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基本前提 1/%g
VB8 会计主体 xN=:*#Z"pb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l5kdZx`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
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
会计核算。
:o+&>z 持续经营 0mD=Rjb*a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97SOa.@ 会计期间 ym.:I@b?6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
经济活动 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 ,!G$~Sy 货币计量 (nLT8{>0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oVYW'~OID 四个环节 s(MLBV5)w (1)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
会计处理。
C)xM>M_CB (2)
计量 ——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1xzOD@=dI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7[X_)OG (4)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5T- N\)@ 5svM3
#
IFfB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