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4HGTgS FL'}~il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成本”是指存货的()。
6ieul@?*u* A.重置成本
6?F88;L B.现行成本
4j=3'Z| C.历史成本
D+3?p D.A、B、C都不是
>`0U2K ?YW~7zG 2.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值孰低的规则,下列那种情况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YbU8 xq A.成本低于市价
:s_>y_=g B.市价低于成本
G`zNCx. C.成本等于市价
`-uE(qp D.成本高于或低于市价
Zu.hcDw1 FB[b]+t`D{ 3.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生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应计入()。
#@B"E2F A.营业外收入
P:'wSE91 B.管理费用
Ab ,^y C.其他业务收入
%3a-@!|1< D.营业外外支出
oh8:1E,I euB 1}M 4.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的()。
eLSzGbKf 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pRgTXbz B.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D`JBK?~ C.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
4;Lw D.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G1z*e.+y Q-w#
!<L. 5.材料采购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
5)RZJrN] A.管理费用
WiytHuUF B.由运输部门赔偿
b]]8Vs)' C.材料采购成本
gTho:;q7a D.营业外支出
2|>\A.I|= _p*9LsN$L 6.某国有工业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现,存货实存数大于账面数,对此差额会计上在调整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应作()处理。
PyQ.B*JJ A.冲减制造费用
E
L
CNf B.一项负债
.n
D#:86M C.冲减管理费用
'GJB9i+a^ D.营业外收入
j9NF| |/gt;H~:
7.某商品流通企业1998年1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为1000元,本月购进1800元,本月销售收入2000元。上月甲类商品的毛利率为15%,则按毛利率法计算的本月已销商品的成本为()。
1(o\GI3:
A.270元
N]+6< B.300元
n4kq=Z% C.1700元
yiZtG#6K{ D.1800元
g,+e3f UTkPA2x 8.材料采购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当()
{]Zan'{PCO A.计入管理费用
'|IcL1c=I B.向保险公司索赔
I`0-q?l C.由运输部门赔偿
uxf,95<g) D.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zJI~R 3IMvtg 9.按照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应()。
>_?i)%+) A.按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OBAO(Ke B.按个别存货项目比较
%l7[eZ{Y C.按全部存货比较
|R9Lben', D.按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2zp>(% ;MS.ag# 10.采用()对存货进行计价,能够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现实的成本水平。
RM|J |R A.先进先出法
072C!F B.加权平均法
h0PDFMM< C.移动平均法
wm`<
+K D.后进先出法
=p@`bx 二、多项选择题
w jkh*Y x0<;Rm [u= 1.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owr?tC A.在途材料
^+m`
mc sE B.临时设施
]UvB+M]Lv) C.受托加工材料
9z#8K
zXg D.在产品和产成品
L)JB^cxf E.在建工程物资
aN0[6+KP; dOeM0_o 2.如何选择计价方法将会影响到()。
4eHSAN
"$ A.资产总额
~~/,2^ B.负债总额
59Pc:Gg; C.企业损益
>-MnB D.应纳税所得额
Ixxs( E.所有者权益总额
40kAGs>_ r{R-X3s 3.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构成存货历史成本的有()。
"h+
Z[h6T A.支付的进口货物的关税
H~j@n!)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支付的增值税
ZE=sw}= C.购入货物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资源税
X
J<"S
p D.加工货物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委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G8M~}I/) E.一般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业产品代收代缴的农业特产税
<Q|\mUS6 /z-rBfdy^ 4.影响存货入帐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PF~@@j A.购货价格
W[&nQW$E B.购货费用
gQ\.|'% C.生成产本和制造费用
tRoSq;VrS D.管理费用
v,-Tk=qP N1'`^a y$ 5.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包括()。
(K[{X0T A.买价
vvxxwZa=O B.运杂费
&nm
Bsl3Q. C.各种税金
0nwi5 D.途中合理损耗
F1yn@a "=J *?m)VvR>| 6.长城公司购入材料一批,在发生的下列费用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XT,t[w A、外地运杂费
f+ r>ur}\) B、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m'Y&&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S\:^#Yi` D、发票上所列的买价金额
.\XRkr'- x/s:/YN' 7.委托加工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
e@h{Ns.1- A.加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lO-DXbgql$ B.加工费
KTm^}')C8 C.往返运杂费
NljpkeX' D.应负担的税金
07.p
{X R %p}vX9U') 8.按现行制度规定,购买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
kORWj< A.购买材料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险费
u2#q7} B.商业折扣
wC{sP"D C.现金折扣
|ty&}'6C D.材料储存保管费
>6C\T@{lJ E.进口材料关税
P#A,(Bke3 三、判断题(本类判断正确的得1分,判断错误的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MR
pMmu ;?Pz0,{h 1.企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时,采用单项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总计最低,分类法次之,总额法最高。因此单项比较法比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更稳健。()
p cLKE
ZK A.正确
o26Y}W B.不正确
$J6
.0O B
/;(#{U;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ko}& X= A.正确
K&[0`sH! B.不正确
o9xc$hX} {-5)nS^_ 3.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使企业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偏低。
\m7\}Nbz0/ A.正确
}U7IMONU B.不正确
2U./
Yfk\ LDg9@esi 4.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减少物价变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原则。
{7e(0QK A.正确
Y][12{I{ B.不正确
s,_+5ukv MXSD8]je 5.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无论是节约还是超支,均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oCCtjr A.正确
w[z=x B.不正确
goR_\b
SU I"x' 6.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只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并不影响利润总额减少。
ika*w A.正确
E3wpC#[Q1 B.不正确
oRbWqN`
F. v/ry" W 7.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计价,当物价上升时,现行成本将会小于加权平均成本;当物价下降时,现行成本将大于加权平均成本。
Ft>B% -; A.正确
[+WsVwyf? B.不正确
'
#K@%P Xq1#rK( 8.企业发生的存货、固定资产盘亏,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尚未批准处理部分,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有关项目。
I!/EQO| A.正确
'fn}I0Vc B.不正确
W1)SgiXnuy H
r:*p6 9.企业对期末存货进行盘点,发现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会计人员可直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
;W{z"L;nX A.正确
~?NCmU=3 B.不正确
P"7` :a ?h `,@~6u 10.《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实际成本,购货成本,附带成本
%/2
` u A.正确
^$oa`B^2JM B.不正确
yD<#Q\, 主观试题部分
8g=O0Gb O+-+=W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j5)/ 0@_8JB ?E 1.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款20000元,享受商业折扣1 000元,现金折扣200元,增值税率17%,发生运费100元,入库后发生保管费50元,当月生产甲产品发生直接生产费用32000元,该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 000元,此外,本月还发生管理费用4 500元。
`6rLd>=R 7O)ATb#up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数额。
Xf;!w:u Hl$qmq 2.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300元,“材料采购”账户余额为4 000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54z`KX
73 S[y'{; (1) 上月在途材料入库,计划成本3900元。
Dml?.-Uv< *c#DB{N (2) 购买原材料价款40 000元,运费200元,增值税率17%,计划成本40 300元,入库,已付款。
UW
":&`i (B` NnL$ (3) 购买原材料价款10 000元,增值率17%,计划成本9 900元,已付款,货未到。
VsA_x z\v (4)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50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5{-Hg[+9 bN?*p($/ (5) 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民率,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6%EpF;T`
R.|h<bur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_U*R_2aV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