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期股权投资专题 J>nta?/,X
Yt r*"-
(1)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 1o)<23q`)
①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qzk]9`i1:
表格1: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认定 [y<s]C6E
]0{,P
!
G)""^YB-
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在被投资方所拥有的权益量时 8"u.GL.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dE(d'*+a
Q"qJ0f)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 E>"SC\#7
d 5hx%M
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在被投资方所拥有的权益量时 F[fs^Q6S$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 *LvdrPxU=
T{BGg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i-x/h-
O /h1ew
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期限 eE{
2{C
首选投资期限,再选≦10年。 0bGQO&s
[
q"LT 8nD\
摊销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会计分录 gX*
&RsF
借:投资收益 Pfm B{
rj<-sfs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kioIyV\=
4U[X-AIY&
J/[PA[Rf
表格2: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认定 zEeix,I
U
Q|g>ga-a
初始投资时 ^brh\M,:@
追加投资时 MOIVt) ZY
zXd#kw;
形成借差 Qb:.WMj[q+
形成贷差 mNX0BZ
wJ7Fnj>u%
形成借差 I#zL-RXT
应分别按规定的摊销期限分摊,如果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较小,可并入初始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一并在剩余期限内摊销。 F<
,"{L
贷差超过尚未摊完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s1T}hp
eBe5H
=I@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额) ?Y9VviC
z}p*";)A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形成股权投资借差额尚未摊完的部分)(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8$Fb
f{'NO`G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二者之差)
o7AI
D,s[{RW+q
贷差小于尚未摊完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时,应作如下处理: 57$/Dn
a$
Ghb]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额) @9MrTP
;i
3C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额)
y $L&N0z
r;fcBepO
形成贷差 H]Gj$P=k
借差大于初始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则作如下处理: QRER[8]r$
X|60W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股权投资差额)(二者之差) "l6Ob
VO*fC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初始投资形成的贷差) b28C(
`P;uPQDzZ3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形成的借差) NbUibxJ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 4WQ
96|F
|%=c<z+8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追加投资形成的贷差) c$)!02
SxM5'KQ
借差小于初始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则作如下处理: 8noo^QO
Q!W+vh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追加投资形成的借差) &F +hh{
0O?!fd n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追加投资形成的借差) ATI2
:?7^STc
x4@IK|CE
②被投资方实现盈余时
~&_BT`a
ybgw#jv=
一般会计处理 DQ_ pLXCC
借: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损益调整) XN'<H(G
U6_GEBz~y
贷:投资收益 p%CcD]o
H=_k|#
/
l' a<k"
h/#s\>)T
特殊会计处理 74%Uojl"
当投资方不是在年初投资时 0I>[rxal
投资当年的收益认定=被投资方当年的盈余额×当年投资期限占整个年度的比重×投资方的持股比例 rcjj(
C
qg8T}y>
如果投资期限内发生了持股比例的变化 XO4r rAYvW
A.如果能够分清股份比例变动前后的盈余归属,则分别匹配股份比例即可。(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IZ+ZIR@}ci
\H
.1I=<
B.如果无法分清股份比例变动前后的盈余归属,则需计算加权持股比例,再乘以当年盈余来认定。 (t-JGye>
@!Q\|
<
a. 计算一个加权持股比例加权持股比例= [(年初的持股比例×12+新增股份比例×所占的月份数 )÷12]×100% u_ym=N57`
8x
<; AL|`
b. 当年的收益额=被投资方当年盈余×加权持股比例 n0=[N'Tw3
_l](dqyuN(
c. 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处理方法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股份变动前后,该投资应始终用权益法来核算;二是无法分清股份比例变动前后的盈余归属。 dn=g!=
`T$CUlt6
被投资方盈余中投资方无资格认定的部分 8'Bik
A.外商投资企业根据其净利润提取的职工福利奖励基金; 1V 2"sE
\-)augq([
B.上交的承包利润 Q
1e hW
.t
RWL!
8@4)p.{5I
③被投资方分红时 HVcd< :g0
`n~bDG>
被投资方分派现金股利时 '~kAsn*/
(1)直接根据总的分红额乘以持股比例认定投资方享有的现金股利额作如下会计处理:(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4w0Y(y
n/-d56
①宣告时: G+f@m,
npdpKd+*K"
借:应收股利 1$~W~O
%$I@7Es>
贷:长期股权投资——某公司(投资成本)或(损益调整) \^rAH@
hKYA 5]
注:当股利不是来自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限内应得的收益时,应冲减“投资成本”,只有来自于投资方赚取的利润的分红方可冲减“损益调整” L&SlUXyt.c
3_+$x4
%
②分放时: D<*#. >
Z,m;eCLG]
借:银行存款 K~Hp%.
*%xmCPJ
贷:应收股利 'Ijjk`d&c
WD,iY_'7u^
被投资方分派股票股利时 <xQHb^:
由于股票股利仅是将被投资方的未分配利润转化为股本和资本公积,其本质是对现有所有者权益结构进行再调整,该业务既不会增加企业的资产,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负债,更不会增加业主权益。因此,作为投资方,无论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均不能将其认定为投资收益,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由此而增加的股份额即可。 2kU=9W6ND
]
6rr;S
4zM$I
⑤被投资方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时: .ahYjn
表格1:被投资方接受捐赠时 :If1zB)
5n'C6q "
N!&$fhY)
被投资方 _4jRUsvjY
投资方 C@i4[g){
AHre#$`97
被投资方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I#1xJU
-hIDL'5u-I
3<nd;@:-
捐赠当时 LE:nmo
借:某资产 ]Kb3'je
qm1;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