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确认,主要测试的项目有: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未分配利润等。 =}_c=z?UY
=C5[75z#+
【例解】某企业年末“应收帐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有借方余额50000元,贷方余额20000元,“预收帐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有借方余额3000元,贷方余额10000元,应收帐款对应的坏帐准备为10 000,则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帐款”项目和“预收帐款”项目的期末数分别为( )。 k6G23p[9
A、30000元/70000元 B、50000元/10000元 C、43000元/30000元 D、70000元/13000元 d4A}BTs1
.
>h|e_E
答案:C hb^e2@i;Oq
解析:根据“应收账款”及“预收账款”的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再与其备抵账“坏账准备”相抵后填列“应收账款”项;根据根据“应收账款”及“预收账款”的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预收账款”项。具体到本题,“应收账款”项=3000+50000-10000=43000(元),“预收账款”项=20000+10000=30000(元)。 >Li
~Og@
EMJio\
[12]现金流量表项目的金额确认,主要测试的项目有: !4-NbtT
Pv
Ke|In(
①公式推导认定现金流量:包括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d(
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销售材料、提供劳务)+ (应收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销项税发生额-应收项的意外减少(指的是不兑现的应收项减少,主要包括:坏账的发生;票据贴现造成的借记财务费用额;非现金抵账等)+收回以前的坏账。 <>2QDI6_
这里需注意的是: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根据以下公式去推导: A}[Lk#|n
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净额-应收账款的期末净额)+(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 =:9n+7~$
3nR|*t;
【例解1】甲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销售商品,其他业务是提供运输劳务,当年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500万元,销项税发生额为76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5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年初数为700万元,年末数为660万元,“应收票据”年初数为120万元,年末数为150万元,“预收账款”年初数为89万元,年末数为66万元。本年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400万元,贴现息为5万元,坏账准备的年初余额为35万元,年末余额为72万元,本年收回上年的坏账4万元。根据以上资料,本期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填列的金额是( )万元。 `(Ei-$
>U&
A.5784 B.4790 C.5864 D.5809 DH m$gk
qH"0?<$9
答案:C 4}#*M2wb
解析:(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sm\/wlbE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00+650+(120-150)+(700-660)+(35-72)+(66-89)+765-5+4=5864(万元)。 (Z6[a{}1i
U3A>#EV
【例解2】某企业2002年主营业务成本30万元,进项税额4万元,应付账款期初余额1万元,期末余额0.95万元,预付账款期初0.9万元,期末余额0.8万元,存货期初余额10万元,期末余额8万元,本期计入制造费用工资3万元,计入生产成本工资5万元,本期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折旧5万元,计算现金流量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现金的金额为( )万元。 n |.- :Zy
A、24 B、18.95 C、29 D、34 WET $H,
qdUlT*fw
答案:A o<T>G{XYB
解析: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对应存货减少的部分,如:销售材料结转的成本)+存货的意外减少(指的是未对应“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的存货减少部分。如:管理部门领用材料)+(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付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进项税发生额-存货的意外增加(指的是非购买渠道造成的存货增加。如:折旧、待摊、预提计入制造费用的部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的部分)。 7.akp
这里需注意的是: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根据以下公式去推导: |
M-@Qvgh
存货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的期末净额-存货的期初净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P,tN
;c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的现金=30+4+(1-0.95)-(0.9-0.8) -(10-8) -3-5-5=18.95万元。 vWzNsWPK"{
yvNYYp2r
②“对号入座”认定某项目的金额计算; ,CwhpW\Y
1gH5#_?
【例解】下列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流量中,不属于投资活动范畴的是( )。 E/AM<eN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大额装修费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zXZy:SD
C.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 D.购买可转换公司债券 hoSk
d v@6wp:
答案:C _czLKbcF
解析: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属于经营活动范畴。 5F&i/8Ib
c3oI\lU
③间接法下净利润与相关项目的调整关系。
=ngu*#?c4
WDgp(Av!
【例解】在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时,下列各调整项目中,属于调增项目的有( )。 6o6!Ol
A.投资收益 B.待摊费用的减少 cF,u)+2b|6
C.预提费用的减少 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oO0%#1H
$#"}g#u
答案:B _%<7!|"
解析:此类题目所测试的就是间接法下的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只要熟悉项目间的加减关系就足可应对。 -YSn 3=
/A##Yv!biR
[13]所得税的三项指标计算,即:所得税费用额、应交所得税额和递延税款额等,有时还要延伸计算净利润指标。 `qs'={YtU
:UFf6T?
【例解】甲企业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0年前所得税税率为30%,从2000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0年初“递延税款”为贷方余额3万元,2000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4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3万元,支付违法经营罚款1万元。则2000年的净利润为( )万元。(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zhwDQ.
A.134.96 B。 134.36 C。 134.69 D。 135.29 @RT yCr
T /[)U
答案:B 1mA)=hu
【解析】 o{>hOs
&
①应税所得= 200-4+3-3+1=197(万元); y]cx}9~
②应交所得税= 197×33%=65.01(万元); REFisH-
③本期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 3÷30%×(33%-30%)+4×33%-3×33%=0.63(万元); 1Kwl_jf
④本期所得税费用= 65.01+0.63=65.64 )Q7;)iPY#
⑤本期净利润= 200-65.64=134.36(万元)。 APK@Oq
mb\vHu*53
[14]外币账户汇兑损益额以及“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的计算。 9
x{T"'
unjo&
【例解】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2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 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美元=8.21元人民币。 2002年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入的该240万美元于2002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 kl2]#G(
A.2.40 B.4.80 C.7.20 D.9.60 &+%CC
D.$EvUSK<.
答案: !M3IuDN
解析: oHeo]<Fbv
①购入美元时产生的汇兑损失=240×(8.25-8.21)=9.6(万元); y0A2{'w
②期末调账产生的汇兑收益=240×(8.22-8.21)=2.4(万元); |a^ydwb
③该笔美元在3月份产生的汇兑损失=9.6-2.4=7.2(万元)。 1Rl`}7Km
S7N54X2JwL
[15]借款费用资本化额的计算。 F(SeD)ml
{n.g7S~
【例解】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建造某固定资产于2002年12月1目按面值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付息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2000万元(不考虑债券发行费用),票面年利率为3%。该固定资产建造采用出包方式。2003年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与该固定资产建造有关的事项如下:l月1日,工程动工并支付工程进度款 1117万元;4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000万元;4月19日至8月7日,因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检查停工;8月8日重新开工;9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599万元。假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每月按30天计算,末发生与建造该固定资产有关的其他借款,则2003年度甲股份有限公司应计入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的利息费用金额为( )万元。 }yB@?
A.37.16 B.52.95 C.72 D.360 ,9W 0fm\t
j:{<
答案:C kC LeHH|K
解析: KHF5Nt
①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117×12/12+1000×9/12+1599×4/12=2400(万元); Z< uwqA
②资本化率为3%; >@]E1Qfe
③当年资本化额=2400×3%=72(万元)。 QC
]z--wu
E*RP
8
[16]租赁的相关计算,包括:经营租赁双方的租金损益计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额的计算;“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额的计算;售后回租中“递延收益”的分摊额及由此调整的租金费用或折旧费用额的计算。 qJISB7F[%O
l
zuPE,h
【例解】A公司于2000年12月1日将一台全新设备出售给B公司,该设备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3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A公司当日以融资租赁方式回租该设备,租期为4年,每年末支付租金40万元,到期将设备归还给B公司,根据协议,A公司担保租期届满时的设备余值3万元。A公司在2000年12月1日的资产总值达到1000万元。假定A公司对租入设备采用年数总合法提取折旧,则2003年的折旧费用为( )。 -Ca.:zX
A. 40 B.26 C.25 D.32 w8{deSdfP
\6C"b
Q
答案:B ed\,FWR
解析:(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EHo"y.ODg
(1)A公司融资租入的设备价值不会超过总资产的30%,因此,应以最低租赁付款额163万元(=40×4+3)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 `b
t]v $
(2)该租入设备应提足的折旧=163-3=160(万元); Or6'5e?N
(3)2003年计提的折旧费用=160×[2÷(1+2+3+4)]=32(万元); s,`
n=#
(4)售后回租的收益额=130-100=30(万元); ]G|@F
:
(5)2003年应分摊的售后回租收益额=30×(32÷160)=6(万元); ~ RTjcE
(6)2003年累计折旧费用=32-6=26(万元)。 _$Z46wHmB
[nG/>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