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cpa会计命题规律简析 "8ILV`[
%2^C
一、2008年教材基本结构 4D"IAI
'&Q_5\Tn
2008年CPA会计教材共分二十七章,前十三章主干内容属于中级会计实务内容,后十四章主要属于高级会计实务内容,前半部分系统地讲解了六大会计要素的会计核算。具体而言,第一章《总论》介绍的是会计基本理论,包括四个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及会计要素的分类、特征等内容。自第二章开始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各项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第十章专门讲解了负债,第十一章讲解了所有者权益,自此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三要素的内容阐述完毕。第十二章解析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三要素。第十三章《财务报告》则将前述的六要素如何进行报告列示进行了详尽解析。 @pQv}%
daWmF
第十四章《或有事项》、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六章《债务重组》、第十七章《政府补助》、第十八章《借款费用》、第十九章《股份支付》、第二十章《所得税》、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第二十二章《租赁》、第二十三章《会计政策变更》、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第二十六章《合并财务报表》、第二十七《每股收益》等十四章均以特殊经济业务为解释对象进行的高级会计实务的阐述。前半部分讲解的是基础会计核算,后半部分讲解的是特殊会计核算。 -le:0NUwI
Xx:0Nt]
二、教材结构的调整 UYW%%5p?
vxUJ4|Qz
1.原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整为第十五章; (sS[F-2R7
[A|W0
2.原第十章《资产减值》调整为第九章; , Ot3N\%yn
o%h\55 S
3.原第十一章《负债》调整为第十章; SjKIn-
-yg9ug
4.原第十二章《所有者权益》调整为第十一章; V J){@
7$x@;%xd
5.原第十三章《收入、费用和利润》调整为第十二章; m{mK;D
si=/=h
6.原第十四章《财务报告》调整为第十三章; <%J dQ82?
T=VVK6Lc:
7.原第十五章《或有事项》调整为第十四章; cy)L%`(7
MgHyKn'rL
8.原第二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分解至第十二章《所有者权益》和第十三章《财务报告》。 ]j*o&6cQf
u):z1b3*?
三、教材内容的变化 g0rdF
rNU,(htS
@MtF^y
hz Vpv,|G
第一章 总论 1。本章增加了第六节《会计科目》,对科目的设置作了详尽地解析,相应地《财务报告》改为第七节。 o4Fh`?d}
2。对于可靠性的解释增加了“(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msT,$NJ
=)Ew6}
W6
第二章? 货币资金 (S5'iksx
今年教材内容上与往年无差别。 ;ZjQy,H%
:J(a;/~ip
第三章?? 金融资产 +SPC@E_v
本章仅在界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时作了微调。即“企业为发行金融工具所发生的差旅费等,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对应的交易费用。” @WhcY*R2
U~Ni2|}\C9
第四章?? 存货 :b=`sUn<X+
今年教材内容上与往年无差别。 |xQj2?_z*
@)<uQ S
第五章 q5lRc=.b[
长期股权投资 *X %`MN
权益法的会计核算中增加了如下内容:“在确认投资收益时,除考虑公允价值的调整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 。 `U2PlCf|
rcxV ,<[B
第六章?? 固定资产 A6lf-8ncx
新增了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界定条件 |YZ`CN<
x18ei@c
第七章?? 无形资产 t=XiSj\n
今年教材内容上与往年无差别。 o"Ef>5N
3WPMS/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wH|\;M{0V1
增加了“空置建筑物”的会计核算 SwC,=S
tjDVU7um
第九章?? 资产减值 p*Q"<@n
需定期测试减值的资产增加了一项,即“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由于其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也需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k]R O=/ ?M
CG=#rc]vz
第十章??? 负债 ;a{ Dr
1。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作了调整;? 2。删除了应付债券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 EoQ.d|:g
3。修改了可转换公司债券案例中的数据 mWmDH74
<+_OgF1G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hH"3Y}U@
1.增加了第一节《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6VJ0s\
2。将原第二十八章的下列内容纳入本章: UY}lJHp0
(1)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2Q9s?C
(2)混合工具的分拆 \VtCkb
N:L<ySJ7
第十二章 V_+3@C
收入、费用和利润 LYWQqxB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uv1$|
yaR|d3ef?4
第十三章? 财务报告 M?}2
原第二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的下列内容纳入本章: sB7DF<91
1。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 ]NTHit^EX
2。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pNQd\nY|0
i"JF~6c<
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Jb
;el*,K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m_'<=)B4~
/&kZ)XOi
第十五章 /^4)V8D_S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x(
*T
1。补价比重的测算中增加了增值税的因素; T+sO(;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的会计处理中有关增值税的处理作了微调。
diTzolY7
.YS[Md{
第十六章? 债务重组 SvI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F!fxA#
oWXvkDN
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 :FxZdE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Z/"L@
z2"2Xqy<U
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l l&iMj]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F+hsIsQ
<#`<Ys3b*!
第十九章?? 股份支付 N.&)22<m9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DCwldkdJN
r43dnwX
第二十章??? 所得税 W9eR3q
增加了合并报表中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ty-4yK#
f, ;sEV
第二十一章 外币折算 Ui?t@.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qY*
?
xss D2*
l
第二十二章 租赁 tM@TT@.t~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ENqJ9%sk7
Q@d X2
第二十三章 B623B HwS
会计政策变更 61gZZM
本章内容无本质变化。 j4G,Z4
_Z8zD[l
第二十四章 hKX-]+6"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hTg%T#m
本章对例解中的错误作了修正 /]+t$K\cBq
%kVpW&
~
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 *B3` #t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bZtjg
0Q>Yoa
11
第二十六章 b,SY(Ce~g
合并财务报表 ^-=,q.[7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p&ZD1qa
B3I<
$
第二十七章 每股收益 1h)I&T"kZ
本章内容未作调整 Gia_B6*Y[
"I+wU`AIek
L#NPt4Sz+
四、2008年CPA会计实务命题规律解析 T_B$
bLf }U9
(一)单项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kA#>Xu/
*,Y+3yM
1.2007年CPA会计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表 RJd55+h
hg\$>W~2
S{
*RF)
章节 知识点分布(共20个,每个1分,总计20分) }|A%2!Q}
le8n!Dk(
第一章总论 :r#FI".qx
资产的辨析 (wbG0lu
uFECfh
第三章金融资产 e#16,a-}o
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某时点账面价值的推算。 1[B?nk
ux-Fvwoh
第四章存货 [QL)6Xr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_v_#;h&
Iy`Zh@"~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v}[7)oj|
权益法下投资产生的损益额的计算;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产生的资本公积额的计算。 srC'!I=s>8
eR5swy&
第六章固定资产 8 Z#)Xb4
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JiA,
BH%eu 7`t
第九章资产减值 lfWxdi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后能否转回的辨析 ^#"!uCq]gM
"3}Bv
X
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 SDJAk&Z}R
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业务辨认 !@ bN
\_BaV0<
第十二章收入 (ob
eEH5J
管理费用的界定;建造合同收入的计算;营业外收入的界定 4$vya+mAk5
4d6F4G4U
第十三章财务报告 Y+WOU._46I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确认 7G2TT a
7?cZ9^z`w
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RCgs3JIE+2
公允价值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非现金资产转让收益的计算 WKmGw^
RQ|!?\a=
第十六章债务重组 5v>(xl
债务重组利得的计算 n; !t?jnf.
P3@[x
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J}<k`af
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UyIjM;X
)S>~ h;
第二十一章外币业务 xB
4A"|
汇兑损益的计算 >dZ x+7
HtS:'~DYo
第二十二章租赁 !y?g$e`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的选择方法 :9K5zD
875V{fvPBU
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crpM3fO>
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论断的正误判定 U2+CL)al^
/[_>U{~P#
2.单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W\~A$
b6oPnP_3P
(1)题目的覆盖面宽,难度加大。 0$* z
J;'?(xO3\
2007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20个,每个1分,共计20分,涉及15章的内容,章节的覆盖面较宽;在题目的设计上具有一定难度,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将一个完整计算链条集中于最后一环进行测试,提高了计算复杂性,比如测试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后续折旧计算,其间涉及到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新原价的计算、新折旧指标的推算及最终后续折旧额的计算。类似的还有权益法下投资产生的利润影响额的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某时点账面价值的计算等。 `<+D<x)(3
-Z]?v3
9
(2)体现新准则的变化 nQg6
j Zf
B||^sRMX
2007年教材根据新准则作了大规模调整,作为基础知识的测试题型,单项选择题考点也就向新准则有所倾斜,在这20个单项选择题中有关总论、存货、固定资产及收入等测试内容的8个题目选材于教材未调整内容,其余12个均为新修定或新增内容。 (q3(bH~T)
j'CRm5O
(3)更为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Px'% 5TKN
g8}/Ln*W'
2007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12个计算、8个理论判定,计算类占60%的份额,这说明此科目在计算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J1C
~])\xC
(二)多项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Y@RPQPmIQ
3]<$;[Q
1. 2007年CPA会计实务多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表 E}\^
GNT
\asF~P
9 `J `(
章节 知识点分布(共12个,每个2分,总计24分) /3rt]h"
>
NK?!!A_
第一章 总论 +<@7x16
利得的辨析 7P!/jawxb
0XL
x@FYn
第三章金融资产 (a]'}c$X9`
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断;针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中涉及“资本公积”的论断进行正误判定。 >MS}7Hk\
:NS;y-{^^y
第四章存货 fd*=`+P
存货成本构成要素的判定 >RE&>T^8
~"brfjd|
第六章固定资产 3"!2C,3c#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 XQ,IEj|
GEIMCg(TRj
第七章无形资产 uZ%b6+(
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定 az0( 54M
~F>oNbJIv
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 y|iZuHS}
资本公积减少的会计处理原则 %|oY8;0|A>
M ~.w:~Jm
第十三章财务报告 k`2 K?9\
关联方关系的辨认 $9Y2\'w<h6
pShSKRg
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b*g24z[N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IS]0 3_uQ
4D9lZa}
第二十三章会计政策变更 QRw306
会计政策变更的界定 W[j =!o
dg/7?gV
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fx%'7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 fC]+C(*d
RE!MX>sOEq
第二十六章合并财务报表 SU2(XP]5
合并范围的确认 ]Fl+^aLS
9BNAj-Xa
Nr3td`;
2。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0!_D M^3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 \9@*Jgpd6*
"`C|;\w
更注重某个会计核算项目的界定 q;tsA"l
/2Y
Nu*v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此类指标界定方式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是: DU]MMR
^7F!>!9Ca
下列。。。事项中,属于。。。的是( )。 v#YO3nD
>UWLT;N/W
2007年此类题目有五个,约占此类题目的50%。主要测试内容如下:利得的辨析、关联方关系的辨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会计政策变更的界定及合并范围的确认。这种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基础知识点的测试倾向,着力于基础知识的辨析。 <74q]C
"{qhk{
2.理论或实务操作的正误判断 a5L#c=
% 49@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正误判定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有: ^X"G~#v=q
n*@^c$&P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符合(或有违)会计制度(或某特定准则)的是( )。 zu^?9k
8y~
Jn~t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将书中所有的知识点或某特定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具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2007年此类题目设计了4个,占了此类题目的33%。即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断、针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中涉及“资本公积”的论断进行正误判定、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及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论断的正误判定。 TBrAYEk
.I
{X
3.某核算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 %jKR\f G
在多项选择题中,另一种常见模式是归集或辨认造成某关键核算指标变动的理论要素或具体业务。此类题目常见的模式有:权益法下投资账面价值波动的因素分析、投资收益的界定、影响资产成本的税金界定、营业外收支的界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的界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分析及确定业务分部的因素分析、财务费用的归属认定、引起年初未分配利润变动的业务辨析和合并范围的确认等等。 ZRD* ^9)
PIB|&I|p
此类题目在2007年的多项选择题中仅设计了一个,即存货成本构成要素的判定。此类组题方式是一种常见模式。 ')Ozz<{
(RWZ[-;)
(三)客观题常见知识点设计 }_@cqx:n^
hLYSYMUb
1.第一章《总论》 ]A9Vh
CH`4FR.-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 $-M1<?5
2"yzrwZ:
①具体包括哪些原则? JW
lH(-U4|
qSkt
}F%'
②重点把握可比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实务应用。 DY~~pi~
E
Jq=MP
(2)资产的确认,即辨认是否够格确认为资产。 q|=tt(}G
6"-LGK:
(3)收入的确认,即辨认是否够格确认为收入。 mZ ONxR6q$
Dn<2.!ZKQ
2.第二章《货币资金》 "*kW
M
UyD=x(li
(1)现金使用的范围的界定; iWGgt]RJ
JNuo+Pq
(2)现金长短款的会计处理。 xf % ,UQ
,Xo9gn
3。第三章《金融资产》 kOFEH!9&
hKt
AvTg
(1)金融资产的界定; E
I)Pfx"0
2=(=Wjk.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出现,重点计算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的金额计算,因为这是该资产计算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 g]X4)e]
f*2V
(3)持有至到期投资 rAn''X6H
重点把握该类资产的入账成本、每期投资收益、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资本公积”、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等指标的计算。此类题目以单项选择题中会计指标的计算方式出现。 =f.f%g6
I;uZ/cZ|/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0riiF
&zb_8y,
①重点把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中资产减值损失额及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额的计算。此类题目以单项选择题中会计指标的计算方式出现。
AN$}%t"
@>(l}5U5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的正误判定方式测试。 EG7ki0
q fadsVp
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量原则,以多项选择题的正误判定方式测试。 _GI [SzD
kx]f`b
4。第四章《存货》 1p+2*c
czdNqk.kh
(1)存货入账成本的计算,重点掌握商业企业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的会计处理,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vQ7[Pv.j
04WKAP'c
N
(2)存货的发出计价,重点掌握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成本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O0WzDD
JQQD~J1)E
(3)存货的期末计价,掌握期末减值准备计提额的计算。 2ZNTg@o
Ga N4In[d
(4)存货盘盈、盘亏的收入及费用归属对象。 goIn7ei92
O`OntYwa>
5.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Il~ph9{JH
|+cyb<(V J
(1)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H.O7Y
?
Yy[8_(tN
(2)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付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冲抵顺序,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X<,sc;"b`k
ToDNBt.u{+
(3)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时资本公积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A\8)6-
hh
<=D.u
(4)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日的确认标准,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DW
m$:M4z
CuT[V?^iD
(5)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3::DURkjf
\8{C$"F
(6)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确认,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i?4vdL8M
JgYaA*1X
(7)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时冲减投资成本额及投资收益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F uSL
Kdik7jL/J
(8)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计算以单项选择题出现,理论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3$(1LN
uH65DI<
(9)被投资方盈余或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在被投资方资产账面口径与公允口径不一致时、被投资方的亏损使得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不足以抵补其承担部分时以及被投资方先亏损后盈余时的会计处理,计算以单项选择题出现,理论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WASs'Gx
~?[%uGI0h
(10)被投资方所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公允价值增值时投资方“资本公积”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niqi DT/
FyZw='D
(11)应全面掌握成本法转权益法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计算以单项选择题出现,理论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Maf!,/U4
19bP0y
6。第六章《固定资产》 [M
Z'i/
@e$zEj5
(1)固定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的现值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L$i&>cF\_>
l')?w]|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CD}A%~
;u!>( QQ
(3)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原则,尤其是盘盈时按前期差额更正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Z fL\3Mn
^|>vK,q$I
(4)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f{^C+t{r
gqyQ Zew
(5)固定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常以所得税的结合作为题目设计的深化方式。 xh_6@}D2J
+\\,FO_
(6)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的复核所产生的指标修正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k3}ymhUf
%89f<F\V
(7)固定资产改扩建后新原价的计算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 x_2
[+Ol
5~aSkg,MD
(8)固定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96?OCdr
&AZr(>
7.第七章《无形资产》 aoI{<,(
EoIP#Cnd1
(1)无形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计算题方式出现。 ,]y)Dy
F>96]71
2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P(q<T2MV'
B~jl1g|
(3)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原则。 @m1v B!
.!l#z|/x
(4)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Rkw)IdB
~y$B#.l
(5)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F1w~f
<
~
9^1m
(6)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8`U5/!6fu
~bdADVH
(7)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认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lRZt))3
m9wV#Ldu
(8)无形资产减值的提取和后续摊销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jxZR%D
)+u|qT3%
(9)无形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ZV,n-M =
|A8xy#
8.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KCm#!
FC.y%P,
(1)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x\*`i)su
a% Q.8
(2)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6f\0YU<C&
V[HHP_
(3)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原则及关键核算指标的计算。 Y \& 4`v'
eH(8T
(4)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多项选择题中的正误判定方式或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题方式来测试。 }f; Zx)!
df&d+jY
(5)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时的损益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O-U_Zx0zd
&t+03c8g!
9.第九章《资产减值》 6}
K|eUak/
{h7
*a=
(1)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5owUQg,W
(TVzYm
y
(2)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c03A_2%
=zK7`5
(3)每年需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认定,一个是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一个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Ll;G
dSS_^E[{
(4)资产可收回价值的确认原则、公允处置净额的计算中公允价值的选择标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计算中现金流量的确认原则及折现率的选择标准以及外币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计算原理,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b i Bm
_$9<N5F.,o
(5)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q/ 6d^&
>C*q
(6)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提取与后续折旧或摊销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题模式来测试。 <q~&g
&&+
%$~?DDNM
(7)资产组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J&@[=zBYw
z5=&qo|f9l
(8)资产组减值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EKowi
z%hB=V!~91
(9)总部资产减值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s
V$s]U
]RML;]^
10.第十章《负债》 .o]vj
Nrd/
:eo2t>zF-<
(1)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计提利息的分录、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原则、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以及辞退福利的费用归属,此类零散知识点通常以多项选择题中正误判定方式测试。 VWI|`O.w
DCACj-f
(2)增值税的抵扣凭证上、视同销售与不予抵扣的业务区分及会计分录、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与加工物资成本的关系确认,此类税费知识点通常以多项选择题测试其原理,以单项选择题测试其关键数据计算。 i
jg'X#E
!BIq>pO%Ui
(3)应付债券中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每期期初债券本金的计算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与权益的划分、转股前利息费用的推算以及转股时资本公积的计算,此数据链条在客观题中通常以计算模式出现。 C8
m8ys
11.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
Q6`oo/
S@k4k^Vg
(1)资本公积的组成内容及会计处理; B;SYO>.W
#c5G"^)z
(2)弥补亏损的方式及会计处理。 S=U*is
!}9k
@=[
12。第十二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v%B
|p4F^!9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条件的比较,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R.Ao%VT
qq]ZkT}
(2)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货折让及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对比,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9F(<n
Zoh2m`6
(3)代销方式、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售后回租方式以及以旧换新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关键指标的计算。理论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Ie
|dsd5Vdr
(4)无法可靠估计相关要素时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理论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CSN]k)\N(
a-MDZT<xA+
(5)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收入的确认原则及账务处理,理论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63#Sf$p{v
j,K]TJ
(6)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对比,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S#/[>Cb
0V
uG(O
(7)合同分立与合同合并的条件区分、追加资产建造作为单项合同的条件确认及不列入合同成本的费用确认,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A%%
WtN o@e'
(8)建造合同收入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各项收入、支出指标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 t({:>E
r{pTMcDS
(9)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业务范围界定。 *r6+Vz
<{Wsh#7 }.
13.第十三章《财务报告》 : P>Wd3m
U!r2`2LY
(1)新的财务报告体系构成,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L@Pr|=Dr
5}x^0
LY
(2)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及“库存股”的编制方法。 ArDkJ`DE
Z!0D97^
(3)现金流量表中关键项目的填写,具体操作方法分为三种: B<SuNbR
z4D[>2*
①采用公式推导方法认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两个项目。 t7pe)i,)
h.gj4/g
②采用对号入座的认定方法填列经营活动中“其他收入”项、“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支出” 项、“支付的各项税费” 项和“其他支出”项;投资活动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项、“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项、“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 项和“投资支付的现金” 项;筹资活动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借款收到的现金”项、“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出的现金”项,理论测试方式以多项选择题为主,计算测试方式以单项选择题为主。 <5?.s<
y$"
ng(STvSh:
③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附表中由净利润推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各项目间的勾稽关系。 4eMNKIsvY$
I'{-T=R-q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常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R~K-cN`
*.#d
'~+
(5)附注的主要内容,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v@_b"w_TY
494"-F 6
(6)报告分部的确认标准,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bH8S
h[b;_>7
(7)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及披露,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x
=}m
GD<xmuo
(8)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包括的内容 ?x
u5/r<
%e.tAl"!$
14。第十四章《或有事项》 |_@ '_
5(R ./
(1)或有事项的确认条件,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
ry
(%=[J/F/
(2)预计负债金额的确认及费用的归属方向,以单项选择题为测试角度。 {s&6C-
bx`s;r=
(3)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的披露原则,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角度。 T$RVz
DUUQz:?{J
(4)待执行合同的会计处理,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角度。 *^e06xc:
RoCX*3 d
15。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QVREj
1|_jV7`Mz
(1)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Ea#wtow|-
{gT2G*Ed^Z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FvQ>Y')R7Z
~UA:_7#\M
16.第十六章《债务重组》 s4uZ;
.\ K0+b;
(1)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务人的重组收益及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D|lp3\`%
`./$hh
(2)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权人的重组损失及换入非现金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f-6-!
qOAK`{b
(3)修改偿债条件方式下(包括不存在或有条件和存在或有条件两种情况)债务人重组收益及新的应付账款入账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W'WZ@!!
T<1*R>el
17。第十七章《政府补助》 ~ HFDX@m*
;/T=ctIs
(1)政府补助的形式及分类; 3m:[o`L
1;Bgt v$
(2)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J%]</J
`IL''eJug_
18.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Z@^R7_W
s @\UZC
(1)各项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lf'gW
VX#4Gh,~N
(2)开始资本化日、停止资本化日及暂停资本化的认定原则,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wJ/j~+m+
Qz6Ry\u
(3)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rZU
zSt6q
(4)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a'[Qot#
!;EG<ji,gj
(5)既有专门借款又有一般借款方式下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 Xva`"
fy&vo~4i;
19.第十九章《股份支付》 Ch;C\H:X
MD`1KC_m
(1)股份支付的环节; &+]x
)rX["=
(2)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sHWJ?`&/,
:ZrE/3_S
20。第二十章《所得税》 x
xMV2&,Jq
:rr;9nMR[
(1)暂时性差异的类别确认,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0&1C(G
B"sQ\gb%Q
(2)“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等三个关键指标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p1
^k4G
2rK%fV53b
(3)某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推算,尤其是在改变税率的情况下,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hes$LH
P")duv
21.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HjG!pO{
cbsU!8
(1)记账本位币的确认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8}Bz2!5
Z1u:OI@(
(2)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2wFLh
w#ha ^4
(3)外币报表折算中汇率的选择,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9cV;W \ Tw
(vL-Z[
M!
22。第二十二章《租赁》 iBlZw%zKP
u17e
(1)融资租赁的确认原则; :mOHR&2xR%
!I3_KuJ5
(2)经营租赁时租赁双方损益的计算方法; /q.iUwSK>
=/_tQR~
(3)融资租赁下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sJA` A
.7lDJ2
(4)融资租赁下承租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 B[2 qI7D$
ue?e}hF
(5)融资租赁下出租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 Qv~KGd9
``
!BE"yN
(6)售后回租时递延收益的分摊方法。 0|mF
/
>SS
YYy
23。第二十三章《会计政策变更》 -44{b<:D
! 2]eVO
(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A^\A^$|O6
|/Q7 o1i
(2)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VG,O+I'^z
(- ]A1WQ?
(3)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的报表附注披露,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0M[O(.x
iv3=J
24。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s+9q`k^
uU+R,P0
(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认,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角度。 xV]eEOiLM
AC`4n|,zJ;
(2)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ZPO^4H;-
/E(319u_
25。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 7bC1!x*qw
2@&|/O6_\h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TugtzRU
<m") 2dJ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bLSZZfq
oRJ!J-Z]
26。第二十六章《合并会计报表》 ~3,>TV
H83Gx;
(1)合并范围的确认,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2;!,:bFb
! };OLQ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及会计调整分录,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iR_j
h=2{
<oJM||ZA
(3)抵销分录编制中相关指标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EL--
?<g
M|HW$8V3_2
27.第二十七章《每股收益》 qM~;Q6{v
O7]p `Xi8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以单选题方式测试; "4`i]vy8
BYhF?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以单选题为测试方式。 %Y0,ww2
P1gW+*?
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WAd5,RZ?
QJeL&mf
(四)计算分析题的命题特点 x%J4A+kU
H>zX8qP+
1。2007年CPA会计实务计算题的知识点分布 2N)siH
]g/:l S4
uItzFX*
章节 知识点分布(共3个,总计24分) ?W6qwm,?L
blUnAu
o~
第十六章债务重组、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及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vH_(|
债务重组与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组合成一个计算题(7分) E ISgc {s
1=*QMEv1G
第二十章所得税 8[PD`*w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核算(7分) F!N D
XB
vJc'(s
第二十六章合并财务报表 [
9hslk
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10分) fu=GgD*
5mtsN#
nM=5L:d
*-.{->#Y
2。2008年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V8C62X
<`PW4zSI
(1)难度趋向加大,覆盖面宽。 u!]g^r
2007年设计了一个债务重组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综合性题目,其所涉知识点较多,跨章节特征明显。第二个是所得税题,测试的是税率发生变动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第三个是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相对而言要比前两个题目容易。这三个题目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题量上。 `f|Gw5R
e1Ne{zg~
(2)所涉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 E~4d6~s
j3W
)
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第一个出现了跨章情况,其余两个均可单独归属于所得税章节和合并报表章节,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两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PU& v{gn
Qru
iQ/t
3。计算分析题的设计模式 Q+
i
计算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 IasWm/
%z9lCTmy
(1)应付债券专题,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主要选材方面。 WLO4P
80'!XKSP
(2)资产减值专题。以资产组的辨认、资产组的减值计提及总部资产减值的认定为主要测试内容。 88]4GVi
t9U-c5bR
(3)金融资产专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主要测试角度。 t)p . $
X&bz%I>v
(4)长期股权投资专题。以成本法、权益法的会计核算及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核算为主要测试内容。 .!oYIF*0zC
zUQn*Cio e
(5)借款费用专题。以专门借款、一般借款混合在一起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为主要测试角度。 Y&
![2o.Q
P(Gv|Q@
(6)所得税专题。以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为主要测试角度,另外对税率改变时上述三指标的变动也要重点留意。 (yr<B_Y'MY
p%ve1 >c
(7)财务报表专题。针对某一期间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出相关利润表为主要测试方式。 Y<ZaW{%
EF8~rKO3
(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专题。以诸多调整事项的修正分录及报表项目的调整为主要测试方式。 l KdY!j"
4qYT
(9)合并报表专题。主要测试抵销分录的编制。
0gIJ&h6*f
Qm(KvL5
(五)综合题的命题规律 ><HHO
(74X
Ic<J]+Xq
1。2007年注册会计实务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 ;ndwVZ~,
m9Pzy^g1
lihV! 1
组题模式 分值 U!TSAg21P
~MpcVI_K
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eI^Q!b8n
16 >V,i7v*?
`[(.Q
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 bTd94
16 K(:
_52rt
U65a_dakk
=/Lwprj
&{R]v/{p]
2。综合题的设计特征 9w:F_gr
,q".d =6
(1)出题模式中规中矩 N E/ _
_!K@(dl
2007年的综合题在设计方式上较为传统。 ~
%D=\iE
第一个题目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该题的设计平台是资产表日后期间,将若干业务置于此期间,首先让考生辨析业务中的错误处理,而后编制会计差错的更正分录,进而修正年度报表。此类出题模式是一种经典的组题方式,几乎年年有此类题目的出现。 bT8 ?(Iu
(Qp5
3g
第二个题目测试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结合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会计处理,此题目以长期股权投资为题目设计起点,主要测试了合并报表中抵销分录的编制。这种以股权投资带出合并报表的设计方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综合题模式,但此题目的分量主要集中于合并报表中抵销分录的编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仅是为合并报表准备数据而设计。此类题目已经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多次出现,而且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报表的结合是一个很经典的综合题出题模板。 Py!
F
Y+ Qm.
(2)分值低于往年,题量向计算题倾斜。 NDo>"in
RAs5<US:
2007年综合题的分值为32分,占总题量的32%,相对往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计算题加了量,由传统的二个计算题增长到三个,自然综合题的量就会略减,但整个主观题的量非但不减,反而有所增加。这也体现了注册会计师注重实务操作的测试特点。 Z37%jdr
dBeZx1Dy
3。常见综合题的设计模式 /ygC_,mx
z]V%&f
(1)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平台以多种业务为对象展开会计调整及报表修正的会计处理。此类题目年年必测,已成惯例。从近几年的试卷来看,这些纳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收入、投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并会计报表等业务。 Y@#rGV>
-LnNA`-
(2)以长期股权投资为题目设计起点,通过成本法转权益法来完成控股合并,进而引发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再通过内部交易的设计提供抵销分录的编制选材;最终以填制表格方式完成合并报表相关项目的数额认定。 oScKL#Hu
GEGg
S&SM
(3)将计算较为复杂的知识单元加大信息量使其由一般类计算题升格为综合题,比如2007年试卷中的第一个综合题就是一个较为单纯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题目,只不过在调整事项的数量上作了加大,使得题目难度有所提高。 ?3t]9z
nuucYm%IF-
五、会计实务的复习方法 a{y"vVQOF
cg|C S?
(一)对照大纲,明确重点 `*ml/% \
m`lxQik
注册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精心编制,是编写注册会计实务教材的直接依据。大纲的每一章内容之前,一般都应列明本章应当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希望大家收到大纲和教材之后,能够仔细对照大纲将应当掌握的每一个问题在教材的相关页码或标题上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反复多次地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大纲要求熟悉的内容,则应做出另一种标记,以便进行比较重要性的学习;至于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则无需做标记,一般进行泛泛学习即可,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 km=d'VvnI
*B0
7-
(二)紧扣教材,进行复习 hAvX{]
[CAV"u)0
注册会计实务教材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委托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严格根据考试大纲而认真编写,不仅阐述条理,文字清晰,质量可靠,而且内容丰富,强调基础,重点突出,难点清楚,例题经典,包含了所有的考点。只有教材才是考生复习应考的最根本、最具体的依据。理在教材,题在教辅,通一理则能解百题。因此,待学员收到注册会计实务教材之后,应当以教材为主,并将会计准则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每位考生都应当对教材内容至少进行一边全面认真的复习(包括课文、例题、甚至是标点符号)。在此基础上,应当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三四次或五六次的反复学习。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关键的字、词、句、段、题,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又要特别注意将不同章节之间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对照性的学习,从原理到例题、再从例题回到所包含的原理,反复学习与理解,不断巩固和提高运用所学原理解答习题的能力。 FJC}xEMcN
=JM !`[
(三)参加辅导,做好笔记 |Ev VS
IPxK$nI^
参加北京安通的考前辅导,每次听课前均应准备好教材、即时贴、草稿纸、钢笔、计算器等学习用具。在听课过程中,应当对有关重点、难点和新点直接在教材上做标注,或者是做成活页笔记并粘贴在教材的相关页码中,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方便携带、随时复习。 -+H?0XN
a(|,KWHn
(四)选择教辅,适量做题 QP={b+8
=AVr<kP
质量上乘的教学辅导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指定教材相辅相成,能够为考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这是因为有的辅导书能够从复习方法指导、历年试题分析、重点知识归纳、疑难问题解释到同步练习题、跨章节练习题和全真模拟题的答案及解析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向考生提供帮助,有助于考生快速理解教材,顺利通过考试。因此,除大纲、教材和准则及其指南以外,考生还应当具有一种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书。鉴于目前市场上的辅导书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提醒考生在选购时应当仔细辨别。一旦拥有,就应当根据教材上的原理以及重点和难点内容对照辅导书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和做题,切记不要离开原理而盲目做题。由于时间的关系,考生不可能做很多的题目,因此主张大家做题不在多、而在精,即每做一道题目,都应当反复体会其中的原理,并主动学会不断变化条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YYi:d=0<SO
具体而言,学员做题的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在掌握教材各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同步练习,即按章节做练习题,目的是应对考场上的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其次,是待教材全部内容学习结束并熟练掌握以后,再去进行“模糊”练习,即不分章节,见题就做,除练习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以外,应当以综合题为重点进行必要的练习。 e
N Y?
JXNf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