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q!#e2Dx
Hz$l)g}U
一、单项选择题 _8C0z=hz
tE0DST/
1.【答案】 B SCl$+9E
yp=Hxf
【解析】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hd~X c
66<3zadJZU
2.【答案】D JGPLVw
u7>b}+ak&
【解析】工程需要领用本单位生产的产品,应视为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但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SZt If
@Md%gEh;&
3.【答案】 B >:M3!6H_~{
{aI8p}T
【解析】企业根据固定资产准则第六条的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已计提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5000-3000)+500×(1+17%)+190+1300-175=3900(万元),则2006年折旧=5000/20×3/12(1-3月)+3900/15×3/12(10-12月)=127.5(万元)。 f[3DKA
$ WA Fr
4.【答案】B ko2Kz
k
_Zya GDv
【解析】无论何种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一律视为“新”的处理,即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和相关税费入账。 8~?3: IZ
P"0S94o:5J
5.【答案】A W=M`Bkw{
|p J)w
【解析】第5年年折旧率==(6-4)÷[6 ×( 1+6)÷ 2]=2/21;年折旧额 =2450000×(1-4%)×(2/21)=224000元。 Zam.g>{]
;bVC7D~~4w
6.【答案】D <va3L y)c&
&Zl$7
【解析】755800+4800+6200×17%+304000+1000000×6%=1125654元。 ; >3q@9\D
0es[!
7.【答案】B W O W4c&
FR9<$
【解析】第1年折旧额=400000×2÷5=160000(元);第2年折旧额=(400000-160000)×2÷5=96000(元);第3年折旧额=(400000-160000-96000)×2÷5=57600(元);第4年前6个月的折旧额=[(400000-160000-96000-57600)-400000×5%]÷2×6÷12=16600(元);报废时固定资产净值=400000-160000-96000-57600-16600=69800(元);当期税前利润的影响额=10000-(69800+4000)= -63800(元) $X_JUzb
<=8REA?
8.【答案】D D<$~bUkxR
t>|Y-i3cb
【解析】第1年折旧额=(80000-5000)×5÷(1+2+3+4+5)=25000(元);第2年折旧额=(80000-5000)×4÷(1+2+3+4+5)=20000(元);第3年折旧额=(80000-5000)×3÷(1+2+3+4+5)=15000(元);第3年末的账面余额=(80000-25000-20000-15000)=20000(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18000=2000元。 >*H>'O4
4g]Er<-P
9. 【答案】A edhNQWn
^"\ jIP
【解析】企业根据固定资产准则第六条的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改造完成后的入账价值=1600-700-200+234+840—40=1734万元。 h)BRSs?v_D
Y-6
?x
10.【答案】D 7
Xe|P1@)
}f np}L
【解析】因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20年计提折旧。 yfeX=h
pv&:N,p
11. 【答案】D hK"hMyH^
iph>"b$D
【解析】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下月开始提,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000000—3000)÷(6×12)×11=457875元。 `HvU_ja;
^,')1r,
12. 【答案】 B 'EJ8)2
V|b9zHh
【解析】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以账面价值为基数计提折旧,2006年设备应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2yR*<yj
O{a<f7 W
13、【答案】A uZ( I|N$
\|nF55W [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更换部件后的原价=1000-1000/10×4+500-400/10×6=860(万元)。 !s#25}9zX5
Mk"+*G
14、【答案】A FR9qW$B
GwxxW
【解析】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以双方确认价值作为该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所以,G公司应以350万元认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以同样金额认定“实收资本”。 ^Bn)a"Gd
emOd<C1A
15、【答案】B %se4aeOrX
aO('X3?
【解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现值)=500×(1+7%)-1+300×(1+7%)-2+200×(1+7%)-3≈892.58(万元)。 x
RYL{+
Pcut#8?
16、【答案】C zQ9
"i
9K~2!
<
【解析】A设备入账价值=(800+136+4.2)/(240+350+410)×240+3+0.51+7=236.158(万元)。 |WH'aGG
'gk.J
17、【答案】B
E%OY7zf`%
C%d\DuJ5'~
【解析】2006年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230-120×4=75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应计提减值准备190万元。2007年折旧额=(560-20)/5=108(万元)。 TSqfl/UI
Y~Y-L<`I
18、【答案】B .GUm3b
!/+ZKx("9
【解析】该企业200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200-200/5×2-30)+32-(50/5×3)=92(万元)。 9Y!N\-x`
IY6DZP
19、【答案】A 5=tvB,Ux4
3^
~M7=k
【解析】至2006年12月31日该设备累计计提折旧=[960×(1-4%)]÷8×4=460.8(万元)。 Vrn. #d
mZ
39 s
2007年该设备计提折旧=(960-460.8-124.2-15)÷4×1÷2=45(万元)。 ~4h<nc
)z-)S
出售设备的净损失=(960-460.8-124.2-45)+20-340=10(万元)。
4s nL((
fyPpzA0
二。多项选择题 /^^t>L
J#vIzQ
1. 【答案】 AB Vy0s%k
T%~w~stW
【解析】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取消了原准则中“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条件,但实务中企业仍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将单位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计入固定资产。 sS;6QkI"y
}S51yDV G_
2. 【答案】 ABC '^ b B+
1S9(Zn[2,
【解析】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C<K|F!j!
}&D~P>1
3. 【答案】 ABCDE ^
T@ (`H4@
GL$!JKWp
【解析】固定资产清理后发生的净收益,应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属于企业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也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净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净损失,应借记“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净损失,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k`JP
>nV~5f+
4.【答案】BDE \"Z^{Y[,;
\7PPFKS
【解析】企业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借方登记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发生的清理费用及有关税费;贷方登记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 `s5<PCq
b"n8~Vd
5.【答案】ABCDE r_nB-\
l+!!S"=8)~
【解析】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i'9aQi"G
)9F-h8
&"
6.【答案】ABD eqbQ,, &
zWKnkIit,
【解析】固定资产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改扩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q/U(j
&8W{
/5Aum?~
7.【答案】ABC g^|}e?
Z-|.j^n
【解析】工程物资在建设期间发生的盘亏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基建工程发生的临时设施费支出作其他资产核算。 rx2?y3pv
O 4zD
>O
8.【答案】 ABC Q
^X
K
;\~otR^
【解析】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将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固定资产改扩建,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也会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直接将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_opU(;f
NRu_6~^^
9.【答案】ABC YoyJnl.?u
"%fh`4y3\
【解析】确定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条件:(1)当前可售(满足买方条件);(2)极可能出售(卖方角度);(3)一年之内完成。 CXt9 5O?
{$D[l
hj
10.【答案】BC #HFB*>
t80s(e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第十一条规定,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S:)Aj6>6
|,3s]b`
11.【答案】ADE
Fj Rt'
x|4m*>Ke
【解析】在建工程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进行的负荷联合试车获得的试车支出计入工程成本。 uQh dg4
F5UvD[i
12.【答案】AC d: D`rpcC
m>yb}+
【解析】清理净损益的处理:(1)属于筹建期间的清理损益,则计入管理费用。(2)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清理损益,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项目。 ro|mWP0
*69{#qN
13.【答案】 ABCDE sd4eJ
_CqVH5U?
【解析】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和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n@5Sp2p
!5,>[^y3
14.【答案】BCE rR`'l=,t
S(NH# ^
【解析】未提足折旧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因为将此类情况视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未来适用法处理。 +8qtFog$\g
;pe1tp
15.【答案】BCD 3m3ljy
N(i%Oxp1
【解析】按照现行的规定,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另外,如果属于经营性的固定资产出租,由出租方进行折旧计提,如果属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由租入方进行折旧计提。 \f| Hk*@
j"(o>bv7
16、【答案】ADE +&hhj~I.
(NfP2E|B
【解析】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报经批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预计的弃置费用的现值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_|<kKfd?
*+(t2!yFmE
17、【答案】ABCDE _vOV(#q2a
+;z^qn
【解析】上述处理都是正确的。 l
e+6;'Q
三。计算分析题 'Cv,:Q
fM,!9}<
1. 【答案及解析】 *u
L Ooq
FY;\1bt<<
(l)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并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 +c)"p4m
+*u'vt?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dNhUV#
kk|7{83O
=500/(1+6%)+300/(1+6%)2+200/(1+6%)3=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 J|*Z*m
c:#<g/-{wM
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 x)evjX=q
VnlgX\$}
1000-906.62=93.38(万元) 758`lfz=_
K:!){a[
(2)按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U[y3
hxG=g6:G
第1年年末: 906.62×6%=54.40 8yW 8F26
qHwHP
1
第2年年末:[906.62—(500—54.4)]×6%=27.66 EY3x o-H
k^<s|8Y
第3年年末:[906.62—(500—54.4)—(300—27.66)]×6%=11.32 ed3d 6/%HR
9Z?P/
o
或:93.38—54.40—27.66=11.32 0e./yPTT
[3$L}m
(3)编制购买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82j+px
H~Z$ pk%
借:固定资产 906.62 BdWRm=
$;O-1# ]
未确认融资费用 93.38 _N`'R.va
3[q&%Z.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un*Ptc2%
Za,MzKd=
第1年年末 8aDSRfv*
N$'/J-^
借:财务费用 54.40 2Y~UeJ_\Lq
b:%z<vo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4.40 }iGpuoXT`
$ghAC
第2年年末: b5!\"v4c
/"~ D(bw0=
借:财务费用 27.66 {;:QY1QT
)q.Z}_,)@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66 ceiUpWMu,
+SM&_b
第3年年末: rw CFt6;v
euxkw]`h6
借:财务费用 11.32 f/1soGA
^pI&f{q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1.32 $O\I9CGr$
iJ8 5okv'
2、【答案及解析】 北方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3K{XT),
]lBe
①2003年、2004年每年计提折旧=3600×(1-10%)/5=648 oAnNdo
t1LIZ5JY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648 yQP!Vt^
l ~bjNhk
贷:累计折旧 648 OO7
sj@
8`\^wG$W
②2004年12月31日M生产线扩建时 C-wwQbdG/
N+)gYb6h
借:在建工程 2304 +&AKDVmx
w)Rtt 9
累计折旧 1296 4[\$3t.L
@ve4rc/LI
贷:固定资产 3600 )^Ha?;TS
O~p@87aq
③2004年12月31日~4月30日发生改扩建支出时 jCJbmEfo9@
^*6So3
借:在建工程 900 j|6@>T1
m=saUhI*9
贷:银行存款 900 .2K4<UOAbm
bHJKX>@{
④2005年4月30日试生产发生相关成本时 ywSV4ZtM
\>B$x@-wg
借:在建工程 18 `5HFRgL`.
Mx
-? &
贷:银行存款 18 jb~W(8cj
p3m!Iota
⑤2005年4月30日试生产产品销售,取得销售收入时 dwH8Zg$B
/]xu=q2
借:银行存款 35.1 rLkUIG
\t
pJ
贷:在建工程 30 fX:)mLnO/
S]Y3n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ZsgJ6
Y
/*V:Lh
⑥2005年4月30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304+900+18-30=3192(万元),改扩建后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3024万元,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即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生产线账面价值应为3024万元,剩余3192-3024=168(万元)后续支出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O_xqq
Dw%V.J/&o
借:固定资产—生产线 3024 jY~W*
OpNTyKbaD
营业外支出 168 3 s @6pI
n]G_#
;
贷:在建工程 3192 1v<,nABuJ6
sIM^e
⑦2005年计提折旧时生产线经过4个月改扩建,使用年限延长至2009年12月31日,2005年4月3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从2005年5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则计提折旧期限为2005年5月~2009年12月,即8+4×12=56(个月),则A公司2005年应计提折旧额为:3024×(1-10%)÷56×8=388.8(万元)。 Lip(r3
3.【答案及解析】 Sckt gp8
[lU0TDq
(1)借:固定资产 411 bqo+b{i\
AX`>y@I
贷:银行存款 411 +hUS
sR&
h20<X;
G}2DZ=&>'
(2)2005年度该机器设备折旧额=(411-15)/10=39.6(万元) !!{!T;)l
!Q/%N#
(3)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1-39.6)-321=50.4(万元) A`5/u"]*D
`:aml+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4 3?}\Hw
@;6I94Bp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 nnzfKn:J
P"Scs$NOU?
(4)2006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21-15)/9=34(万元) TO,XN\{y
g9T9TQ-O
(5)借:在建工程 287 46yq F
)}Vb+
累计折旧 73.6 [或:73.62] T>~D(4r|pS
tny^sG/'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或50.38] rXIFCt8J
{?!0<0
贷:固定资产 411 hJ)\Vo
=DL
|Q
(6)借:在建工程 25 =do*(
,qj1"e
贷:银行存款 25 %2S+G?$M?
!nm[ZrSP
借:固定资产 312 \*wQ%_N5
j O-H1@;
贷:在建工程 312 %(P\"hE'
4s:S_Dw
(7)2008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12-16)/8=37(万元) `wMHjcUP
"X[sW%# F
(8)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处置净损失=312-27.75-37-10-30+3=210.25(万元)。 Iu)76Y@=5=
(G
E)
(9)借:固定资产清理 247.25 KTmduf7DL
FX->_}kL=
累计折旧 64.75 >~%EB?8
rfz\DvVd
贷:固定资产 312 GK
k>;X-
hoj('P2a#n
借:银行存款 40 rnkq.
Lddk:u&J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y^ij u(
un&Z'
.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Qu.-F#g
3iKy>
贷:银行存款 3 rUz-\H(-
bV3az/U
借:营业外支出 210.25 7\T~KYb?
34Fc
oud);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25 I,nW~;OV0
#GlQwk3
4. 【答案及解析】 C.#\Pz0
z5>
{(iY;,
(1)编制2007年12月1日取得该生产线的会汁分录。 &*e(
en5sqKqh+
借:在建工程 1172.5 *l-f">?|
-|FSdzvg
贷:银行存款 1172.5 46(=*iT&V
fYt
y7
(2)编制2007年12月安装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pv^#5HV9
MS=zG53y
借:在建工程 16.7 /uNgftj
H}p5qW.tH:
贷:原材料 10 +HpPVuV
,$,c<M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 y-1!@|l0:6
rgK:ujzW!
应付职工薪酬 drM@6$k
MB"TwtW
(3)编制2007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xh90qm
h{5K9$9=
借:固定资产 1189.2 $Ith8p~
^'Z?BK
贷:在建工程 1189. 8NUVHcB6
$*k9e ^{S
(4)计算2008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6F)^8s02h
nF)XZB0F
(1189.2-13.2)÷6=196(万元) K.R4.{mo
O'i!}$=g
(5)计算200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 `a+"[%
70MSP;^
100×0.9524+150x0.9070+200×0.8638+300×0.8227+200×0.7835=807.56(万元) &hSABtr}
5.TeH@(
大于销售净价782万元 [2l2w[7Rid
oZ!1^o3V
(6)计算200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N}/|B}
V9 J`LQ\0
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gx55.}
JHvawFBN<u
(1189.2-196)—807.56=185.64(万元) Z+%w|Sx
!4 =]@eFk
借:资产减值损失185.64 ;WqWD-C
z5_#]:o&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5.64 zQ=c6xvm8
iL6Yk @
(7)计算2009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ZuFMVR
{~y,.[Ga
(807.56—12.56)÷5÷2=79.5(万元) 4owM;y
c2o.H!>
(8)编制2009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V:Lq>rs#
h't!
1u
借:在建工程728.06 qrw"z
iW
s-[v[w'E
累计折旧275.5 ^F? }MY>
L#>^R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5.64 6A;,Ph2
c*~/`lG
贷:固定资产l189.2 d7
W[.M$]
|Vj@;+/j
(9)计算2009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 v|K'M,E
d J|/.J$d
728.06+122.14=850.2(万元) @}oY6cW;B*
q[
-Y
XO
(10)计算2009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1IC{Lk
+;|" #
(850.2-10.2)+8×4-12=35(万元) k7cM.<s!
^fq^s T.$
(11)编制2010年4月30日该生产线抵偿债务的会计分录。 1I#]OY#>
jY|fP!?[
借:固定资产清理780.2 mFa%d8Y
=uil3:,[S
累计折旧70 *]#(?W.$w
`m_('N
贷:固定资产850.2 &&s3>D^Ta
M. o}?
借:应付账款830 6dlV:f_\y
xRp;y*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 B_3:.1>"BM
DKnlbl1^?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30 IJQ"
*;
nPRv.h
借:固定资产清理9.8 9V0@!M8S
6M^NZ0~J
贷:营业外收入9.8 ,VYUQE>\
,"x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