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WY"Y)S
a_{io`h3&
第一条 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hDljY!P>p
RM&H!E<#
第二条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jhmp\PN
~`2&'8
第三条 衍生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m-ph}
#P%1{l5m
(一)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 ?+n&hHRg
`z}vONXpAX
(二)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wb6 L?t
AU)1vx(\w
(三)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_RWd#Q(
F#
1 Kk#t
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UZje>.~?
#0bO)m+NZ
第四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 ^HK@$
6F*-qb3
(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zb;(?!Bd#
Vvm=MBgN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Jcz]J)|5v
O3kg
(三)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U g}8y8
v/R[?H)
(四)因清偿预计负债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7R9nMGJ@
k0|`y U
(五)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的或有对价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NI'q*cQ
{f+N]
Oo*
(六)租赁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tb(J3ZP
d4Co^A&
(七)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yf(Rs)!
7/H^<%;y
(八)套期保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jyq{Jb
erx
5j\
(九)原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b7B+eN ?z
#l*a~^dhqC
(十)再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NvQmz?J?
gq'>6vOj
(十一)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五条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作出的不可撤销授信承诺(即贷款承诺)。但是,下列贷款承诺除外: )0#j\B
"]V
DY)
(一)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贷款承诺。 f64(a\Rw!^
d_Q*$Iz)3
(二)能够以现金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或发行其他金融工具结算的贷款承诺。 q$r&4s)To
{=3J/)='
(三)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T@TIzz
q0,kDM66
本准则不涉及的贷款承诺,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60!1D>,
v(DwU!
第六条 本准则不涉及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所签订,并到期履约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但是,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适用本准则。 bIgh@= 2
'X7%35Y
第二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V0K16#}1gM
OT%0{2c"]
第七条 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FTNmyM~F
!^m%O0DT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n( g)UNx
opsQn\4DZ?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4l>XlQ&
L7'%
;?Z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NJtQx2Sd'H
^ eQFg>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Y|Nl
w|IjQ1{
第八条 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 N0i!l|G6
~+yZfOcw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HcRa`Sfc]/
Nln`fE/Ht
(二)其他金融负债。 =#qZ3 Qz_
~q)u(WC|
第九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y$X(S\W
q:I$EpKf?Q
(一)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s;.
K]c4"JJ
(二)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0RUi\X4HI
ohUdGO[/
(三)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_?rh,9q
bu>qsU3
第十条 除本准则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外,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Ko6^iI1
E@-ta):
(一)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H{l)
h.)h@$d
(二)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v2Bzx/F
:
Z$p0&~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NYwR2oX
>nzu],
U
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 %SrM|&[
A4.4Dji,x
(一)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 }pVTTs`
k|xtrW`qo;
(二)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 <Mx0\b!
ndink$
(三)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 `:eU.
)"Q*G/+2Ie
第十一条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U>@,BH
|Os6V<u"
(一)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Y4E/?37j
mMSh2B
(二)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Xd<t5{bD!
1|{bDlmt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uI~s8{0T6
7ER|'j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本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i1_v7 Bi
%dMqpY7"
第十二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J NVr
LJFG0 W
(一)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W#'c5:m
4
(@r
`$5D.b
(二)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1yT*+`
W=JAq%yd<
(三)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hB9Ee@
IvHh4DU3Z
(四)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26 I
Aw5pd7qKL
第十三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f1`/
)w h%
|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Z(u5$<up
7a4o1;l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WOLuw%
:i~W
}r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UlcH%pxTt1
2 PqS%`XiS
第十四条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P z`$~
aAE>)#f(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hd{>K*
5%zXAQD=<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D6J8
09
JL=U,Mr6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EELaG
Wy .IcWK
第十五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qGb%! l
K+*Q@R D
(一)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asJ!NvVG'
0 B@n{PvR0
(二)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JyL a#\ R
hR#-u1C
(三)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g.py+
ZFJ
nDS}^Ba
第十六条 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BnF\?m
S! Rc|6y%
(一)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0rGiWC#
h4|i%,f
(二)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Prb'8 W
Ub1hHA*)
(三)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bu>],d-8'
hc#!Lv
1.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X"/ha!=&D
7?j;7.i
s(
2.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az0<5Bq)
Vj<:GRNQ,d
3.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Jn:ZYqc
5|3e&
4.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eH&'m}-
c'uhK8|
5.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_uMg#!
d)f@ 5/<
第十七条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aj8A8ma*}
ca i<,3H
(一)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MyZM(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