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在上市公司施行。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完全按新准则的内容编写,体现了新准则的理念。和2006年的考试大纲、教材相比,2007年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发生根本性变化,教材的章节从二十四章增加到了二十八章。 jB9~'>JY
一、教材的框架 _nzTd\L88
\N0wf-qa=
2007年的教材共二十八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1E+
Z;u3G4XlF
第一部分 总论 .|DrXJ\c
Q<szH1-
本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础。 WJ8osWdLu
3y$6}Kp4?
第二部分 会计要素的确认、记录和计量 DHjfd+E=s
sJQ~:p0e
包含的内容从第二章到第十三章。 IrRe
6nf@K
_H}hK kG+
第三部分 特殊业务和具体准则章节 X%
99@ qv
-#<{3BJTrz
包含的内容从第十五章到第二十四章 7r3CO<fb
JSq3)o9?/
第四部分 财务报告 2>.b~q@
[T'[7Z
包含的内容是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到第二十八章 1QhQ#`$<1
[Djx@x
二、新旧变化 >^W6'Q$P<
TWRnty-C
1.新会计准则体系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多年来,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一直居于显要地位,利润也成为各方面考核企业管理层业绩、衡量企业盈余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如果片面侧重于利润表,容易为一些企业留下追逐短期利益和操纵利润的空间。而新准则能够较好地避免企业类似的短期行为,体现在教材上,如第二十章《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取消了不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递延(待摊)或预提项目。 &&jQ4@m}j
FP y}Wc*UA
2.提出了历史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等5种会计计量属性,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如第三章《金融资产》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强调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五章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第八章的《投资性房地产》中的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具有商业实质的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强调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第十六章《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等。第六章《固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了现值计量属性,引入了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第七章《无形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了现值计量属性等。 GM8>u O
MdEds|D
3.引入了研究费用资本化制度。如第七章《无形资产》中的符合确认的开发活动支出允许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予以确认;第十八章《借款费用》中的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延伸到了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除了固定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 LH`$<p2''r
ETX>wZ
4.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如第十章《负债》要求企业全面核算职工薪酬费用,将非货币性福利均纳入职工薪酬,按照收益对象摊入成本;第六章《固定资产》中特殊企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应考虑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等。 O\oRM2^u}
$zhvI*0
5.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的原则。如第十四章《财务报告》增加了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等。 3DCR n :
8.%w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