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gwY
d4
)eV40l$
M
计划成本法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内容,比较基础,但很多学友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了,这里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可以很容易地记牢它,我就不再举具体的例子了。 zm .2L
$WPN.,7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hW+Dko(s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_INUJc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O46/[{p+8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P%lLKSA
?3Fo:Z`@F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3YNHm6V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H= y-Y_R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t3XMQ']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sRJ'oc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1<p"z,c
o_N02l4J)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W
[m_IY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5.vfES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an2Tc*=~l(
J@TM>R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e AC!R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t;1NzI$^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e.GzGX
D{l((t3=T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z,7^dlT
k
WtUj
这里和实际成本法来对比一下,商业企业和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的工业企业,购入但尚未入库的材料时: L' pZ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E)E!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HlSuhbi'@
贷: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Wd}mC<rv1
`+o.w#cl
验收入库时: 5xHiq&d.E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hgAgP{{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ES2qX]I
D.6dPzu`
由此可以得出,“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核算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只是分别在不同的核算方法下使用而已。 0R]CI
$OD5t5eTsM
【识记要点】 yBj)#m5!
①“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口诀:借超贷节) 7e<Q{aB
②“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