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n0>6
${97G#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d-gcXaA-8
]|[mwC4
(一)固定资产折旧 =r&i`L{]
yz)Nco]
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sBNqg~HwB?
0;w84>M
(1)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I,r0K]
`*i:z'
(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aaI5x
"i!W(}x+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HXyvyDN
_J,*0~O$
按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时,应注意: eUD 5V
cq/@ng*o
①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dx.Jv/Mb
%-|$7?~
②对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当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Ki /j\
Q{
{=
③对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WJ\,Y} J
\8k4v#wH
④处于修理、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转入在建工程,照提折旧。 I~-sBMm(w
&C#?&AQ
⑤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处置的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 B.);Ju
hl8oE5MU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DxF<8B
]=Wq&~
(1)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V! .I>
8boiJku`
①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i3>_E <"9
V)ITk\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价值平均分摊于其可折旧年限内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xqvX4vv,B
Q0L1!}w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L
|
GMpg+rK
【例5】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s|R`$+'{
oF s)UR
每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320000-20000)÷5=60000(元)。 qI[AsM+
(
;KTV*1
②工作量法 #5X+.!L
2l~qzT-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完成的总的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zc$cr
Z0M|Bv9_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t;y@;?~
MQX9BJ%
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当月实际完成工作量 SOS|3q_`
tHFUV\D;,
【例6】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行驶30万公里,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行驶了2000公里。则: 9zpOp-K6
|#B)`r8
2007年12月应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当月实际完成工作量=(320000-20000)÷300000×2000=2000(元) $wk(4W8E
ZtpbKy!\$B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j<h0
`v
^>z+e"PQA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按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1W7ClT_cQ
$$'[
%
年折旧率(双倍直线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3+!G9T!
mzf^`/NO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d 0:;IUG
A=np?wc
应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应转换成直线法。 u>V~:q\X
{=+'3p
【例7】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YIHGXi<"n
:T#f&|Gg;
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 单位:元 z
AY
-Y
A!a.,{fZ
年次 (,RL\1zJ
年初账面净值 |gfG\fL3V
折旧率 +rKV*XX@
折旧额 Pe@*')o*
累计折旧额 pc;`Fz/`7
期末账面净值 9]|C$;kw@
VrJf g
1 M4t:)!dji?
320000 6<YAoo
40% 9ol&p>
128000 O
2+taB
128000 IG!(q%Gf
192000 <{z-<D;
K>#QC
2 c(s: f@ 1
192000 es\Fn#?O
40% zTw<9 Nf
76800
*~zB {
204800 W O'nW
115200 |[$TT$Fb
f/sLQdK,
3 dfXBgsc6i
115200 ye4GHAm,p
40% _DYe<f.
46080 a@C}0IP)
250880 QGnUPiD^
69120 PD-*rG `
{ ^R>H|~
4 9e;:(jl^
69120 zuJ@@\75
- k:z)Sw
24560 }RUK?:lEA
275440 Ru$%gh>v
44560 N^'(`"J s
?:+p#&I
5 x}uDW
44560 j 5 bHzcv
- 7LiyA<
24560 2F/oWt|w?
300000 ;S'1fci6
20000 yL23Nqe
E U'P
U
q<cxmo0S
注:年折旧率=1÷5×2=40%;第4年折旧额=(69120-20000)÷2=24560元。 ^$y`Q
@-9
_:KeSskuO
④年数总和法 P&*e\"{
f;bVzti+w
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计算公式为: +^[SXI^JaJ
Ba76~-gK$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 4H`B]Zt7
e_3B\59k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wif1|!aL
CUj$ <ay=
【例8】2006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辆汽车,原价320000元,预计净残值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GYV%RD #
xiF}{25a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 单位:元 Lv
*USN
nE4rB\
年份 xN6}4JB
原值-预计净残值 %:7/ym[
年折旧率 U
K.=Y9
各年折旧额 4\ny]A:~
累计折旧额 ~l*[=0}
期末账面净值 [o.#$(
0SJ(Ln`0K
1 j
+2-Xy'
300000 9+~1# |
5/15 o}yA{<"
100000 H^g&e$d0
100000 <@;bxSUx
220000 Bd[H@oKru
3(1UIu
2 PrF('PH7i
300000 x#t?`
4/15 (mx}6A
80000 'r}y{`3M
180000 /Ur]U
w
140000 :d@RN+U
?]>;Wr
3 Kp6%=JjO
300000 H:o=gP60]
3/15 \mw5
~Rf;
60000 ngzQVaB9
240000 h2
>a_0"
80000 pMkM@OH
_;:B@Z
4 3H%bbFy
300000 6`5DR~
2/15 unyU|B
40000 vH6.;j'^
280000 -
90X^]
40000 UhSaqq
i$H9~tPs
5 `r0MQkk
300000 4cDe'9
LA
1/15 BuS[(
20000 {-yw@Kq
300000 P}
Y .
20000 K pmq C$
{Vf].l:kn
![m6$G{y
B8zc#0!1
u`u{\
xN9
【例9】说明年度中间购入固定资产如何采用快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au/5`
HcHwvf6y
甲公司2007年6月21日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9\%`/tJM
"1hFx=W+\
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H)5" <=]
Q 2B
第1年计提折旧金额:600×5/15=2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年数总和) ,6x>gcR
D~ 7W
第2年计提折旧金额:600×4/15=160(万元) O?iLLfs
E+Dcw
第3年计提折旧金额:600×3/15=120(万元) iT</
{%6g6
?=j
第4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15=80(万元) G1wJ]ar
^[b DE0
第5年计提折旧金额:600×1/15=40(万元) c=p!2jJ1K~
*4c5b'u
因此,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BxesoB
%{0F
.
2007年7月至12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00/12×6=100(万元) &5QvUn
-:Bgp*S
2008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200/12×6+160/12×6=180(万元) ~iq=J5IN#
_.SpU`>/f
2009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60/12×6+120/12×6=140(万元) {HjJ9ZGQ
SUD~@]N1
2010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20/12×6+80/12×6=100(万元) )#sN#ZR$
DH:9iX '
2011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80/12×6+40/12×6=60(万元) gwFW+*h
)/Oldyp
2012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40/12×6=20(万元) upFe{M@
\!*F:v0g^
(2)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_K:DSiB
zbfe=J4c
0j[%L!h
ny
(二)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P>a
200Fd8Ju
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有2个去向:资本化和费用化。 :UDe\zcd"
Mj:=$}rs^
(1)资本化: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KFWA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