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38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2008年注会考试(CPA)辅导《会计》内部讲义(9)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lihuang
 
发帖
926
学分
1780
经验
0
精华
6500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0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5) —
一、单项选择题 fI v?HD:j  
@WCA 7DW!  
  1、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0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2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8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4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30万元。20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38mC+%iC  
@{>0v"@  
  A、0      B、10  C、8    D、2 zJ6""38Pr  
vnN 0o5  
  2、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材料100公斤,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额)。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qiH1LAE  
Xj9\:M-  
   A、545.3   B、573.8  C、604   D、706 Cs4ks`Z18  
+OI<0  
  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入原材料10000公斤,进货价格为1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为30.60万元,另发生运费18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批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w,i?e\5  
)b?$ 4<X^  
   A、198.74 B、207.09 C、209.2 D、210.53 \483S]_-z{  
VUi> ]v/e  
  4、甲公司期末库存A产品均为待售商品,已提跌价准备为1.2万元,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其中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产品60万元,售价7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7万元。另外40万元的A产品无订单,预计市场售价为4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4.2万元,甲公司期末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本期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 )。 $b~[>S-Q  
72CHyl`|l  
   A、1万元 B、2.2万元 C、0万元 D、2.8万元 ?$K.*])e  
b>2{F6F  
  5、M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2008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件,其实际成本为84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5万元。2008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60件。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4.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8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9Nw&l@  
   O9P+S|hcY  
   A、156.5 B、174 C、139 D、154 }K^v Ujl  
KKq%'y)u^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   )万元。 uUiS:Tp]  
U8.V Rn  
  A、270 B、280 C、300 D、315.3 s:k ?-u@  
'}^qz#w   
  7、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xTgB3?V  
[vY#9W"!  
  A、60 B、77 C、87 D、97 bcq&yL'D  
%:s+5*SKe  
  8、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进商品一批,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为5%,另15%尚待查明原因。则该商品的入账价值应为( )万元。 z/]]u.UP  
RFLfvD<  
  A、100 B、80 C、85 D、95 u`ry CZo#g  
aGd wuD  
  9、下列商品中,不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b "aF-,M>  
C  :An  
  A、委托代销的商品 B、企业已购入但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 *c\XQy  
@eM$S5&n$  
  C、企业已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销货方发票的商品 D、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DcNp-X40I  
d>?C?F  
  10、某公司11月1日甲商品结存200件,单位成本1 500元,11月15日对外销售100件,11月18日购进200件,单价1800元,11月25日对外销售250件。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11月甲商品的销售成本为(  )万元。 '?jsH+j+  
A、56.94 B、57 C、57.75 D、57.69 $q*a}d[Q  
 )m#Y^  
  11、某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其价款为200 000元,支付运费1 000元(7%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则收购免税农产品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 )元。 nG";?TT  
Q6HghG  
  A、20000 B、26070 C、70 D、2010 #UE}JR3g  
;mYZ@g%e  
  12、2006年9月26日,T公司与N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7年3月10日,T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N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6年12月31日,T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7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X}xf_3N "  
?YMBZ   
   A、392 B、395 C、386 D、388 2-DG6\QX|  
r.'xqzF/  
  13、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用于支付给受托方的消费税,应( )。 qyxd9Lk1  
E~#G_opQA  
  A、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B、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6J\ 2 =c`  
<(@Z#%O9)  
  C、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贷方D、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 Zs]n0iwM'@  
lu00@~rx/  
  14、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 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 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 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 F}dZ  
5S8>y7knQ  
  A、85 B、89 C、100 D、105 Zf1 uK(6X  
}K={HW1>  
  15、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4年8月9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5年5月15日向乙公司销售计算机5000台,每台1.2万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经生产出的计算机4000台,单位成本0.8万元,账面成本为3200万元。2004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1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264万元。则2004年12月31日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pw }F  
    {?Nm"#  
   A、4400  B、4136  C、4536  D、4800  0%Le*C'yk  
zrqI^i"c  
  16.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元。  Qu1&$oO  
!uoT8BBAk  
  A.29700 B.29997 C.30300 D.35400 h=S7Z:IaM  
UWnF2,<s;  
  17.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   )万元。  R:+'"dBge  
7~FHn'xt  
  A.270 B.280 C.300 D.315.3 ilde<!?  
Gh/nNwyu <  
  18、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企业开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4D2U,Ds  
Y6&v&dA;  
ii_kgqT^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tT!' qL.*  
HHZw-/ s,%  
  19、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4b[bj").A  
:'B(DzUR  
  A.32.4      B.33.33 C.35.28     D.36 Pn^`_  
jC_'6sc`  
  20、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 yr ,  
@!=Ds'MJC  
  A.2      B.4 C.9      D.15 [.^ol6  
} A+ncabm  
二、多项选择题 .CnZMw{'  
D{s87h  
  1、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列示的有( )。 Zj!,3{jX^  
zt: !hM/Vt  
  A、工程物资 B、受托代销商品 C、委托加工商品 1Xo0(*O  
y%ij)vQY  
  D、发出商品 E、周转材料 F、消耗性生物资产 *~g*J^R}  
hcj]T?  
  2、当存在(  )情形时,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A~ek#*~  
,{!,%]bC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6g]_Igq  
L'r&'y[  
  B、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7Du/)$  
FJDC^@Ne  
  C、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Nd]F 33|X  
4/|x^Ky>G  
  D、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_,!0_\+i  
]y6 {um8"  
  E、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d_d&su E  
OA*O =  
  3、当存在以下(  )情形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TWWwj$  
eJTU'aX*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X5!s  
) -_^vB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ru@#s2  
   BW7AjtxQ&  
   4、下列存货的盘亏或毁损损失,报经批准后,应转作管理费用的有()。 $/s"It  
L4Zt4Yuw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B、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RYdSXM  
kW)3naUf<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D、收发差错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CF-#q}'  
q@~g.AMCB  
  5、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其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是(  )。 4WvW11q8U  
9tJ0O5  
  A、交纳的增值税 B、发生的加工费 z^U+ oG  
V.&F%(L  
  C、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D、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 yf9"Rc~+  
S[exnZ*Y  
  6、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金有(  )。 =}#yi<Lt  
oh< -&3Jn  
  A、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P !i_?M  
gMI%!Y  
  B、用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材料所对应的消费税 fr/EkL1Dl  
$KbZ4bB[Bo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A:< %>  
M !'d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时交纳的增值税 gZ4' w`4r  
g %mCg P  
  E、收购农产品代扣代交的农业特产税 i"}z9Ae~.  
J)YlG*  
  7、下列各项税金,应计入材料成本的有(  )。 IqYJ  
6ieul@?*u*  
  A、一般纳税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 -*' ?D@l  
D+3?p  
  B、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MvpJ0Y (  
o6MFMA+vi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已缴的增值税 `f;w  
K>DN6{hnV;  
  D、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 /eQAGFG  
d$3rcH1  
  8、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5b|nQuY  
kM506U<g  
  A、支付的加工费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stuTj@vH  
3P6O]x<-?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p-}X=O$  
ML_VD*t9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m`-);y  
DzGUKJh6  
  9、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 $Aw@xC^!  
W^[FWFUTY  
   A、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B、计入营业费用 ?gMx  
A4tk</A  
   C、计入管理费用 D、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3?>[R  
"tCTkog3]  
   E、计入销售费用 ,GH`tK_  
~A=zjkm  
  10、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RE;A 0E_3  
0SL{J*S4[#  
   A、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mITB\,,G  
~(V\.h q  
   B、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8z1z<\  
">bhxXeiN  
   C、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 X`D2w:  
LU:xmDv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5.6tVr  
I`0-q?l  
   E、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uxf,95<g)  
&zJI~R  
  11、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1tNL)x"w  
G}pFy0W\S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q}P@}TE  
  bCw{9El!K4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V9oBSP'kt  
a#j,0FKv  
  D、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Vpp'ipr  
IA`voO$  
  E、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7_\sx7h{3  
)s $]+HQs  
  1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w jkh*Y  
x0<;Rm [u=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必须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WAaJ(b  
Ooz ,?wU6  
   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E'LI0fr  
XKjrS 9:  
   C、对已售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c|?(>  
ps{4_V-3u  
   D、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fB$a )~  
 ~71U s  
   E、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2^   
三、计算分析题 59Pc:Gg;  
?Y~t{5NJR  
  1、腾达公司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Ms!EK  
xOTvrX  
  (1) 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年末一般市场价格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RCR= W6  
v+nXKNL  
  (2) 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一般市场价格为290万元。乙商品总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 Wu][A\3D1  
64/ZfXD  
  (3) 丙材料因所加工的产品售价高于制造成本,腾达公司不打算将其投入生产而是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4) 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0.16万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0.2万元,每件一般售价为0.5万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0.45万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CDk* /m  
jR/Gd01)  
   要求:分别各项存货计算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m$ O  
SxRJ{m~  
   2.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A材料12月初结存为零。 V+`kB3GV  
<< 6 GE  
  甲公司2008年12月发生的有关A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layxtECP(  
(kxS0 ]=  
  (1)12月2日,向乙公司购入A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A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500万元,检验完毕后A材料验收入库。 GY$Rkg6d  
V"# 0\ |]m  
  (2)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400吨。 {xTq5`&gT  
^N={4'G)  
  (3)12月8日,向丙公司购入A材料14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3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95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W22S/s  
\}b2 oiY  
  (4)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500吨。 OR@ 67Y  
^Hn}\5  
  (5)12月12日,发出A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9XG077  
Usf@kVQ  
  (6)12月15日,向丁公司购入A材料15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5000万元,增值税额为765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wa4kS<>  
1-gM)x{Jr  
  (7)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700吨。 hV7EjQp  
 :xsZz$  
  假定:甲公司领用A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08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不考虑其他因素。 -N' (2'  
KTm^}')C8  
  要求: NljpkeX'  
07.p {X R  
  (1)计算购入各批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BgLhS.  
MJ:c";KCq0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hY4#4A`I  
wiN0|h>,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nIa7  
5=TgOS]R  
  (4)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注明“增加”或“减少”)。 !4p{ b f  
Wg}KQ6 6  
  (5)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末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注明“增加”或“减少”)。 zB%~=@Q^6  
s-CAo~,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J6 .0O  
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B /;(#{U;  
ko}& X=  
  一、单项选择题 K&[0`sH!  
ei= 4u'  
  1、【答案】D [Hx}#Kds  
&y_t,8>5  
  【解析】20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30-8-4)-20=-2 &;$uU  
#*A&jo'E  
  2、【答案】C F8w7N$/V",  
2O kID WcM  
  【解析】: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57000+380)÷(100-100×5%)=604万元。  P@O_MT  
n{QyqI  
  3、【答案】C VN)WBv  
gclj:7U  
  【解析】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180+18×(1-7%)+2=198.74(万元),实际入库9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1987400/9500=209.2(元)。 /gu VA  
UuIjtqW  
  4、【答案】A ?A@y4<8R|  
]O|>nTa  
  【解析】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70-7=63,高于成本60,不需要计提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5-4.2=37.8,低于成本40,期末应提足2.2万元的减值准备,由于已提准备为1.2万元,所以应补提1万元。 iF`_-t/k  
~ikp'5  
  5、【答案】B nYtkTP!J6  
sPK]:i C  
!{l% 3'2  
  【解析】⑴存货可变现净值=(120-60)×(4.6-0.5)=246(万元);⑵存货期末余额=840÷2=420(万元);⑶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420-246=174(万元)⑷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74-35/2=156.5(万元)。 ?w/p 9j#  
*9n[ #2sM<  
  6、【答案】A xC< )]  
G!FdTvx$  
  【解析】实际成本=180+90=270 Ny"9!3V   
5j`sJvq  
  7、【答案】 C F>.y>h  
?h`,@~6u  
  【解析】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0-12-200)+300-15-285)=-87 e,s  S.  
JlSqTfA  
  8、【答案】C G4i%/_JU  
3Y P! B=  
  【解析】该商品的入账价值=100×(1-15%)=85(万元)。 2[Bbdg[O  
0@_8JB ?E  
  9、【答案】D z 4}"oQk:r  
[ &Wy $  
  【解析】由于企业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并没有实际的购货行为发生,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处理。 "*zDb|v  
N)(m^M(~0  
  10、【答案】B m !:F/?B  
Rc)]A&J  
  【解析】11月15日对外销售成本=100×1 500=15(万元); (U5XB [r_P  
b$2 =w^ *  
  11月25日对外销售成本=100×1 500+150×1 800=42(万元); . x$V~t  
*`OXgkQ  
  11月份甲商品的销售成本=15+42=57(万元); Gh_5$@ hF  
O4-#)#-)S~  
  11、【答案】B G$ zY&  
_Nh])p-  
  【解析】收购免税农产品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200000×13%+1000×7%=26070(元)。 kX V  
>%"TrAt  
  12、【答案】C ]oix))'n  
->|eMV'd  
   【解析】为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56-6×1=330万元,成本=6×56=33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330万元;无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60-1×1=59万元,成本=1×56=5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330+56=386万元。 h(2{+Y+  
`LFT"qnp  
  13、【答案】B KUW )F  
R?:K\  
  【解析】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其应交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加工后销售时予以抵扣。 '!X`X=  
(6[<+j&.  
  14、【答案】A KXTk.\c  
K{y`Sb~k  
  【解析】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0×10-95-1×20=85(万元) (q"S0{  
\R&ZWJKh  
  15 【答案】C ;Qd'G7+  
mC ]Krnx  
  【解析】由于甲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价格约定的价格4800万元(=1.2×4000)作为计量基础。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1.2×4000-264=4800-264=4536(元)。 P Jb /tKC  
!6.LSY,E  
  16. 【答案】C d;%~\+)x4  
1|*%  
  【解析】材料采购中的合理损耗是入账成本的一项构成,所以,该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300=30300(元)。 MXVCu"g%  
(N}\Wft%  
  17.【答案】A 3Mh_ &%!O  
S@\&^1;4Hv  
  【解析】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180+90=270(万元)。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该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计入加工物资成本。 "`K73M,c?9  
g3n>}\xG>  
  18. 【答案】A  OG IN-  
U&kdR+dB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存货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应是140+4=144(万元)。 ,vi6<C\  
}8.$)&O$^  
  19、【答案】D _uh @fRyh  
#SLi v  
  【解析】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6000+350+130)÷(200-200×10%)=36(元) 7B _Wz9y  
I<lkociUCG  
  20、【答案】A $v{s b,  
 qzD  
  【解析】①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6-11=33(万元); vO{[P# L}  
Ejf>QIB  
  ②相比其账面成本35万元,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万元,由于未提过准备,当期末应提准备为2万元。 i/N68  
:)_P7k`>e/  
二、多项选择题 NnZ_x>R  
<Dnv=)Rq  
  1、【答案】B、C、D、E、F =Oh/4TbW[  
^sZHy4-yK#  
  【解析】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选项A工程物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flxZ}  
;f3))x  
  2、【答案】A、B、C、D、E 2\}6b4  
&)Wm rF  
  3、【答案】A、B、C、D YWhS<}^  
A- hWg;  
  4、【答案】A、C、D mnMY)-6C  
K0^+2lx  
  【解析】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QZ-6aq\sgp  
?IG+U TI  
  5、【答案】B、C、D ,J-YfL^x6*  
q|;+Wp?  
  【解析】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选项A交纳的增值税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d~d~Cd`V  
ZONe}tv:  
  6、【答案】BCD ;S>ml   
N'5!4JUI  
  【解析】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要先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等最终存货在出售时再按总的应交消费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然后补交差额。 nG5: H.)  
FCr>$  
  7、【答案】B、C [k + fkr]  
bF3}L=z  
  【解析】选项A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材料成本,选项D企业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不应计入材料成本。 iGeuO[ ^  
$ "^yoL  
  8、【答案】AD c;7ekj  
wmS:*U2sc  
  【解析】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构成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0Z[8d0  
{,m W7  
  9、【答案】AD T;I>5aQ:q4  
oY%NDTVN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_L_un.R  
Yyh X%S%  
  10、【答案】ABDE XAr YmO  
^$O,Gy)V  
  【解析】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可予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Huk*Jn{  
2}R)0][W  
  11、【答案】ABD au1(.(  
|a {*r.  
  12、【答案】ADE A =k{Rl{LA  
Y_ &)>;  
   【解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A不正确;只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如果是当期其他原因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不能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所以D不正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w+owx(mN@  
三、计算分析题 aV8]?E5G  
{7X80KI  
  1、【答案及解析】 ?g'? Ou  
tm}0kWx  
  (1) 库存商品甲 "Tm`V9  
fL&bN[XA"$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Hlq#X:DCn  
v iY&D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_gF ) aE  
13P8Zmco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S2fBZ=V8  
) >SU J^u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1e#}+i!a  
DrB PC@^  
  (2) 库存商品乙 /g!', r,  
t/aT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7].FdjT.  
vN%SN>=L<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mMvt#+O  
8FThu[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v [ 4J0  
C2</.jeLa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w+~s}ta2^  
!1}A\S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u 8m|S<  
I vQ]-A}N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1KrI9i  
E(oI0*S.5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X)|b_3Z  
Q=%1@ ,x"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O ?9&6x   
#yk m  
  (3) 库存材料丙 5Vzi{y/bL  
/t0 83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G_~w0r#  
yb#NB)+E@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t .&YD x  
O#E]a<N`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h+! Ld^'c  
afcI5w;>}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c?{&=,u2  
A-&C.g  
  (4) 库存材料丁 TC4W7} }  
h$FpH\-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g+?]Lk}  
DUxj^,mf,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spV/+jy{  
*;wPAQE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M3350  
^E8XPK]-~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DDT)l+:XP  
Q0I22?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QC2;/)F  
?1Lzbou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s HSZIkB-r  
9GuG"^08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wPYz& &W  
(8u.Xbdh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V_?5cwZ  
PYYOC"$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i>$RG_  
W|oLS  
  2.【答案及解析】 ++Qg5FukR  
xZ} 1dq8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cWSiJr):r  
GQOz\ic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C# `VVtei  
%:2<'s2Si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i w<2|]>l  
mYf7?I~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n0:Y* Op  
n 5X0Gi9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FV>LD% uu  
.V9/0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y|1,h}H^n  
't:|>;Wx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y,i:BQJ<  
8*;88vW"2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TOp|Qt n  
)>$@cH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SAjV)  
V8w!yc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2KQZMtgm]  
/(Se:jH$>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st"uD\L1p:  
xwr<ib: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vq|o}6Et  
ORhe?E]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k=H5<FV  
sBGYgBu!a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gMcl"t--  
\*Ro a&<!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I jG[a-  
(5y+g?9d;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a0q*iC%  
2`qO'V3Q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FMCX->}$  
c=iv\hn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E Z95)pk  
F3$@6J8<[z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i#o:V/Z .  
^W|B Xxo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1'wwwxe7  
c|8[$_2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 RM8p[lfX  
4.1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c 3;@CO  
e"9 u}-Q@  
  Ⅰ、【考点分析】 !e?g"5r{Bv  
WV]%llj^  
  4.1.1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u2rb6  
[EUp4%Z #  
  (一)存货的概念 SXfuPM  
.:?X<=!S&t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C]] VE  
TxL;qZRY ^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eYd6~T[9  
<smi<syx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i`{ k\3A  
'|mVY; i[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G9y 0;br  
UruD&=AMK  
  4.1.2存货的初始计量 YY~BNQn6d  
n\8;4]n  
  (一)入账价值基础 =SJwCT0;  
J ik+t\A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T?H H$es)  
"J|_1!9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 *k)v#;B  
:<$B o  
s ~'><ioh  
取得渠道  入账价值的构成 y5;l?v94  
*7.EL`8  
购入的 #jdo54-  
非商业企业 "/ G^+u  
买价+进口关税+其他税费+运费、装卸费、保险费 t?J Y@hT*  
注:仓储费(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是计入当期损益的。 N|cWTbi  
^MJTlRUb  
经典例题-1【单选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u2=gG.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BY{]{SL  
【答案】C kkfwICBI  
【解析】 Q "UWh~  
由于合理损耗列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且运输费用要抵扣7%的进项税,所以,该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200×50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VK! 3$;|  
会计分录如下: +3B^e%`NPm  
借:原材料 6093800 ' _)N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4200(=1020000+60000×7%) =Kdd+g!  
贷:银行存款  7118000 HF@K$RPK  
Y@WCp  
商业企业 XEd|<+P1  
企业(如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b"x[+&%i  
uM3F[p%V^  
经典例题-2【单选题】假如例1中的企业是商业企业,所购物资为库存商品,通常该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1200×5000=6000000(元); 1eG@?~G  
会计分录如下: Fa]fSqy@;  
借:库存商品 6000000 vwZd@%BO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4200(=1020000+60000×7%) 9$0-UUCk  
待摊进货费用93800(=60000×93%+20000+18000) jn+NX)9  
贷:银行存款 7118000 }T !2IaAB  
假如该存货截止当期末售出了30%,结存了70%: z:PH _N~  
借:主营业务成本28140(=93800×30%) 0:K4,  
贷:待摊进货费用28140 { bjK (|  
借:库存商品65660(=93800×70%) NXhQdf  
贷:待摊进货费用65660 ['F,  
#@h3#IC  
经典例题-3【2007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mG,%f"b0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A/ kRw'6  
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 cI#2MjL  
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 9:tvk l  
【答案】ABDE??? FS.z lk\D=  
【解析】选项C应计入管理费用。 gemjLuf  
~r~~0|=  
委托加工而成的(详细解释见消费税章节) TF %8pIg>Z  
委托加工的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如果收回后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则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列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gK*`G2W)  
z?~W]PWiZ  
自行生产的存货 0(9]m)e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Ve<3XRq|8  
备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sT\-MpQvn  
!oXA^7Th6]  
投资者投入的 t(SSrM]  
按投资各方的确认价值来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Z}n0E `  
Up|\&2_  
经典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以一批商品对乙公司投资,该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双方认可此商品的公允价值。则双方的对应账务处理如下: 5H_%inWM  
甲公司应将该业务作非货币性交易处理,并视同销售计税: U].u) g$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17(=100+100×17%) g*9jPwdG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X8T7(w<0%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WF)GS|7V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h-VpX6  
贷:库存商品 80 s^_E'j$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0     #k%3Ag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 %9|=\# G  
{b@rQCre7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U:]b&I  
借:库存商品 100 1XZ|}X z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q}}w||e~0  
贷:实收资本             117 -C$Z%I7 0  
M,[u}Rf^w  
债务重组方式换入的 )=\W sQ  
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 rN|c0N  
>/Z#{;kOz  
详见债务重组章节 Qi^MfHW  
)2X ng_,  
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的 [P*3ld,,G%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U4#[>*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 aE^tc'h~  
2.交易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8uME6]m i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F<q3{}1zR  
5*1wQlL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 0|X!Uw-Q%_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 "m]"%MU7 8  
2.不确认交易损益; t" 1'B!4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W NT m  
. FT*K[+ih  
详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章节 qx5X2@-;:  
qQ R> z  
盘盈的 +P6#7.p`Z  
按重置成本作为入账成本 !l'Az3'J|  
9/w' 4bd  
{jzN  
h Ia{s)  
   【要点提示】存货的入账成本计价常见于单选题,考生应重点掌握购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入账成本的内容构成及数据推算。 ?,r bD 1  
' U(v  
  Ⅱ、相关链接 O?@1</r^  
[Dq7mqr$  
  委托加工存货的入账成本计算需参照负债章节的消费税内容,债务重组方式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计算需参照债务重组章节的讲解,非货币性交换方式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计算需参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章节的讲解。 #&">x7?5  
!)tXN=(1a  
  4.2发出存货的计量 my")/e  
s<qSelj  
  Ⅰ、【考点分析】 uMF\3T(x4  
H<`[,t  
  4.2.1实际成本计价的前提下存货的发出计价 ~nb%w?vv  
bWv6gOPR3  
8aG Z% UI  
方法  假设前提 :^kP?  
掌握具体计算过程 TMG:fg&E~  
 49 3ik  
先进先出法 tZ[BfO  
假设先购进的先发出 .]ZM2  
按先进先出的假定流转顺序来选择发出计价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 {549&]/o  
w0~iGr}P  
个别计价法 UA,&0.7  
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一致 1L'[DKb'  
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g[\.Q  
*NV`6?o@6  
加权平均法 X5wS6v)#(  
$E|W|4N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Q0WP_^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L5yxaF{]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aJMh>  
>^:g[6Sj  
移动平均法 XoSjYG(>,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vyV n5s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kVU|k-?2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j oDfvY*[  
`P/*x[?  
Z/wh?K3y  
Vu\|KL|  
   【要点提示】存货的发出计价一般测试先进先出法和移动加平均法,偶尔也会测试加权平均法,但很少测试个别计价法,主要测试角度是两个指标的计算:一是推算存货的发出成本;二是推算期末存货的结存成本。? }(E6:h;}~  
经典例题【单选题】某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该企业2001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为( )元。 6Wf yP@ f  
-xXNzC   
  A、39600 B、79200 C、39800 D、19000 O%o#CBf0  
w#F+rh3  
  【答案】A *"fg@B5  
=La}^  
  【解析】 lha )'   
FZ=6x}QZ  
  (1)1月4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40000+300×180)÷(200+300)=188(元); ts;_T..L  
-(cm  
  (2)1月15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100×188+500×200)÷(100+500)=198(元); JF{,;&sj  
+1d\ZZA|6&  
  (3)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198×200=39600(元)。 $:u,6|QsS=  
7v,>sX  
+"3eh1q[  
  4.2.2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发出成本的确认 .yTk/x ?  
Nr`nL_DQ  
  (一)一次转销法。 nNhN:?  
~;eWQwD  
  一次转销法是领用时将包装物或低值易耗品全部账面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方法。 WP]<\_r2  
=AD/5E,3  
  (二)五五摊销法 eaX`S.!jR  
u/.s rK!K  
  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先摊一半,等到报废时再摊销另一半的方法。 ;g*X.d  
sx]?^KR:  
  Ⅱ、相关链接(无) ~7 `x9MUc  
klf<=V  
  4.3存货的期末计量 Z}NAH`V`:+  
c4-&I"z  
  Ⅰ、【考点分析】 J~_p2TZJ\3  
|Y'$+[TE  
  4.3.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t=Nnc15K  
22BJOh   
  1.成本:账面成本(账面余额) ='VIbE@qC  
l m  
  2.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Ep?a>\  
JA(nDD/;  
  (1)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确认 oVq@M  
izC >-  
  ①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预计销售税金 2#(7,o}Y5  
=k$d8g ez  
  ②可变现净值中预计售价的确认 chd${ j  
ESomw  
  A.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以商品的合同价格为预计售价。 `%ENGB|  
.oK7E(QJ  
  B.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按一般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 '^/E2+  
D~?kv yJ  
  经典例题-1【基础知识题】甲公司库存商品100件,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20元,其中合同约定的商品60件,合同价为每件170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每件150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36元,则该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 9_5Ar%  
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60×170-60×36=804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7200元(=60×120),发生增值840元,不予认定; 8m1zL[.8g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0×150-40×36=456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800元(=40×120),发生贬值240元,应予认定。 ,B#Y9[R  
该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240元,(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货就不会出现贬值,而这样作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140元,分 F}AbA pTv  
  录如下: 3FXMM&w  
q~w;C([k_  
  借:资产减值损失140 .|aSGv E  
N Dg]s2T  
  贷:存货跌价准备140 N)!v-z,k  
P9>C!0 -x  
  (2)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ks r5P~  
}cPV_^{  
  ①用于生产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终端完工品的预计售价-终端品的预计销售税金-终端品的预计销售费用-预计追加成本 Rke:*(p*n;  
{30< Vc=  
  经典例题-2【基础知识题】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产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货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元,预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元,则该批库存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xg^fM@#m  
DA wzXsx  
  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60×180-60×30-60×20=78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6000元(=60×100),发生增值1800元,不予认定; L|Ydd!m  
FRg6-G/S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40×140-40×30-40×20=36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000元(=40×100),发生贬值400元,应予认定。 RdDcMZ  
5 rWRE-  
  该材料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400元,(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在就不会出现贬值,而这样作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300元,分录如下: R/wSGP`W  
UF%5/Si VX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 X<QE]RZ  
z8!u6odu %  
  贷:存货跌价准备300 ~>C>LH> 8  
-24.[E/5  
  另外,与之有关的两个论断: zh.c_>jS  
*Vc=]Z2G^  
  A.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其终端产品如果未贬值,则该材料不认定贬值,应维持原账面价值不变。 +|H'I j$  
=B:poh[u  
  B。如果终端产品发生贬值而且贬值是由于材料贬值造成的,则以可变现净值确认存货的期末计价。 O.E0LCABC  
:3t])mL#   
  ②用于销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预计售价-材料的预计销售税金-材料的预计销售费用 G 6, 8Xwk  
4.3.2存货减值的确认条件  E+)Go-rS(  
kb:C>Y8!sC  
  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JE <~"  
&\H5*A.HkA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m#ie{u^  
#TWc` 8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A;!FtD/  
 %aKkk)s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VM,ZEt3Vy  
%:,=J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Z:v1?v  
s z\RmX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qck/b  
U %ESuq#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f UIs(}US  
9C$!tz>>+i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7&3URglsL"  
.+Ej% |l%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l0&8vhw8k  
\zi3.;9|;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nB5[]x'  
*[H+8/n_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F^YIZ,=p!  
wB)+og-^1f  
  4.3.3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 lnDDFsA  
RFJ;hh  
  1.需设置的科目 Tv$7aVi!  
%wf|nnieZ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qX(%Wn;n  
[hL1 PWKs  
  2。会计分录 VTWE-:r  
#%9]Lq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Nd_@J&  
 9+QrTO  
  借:资产减值损失 .m?~TOR  
Xa@wN/"F  
  贷:存货跌价准备 \.c )^QQ  
DANSexW  
  (2)反冲时:反之即可 n@;x!c< +  
YfwJBz D  
  4.3.4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ak) -OL1  
mi<D b nou  
  1.单项比较法。 IxZ.2 67  
&=Zg0Q  
  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 Y-Ne6a  
ZZU8B?)  
  经典例题-3【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R2aK5~   
,-3(^d\1F  
  A.-0.5 B.0.5 C.2?D.5? Qc;[mxQe  
Zd U{`>v  
  【答案】B k |3(dXLG  
r0deBRM  
  【解析】 n2 mw@Ay!  
7f%Qc %B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 EQJ_$ 6  
ph?0I: eU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 g>xUS_d>  
q#&#*6 )B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crM!{<Y  
(?BgT i\  
  (4)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RVnyl`s  
S<3 !oDBs  
  4.3.5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方法  +M##mRD  
r ?nV Sb|[  
  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 _S2^;n?  
C9U { ^  
  经典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rz }l<t~H  
$Oe58  
  A.6?  B.16?  C.26?  D.36 >&vO4L  
Hu9R.[u  
  【答案】B tOg 8L2  
G;HlII9x[  
  【解析】 \678Nx  
@k+G Cf  
  (1)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1200-400)=204(万元); )L<?g !j~  
C^ " Hj  
  (2)期末存货应提足的准备额=360×[(1200-400)÷1200]-204=36(万元); bsi q9$F  
%HF$  
  (3)期末存货已提准备额=30×[(1200-400)÷1200]=20(万元); bp>ps@zFq  
Q^Z<RA(C  
  (4)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准备额=36-20=16(万元)。 c =N]! ,MO  
'<D`:srV  
  2.分类比较法前提下,加权计算后结转。具体计算如下: nqxq@.L2  
@`;Y/',  
  当期应结转的跌价准备=(期初总的跌价准备额÷期初总的存货账面余额)×当期转出存货的账面余额 "h^#<b PN  
2Z`$  
  3.结转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X c2B2c  
aY[0A_  
  (1)如果是销售出去的,应随同存货一并结转,分录如下: i9\\evJs  
,AbKxT f2  
  借:主营业务成本 ^?X ^+  
6l\UNG7  
  存货跌价准备 @ oz&  
vYSetAd v  
  贷:库存商品 @CaD8%j{  
C*s0r;  
  (2)如果是生产领用,可不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sMfFm@\N  
{1@4}R4  
  (3)如果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方式下结转存货,其对应的跌价准备应同时结转,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处理见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章节。 # HM\ a  
F%.9f Uo  
  经典例题-5【2007年单选题】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L_~I ~  
cUZ!; *  
  A.0   B.3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mQDS.'AB@  
4ljvoJ}xjr  
  【答案】C? moVa'1ul  
q3x;_y^  
  【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计算A产品是否减值。单件A产品的成本=12+17=29(万元),单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万元),A产品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5(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所以100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00×1.5=150(万元)。 Q Bfhyo_  
< R|)5/9  
  【要点提示】存货的期末减值计提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涉题型以单选题为主,主要从跌价准备的计提额角度进行测试。除此以外,在诸多题型中此内容也是常用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就此内容进行全面掌握。 }r~v,KDb  
XY!{g(  
  4.3.6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c#n4zdQd]5  
Tw}?(\ya  
@vdc)vN[ /  
盘盈  盘亏 %89" A'g  
=MJ-s;raq  
当时 8sR   
处理时 yul<n>X|  
当时 {(M&-~Yh  
处理时 -Ap2NpZ"t  
vNC$f(cQ  
借:存货 hB P$9GR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4!CR/ao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M1a0i|d  
贷:管理费用 ) e|$K= D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8Fd1; G6  
贷:存货 uG=t?C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_Sly7_  
借: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Ms:KM{T0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 3yHb!}F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b:FEp'ZS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Jb3>vCIn  
B?$01?9V  
Ei{(  
<OR.q  
   【要点提示】对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侧重于盘盈盘亏的损益归属方向。 &547`*  
K-2o9No?j`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