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折旧的关系 YgV" *~
<I 0 EjV
[1]固定资产价值一直贬值的情况 6qR5A+|;
(1)确认条件 'IQ;;[Q
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已提减值准备)始终大于可收回价值时,即可认定固定资产价值一直处于贬值情况。 _J&IL!S2
(2)减值准备提取的方法及折旧额的计算 UX24*0`\~
①减值准备计提数始终等于当时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之差。 4OOI$J$Jh
②直线法下每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剩余折旧期 r;~7$B)
|BEoF[1
[2]固定资产价值先贬值而后全部恢复的情况 blx"WVqo
(1)确认条件 p}]K0F!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先大于可收回价值,而后又小于可收回价值,而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大于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折余口径。 :d1Kq _\K
(2)减值准备提取的方法及折旧额的计算 eNDc220b
①当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价值时,减值准备计提数等于二者之差。而在账面价值小于可收回价值而且可收回价值大于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折余口径时,应作如下调整处理: Ex<@: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全额反冲) ^6@6BYf)
贷:累计折旧(将目前所提取的折旧额与正常折旧额的差额全部补足) !ZS5}/ZU
营业外支出(倒挤) (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BD2Gv)?g
②直线法下每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剩余折旧期 +
<Y1`kV)
|33_="
[3]固定资产价值先贬值而后恢复一部分的情况 K!a7Hg
(1)确认条件 /lLG|aAe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先大于可收回价值,而后又小于可收回价值,但此时的可收回价值小于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折余口径。 3[UaK`/1C
(2)减值准备提取的方法及折旧额的计算 RPw1i*
①当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价值时,减值准备计提数等于二者之差。而在可收回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但小于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折余口径时,应作如下调整处理: II]-mb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先认定应提足的减值准备额(=正常折余口径-可收回价值),再相比已提足的准备额,认定反冲额] %Y=
贷:累计折旧(将目前所提取的折旧额与正常折旧额的差额全部补足) AzMX~cd
营业外支出(倒挤) g?rK&UTU
②直线法下每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剩余折旧期 |Hv8
GT
)O ,+'w?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摊销的关系 wvI}|c
)uO 3v
[1]无形资产价值一直贬值的情况 3Vk<hBw2
(1)确认条件 !-Uq#Ea0/
当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摊余价值-已提减值准备)始终大于可收回价值时,即可认定无形资产价值一直处于贬值情况。 a;f A0_
(2)减值准备提取的方法及摊销额的计算 {!*dk
V
①减值准备计提数始终等于当时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之差。 \Icd>>)*
②每年摊销额=年初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剩余摊销期 _^h?JTU^
^Sc48iDc
[2]无形资产价值先贬值而后恢复的情况
g$U7bCHG
(1)确认条件 (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M$8<03>F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先大于可收回价值,而后又小于可收回价值。 2OwO|n
(2)减值准备提取的方法及摊销额的计算 Q"k #eEA
①当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价值时,减值准备计提数等于二者之差。而在账面价值小于可收回价值时,应作如下调整处理: .*Axr\x3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收回价值与正常摊余口径的较低者-账面价值) 8bX?HeYrr
贷:营业外支出 >mMmc!u>G
②每年摊销额=年初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剩余摊销期 Z8:'_#^@a[
&4m;9<8\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08z?i
}LwKi-G?
(1)计提减值准备时: B/K{sI
借:所得税(倒挤) 7
V=%&+
递延税款(计提减值准备额×33%) `aL4YH-v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税前利润+计提减值准备额)×33%]
3J[ 5^
Q[.d
(2)反冲减值准备时:
Mb+CtI_'
借:所得税(倒挤) 6oLZH
6fG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税前利润-反冲减值准备额)×33%] Wdp4'rB
递延税款(反冲减值准备额×33%) b`^mpB*6R
\G
CT3$
(3)提过减值准备的资产在处置时: b/UjKNf@
借:所得税(倒挤)(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Lu[xoQ~I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税前利润-资产处置时会计与税务的损益差异)×33% KV|ywcGhT
递延税款(资产处置时会计与税务的损益差异×33%) -v~XS-F
i&Me7=~
【例解】甲公司2000年初开始对某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税务上按10年期直线法口径认定折旧费用,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甲公司对固定资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2001年末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45万元,2003年末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甲公司于2004年6月1日将设备售出,售价为20万元,假定无其他税费。 XBos^Q
根据以上资料,填列下表,以完成2002~2004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20x\K
m8 Ti{w(
aFDCVm%U|
2002年 pbNW
l/|4
2003年 `$>cQwB,D
2004年 :i]g+</
wb6$R};?
税前会计利润 ^" 4u1
1000 A[ N>T\
1000 0hX@ta[Up
1000 <Q?_],ip
KDYyLkI dr
时间性差异 "yPKdwP
+5 UY&DXIP M
+5-3 `bEum3l\6]
+4-46 eo'C)j# U
n4G53+y'
应税所得 uH8`ipX
1005 Bk8 '*O/)
1002 Clzz!v
958 %M;{+90p>t
J9`[Qy\
应交所得税 0:k ~lz
331.65 f n'N^
330.66 21G:!t4/?n
316.14 gfAVxMg
M^~
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 !FR1yO'd>
1.65(借) :Qklbd[9qF
0.66(借) aoS]Qp
13.86(贷) o!M*cyq
_Rnq
5y
所得税费用 0 ;ov^]
330 m#(ve1E
330 7`6JK
330 U-3uT&m*9.
M)!:o/!c S
会计分录 /yj-^u\R
借:所得税330 &-6D'@
Ss{
递延税款1.65 Eb=;D1)y]
<jRs/?1R
贷:应交税金 9@|X~z5E
=AJ I3'x
――应交所得税331.65 \ |9KOulr
借:所得税330 UT7".1H
yy-\$<j
递延税款0.66 },5_h0
)SYZ*=ezl.
贷:应交税金 wuTCdBu6hU
CmPix]YMQ
――应交所得税330.66 P
=9Zm
借:所得税330 R0*+GIRA(
|d1%N'Ll
贷:递延税款13.86 +kTa>U<?
8M;G@ Q80
应交税金 <ArP_!
`3
Wy%F
――应交所得税316.14 ;{~F7:i
6
\9 9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