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bGp3V. H h~&5;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成本”是指存货的()。
C7
9~@
%T A.重置成本
)OQih+#?W B.现行成本
P[Id[}5Pw C.历史成本
M_;hfpJZ D.A、B、C都不是
M8FC-zFs R&L^+? 2.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值孰低的规则,下列那种情况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wF['oUwHH A.成本低于市价
Novn#0a B.市价低于成本
nN[QUg C.成本等于市价
<gY.2#6C\% D.成本高于或低于市价
1tCe#*|95 FK,YVY 3.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生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应计入()。
lhFv2.qR A.营业外收入
E.Arq6 B.管理费用
D}pNsQ C.其他业务收入
P # Z+:T D.营业外外支出
R%r<AL5kJk 'c/Z
W 4.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的()。
(V8lmp-F 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hKQg:30< B.期末库存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XZpF<7l C.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Eg]tDPN1 D.期末库存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Md
^\? (d=knoo7A
5.材料采购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
e5m-7{h@ A.管理费用
Z<[f81hE& B.由运输部门赔偿
{ Em fw9L C.材料采购成本
rqi|8gKY D.营业外支出
6^Ax3#q 1\if XJ 6.某国有工业企业在存货清查中发现,存货实存数大于账面数,对此差额会计上在调整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应作()处理。
xz vbjS W A.冲减制造费用
kQ
$.g< B.一项负债
7E)*]7B% C.冲减管理费用
os`#:Ao5 D.营业外收入
4-\gha fGDjX!3-S 7.某商品流通企业1998年1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为1000元,本月购进1800元,本月销售收入2000元。上月甲类商品的毛利率为15%,则按毛利率法计算的本月已销商品的成本为()。
:g"UG0]; A.270元
<a$'tw-8 B.300元
*4{GID C.1700元
X!/ D.1800元
eTY""EWU WB>M7MI% 8.材料采购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当()
>=3ay^(Y2D A.计入管理费用
8j
&LU, B.向保险公司索赔
/-&a]PJ C.由运输部门赔偿
^-pHhh|g D.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Kx5VR4f`J@ $_0~Jzt, 9.按照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应()。
sRf?JyB A.按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k7h"w B.按个别存货项目比较
SRpPLY{:F C.按全部存货比较
<+${
gu?^ D.按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F\hU
V[ N'e3< 10.采用()对存货进行计价,能够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现实的成本水平。
%:7fAB,PA A.先进先出法
!TdbD56 B.加权平均法
2ID]it\5 C.移动平均法
[%yCnt D.后进先出法
y6 _,U/9 二、多项选择题
N\WEp?%~ *^-~J/ 1.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I^yInrRh5 A.在途材料
IA?v[xu B.临时设施
YU24wTe;k C.受托加工材料
uS,XQy2 D.在产品和产成品
ojQjx|Q} E.在建工程物资
h`%}5})= 2 K&5Kt/ 2.如何选择计价方法将会影响到()。
&KZr`"cT# A.资产总额
B
D ( B.负债总额
%Ut7%obpi C.企业损益
@{y[2M} %] D.应纳税所得额
nq"U`z@R E.所有者权益总额
.q7|z3@, bB`p-1 3.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构成存货历史成本的有()。
\z>L,U A.支付的进口货物的关税
57 eA(
uI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支付的增值税
?3{:[* C.购入货物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资源税
1'>wrGr D.加工货物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由委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b
)mU9 E.一般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业产品代收代缴的农业特产税
j)neVPf%v xsIuPL#_ 4.影响存货入帐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h1'j1uI A.购货价格
\9}RAr#2]N B.购货费用
yG<`7v C.生成产本和制造费用
nd)bRB D.管理费用
BYBf`F)4 2En^su$ 5.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包括()。
g1TMyIUt[ A.买价
_R?:?{r, B.运杂费
u= u#6% C.各种税金
{"x8q D.途中合理损耗
K_X10/#b& chr^
>%Q_ 6.长城公司购入材料一批,在发生的下列费用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OLS. 0UEc A、外地运杂费
xmI!N0eta B、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vUU)zZB~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AvS<b3EoN D、发票上所列的买价金额
i`}nv, -
P$mN6h 7.委托加工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
qz
.{[l A.加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bdUe,2Yi n B.加工费
wZ_k]{J C.往返运杂费
j~@Hj$APa` D.应负担的税金
H3{FiB] <.yL&$9 8.按现行制度规定,购买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
!^:)zORYR A.购买材料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险费
AQH\ ;L B.商业折扣
]a}
K%D)H C.现金折扣
N @24)g? D.材料储存保管费
.7|kxJq E.进口材料关税
n%J{Tcn6 三、判断题(本类判断正确的得1分,判断错误的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l&f"qF? a$r<%a6 1.企业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时,采用单项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总计最低,分类法次之,总额法最高。因此单项比较法比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更稳健。()
-N3fhW#) A.正确
&2EimP B.不正确
T3W?-, I#m0n%-[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uGxh}'
& A.正确
ca}, tov& B.不正确
'%2q'
LqSA Y%B:IeF} 3.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使企业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偏低。
O_u2V'jy9 A.正确
.(7end< B.不正确
-t:~d:
b;X|[tB 4.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减少物价变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原则。
\
LQ?s)~ A.正确
<^APq8> B.不正确
+l "z P'dH*}H 5.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无论是节约还是超支,均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M+akD A.正确
S
l?@c/Ng B.不正确
CSC
sJE#4 Kn!n}GtR 6.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只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并不影响利润总额减少。
d0Jaa1b~O A.正确
ve [*t ` B.不正确
rk$$gXg9/ f;[\'_.* 7.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计价,当物价上升时,现行成本将会小于加权平均成本;当物价下降时,现行成本将大于加权平均成本。
/R2K3E# A.正确
iAO
m[=W B.不正确
Vlk] y$f{P:!"{3 8.企业发生的存货、固定资产盘亏,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尚未批准处理部分,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有关项目。
^`96L A.正确
t=IpVl! B.不正确
;U02VguC :slVja$e
9.企业对期末存货进行盘点,发现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会计人员可直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
R*v~jR/
A.正确
@.PVUP B.不正确
VOj{&O2c +EtL+Y(U 10.《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实际成本,购货成本,附带成本
a2{nrGD A.正确
vUX(h.}8 B.不正确
/n
9yv 主观试题部分
/qYo*S_cG 1Rr
l59}5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3"FQ/6C 7~2/NU? 1.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款20000元,享受商业折扣1 000元,现金折扣200元,增值税率17%,发生运费100元,入库后发生保管费50元,当月生产甲产品发生直接生产费用32000元,该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 000元,此外,本月还发生管理费用4 500元。
A1mxM5N Vh.9/$xQ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数额。
@213KmB. <0Mc\wy 2.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为300元,“材料采购”账户余额为4 000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yo/ F&6 A 11w{`EM (1) 上月在途材料入库,计划成本3900元。
?\
qfuA9. ugZ-*e7 (2) 购买原材料价款40 000元,运费200元,增值税率17%,计划成本40 300元,入库,已付款。
~F</s. &m>yY{be (3) 购买原材料价款10 000元,增值率17%,计划成本9 900元,已付款,货未到。
A[/_}bI| >
O{[w'sWa (4)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50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tAPr4n! $6(,/}==0 (5) 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民率,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YkPc& Ac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zhg3B#p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