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vI`#}?
1.企业从事期货业务,其期末持仓合约产生的浮动盈亏,应( )。 /5Yl, P
A.确认为当期损益 NkAu<>
G _
B.增减期货保证金 31p7oRzr
C.不确认为损益,但在表外披露 i1Y<[s
D.强制平仓盈亏处理 .RbPO#(
〔答案〕C hS^8/]E={
〔解析〕期末持仓合约产生的浮动盈亏不做会计处理,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A|m0.'/
2.甲、乙股份有限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2004年3月3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批商品,应支付价款5850000元(含增值税),甲公司当天开出6个月商业承兑汇票,票面年利率4%,票据到期后不再计息,甲公司于2005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协议,以其生产的10辆小轿车抵偿债务;小轿车的公允价值合计为650000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合计为3500000元。乙公司于2004年为该项债权计提了10%的坏账准备。乙公司收到小轿车后,作存货管理,且2005年度全部未对外销售。上述业务使甲公司增加资本公积和乙公司增加存货的金额分别为( )元。 /5?tXH
"
A.1362000元,4265300 C`
8.8
B.1447000元,1129700 _A=i2?g
C.1362000元,6500000 Lv #}Gm
D.1273600元,3500000 ?~oc4J*>(
〔答案〕A Ls
&-8
〔解析〕甲公司增加资本公积: 5 &]a8p{
5850000×(1+4%×6/12)-(3500000+6500000×17%)=5967000-4605000=1362000(元) NFf?~I&mfu
乙公司增加存货: 9CZEP0i7
5850000×(1+4%×6/12)×90%-6500000×17%=5370300-1105000=4265300(元) !]&+g'aC3
3.A上市公司2004年9月1日承接一项安装业务,安装期6个月,合同总收入60万元,至年底已预收款项39万元,实际发生成本30万元,估计至安装结束还需发生成本20万元。在剩余合同价款能可靠收回的情况下,A上市公司2004年度该项安装业务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 )万元。 W QeQ`pM
A.30 PE6ZzxR|U<
B.36 TR:4$92:H
C.39 o\nFSGkn
D.40 Qo80u?*
〔答案〕B Kw`}hSE>o
〔解析〕60×30/(30+20)=36(万元) X$_z"t
4.某航空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4年2月5日与某租赁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该协议规定航空公司从租赁公司承租2架飞机,其中,一架采用融资租赁,租赁期限为4年,另一架采用经营租赁,租赁期限为2年,同类飞机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航空公司为租赁飞机而发生的差旅费、协议洽谈费用500000元,融资租赁飞机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为5700000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4500000嗣婕壑?700000元;租赁期满,飞机归还租赁公司,航空公司的担保余值为225000元,经营租赁飞机的租赁款为2250000元。航空公司于同年3月2日正式接收并使用所租赁的飞机,该公司飞机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航空公司租赁飞机在最后一个会计年度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假定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占该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30%。 A!a.,{fZ
A.118750 e`?o`@vO,
B.168750 'Ojxzz*tT
C.427500 =r~ExW}+
D.106875 &E-q(3-
〔答案〕D \CYKj_c
〔解析〕(4500000-225000)×1/10×3/12=106875(元) &InFC5A
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乙种原材料计划成本每吨1300元,月初乙种材料余额4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52060元,本月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本月出库乙种原材料5100吨,乙种原材料月末实际成本为( )元。 Qgq VbJP"
A.378210 I8\R7s3
B.251560 )c.!3n/pb
C.293840 9ol&p>
D.271380 O
2+taB
〔答案〕B IG!(q%Gf
〔解析〕本月购进材料的成本差异:1300×4996-(5000×1200+60000+20000+18000)=398600(元) <{z-<D;
材料成本差异率:(52060-396800)/(400000+1300×4996)=344740/6894800=-0.05026 K>#QC
月末材料实际成本:(400000+4996×1300-5100×1300)×(1-0.05)=251560(元) c(s: f@ 1
6.下列视同销售的业务中,会计和税务均作收入确认的是( )。 es\Fn#?O
A.将购买的物资用于分红 Hr*xA x
B.将购买的物资用于对外投资 >ni0:^vp
C.将购买的物资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eKH'fE
D.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在建工程 )1!0'j99.
E. 将自产的、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其他非应税项目 +O7GgySx
〔答案〕A a*nCvZ
7.H公司于2004年1月1日购买了F公司20万股股票,占20%的股份,每股买价为2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F公司2004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1620万元,5月1日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0.3元,于5月12日实际发放。2004年F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20万元,各月间利润均衡。2005年7月1日又购入F公司20万股,每股买价为16元,另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期分摊。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90万元,其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0万元。则2005年末H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余额为( )万元。 L!Gpk)}[i
A.25.6 xQNGlVipZ@
B.21.94 >|1-o;UU
C.54.6 xr31<4B
D.29 ~8)l/I=`);
〔答案〕B 4!-/m7%eF
〔解析〕 d}@n,3
(1)第一次投资时的股权投资借差额=(20×20+2)-1620×20%=78(万元) <}}u'5;^?x
(2)第二次投资时投权投资差额的尚未分摊额=78÷5×3.5=54.6(万元) g2YE^EKU~
(3)第二次追加投资形成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1620-30+120+50)×20%〕-(20×16+3)=29(万元) U(hIT9
(4)新旧股权投资相抵后形成净借差25.6万元(=54.6-29) <_SdW 5BF<
(5)2005年末股权投资借差的结余额=25.6÷3.5×3=21.94(万元) {@[#
0gPH
8.甲公司于2000年初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6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5年期直线法折旧,税务上采用10年期直线法折旧,2000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价值为40万元,2003年末可收回价值为11万元,2004年6月1日甲公司将该设备出售,售价为14万元,无相关税费,甲公司所得税率为33%,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计提折旧,假定2004年甲公司实现利润2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2004年的净利润为( )万元。 Xj<xen(
A.134 <ti,W
n.
B.133.01 s6Il3Kf
C.170 }|],UXk{xB
D.169.01 vJ>o9:(6
〔答案〕A $?DEO[p.
〔解析〕 ]ts^h~BZ$
(1)2004年会计上折旧费用=11÷2=5.5(万元),税务口径的折旧为3万元(=60÷10÷2),可抵减折旧差异为2.5万元(=5.5-3) z -'e<v;w
(2)2004年末会计上认定的设备出售收益=14-(60-12-10-10-10-6-5.5-1)=8.5(万元),而税务上认定的设备出售收益=14-(60-60-6-6-6—6—3)=-19(万元),两者相比较形成转回可三时间性差异27.5万元 m ~gc c
(3)2004年的应交所得税=(200+2.5-27.5)×33%=57.75(万元) _CizU0S
(4)2004年的递延税款发生额为贷记8.25万元(=25×33%) D@m3bsMwe
(5)2004年的所得税费用=57.75+8.25=66(万元) RAA,%rRhu(
(6)2004年的净利润=200-66=134(万元)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