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83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复习笔记(第一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lihuang
 
发帖
926
学分
1780
经验
0
精华
6500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0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5) —
四大会计基本假设是有一定顺序的。 lP &%5y;  
jWjK-q@Y  
  首先是会计主体,有了会计主体的前提,会计核算才有了明确的空间范围,使会计核算和监督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而避免了将企业财产和职工自己财产相混淆,而且也区分了本企业和其他企业的业务; ziip*<a !_  
8i~'~/x  
  其次是明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时间范围,会计核算和监督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持续经营假设界定了一个首尾相连永无停止的时间范围,所以为便于定期算账、结账、报账,才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U-:Z ^+Y  
^E,Uc K;  
  最后,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为便于统一计量提出了货币计量前提。 Q^;\!$:M  
U*l>8  
  至此,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前提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xL#oP0d<e  
Vc<n6  
  还需要注意的是: c_=zd6 b$S  
"lya|;  
  (1)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的综合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I3U.^ :  
/9gMcn9EB  
  【例题·多选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  D -EM  
h(K4AiGE  
  A.生产车间   B.销售部门 :H k4i%hGk  
ago t (  
  C.子公司    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T+( A7Qrx%  
'\qr=0aW  
  E.独资公司 6<O]_HZ&  
O  
  【答案】ABCDE ,)m-nZ5  
6XqO' G  
  【解析】上述五个选项均可作为会计主体。 ;\0RXirk  
(2)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 @AyW9!vV;3  
q&x#S_!  
  【例题2·单选题】企业会计分期存在的基础是(  )。 f2XD^:Gc  
U}TQXYAg  
  A.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 NV~i4R*#  
?NeB_<dLa`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Unk+@$E&  
"Vy\- ^  
  【答案】C !I$RE?7eY  
g#NUo/  
  【解析】根据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为了及时获得会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应当合理地划分会计期间,即进行会计分期。 dg<fUQ  
(3)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这个会计基础。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折旧”和“摊销”,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 _JB3+0@  
8`<GplO  
  【识记要点】 [# H8Mb+7  
nQMN2jM  
  ①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o*8 pM`uw  
G9%4d;uFT  
  ②会计分期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gN5[$(  
cE?J]5#^  
  ③会计主体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f|6=x4  
>eI(M $  
  ④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KLB?GN?Pb  
oZw#Nd   
  利得和损失的含义及其涉及的具体业务 3j#F'M)s{  
6FAP *V;  
  利得和损失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也有不少学员问过类似的问题,在此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1EB`6_>y  
o^J&c_U\3'  
  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eGg#=l=  
xEqrs6sR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6jA Q  
)Qp?LECrt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8+YR  
M3;B]iRQD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z>NV5>  
~KvCb3~X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0|evC  
l1-FL-1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P@ u%{  
p5ihuV,   
  但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tJJ >"  
sIe(;%[`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0SYkDI  
%kT:"j(xW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z9ZAY!Zhq]  
X8TZePh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N\$6R-L  
)i>KgX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ujedvw;sO  
L|Iq#QX|  
  【例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v0 %{u&  
,GlK_-6>  
  A.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Zl*!pQ  
fq'Of wT  
  B.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Uyh#g^r  
=T`-h"E~@  
  C.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损益,利得一定计入所有者权益 jXQ_7  
OX2\H  
  D.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利得一定计入当期损益 QO%K`}Q}  
TM;)[R@  
  【答案】A AseY.0  
]Ea6Z  
  【解析】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iI`p-L9  
【识记要点】 k-/$8C  
 '}=M~  
  ①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D.~t#a A  
bB["Qd}Q  
  ②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K.SHY!U}  
Yv)/DsSyL  
  ③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eAj}/2y"  
Nx"?'-3Hm  
  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 qA42f83  
SF7Kb`>Y  
  一、实质重于形式信息质量要求 ?.H*!u+9>  
P'+*d#*S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常见的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交易或者事项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业务、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关联方关系的判断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方法的选择等都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关。 bPEAG=l"-  
()Z$j,2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将以融资租赁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xnTky1zq  
s] qfLC  
  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事实上这也是购货方购买货物的前提)。在货物购回之前,从法律形式上讲,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但从经济实质上讲,由于补充协议规定了出售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购回所出售的商品,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出售方实质上仍然要承担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而且,出售商品时往往会出现售价高出商品实际价值的情况,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因此,虽然该项交易形式上形成了一笔销售收入,但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售后回购只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并不能将其确认为销售收入。 (~~=<0S  
7gkHKdJoMA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或正在使用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那里租回,租回后形成两种形式: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售后租回从形式上看,首先是为企业带来了收入,并且所出售商品的所有权及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已转移,但实质上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的,是一并计算的。因此,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同一笔交易中的两个阶段。如果将售后租回损益一次性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则有可能难以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事实上,如果采用高售价、高租金的租赁安排方式,这种租赁对买主来讲不存在不利影响;对于卖主来讲,在出售资产时虽然有巨额销售收入,但这是以未来各期支付高额租金为代价的。因而,为了真实、合理地反映承租人的经营业绩,并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不应将售后租回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予以递延,分摊计入各期损益。 D+U^ pl-  
ME.LS2'n  
  会计处理正是看到了这两项业务的实质,在会计核算上并未确认收入,这也正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体现。 \[BnAgsF  
8I'?9rt2M  
  【例题·单选题】中原公司对正保公司投资,占正保公司表决权资本的15%,正保公司生产产品依靠中原公司提供配方,并规定正保公司不得改变其配方,所以中原公司确认对正保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此项业务处理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P-C_sj A7  
Z,z^[Jz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实质重于形式 [,c>-jA5  
NNT9\JRv_  
  【答案】D { !w]t?h  
|[ge ,MO:  
  【解析】一般情况下,当拥有被投资单位的20%≤持股比例≤50%时才会对被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本题中正保公司生产产品完全依靠中原公司提供技术资料,从经济实质看,显然中原公司对其具有重大影响。 <Aa%Uwpc  
二、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 Wd7*sa3T  
\Z$*8z=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Z7Kc`9.0|  
)`)cB)s  
  体现谨慎性要求的常见事项主要有: o7 kGZ  
Ugn"w E  
  (1)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JlJB  
e :#\Oh  
  (2)计提产品质量保证; u=4Rn  
U*Q$:%72vO  
  (3)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m{g{"=}YR  
y~\z_') <>  
  (4)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q&vr;f B2  
<K43f#%  
  (5)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等等。 QxK%ZaFZA  
xn-n{U"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体现谨慎性要求的做法有(  )。 {0|^F!1z  
 mVxS[Gq  
  A.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I.'7 &h;  
qnOAIP:0  
  B.期末固定资产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计价 7-^d4P+|g  
\oi=fu=}*  
  C.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vXc<#X9  
oyUf/ Sl  
  D.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ykZ)`E]P`  
_jtBU  
  E.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A 9u9d\  
UZyo:*yB  
  【答案】BCD ]!/1qF  
gw H6r3=y(  
  【解析】B选项是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体现;D选项是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体现。 \t}!Dr+yN  
Z'\_YbB  
  【识记要点】 5yry$w$G)  
$+tkBM  
  ①“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TY? Fs-  
aJu b("  
  ②售后回购、售后租回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通常情况下,企业不能将取到的款项确认为收入。 Eq|_> f@@8  
*_ "j"{  
  ③常见的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交易或者事项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业务、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关联方关系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方法的选择等。 z2r{AQ.&  
=KX:&GU  
  ④谨慎性要求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K[pA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