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的命题方向及典型例题解析 ,D;8~llM
J@2jx4
1、实务操作方式 9
3]63NY
WqA)V,E
该命题方式本质上是将一个计算分析题进行压缩处理,就其计算环节中的某一节点进行测试,其难易程度以其测试节点在整个计算环节中的先后为划分标准,越往后的越难。比如,长期债权投资的测试,自其取得至其出售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链条。如果要让题目容易点,就仅测试其某一年的投资收益额;如果要加大难度,就测试某时刻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为此指标的正确计算是以其中间环节的计算正确为前提的,这就相应地加大了计算的复杂性,提高了题目的难度。 #kv9$
该测试方式的选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dHDtY$/_
\p(S4?I7
[1]应收款项的相关计算 z\m$>C|
cb^IJA9}
(1)备抵法的核算 3+Lwtb}XPF
f6Y?),`
【例解】甲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5%,年初坏账准备余额50万元,本年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本年收回上年已核销的坏账8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0万元,其中有一项100万元的应收账款有确凿证据表明只能收回20%,则当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万元。 JTKS5r7?
A. 77 B.80 C.68 D.71 +j 9+~
f SkC>mWv
解析:A @} r*KF-
①期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额=(1000-100)×5%+100×(1-20%)=125(万元); sWlxt q g
②此时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50-10+8=48(万元); H1k)ya x4_
③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25-48=77(万元)。 NPH(v`
".>#Qp%
(2)应收款项的出售或贴现处理 g=\(%zfsxr
`j{3|C=
【例解】2005年4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万元,乙公司签发并承兑了一张商业汇票,票面值为58.5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6个月。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给银行,银行支付48万元的贴现款,但甲公司对此票据的如期偿付不承担连带责任。甲公司预计乙公司会退货10%。则甲公司出售该票据时形成的“营业外支出”额为( )万元。 S%\5"uGa
A.10.5 B.5.85 C.4.65 D.3.96 jWUrw
<.ZIhDiEl
【答案】 C (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w5i*pOG)Z
【解析】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8'Q+%{?1t
借:银行存款 48 c +]r
其他应收款5.85 eQ'E`S_d
营业外支出 4.65 }ekNZNcuM
贷:应收票据 58.5 &}u_e`A
r ~{nlLO}
[2]存货的计价认定,包括取得计价、发出计价和期末计价三个方面。其中,发出计价与期末计价又可分为三种计价模式,一是实际成本计价方式下的认定;二是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的认定;三是商业企业特有计价方式的认定。 D9g*+KM&
spA|[\Nl
【例解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l
-XfUjJ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b
s<ZWT
zu}uW,XH-
答案:C aG7Lm2{c"
解析: )j8'6tk)Z
由于合理损耗列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且运输费用要抵扣7%的进项税,所以,该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200×50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TIp\-
会计分录如下: t%mi#Gh(
借:原材料 6093800 - k0a((?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4200(=1020000+60000×7%) | d*<4-:
贷:银行存款 7118000 (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uWUQ#9
C/!P&`<6
【例解2】A企业2001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4000元,“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50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475000元,计划成本425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100000元,则该企业2001年6月30日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 cUug}/!I
A、621 000元 B、614185元 C、577 400元 D、575 000元 Sqp91[,
F[coa5
答案:A OFohyy(
解析: bmHj)^v5]
(1)材料成本差异率=(4000+50000)/(250000+425000)×100%=8%; |}77'w :
(2)发出材料的差异额=100000×8%=8000(元); \ ERBb.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8000=108000(元); ^
h_rE
|c
(4)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50000+4000)+475000-108000=621000(元)。 GNW$:=0u
_oZ3n2v}@
【例解3】某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对存货计价,第一季度实际毛利率30%,4月1日存货成本1200万元,本月购入存货成本2800万元,销售商品收入3000万元,销售退回300万元。则4月末存货结存成本为( )元。 d*TH$-F!p
A、1300 B、1900 C、2110 D、2200 ):Fg {7b]n
=4)8a"7#.
答案:C s3Bo'hGxG
解析: 3x(Y+
ymP
(1)毛利率法在运用时,通常是本季度采用上季度的毛利率,在本季度的前两个月使用毛利率法,而在第三个月则采用最后进价法进行倒挤,以调整由于选用上季度的毛利率而产生的误差额。 &v]xYb)+<
(2)根据上述规定,4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3000-300)×(1-30%)=1890(万元);结存成本=1200+2800-1890=2110(万元)。 F4=X(P_6
<1vogUDW
【例解4】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北 京 安通学校提供) B
Hpay
A.6 B.16 C.26 D.36 XyB_8(/E
Ks3YrKk;p
答案:B :2
\NG}
解析: xRZ K&vkKE
①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1200-400)=204(万元); W DnNVE
②期末存货应提足的准备额=360×[(1200-400)÷1200]-204=36(万元); ZXhNn<
③期末存货已提准备额=30×[(1200-400)÷1200]=20(万元); g1XpERsSEV
④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准备额=36-20=16(万元)。 O4nA?bA
v#d3W|
~
[3]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下的会计核算,包括:入账成本的确认、现金股利的界定两个方面。 +^J&x>5
`_&vvJPn@!
【例解】2003年7月1日,茂源股份有限公司用原材料投资于化成有限责任公司,原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公允市价和计税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率17%,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投资各方约定,该批原材料投入后,占化成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3年10月1日,化成公司分配上年度利润20万元。2003年化成公司实现净利润380万元,2004年4月1日,化成公司分配利润100万元。则2004年4月1日茂源公司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为( )万元。 s|WcJV
A.15 B.18 C.20. 5 D.28.5 Zc";R!At
cm!vuoB~~
答案:B Z2;~{$&M+
解析: Ozqh Jb
①2004年应冲减的投资成本=[(20+100)-(380×6/12)]×15%-20×15%=-7.5(万元); bz:En'2>F
②2004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15%-(-20×15%)=18(万元)。 e<DcuF<ZS
/?>W\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