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o?*
"c :H c0b=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成本”是指存货的()。
;X?mmv' A.重置成本
h(5P(` M B.现行成本
/c,(8{(O C.历史成本
uJ6DO#d`P D.A、B、C都不是
Uf, 4 %*
\es7m} 2.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值孰低的规则,下列那种情况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z@w Mc
EH A.成本低于市价
Ps 8%J; B.市价低于成本
e#E2>Bj; C.成本等于市价
,u/aT5\_ D.成本高于或低于市价
9D4NX<_ b?Ki;[+O 3.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生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应计入()。
0@EwM A.营业外收入
#
0Lf<NZ B.管理费用
EI^06q4x C.其他业务收入
<A#
l
35 D.营业外外支出
N&M~0iw ezMI\r6 4.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的()。
E<c9#I= 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Pcw6!xH B.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5Lf{8UxI C.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X4"D-uOK D.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w -l? >$ e9igwe 5.材料采购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
Ovj^IjG-` A.管理费用
#b~JDO( B.由运输部门赔偿
W>O~-2 C.材料采购成本
*f?4
D.营业外支出
;f"0~D2 B`
k\ EL' 6.某国有工业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现,存货实存数大于账面数,对此差额会计上在调整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应作()处理。
phgm0D7 A.冲减制造费用
]Oif|k`{ B.一项负债
yUp,NfS]o C.冲减管理费用
[h,Q Bz D.营业外收入
D
S'n APO>y 7.某商品流通企业1998年1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为1000元,本月购进1800元,本月销售收入2000元。上月甲类商品的毛利率为15%,则按毛利率法计算的本月已销商品的成本为()。
Dre]AsgiV A.270元
?|39u{ B.300元
Ebd
fV-E C.1700元
q5#J~n8Wr D.1800元
$k2*[sn, WoBo9aR 8.材料采购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当()
GxKqD;;u?= A.计入管理费用
Cm\6tD B.向保险公司索赔
|Z*J/v'@p C.由运输部门赔偿
;W^o@*i{> D.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bs
G] 8:/e
GM 9.按照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应()。
dX)GPC-D7 A.按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X0n~-m"m B.按个别存货项目比较
!Uq^7Mw C.按全部存货比较
pi
,eIm D.按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P<f5*L#HD 19j+lCSvH 10.采用()对存货进行计价,能够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现实的成本水平。
G;~V
A.先进先出法
J52
o
g4l B.加权平均法
G 8V, C.移动平均法
-]t,E,(! D.后进先出法
48*Do}l]
二、多项选择题
gwWN%Z" {1b Zg 1.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n2fbp\ I A.在途材料
9t#S= DP B.临时设施
U~ck!\0&T C.受托加工材料
&Y^WP?HS D.在产品和产成品
FGh]S-A E.在建工程物资
wV^V]c ?U I:d[Q
s 2.如何选择计价方法将会影响到()。
cwL1/DGDB A.资产总额
l!g]a2x* B.负债总额
INyk3`FT C.企业损益
[NTt
z
<i@ D.应纳税所得额
*7wAkljP E.所有者权益总额
''Cay0h
Yl.0aS 3.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构成存货历史成本的有()。
d:i;z9b@to A.支付的进口货物的关税
%Pqf{*d8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支付的增值税
|USX[jm\ C.购入货物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资源税
1"e)5xI D.加工货物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委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S!sqbLrBn E.一般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业产品代收代缴的农业特产税
44F`$.v96 )uqA(R> 4.影响存货入帐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UF@XK"> A.购货价格
E_bO9nRHV B.购货费用
}ga@/>Sl& C.生成产本和制造费用
[l8jRT=R D.管理费用
J:kmqk! b@2J]Ay E* 5.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包括()。
0s>/mh; A.买价
]7/
b/J B.运杂费
QurW/a C.各种税金
*<u2:=_s D.途中合理损耗
g{P%s'%* EVNY*&p 6.长城公司购入材料一批,在发生的下列费用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56Vb+0
J' A、外地运杂费
bk\yCt06y; B、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S
v~2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wWp(yvz D、发票上所列的买价金额
?K3(D;5
&i qVs\Y3u( 7.委托加工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
+(+Itmx2& A.加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yOwA8^q B.加工费
e A}%C.ZR C.往返运杂费
@_LN3zP D.应负担的税金
_IdRF5<4 zH*KYB 8.按现行制度规定,购买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
l3IWoa&sh A.购买材料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险费
]J#9\4Sq B.商业折扣
r]0
lo- C.现金折扣
=k oSUVO0 D.材料储存保管费
!Lh^oPT"I E.进口材料关税
Uk,gJR 三、判断题(本类判断正确的得1分,判断错误的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S_^94 b@ q`G, L( 1.企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时,采用单项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总计最低,分类法次之,总额法最高。因此单项比较法比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更稳健。()
oy;K_
9\ A.正确
.YZgOJi B.不正确
rgOfNVyJG< Zx d~c]n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X51$wBL A.正确
&EpAg@9! B.不正确
D3x /OyG( OGY"<YH6 3.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使企业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偏低。
8dlw-Q'S A.正确
LbII?N8`N B.不正确
LB.c
o4 0V!l,pg 4.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减少物价变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原则。
ai0Ut A.正确
3S&U! B.不正确
DU=dLE6-P; NVl [kw 5.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无论是节约还是超支,均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82P( A.正确
JO@|*/mL B.不正确
Jx=hJ-FY 7^Yk`Z?|a 6.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只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并不影响利润总额减少。
7K{Nb A.正确
XB[<;*Iz B.不正确
l]]l 1U,1)<z~u 7.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计价,当物价上升时,现行成本将会小于加权平均成本;当物价下降时,现行成本将大于加权平均成本。
Z'k|u4ZC A.正确
NzW`B^p B.不正确
Ve/xnn]' 8x[YZ@iM- 8.企业发生的存货、固定资产盘亏,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尚未批准处理部分,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有关项目。
8j4z{+'TQ A.正确
aceZ3U>W B.不正确
vhb)2n wWXD\{Hk 9.企业对期末存货进行盘点,发现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会计人员可直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
MJ\ eh>v& A.正确
,Hgc-7g@Y B.不正确
PG]%Bv57 c c 10.《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实际成本,购货成本,附带成本
z~\t|Z]G,| A.正确
_aPh(qprc B.不正确
O MX-_\") 主观试题部分
BJS-Jy$- W8g'lqc|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8/"fWm/ u(!&:A9JFd 1.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款20000元,享受商业折扣1 000元,现金折扣200元,增值税率17%,发生运费100元,入库后发生保管费50元,当月生产甲产品发生直接生产费用32000元,该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 000元,此外,本月还发生管理费用4 500元。
A$WZF/x _pH{yhA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数额。
?J,AB #+ 9Ok9bC'?8@ 2.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300元,“材料采购”账户余额为4 000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d5^<5F cc44R|Kr$$ (1) 上月在途材料入库,计划成本3900元。
!7d*v3)d Urgtg37 (2) 购买原材料价款40 000元,运费200元,增值税率17%,计划成本40 300元,入库,已付款。
;;)`c/$ DSxUdEK6 (3) 购买原材料价款10 000元,增值率17%,计划成本9 900元,已付款,货未到。
x^*1gv $o j:bgR8%e (4)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50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LZ~"VV^ ! <WBCclX (5) 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民率,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fKtV'/X;Q vJ`.iRU|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F6hmku>\1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