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 \ub7`01
?PuBa`zDE
①被投资方发生所有者权益变化时,投资方账面价值的调整及某时点投资账面价值的确认; ZCMw3]*
h5*JkRm
【例解1】甲公司1998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其投资占乙公司股本的80%,乙公司1998年初的所有者权益为300000元,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00元。甲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该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期为10年。乙公司1998年、1999年和2000 年实现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00000元、-200000元、350000元,1998年至2000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则200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 !"?#6-,Xn
A、156000 B、250000 C、180000 D、350000 u%&`}g
Vz~{UHH6
答案:A .F98G/s
解析: PCHu#5j_a
(1)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所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280000-300000×80%=40000(元),投资成本为240000元。 jl4rbzse
(2)1998年甲公司因乙公司亏损300000元而冲减投资价值240000(=300000×80%),同年分摊股权投资差额4000元(=40000÷10),最终使得1998年末的投资账面价值=280000-240000-4000=36000(元); g1/:Q%R,
(3)1999年乙公司发生亏损200000元,使得甲公司的投资价值等于零,当年不能分摊股权投资差额,而且在备查簿中登记未入账的亏损124000元(=200000×80%-36000)。 \tf<B\oa
(4)2000年乙公司实现盈余350000元,甲公司首先冲减未入账的亏损124000元,再入账确认投资收益156000元,此时的投资账面价值等于156000元,并未达到投资成本240000元,所以,当年仍然不摊销股权投资差额,这样,2000年末的投资价值等于156000元。(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_R~%Yh+'E
[
L3=x;U
【例解2】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5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8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每股一元,共计800万股,乙公司持有其中的50%。2005年7月1日,甲公司完成对新投资者的股份募集,共计2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2元,股票发行费为20万元。甲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万元,则乙公司因该新股的发行而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为( )万元。 -u6bAQ
A.149 B.1190 C.137 D.1185 >N^Jj:~l
~Z\8UsVN
答案:A |s7s6k)mm
【解析】 "%`1]Fr
(1)甲公司发行新股前乙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量=(8000+30)×50%=4015(万元); F&4rO\aC"/
(2)甲公司发行新股后乙公司所有的股份比例=(800×50%)÷(800+200)×100%=40%; N]>=p.#j
(3)甲公司发行新股后乙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量=(8000+30+200×12-20)×40%=4164(万元); /hr7NT{e%v
(4)乙公司因新股发行而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额=4164-4015=149(万元)。 f%is~e~wc
ePOG}k($/%
②成本法转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指标的计算,尤其是新旧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与分摊; dN$0OS`s[
'F+C4QAq
【例解】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以250万元从乙公司取得A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2000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2000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甲公司已收到现金股利。2000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01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720万元收购丙公司持有的A公司30%的股权。甲公司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摊销。则甲公司的该项股权投资2002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为( )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Gsc;X'id
A.25 B.23 C.22 D.20 l5S aT,%
,`'Qi%O
答案:C m|SUV
解析: Z^bQ^zk-
(1) 第一次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250-2000×10%=50(万元); 7x"R3
(2) 第二次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20-(2000-100+300)×30%=60(万元); l.67++_
(3) 由于新旧股权投资差额要分别摊销,所以2002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50÷5+60÷5=22(万元)。 3]5^r}
\\iQEy<i
③长期股权投资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 h9t$Uz^N
2,DXc30I
【例解】甲公司持有乙公司50%的股份,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当初投资时形成股权投资贷差300万元,2003年末该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可收回价值为1500万元,2004年该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100万元,可收回价值为2050万元,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将该投资抛售,售价为2300万元,则出售时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t|w_i-&b,
A.200 B.250 C。300 D.150 {3|t;ZHk
ak7bJ~)X=
答案:A +%+tr*04O
解析: k$
4y9{
①2003年末提取准备的会计处理: iw3FA4{(
借:资本公积 300 $njUXSQ;
投资收益 200 zIqU,n|]s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0 \T4v|P
w\
②2004年末反冲准备时: cXA
i k-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50 \{Y 7FC~
贷:投资收益 200 8H%;WU9-
资本公积 250 &fDIQISC
① 2005年出售该投资时: Gw}%{=D9
借:银行存款 2300 4X!/hI=jq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7o7)0l9!
贷:长期股权投资 2100 0\X\izQ5
资本公积 50 )1]ZtU
投资收益 200 vk}n,ecl
S ^!n45l
[5]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主要测试点有:入账成本的确认、每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某时点投资账面价值的确认、出售损益的计算。 X:A^<L
~
h=W:^@G
【例解1】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买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系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债券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R|6Cv3:
A、27 B、31.5 C、45 D、60 (of#(I[m7
{kA0z2Fe
答案:A KI.q@zO6|
解析: w^\52
①该债券的净买价=1064.5-1000×6%×3/12=1049.5(万元); 0CZ:Bo[3
②该债券的溢价总额=1049.5-1000=49.5(万元); +jAGGv^)
③该债券投资当年分摊的债券溢价=49.5÷(2×12+9)×9=13.5(万元); }fp-pe69z
④该债券投资当年的票面利息=1000×6%×9/12=45(万元); ayn) 5q/z
⑤该债券投资当年分摊的债券费用=16.5÷(2×12+9)×9=4.5(万元); [@&m4 7
⑥该债券投资当年的投资收益=45-13.5-4.5=27(万元)。 ST|x23|O]
n7zm
>&
【例解2】甲公司2004年4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2003年1月1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甲公司支付买价1135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9万元,(达到了重要性标准),该债券采用直线法分摊溢、折价,则2005年末该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V><,UI=,n
A.1216.8 B.1036.8 C.1141.8 D.1180 F|IAiE
vHgi<@u
答案:A "H=6j)Cb
解析: us1Hu)
(1)该债券投资的净买价=1135-1000×6%×[(12+3)÷12]=1135-75=1060(万元);
qSM|hHDo)
(2)相比此债券的面值1000万元,该债券投资的溢价额为60万元(=1060-1000); h\$$JeSV]
(3)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某时点的投资账面余额=(债券面值+已提利息+未摊溢价或-未摊折价+未摊的债券费用),就该债券投资而言,2005年末的账面余额=1000+1000×6%×3+60÷(3×12+9)×(2×12)+9÷(3×12+9)×(2×12)=1216.8(万元)。 LGq'WU31:)
备注:如果是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则某时点的投资账面余额=(债券面值+未摊溢价或-未摊折价+未摊的债券费用) 6]&OrS[
iJ ($YvF4
[6]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确认、折旧额的计算、期末减值准备的计算(特别是折旧计算与减值准备计算的结合)、改良支出的分摊及处置损益的计算。 U&g@.,Y#
)cW#Rwu_A4
【例解1】某企业于2004年3月31 对某生产线进行改造。该生产线的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减值准备余额为200万元,2004年3月31日累计折旧为1000万元。在改造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10万元,发生人工费用100万元,耗用水电等其他费用120万元。在试运行中取得试运行净收入30万元。该生产线于2005年1月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生产线可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130万元。改造后的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 )。 ~IY%
A.2900万元 B.2930万元 +G$4pt|=
C 3100万元 D.4130万元 j%Y#(Q>
7!$Q;A
答案:A |'e^QpU5
解析:改造完成时的实际成本=(3600—200—1000)+(310+100+120—30)=2400+500=29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130(万元),改造后的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2900万元。 (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Oe2JfJwx
5-FQMXgThc
【例解2】甲公司于2000年初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折旧期为5年,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2001年末可收回价值为48万元,2003年末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则2003年末应贷记“营业外支出”( )万元. ;(b9#b.
A.10 B.8 C.2 D.12 /}((l%U E.
Bj+S"yS
答案:C h8x MI
解析: mu\6z_e
(1)2001年末提取了12万元的减值准备; (j%~u&+-
(2)2002年.2003年分别计提了16万元的折旧; vt/x
,Y
(3)2003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万元,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不 C>ICu*PW
考虑减值准备的折余价值为20万元,所以,此时的固定资产价值有所恢复但并未完全恢复,期末应提足的减值准备为2万元,相比已经提取的12万元准备,应作如下分录: fZ6MSAh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 ^3G{|JB!+
贷:累计折旧 8 @#l `iK
营业外支出 2 \e:7)R2<!x
_jvx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