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审计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全面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但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要把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切实应用到审计实务中去,就要重塑审计流程,建立一套适应风险导向审计要求的新的工作底稿模式。因此,在新准则及其指南出台后,广大注册会计师对中注协出台新准则下的工作底稿编制指南是翘首以待。 pFK
|4u
j@ "`!uPz
现在这本指南终于盼到了,一些注册会计师似乎又有了这样的感觉,好像有了这本指南,就有了实施审计工作可供模拟和参考的样板,从而使得对新审计准则一下子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这在老审计准则下,只要有了工作底稿样板,即使没有学过审计准则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实施审计工作。但是,新准则下的工作底稿并非如此,问题也远不是这么简单。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 <,GHy/u\
sH]AB=_
一是这本工作底稿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特点和审计要求设计的。众所周知,对上市公司审计的要求不仅很高,而且与对非上市公司审计的要求、重点不同,与广大注册会计师所面对的中小企业的审计要求和审计特点有很大区别,这不仅体现在被审计对象内在的经营规模和内部控制,而且还表现在外在的法律法规和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因此,注册会计师究竟应该如何将这本底稿编制指南规范和灵活运用到对非上市公司(包括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审计中去,这不是依样画葫芦照搬照抄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这个课题中注协至今仍在研究,还没有答案。 ZMe| fn
5bw]cv$i
二是尽管这本工作底稿编制指南是新审计准则的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为注册会计师如何理解和运用新准则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审计准则及其指南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审计程序,但实际上,这本指南不仅没有涵盖审计准则及其指南的全部内容和要求,而且这本指南仍很原则,仅是给注册会计师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使用的审计工作底稿通用模板,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实务案例讲解仍有区别,与审计实务中具体操作的工作底稿更有很大距离。因此,今后在审计实务中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如何针对每一个被审计的具体情况实施审计程序,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在全面理解这本指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判断,通过反复实践去逐步领会和掌握其深刻含意和内在规律。 H>r-|*n
sV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