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1-01】 第一章 总 则 >|[ l?`
第一条 N`o[iHUj \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p@`]9tLP(K
第二条 M`m-@z
本准则所称会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pCOtk'n
第三条 <WPLjgtn3
本准则所称会计报表,是指需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 6ooCg>9/Z
第四条
%4
本准则所称被审计单位,是指负责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Gw9sge@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执行其他会计报表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Y7q=]
第二章 审计目的与范围 X1LwIa>
第六条 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以下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一) RQg7vv]%
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二) O4Z_v%2M
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三) acG4u+[ ]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 @B e7"Fm
第七条 8Qm%T7]UFb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ePD~SO9*
第八条 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及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确定。 quky m3F
第九条 St`3Z/|h
审计的范围一般应限于约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内的有关事项,但凡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有关和影响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的所有方面,均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 2
^3N[pM;
第十条 fm u;Pb]r
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可能存在会计报表某些反映失实而未被发现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反映严重失实的迹象,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排除。 ',>Pz+XKc
第三章 审 计 计 划 w^/jlddF
第十一条 <4{Jm8zJ
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同委托人就审计约定事项的有关内容进行商谈,并考虑其自身能力及能否保持独立性,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是否接受委托。 ^/`W0kT
注册会计师承办审计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c&oF,=}!P
第十二条 j2dptM3t{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审计约定事项和被审计单位业务情况后,制定审计计划,并根据审计过程中的情况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计划。 9?xD"Z
第十三条 ]; CTr0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V1h&{D\"
第四章 审 计 实 施 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