
=br-c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i` n,{{x&4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iE0A-;:5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79z(n[^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QGlRd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6uOR0L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JO1KkIV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fj(xrI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Ay22-/C|@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W1i
Kn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KzG8K 6wZ
待摊预提之歌 /k l0(='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AUR]&_B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92:h6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G/O!02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1)X%n)2pr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D
;X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DbL|;z1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Z
~:S0HDP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N?'foLb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Nj@k|_1
股利核算口诀 ==l p\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g;~: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25NZIal<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1}}.e^Tsfr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r*OSEzGUz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F` cNw]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e+hM $Q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W?k~.uw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sfA/9"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Eo!1
WRruF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5rr7lwWZ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x@;XyQq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cAogz/<S
①分派值30,000 kS%FV;9>(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学会计xuekuaiji.com G!C2[:[g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 h%-Jc
借:应收股利 30,000 {+0]diD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p80X
^g
贷:投资收益 40,000 ) ^'Q@W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jT>)MXPu
借:应收股利 50,000 }5z6b>EI9a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 NIY0f@1z-
投资收益 40,000 @0; 9.jml,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CexP^;!U
借:应收股利 25,000 5wmH3g#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_~UO^*h
贷:投资收益 35,000 Ou"QUn|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4_ztIrw
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F42r]k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 ;]D@KxO$dJ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8Az0[!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y)X;g:w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FVW<
F(g`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Ol`/r@s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vvU;5
5-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7hZCh,O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q"M[{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EDcR:Dw3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mT
<4@RrB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B.-5$4*s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DXk
Ab2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J]Yj,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oSQWC=T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G"T)+!6t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PspH[db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w_E[2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0_ *AwIcN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s3HwBA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H@uhjH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M=HW2xn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d8`^;T
;}d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BG_m}3j
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UopGlA
,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tSV}BM,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VT96ph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z'=*pIY5f
每个财务人员都应该了解会计做帐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目前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用信息化管理,你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和如何设置,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