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49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管理经济学中有关《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基础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onnie
 

发帖
1196
学分
2168
经验
15
精华
7355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18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管理经济学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v0}S5^ /"  
【本讲重点】 .*c%A^>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11BfJvs: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dFuQB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 tRmH6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kt,E}609  
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 O_|p{65  
市场与企业(一) (db4.G+0  
#RVN 7-x  
管理经济学概述 $#HUxwx4  
 rhO 8v  
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4U]c{-  
['\ u?m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_?~)B\@~0  
PXDwTuyc  
1.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有效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 lPOcX'3\  
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学习管理经济学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经济学的产生机制。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现实经济中产生的一对矛盾: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w Z;d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任何社会或个人都无法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东西。怎样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产生的前提。 +I_p\/J?w/  
也许有人会对“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空气、海水不就是大量存在的吗?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成为经济资源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Fy-|E>@]D  
vw  /X  
2. 经济资源的三个条件 O>Ao#_*hOb  
 FA#8  
Z*M-PaU}  
.h@HAnmE  
FX:'38-fk  
业已发现 93fClF|@  
具有使用价值 :P: OQ[$  
具有价值 ^laf!kIP  
Bw8&Amxx:  
"M4 gl  
XdGA8%^cY  
(1)经济资源是人类已经发现的资源 2` j#eB1  
现在,人类已经探明的地球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而且,这些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耗尽了这些资源以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就会遭遇到很大的难题。乐观的人认为,不必为这种问题担心,在今天的资源用完之前,人类完全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新的替代资源。但是,经济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人类将来的确可能发现新的资源来替代今天的石油、铁矿和煤炭,但这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我们可以统计到经济资源目录里的是人类今天已经发现的资源,而那些没有被发现或将来可能被发现的资源,都不能列入经济资源的目录。这是衡量是否属于经济资源的首要条件。 B4ky%gF4  
(2)经济资源应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有用” ui4*vjd  
;sfk@ec  
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是没有经济性的,也就不能成为经济资源。 D_-<V, 3t  
(3)经济资源是有价值的 [" nDw<U  
商品学告诉我们,物品的价值体现在其参与交换的过程中。而一种物品能够被交换的基本前提就是它的产权是明确的。空气、海水尽管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它们没有明确的归属,不能参与交换。也就是说,它们不具有价值,所以,不属于经济资源的范畴。 N cnL-k.  
现在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凡是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能够被列入经济资源目录的所有的物质,都是有限的、稀缺的。这就证明了经济学的基本命题: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 rhvTV(Bz  
BZ -)XF'4  
}5a$Ka-  
HA::(cXL  
图1-1 经济学的中心命题 c&u~M=EW  
.m \y6  
【3.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m9m]q&hx  
既然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人类的需求又是无止境的,那么在现实经济中,就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IiRII)  
(1)现实经济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XbL\l  
◆ 生产什么? oCR-KR>{Q  
经济学的目标是,用稀缺的资源去生产人们非常需要的物品,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在经济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应该用这些资源来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样的劳务,避免生产人们不太需要或完全不需要的产品。 P},d`4Ty@  
◆ 生产多少? 7(< z=F  
尽可能使各种产品在数量上与各自的需求量保持一致。数量过多的产品会出现积压,过少的产品则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就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求的目的。 .~ yz1^ c  
◆ 怎样生产? &a];"2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的问题。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都决定了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为使效率达到最高,应该选择合适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 4.}J'3 .  
◆ 为谁生产? {ehAF=C  
这个问题要回答: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说这个社会产生的财富,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多数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否则,可能只有一部分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品和资源严重闲置,而另外一部分人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2[Q/|D}}|  
(2)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VAvQ(b!:i  
◆ 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通过合理配置来解决。合理配置的标准是:在各个产品的生产上,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也不存在资源的紧缺。实现合理配置,首先就要在量的比例上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 -|&5aH]  
◆ 选择适当的方式,以实现有效利用。实现了有效利用,也就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解决“怎样生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Fu6~8uDV{{  
◆ 公平分配。因为“为谁生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配问题,只有通过公平的分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利用资源。 ( R0>0f@  
Ij}k>qO/2  
=x3ZQA  
图1-2 -+w^"R BV  
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XxM(Dm  
)OgQ&,#  
o,;Hb4Eu  
2E d  
b+3QqbJ[F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p.J+~s4G  
k6PHyt`3'  
管理经济学必然要涉及到管理者在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和经济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一个经济工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 ~[d|:]  
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f0,,<ib.w  
在解决上文提出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三个问题时,管理经济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实际上,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7^i>si  
^J_rb;m43  
1.生产经营什么”的问题 \"^.>+  
(1)管理者应该关注的焦点 X9xXL%Q  
现实中,管理者常常要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生产什么或者经营什么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显然,他们关注的是各个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各个市场的成长空间。那么,如果一个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否这个产业的所有生产者或经营者都会成功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管在任何领域,总是有的企业亏损,有的企业盈利。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盈利企业的成功,又是什么导致了亏损企业的失败呢? b&~s}IX   
(2)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确定经营方向 f}U@e0Lsb  
管理经济学认为,企业选择生产经营的方向,一定要与本身所具备的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相适应。如果管理者对自己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能够准确地把握企业资源的优势,根据资源的状况选择生产和经营方向,那么这个企业就可能成为所在领域的成功者。 P-~kxb9aa  
b3RCsIz  
【案例】 U)g2 7*7  
网络业曾经被认为是发展前景极好的一个产业,但是,至今为止,多数从事网络业的企业仍然没有获得盈利。这说明即使前景看好的产业,企业也未必能够获得所预期的利润率。反之,在一些市场处在萎缩期的传统产业,仍有一些企业能获得很好的业绩。所以,我们在分析产业的发展前景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把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的优势和企业所选择的经营方向很好地结合起来。 98^o9i  
t,m},c(B:  
2.“生产经营多少”的问题 -F+dmI,1$  
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规模的控制。上文提到,同处一个领域,有的企业经营得很成功,有的企业却不能盈利。企业在考虑自身资源优势之外,还要做到适当地控制企业规模。选择合适的企业规模,一是考虑当前的市场的大小,二是要考虑市场的发展潜力。如果企业对规模控制不当,规模过大,它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的数量远大于需求量,为了销售,必然要降低产品的价格,价格下降则直接降低了利润率;规模过小,企业所能占领的市场空间也相对要小。 Wu9))Ir  
3~&h9#7 Ke  
3.决“怎样生产经营”的问题 %juR6zB%8  
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比如,要成立一个咨询公司,就有以下两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 ddiBjp2.!  
(1)采用虚拟的组织形式 [J71aH  
根据每一个咨询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咨询师。这种组织形式的好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很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师,以至于不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也就失去了客户的信任。 GI40Ztms  
(2)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 [~_()i=Y  
公司拥有大批的咨询师,保证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而专业的服务。而自然的,这种组织形式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__Mf.A  
Q+]9Glz9  
【提示】  x!@P|c1nKC  
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产生不同的投入产出比。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技术上投入的大小,以及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成本与利润的比例。也就是说,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j(S BpM  
KqH_?r`  
6 s$jt-bH  
4 `Z8EV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WFBVAD  
`[*nUdG  
确定经营方向 % m5&U6  
选择合适的企业规模 _jr'A-M  
选择合适的生产组织形式 <.lT.>'?  
erC)2{m  
B}YpIb]d  
【。 K V-}:u(  
YrWC\HR_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 8w|-7$ v  
k-uwK-B}v+  
在解决上文提出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三个问题时,管理经济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实际上,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yj<z  
^ KeJ=VT  
1.决策 ]tzO)c)w;  
所谓决策,就是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 Lb v5m  
(1)确立目标 v,] &[`  
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3=/oe  
(2)提出可选方案 )O~V3a  
达到一个目标,可以有多条途径,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提出所有可能的方案。 /s\_"p  
(3)选出最优方案 GWU"zWli]z  
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要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为可行的方案,使这个方案的实施最有可能达到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目的。 B)bq@jM  
}zkMo ?  
\ tK{!v+  
图1-3 >O:31Uk  
决策过程  0x e!tA  
l-Q.@hG  
2.管理经济学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keBf^NY  
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有可能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案。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管理经济学的作用就是提供了相关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6ztM  
(np %urx!  
3.管理经济学的性质 h5:>o  
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服务于管理者的三个基本任务的解决: D]s8w  
]ZB^Hi_  
kYVn4Wq  
确定经营方向 c~1X /,biA  
选择企业规模 @"\j]ZEnY  
选择生产组织形式 I\BcG(hlJ  
NiCH$+c\  
y$]gmg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JE<zQf(&  
0 tZ>yR  
1.需求理论 h#o3qY  
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9;6Cp  
#s!q(Rc  
2.生产理论 [`_ZlC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I.M@we/bR}  
KVvzVQ1  
3.成本理论 sUfYEVjr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Z]1=nSv  
@-~ )M_  
4.市场理论 7.r}98V  
市场理论分析在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Ls<.&3X2  
ZwV`} 2{  
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 lYS+EVcR  
Zewx*Y|  
1.管理经济学发挥作用的前提2 rl\$a2_+  
管理经济学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的作用有两大前提: :`9hgd/9  
(1)企业要承认市场有配置资源的作用 ?9_RI(a.}  
市场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引导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体现为由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从供给过剩的部门流向供给不足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wz,T7L  
j &#A 9!  
C^o9::ER  
图1-4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图 `ehZ(H}  
V>{G$(v$  
在分析各个方案可能产生的利弊时,要把企业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管理经济学着眼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怎么确定价格;怎么选择产量;怎么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就是说,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分析价格、产量、成本等市场因素和企业的市场行为。偏离了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经济环境,管理经济学的很多问题就很难讨论。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市场具有配置资源的作用,这是管理经济学存在的基本前提。 k k&8:;Vj  
(2)假定企业的第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 !m`A+!~!  
企业是经济组织,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要素通过生产和经营完成形态和功能上的转换,并获得盈利。如果一个组织同时承担了政治职能或者社会职能,那么这个组织的经济成本就可能会超过它在完成转换的过程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而一家企业如果成本大于效益,它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持续的发展,最终结果就是没有盈利或者亏损。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重要的经济职能。管理经济学正是服务于企业的这一目标。 QJcaOXyMS  
|r]f2Mrm  
Koi  
3H_mR j9th  
uG|d7LS,%  
?y] q\>  
2.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Y1?"Ut  
|NbF3 fD  
Lv`*+;1 K  
均衡分析法 t3#My2=  
边际分析法 e~#"#?  
数学模型分析法 H O^3v34ZO  
b.`<T "y  
},"T,t#  
g1je':  
(1) 均衡分析方法 qfO=_z ES  
l1_Tr2A}7/  
MWsjkI`  
`m~x*)L#  
均衡 GTj=R$%09  
B@:c 8}2.  
BZ]6W/0  
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 aUdbN&G  
AhZ`hj   
69 PTo  
企业的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k }:)]m  
均衡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方向: "l-L-sc,  
制定价格。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并不是定得越高越好。 -xJ_5  
公式:销售收入=价格×销售量 Vvth,  
◆ 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销售收入,价格太高,必然会降低销售量,销售收入不一定就高;同样,为了达成更多的销售量,企业必然要以较低的价位来刺激购买力,如果价位过低,也不能达到较高的销售总额。所以,企业在定价的时候,总是要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提高价格可能会减少销售量,扩大销售量就必然要降低价格。如何既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又能使企业获利?这就涉及到“均衡”问题。肯定有一个价格水平,能够使销售总收入达到最大。在这个价格之上或之下,都会使企业的收益减少。管理经济学就为企业提供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价格。 }~?B>vZS  
◆ 产量(规模)决策。企业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其生产、销售及各种成本,进而影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企业,可能致力于产品的质量,以较高的价格获得盈利。而大规模的企业则以较低的成本和较低的价格取胜。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规模,就要用到均衡分析的方法。 #Ub"Ii  
◆ 要素组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投入各种要素。其中有些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由于各种要素的价格不一样,组合起来的要素的成本是有差异的。选择哪一个方案,也需要利用均衡分析的方法。 BFU6?\r  
h,Y!d]2w  
x[mxp/ /P  
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方向 F{:ZHCm  
制定价格 jRswGMx  
确定产量 Q}KNtNCpx  
确定要素组合 rjmKe*_1V  
[79 eq=  
Qy)+YhE  
(2)边际分析方法 *K9I+t"g  
在经济学上,边际是指每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化。边际分析方法在管理经济学中有较多的应用。它主要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对总利润产生的影响。可以用以下的公式来说明。 w/8`]q  
公式:边际值=△f(x)/△X b`NXe7A  
其中,X代表投入,f(x)代表产出,表现为X的函数;△表示变量。 TZ`@pDi  
假设基数X处在变化中,那么,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这个单位所引起的产出的增量是变化的。 nkKiYr  
]s*Fs]1+H  
QT1(= wK3  
U~~Y'R\ NU  
边际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概念 yIm@m[B;  
◆ 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 xW$F - n  
◆ 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R^}}-Dv r  
O*hd@2hd  
ISQC{K']J  
企业在判断一项经济活动对企业的利弊时,不是依据它的全部成本,而是依据它所引起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这项活动就对企业有利,反之则不利。 "(@W^qF}d  
边际分析方法应用的主要方向: h'i8o>7  
◆ 确定规模。上文提到,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当一个企业要扩大规模时,它就要分析每增大一个单位的规模,所可能带来的产出的增量,这就是边际分析。科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可以使企业的规模确定在一个最合理的范围内。 g/)$-Z)Nu  
公式:π=MR-MC jlmP1b9  
其中,π代表边际利润,MR代表边际收益,MC代表边际成本。 ;j#$d@VG"  
◆ 当π>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增量比引起的成本增量大,说明企业还没有达到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产量规模,此时,企业应该扩大产量。  0p8Z l  
◆ 当π<0时,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比所能获得的收益增量要大,说明企业应该减小产量。 \JJ>y  
◆ 当π=0时,企业达到最优的产量规模。 2v!ucd}  
◆ 价格决策。每提高(或降低)一个单位的价格,对总收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实际上也要用到边际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战略。 ?;{ fqeJz  
◆ 确定合理的要素投入。在确定生产中需要投入的各个要素的量时,我们需要分析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时,对总的收益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边际分析。 "[`.I*WNo  
◆ 产品结构分析。多数企业都不只生产一个产品,各个产品生产的比例就是产品结构。确定各个产品生产多少的比例关系就可以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对各个产品的边际效益进行分析。所谓边际效益,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如果把资金增量投入到各个产品,所能产生的边际效益是相等的,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结构就是合理的;否则,其中必定有某种产品值得扩大规模,以带来更多的收益。针对产品结构进行边际分析,可以明确哪些产品需要增加投入,哪些产品需要缩小生产规模。 :NB,Dz+i  
r52X}Y  
Gj[+{  
'%W'HqVcG1  
边际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方向 Bg^k~NX%  
vepZod}D  
确定企业规模 9n$0OH /q  
制定价格策略 -ff|Xxar{  
确定要素投入量 (nhv#&Fd+  
产品结构分析 =)56]ki}  
~~U2Sr  
s\c*ibxM,  
(3)数学模型分析法 U Ox$Xwp5&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计量分析的方法。数学模型就是一种计量分析工具,在管理经济学中大量应用。 8 S'g%  
数学模型本质上是对复杂现实的抽象,使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以便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数学模型在用于管理决策和经济分析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是一个非常有限的量的关系,现实经济中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是单纯的数学模型不能表现的,还需借助于定性的分析方法。 }3tbqFiH  
数学模型主要的应用方向: ?/mkFDN  
◆ 需求预测。企业在确定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之前,需要对市场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可以创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表现影响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在量上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对需求所产生的影响的大小。 ? x1"uH  
◆ 生产分析。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产品结构的确定,都可以通过创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决策。 OSQt:58K  
◆ 成本决策。成本是直接影响利润的因素,是企业发展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向或者扩大规模时,在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应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成本水平,可以应用数学模型进行科学分析。 dcFqK~  
◆ 市场分析。市场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态。创建数学模型,可以分析不同性质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所可能选择的规模、价格和竞争策略。 3xhv~be  
◆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未来状态的预测。可以通过创建数学模型来表现在一项投资中,各种相关因素的量的大小以及量的变化所可能产生的对效益的影响。 sGNVZx  
ZE#f{qF(  
S.;>:Dd[K  
fIrl?X']  
数学模型主要的应用方向 >".,=u'  
=AFTB<7-^  
需求预测 ~Rzn =>a  
生产分析 e*O-LI2O  
成本决策 9aLS%-x!+  
市场分析 @PXb^x#k  
风险分析 jB8n\8 Bs  
zVLv-U/=d  
>*xa\ve  
【【对“管理经济学概述”的小结】 5XO eYO{  
> ,L'A;c}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有效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管理者需要完成其基本任务,即解决三个问题: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怎样生产经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管理经济学的作用是提供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它的主要理论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Mr}]P(4h  
\V@Hf"=j  
RP]hW{:U  
7m;2M]BRi  
第二讲 ]w _,0q  
基础概念(二)与需求理论(一) UOn L^Z}  
lO/<xSjNd  
【本讲重点】 SrV+Ox  
企业(二) K)2ZH@  
机会成本与经济利润 ZeD""vJRY  
市场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 |Rr^K5hmD  
市场供给曲线与供给函数 @`:n+r5u  
_VU/j9<+  
下面接续上讲,讲述企业的基本功能之外的主要功能。 !XjvvX"j  
!HA[:-JCz  
基础概念(二) VjU;[  
im&E \`L7  
企业(二) h+mM  
Sd;/yC8  
2.企业的其他主要功能(二)   Vp $]  
(2)节约交易费用 Si<9O h  
$!c)%qDq  
I At;?4  
sIuk  
交易费用 ~L!*p0dS^  
交易费用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包括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签订合同、实施合同、解决合同纠纷等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实际上就是围绕契约(合同)发生的费用。 } d / 5_X  
?iH`-SY  
Xtqjx@ye  
企业通过减少交易次数,缩短交易过程,可以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其本质手段在于把原来在外部市场进行交易的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节约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管理成本。所以企业在扩张其规模时,必须保证因此而节约的交易费用要大于管理费用的增加值。 )u7*YlU\I  
(3)集体生产效率 8y}9X v  
即队生产效率。在现代的工业生产和经营中,有许多工艺和大型设备,只有在集体生产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在个体生产的条件下,这些工艺或设备或是不能使用,或是高成本、低效率。这实际上是集体生产带来的高效率,只有在企业组织中才能实现。 73/kyu-0%  
_S:6;_bz  
?3!"js B  
企业的主要功能 G| pZ  
4!Ez#\  
完成要素的转换 2 M c/ah  
分工协作 DpIv <m]  
>;',U<Wd  
节约交易费用 **rA/*Oc  
ZF :e6em  
队生产效率 nu,#y" WQ  
@R= gJ:&a  
%dTkw+J  
~je#gVoUR  
3.虚拟企业 VOBzB]  
(1)虚拟企业的概念 -UaUFJa8K&  
nA n/Vu  
i<|5~tm  
虚拟企业 QRj>< TKi  
虚拟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是指某些厂商、客户或同行业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临时组织,其目的是技术共享、费用分摊。 *D ld?Q  
G#/}_P  
#Ag-?k  
kLVf}J~?  
(2)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不同之处 PF@+~FI  
传统企业需要具备特定的要素: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核心技术、销售系统等等。虚拟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没有自己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甚至没有自己的销售人员,但是它同样在市场上提供产品和服务。显然用传统的观念很难把它判断为一个企业,因此就产生了“虚拟企业”的概念。 Ec| Gom?  
(3)虚拟企业的特点 Efi@hdEV  
◆ 功能高度专门化 =>Y b~r71  
多数虚拟企业都建立在一个生产平台或者经济平台上。假设一个企业想生产电脑,它没有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它可以采购一些标准化的组件和一些标准化的软件,委托一个专门的总成企业,把这些标准化的组件和标准化的软件组装起来,然后在网上获得采购的消息,也就是获得订单,然后再通过一个专门的配送企业把产品配送出去。那么,这家企业就可以算作虚拟企业了。虚拟企业在这个生产平台上所组织的各企业都具有专门的生产功能。 xwa5dtcn g  
◆ 运作的合作化 P0J3ci}^  
虚拟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提供标准件的企业。没有这些生产标准件,或者制造标准化模块的企业,虚拟运作很难实现。因为最终的产品是物质产品,最终的劳务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劳务。这就要求虚拟运作的企业同生产标准化模块和组件的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合作。这种合作不同于以往的那种承包和下承包的合作方式。过去的承包和下承包的合作方式,是由总成企业提供图纸,下承包的企业按照总成企业的图纸进行生产,然后把生产出的零部件交给总成企业进行装配,然后销售。 _[-+%RP  
在传统的这种分包制当中,下承包的企业,它所生产出的零部件,只能交给总成企业去装配和销售,因为这些产品都是按照特殊的技术模式进行生产,是按照特殊的标准进行生产的,如果总成企业不购买这些元器件,分包企业的产品就可能没有市场,因此在传统的生产协作过程当中,总成企业具有明显的支配价格的能力。 .Gv9RKgd~  
在虚拟运作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每一个虚拟运作的企业,当它要购买标准化组件的时候,它所要寻找的是那些性能最好,成本最低的一些标准化组件。那么生产标准化组件的企业, 2Yt#%bj7^  
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态度去选择零部件的企业,相互之间有一个选择的可能,以确保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相比较,虚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 8YC\Bw  
◆组织的网络化 <v;;:RB6 c  
gB@Xi*  
~<Z;)e  
TEl :;4  
组织的网络化 _^Lv8a3(O  
所有进行虚拟运作的企业互相协作、密切联系,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通过技术联系方式体现出来的。 *vFVXJo  
a'w~7y!}  
Tl=cniy]  
cZKK\hf<  
目前,一般的虚拟企业都大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它们在网上下订单,提出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完成期限,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完成货款的交割。组织的网络化还有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所有参与虚拟运作的企业,在网络上都呈多结点的、放射性的状态。 |du@iA]dP  
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要求所有的分工协作企业都要服从总成企业的技术安排,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所有参与虚拟运作的企业在网络上都是自主、平等地选择合作伙伴,结果是形成一个生产技术的协作网。 +MPM^m  
t3K7W2bz  
> 4ex:Z  
6> v`6  
虚拟企业的特点 /W'GX n  
◆ 功能高度专门化——所有参与者都具有专门的功能; 2?ac\c6"  
◆ 运作的合作化——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 {g}!M^|  
◆ 组织的网络化——参与者之间联系密切;多使用网络技术。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