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1-3题每题1分,4-11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 iYf
1.下列有关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论断中,正确的是()。 j"jQiL_*
0Y'ow=8M
A.如果委托方收回加工物资用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则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iUFG!,+d
Ljiw9*ZI
B.如果委托方收回的加工物资用于直接出售,则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列入加工物资的成本; Ct^=j@g
7|yEf
C.作为一般纳税人,委托方应将受托方针对加工费收取的增值税列入加工物资的成本; 7[mP@ {
P#MUS_x
D.委托方向受托方发出加工用的原材料应视同销售计列增值税和消费税;
i&p6UU
>5E1y!
E.如果加工后的物资无市价可供参考,应组成计税价来计算应交消费税,即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加工用原材料的成本+加工费+往返运费)÷(1-消费税率)。 K%_UNivN
t>OEzUd9
2.下列有关融资租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3}8L!2_p
@FZ_[CYg
A.当售后回租形成融资租赁时,售后回租的损失应在租期内平均分摊,以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 ,c0t#KgQ.
bPif"dhHe
B.只有当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大于租赁什嗣婕壑档?0%时,承租方才能将租赁定性为融资租赁; k'*vG6!
|#{ i7>2U
C.出租方的内含报酬率应使得最低租赁收款额的折现值恰好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EM@EB<pRX
h4=mGJpm
D.在实际利率法下,每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呈递减趋势; ;at1|E*
j/q&qrlL
E.在实际利率法下,出租方的租赁投资净额呈递增趋势。 $=ESY>MO
P_b!^sq9
3.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GF
:.B
Q"uK6ANp'
A.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仅指对企业不利的事项而非有利的事项,这是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3]O?'
"',;pGg|K
B.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董事局制定的股利分配方案应作调整事项反映在年报里; MIyT9",Pl
:xTm-L
C. 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作调整事项处理; i`Qa7
sxS%1hp3
D.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发生于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调整事项有可能既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又调整“递延税款”。 :>0,MO.^~K
.XkD2~;
4.A公司于2000年6月1日以201万元的价格购入某设备,服务于营销部门。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折旧期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税务上认可的折旧期限为5年。2001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01万元,2002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67万元,A公司于2003 年6月1日以53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该设备,假定无相关税费,则A公司转让该设备获得的净收益为( )万元。 >y,. `ECn
W8Wjq
DQ
A、8 B、9.54 C、7.85 D、10.35 FhPCFmmUT
? HNuffk
5.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05年甲公司委托乙公司代为加工应税消费品(非金银手首饰),所加工的物资收回后将直接对外销售,消费税率为10%。2005年10月1日甲公司发出原材料,成本为70万元。当年12月1日支付加工费20万元,增值税及消费税也一并兑付。12月5日收回加工物资。12月31日该商品的预计售价为85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3万元。则该存货当年应提取( )万元的跌价准备。 _>aP5g?Ep
SSbx[<E3
A.12 B.15 C.18 D.25 "'GhE+>Z
6.甲公司以一幢房产、一批商品与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一批原材料进行交换,双方交换后均不改变资产的用途。房产的原价200万元,已提折旧1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营业税率为5%;甲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5万元,已提跌价准备2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专利权的账面余额6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2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营业税率为5%;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双方协议,由乙公司另行支付补价20万元,并于2005年7月1日办妥了物资的产权交割手续。则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成本为()万元。 ._t1eb`m{
T@`Al('
A.25.9 B.31.7 C.25.4 D.26.71
9ZG:2ncdJ
'/OQ[f=K
7.A公司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4年前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5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4%。2005年初“递延税款”为贷方余额33万元,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本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预计产品质量担保费用3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维修费用20万元,当年发生国债利息收入1万元。则2005年的净利润为( )万元。 C@[U:\
Jh<s '&FR
A.1658.06 B.1638.24 C.1529.24 D.510.29 FC~%G&K/q^
S{v]B_N[M
8.乙公司2000年1月1日溢价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11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债券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该债券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2002年7月1日“应付债券”科目的月初余额为( )万元。 %C@p4
3TZ:
A.1050 B.1100 C.1215 D.1265 XPZ8*8JL
2`%a[t@M.
9.2004年1月1日A公司出资50万元购买B公司1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B公司2004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量为400万元,4月1日B公司宣告分红10万元,于4月15日实际发放,6月1日接受现金捐赠20万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万元。2005年1月5日,A追加购买股份10%,支付买价64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万元,0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元。A公司按10年期分摊股权投资差额。A、B公司所得税率均为33%。则A公司2005年末“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成本)”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Zy.ls&<:
/u_9uJ"-K(
A.98.32 B.85.63 C.92.68 D.87.56 VXlAK(
ho B[L}<c
10.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20%的股份,买价为100万元,相关税费为10万元。2000年初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量为500 万元。甲公司按5年期分摊股权投资差额。2000年末乙公司实现盈余30万元。2001年初甲公司再次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买价为30万元,相关税费为5万元,2001年末乙公司发生亏损50万元,当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130万元。2002年乙公司实现盈余200万元,年末该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 201万元,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将该投资出售,售价为300万元,则甲公司出售时贷记“投资收益”()万元。 QSn18V>{
_<DOA:'v
A.96 B.99 C.100 D.110 tl*h"du^
U* c'xoP
11.H公司于2002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3%,期限为6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价为1006万元,支付发行手续费10万元,协议约定,两年后即2004年1月1日该债券可以转股,每100元面值可转6股,每股面值为1元,如果在2004年初有一半债券持有人完成了转股,则转股当时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万元。 #U7pT!
Fx
Ww\ WuaY
A.500 B.502 C.403 D.1004 <3/_'/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每题2分,共22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n)Cr<^j
qX; F+~
1.下列有关融资租赁的会计论断中,错误的是()。 q_ryW$/_
_%Ua8bR$
A.当承租方选择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而非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时,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利率应重新计算,该利率应使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等于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bq8Wvlv04
hQ!59
B.在售后回租形成融资租赁的方式下,承租方出售资产的收益应在租期内,根据租金支付的比例来分摊冲减各期折旧费用; >p0,]-.J,r
~IWdFUKk
C.如果存在承租方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等于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减去承租方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值加上预计清理费来认定; Lfdg5D5.P
,FH1yJ;Y&
D.“未确认融资费用”本质上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二者相抵后代表着负债的本金; ](8F]J ,
ggitUQ+t;G
E.承租方对于或有租金应参照或有事项的处理原则,当或有租金成为事实的概率大于50%时,即可认定为“预计负债”,而出租方则在或有租金实现时再作账务处理。 6O.kKhk
Ctn?O~u
2.在间接法下,以净利润为起点推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调减净利润的项目有()。 lKQevoy'
&zJ\D`\,O
A.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NI.ROk1{+4
1E'PSq
B.待摊费用的分摊 Q<g
>WNb
=au!rda
C.投资收益 *}';q`u}
HB$?}V
D.资产减值准备的反冲 L<3+D
|5:2
?S2R
E.应收账款的增加 -Ah&|!/
Q-F$Ryj^
3.下列费用中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4X.UPJ
C984Ee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hV|W{=w
n f<I
B.仓储费用 H?M:<q0|G
GCiG50Z=
C.商业企业采购商品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 W[qy4\.B
,bIJW]h0
D.采购环节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Iz
j-,a
~k?wnw
E.采购未税矿产品时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E
i>GhvRM
0sH~yvM5
4.下列有关股权投资差额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S
w%6-
NWPT89@ l
A.当被投资方的亏损使得“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等于零时,股权投资差额应停止分摊,直到投资账面价值恢复至投资成本状态时,方可开始分摊,其分摊期限应顺延。 g6P^ JW}.
]];pWlo!
B.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经追溯调整认定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与其他追溯认定的明细账一并转入“投资成本”三级科目。 IbL'Z
cQ1Axs TO
C.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属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应列入“递延税款”的借方。 C& XPn;f
)"hd"
D.当应提减值准备大于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时,应在贷方首先冲减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再认定“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_Z.fdUA
_KkaseR
E.当应提减值准备大于股权投资贷方差额时,应先在借方冲减“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再借记“投资收益”。 @9n|5.i
4b;*:C4?
5.下列有关商品期货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3B{sn}
+F60_O
`
A.期货会员资格可以转让,转让价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期货损益”;但如果是退还给期货交易所,则只能退还原入股额; +>;Ux1'@
:4Nv6X61
B.因会员或客户违规而强制平仓的,平仓盈余归期货交易所,平仓亏损归会员或客户所承担;如果因国家政策变化及连续涨、跌停板而强制平仓的则无论平仓盈亏均由会员或客户来承担; Y<(7u`F
nTD%i~t~o
C.套期保值本质上是一种保险措施,将来如果买商品,现在就签订卖方合约;将来如果卖商品,现在就签订买方合约。期望借助于该合约的盈余来冲抵未来的交易风险; DTM(SN8R+n
S9
$t
9o
D.期货会员资格投资计入“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内; :t9![y[=|
S;gy:n!t
E.申请退会、转让或被取消会员资格而收回的会员资格投资应列示为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ZWGX*F#}P
6.下列有关收入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o<
Mccj
)\VuN-d
A.广告制作佣金收入应在年度终了时根据项目的完成程度确认; <Opw"yY&q]
p
X*E(Q)@!
B.在委托代销方式下,受托方应在对外售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5mpql[v3P
3)LS#
=
C.在以旧换新的销售方式下,应以新商品的售价扣减旧商品的买价后按净售价列为此业务的收入; Ta/zDc"e
[OUV!o
D.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协议的收费时间和方法确认; ?wv3HN
X[H .t$w5A
E.在确认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时,属于转让财产的部分,应以财产的产权转移作为收入的确认点;属于提供初始服务或后续服务的部分,则以服务发生时确认收入。 L;?F^RK{U
bp}97ZQ
7.下列业务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并需追溯调整的是( )。 =uNc\a (
;-Os~81o?
A.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 dmv0hof
a73VDQr I
B. 将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ZsXw]Wa
QRKP;aYt
C. 将存货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EA1&D^nT
4|I;z
D.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闲置固定资产补提折旧; Qt{V&Z7
NB'G{),)Z
E. 对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u:mscb
~MC5rOA
F. 因首次执行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期限、净残值进行的更改。 z;e@m2.IM
-AD`(b7q
8.下列有关外币业务的会计论断中,错误的是( )。 !\d~9H%`B
,30lu a
A.在接受外币资本注资时,应按合同约定汇率或投资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实收资本”项,按投资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外币资产项,二者之差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KWD{_h{ R
)B&`<1Oie
B.在兑换外币的业务中,应按投资当日的市场汇率来折算外币银行存款账户; 0F![<5X
I3r")}P
C.期末针对外币账户调账所派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财务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lX2:8$?X
X(Mpg[,N"
D.在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下,销贷成本的折算应采用倒挤法,即:期初存货(历史汇率)+本期购货(平均汇率)-期末存货(历史汇率)=当期销货(倒挤); .>[l@x"
xr@;w8X`^
E.在时态法下,按历史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资产应采用历史汇率折算,而按现行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现行汇率折算。 iRkUL]H@&
ml^=y~J[
9.甲公司2004年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5年4月3日,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3年4月5日。2004年的汇算清缴工作于2005年3月15日完成。甲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该公司2004年1月1日至4月3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应当调整2004 年“应交税金”的有( )。 fJ5mKN
\?Z7|
A.2005年2月5日债务人丙公司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致使甲公司的债权200万元无法收回; QJVB:
>A
v?6*n>R
B.2004年初甲公司为筹建厂房借入一笔长期借款,开始资本化日为2月1日,当年11月1日因劳资纠纷致使工程停工,在2004年末仍未复工,甲公司的会计主管认为此纠纷会在一个月内解决,于是并未暂停资本化,结果劳资纠纷直到2005年3月1日才得到解决并于当日重新开工; j7a}<\
/U!B2%vq_
C.2005年3月1日,注册会计师发生某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2004年未提折旧,经查系工作疏忽所致,会计和税法对此设备的折旧口径不存在差异; \nWb
GS(
R2{]R&wtn0
D.2004年12月31日因商标侵权甲公司确认了200万元的预计负债。2005年2月1日法院裁定甲公司赔偿230万元,甲公司未提出异议,并当即支付了偿款; 3X
;>cv#B
NvTK7? v
E.2005年3月1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vQ5l$;L
6LCR ;~
]
10.下列有关分部报告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1BW 9,Xr
%O#zE-H"
A.所有的报告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合计额应超过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75%; OvwoU=u
FNOsw\Bo
B.报告分部的总数量不超过10个; J1cz
D |(
FW;}S9u3
C.分部资产如果达到各分部资产总额的90%时,就没必要提供分部报告了,直接提供合并报告即可; :eD-'#@$u
[N~
-9
D.当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产品和劳务的差异的影响时,应以业务分部为主要报告形式,当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地区的影响时,应以地区分部为主要报告形式,两者兼有的,既可以业务分部为主要报告形式,也可以以地区分部为主要报告形式。 ??P\v0E
11.下列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
: *[mvF
3WwCo.q;m
A.在附有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中,如果债权人重组当时产生了“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则或有收益一旦发生就应在当初的营业外支出额度内首先贷记“营业外收入”,超过部分再贷记“财务费用”; tq~f9EvC
F@Wi[K
B.股票发行费用超过冻结期间利息收入的部分在股票溢价不够抵或股票按面值发行的情况下,应计入当期损益。债券发行费用超过冻结期间利息收入的部分应根据其金额大小分别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或“财务费用”; M[O22wFs
toPFkc6`
C.甲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乙公司以其专利权注资,取得股票3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该专利权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营业税率为5%。投资双方的确认价值为85万元。甲公司在接受乙公司注资时贷记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5万元; 2^Im~p~ByE
4Y3@^8h&=
D.甲公司2003年12月5日的一笔销售于2005年2月14日退货,该公司的2004年报告于2005年4月15日批准报出,甲公司将此退货作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并修改了2004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年末数及2004年利润表的上年数。 'WmjQsf
9ei'oZ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10分,第2题10分。本题型共20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g$"x,:2x{
TNN@G~@cm
(一)H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2002年~2006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a=y%+E'a'
NX(+%EBcA
1.H公司为了拓展生产规模,2002年决定以企业的一批产品交换E公司的一台设备,以缓解生产设备的不足。该批产品的成本为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E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已提折旧15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双方协议由E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20万元,资产交割手续于2002年6月1日办妥。H公司于2002年6月20日将换入设备投入生产部门使用。 ZBx,'ph}4
iR{@~JN=)
2.H公司对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期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7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万元。2003年12月15日,苦于流动资金短缺,H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售得400万元,设备的产权交接手续于2003年12月25日全部办妥。双方租赁协议如下: |T"j7
i?@7>
Ca
(1)自2004年1月1日起H公司租赁该设备5年,2008年12月31日到期; CKe72OC
3*j1v:x`
(2)H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105万元; TC'S
DDX
EXH,+3fQp
(3)预计租期届满时资产余值为60万元,其中H公司的母公司担保30万元,由担保公司担保25万元;
MNTVG&h
>c
Tt2v
(4)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0%; -6s]7#IC
?G~rYETvw
(5)H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租金费用; /u90
)x
!blGc$kC
(6)H公司依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因售后回租仅涉及产权协议的签署,设备本身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因此折旧从未间断。2004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230万元,2006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价值为150万元,另外假定设备到期归还B公司时没有发生清理费用; XUR#|
{c]dz7'?
(7)2005年和2006年,由H公司根据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向B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ZcwgsxTM
F g):>];<9
(8)2005年H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2006年H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c w)J+Lyh
g[@0H=
(9)2007年12月31日,H公司返还设备给B公司。 ^2%)Nq; O
A0;{$/
(10)H公司租入该设备后,企业总资产量达到800万元。 &dj/Dq@
U61
LMH
(11)每年H公司需支付修理费用10万元。 %G6x \[,
H=WB6~8)
(12)相关折现系数如下表: iK1{SgXrFI
Lp }V 94xT
P/A(5,9%)=3.8897 P/F(5,9%)=0.6499 Mg8ciV}\xY
P/A(5,10%)=3.7908 P/F(5,10%)=0.6209 o>d0R
w4h
P/A(5,12%)=3.6048 P/F(5,12%)=0.5674 QKvaTy#
pjV70D8$A
Bonj K#
根据以下资料,完成H公司的以下会计处理: =x(k)RTDu
)w&|VvM )L
①H公司以产品换设备时的会计处理; ;Z"Iv
Nknd8 >Hy+
②H公司出售设备时的账务处理; ##F$8d)q
/RhM6N
③H公司对租入设备的会计处理。(为简化起见,售后回租的损益在各期间平均分摊) Rh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